首页 百科知识 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的关系

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的关系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情形下,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规模是给定的,从而固定生产要素也是给定的,当厂商面对既定的市场价格时,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情况下的产量决策可以分为五种情况,下面分而述之。如图7.7所示,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价格线为P2,由此,厂商的需求曲线d2、平均收益曲线AR2和边际收益曲线MR2重合在一起。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情形下,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规模是给定的,从而固定生产要素也是给定的,当厂商面对既定的市场价格时,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情况下的产量决策可以分为五种情况,下面分而述之。

1.有经济利润的情形

在这种情形下,单个厂商面对的水平的价格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有两个不重合的交点,平均成本曲线在价格线下面有一段弧。如图7.6所示,价格线P1同时也是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d1、边际收益曲线MR1和平均收益曲线AR1。MR 1与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于E1点,则E1点所对应的产量Q1就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img184

图7.6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有经济利润的情形

从图7.6中可见,如果这

img185时厂商选择大于Q1的产量水平,假设为img186,那么与img187相对应的边际成本为,边际收益为img188,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这时厂商减少产量可以提高利润水平,由于本处img189的选择是大于Q 1的任一产量,因此,这时只要产量高于Q1,厂商就应该减少以提高利润。同理,如果这时厂商选择小于Q1的产量水平为img190,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应该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只有在Q1的产量水平上,厂商才不可能进一步改变产量以提高利润,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Q1上,对应的平均成本为F1Q1(OG1),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为H1Q1(OI1),因此,OQ1·OP1即长方形OQ1E1 P1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收益,OQ1·OG1即长方形OQ1 F1G1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成本,可得:

π=TR-TC=OQ1·OP1-OQ1·OG1

=S长方形OQ1E1P1-S长方形OQ1F1G1=S长方形G1F1E1P1

这一结果表明,这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长方形G1F1E1P1的面积,如图7.6中的深色部分。

从图7.6中还可知,在Q1产量水平上平均可变成本为H1Q1,则线段F1 H1就是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面积OQ1 H1I1为厂商的总可变成本,面积I1 H1F1G1为厂商的总固定成本。这样,当厂商面对P1的价格时,总收益除了能够弥补全部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以外还有剩余,那么剩余的这部分收益就是厂商获得的经济利润。

2.盈亏平衡的情形

假设现在由于某种原因,整个市场的价格下降,降低到与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正好相切的水平。这里,由于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价格线是一条水平线,其与U形的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切点一定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图7.7所示,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价格线为P2,由此,厂商的需求曲线d2、平均收益曲线AR2和边际收益曲线MR2重合在一起。MR2与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于E2点,则E2点所对应的产量Q2就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img191

图7.7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盈亏平衡的情形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Q2上,对应的平均成本为E2Q2(OP2),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为H2Q2(OI2),因此,OQ2·OP2即长方形OQ2E2P2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收益,OQ2·OP2即长方形OQ2E2 P2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成本,可得:

π=TR-TC=OQ2·OP2-OQ2·OE2

=S长方形OQ2E2P2-S长方形OQ2E2P2=0

这一结果表明,这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即处于盈亏平衡水平,E 2点也可以称为盈亏平衡点。

图7.7显示,在Q2产量水平上平均可变成本为H2Q2,则线段E2 H2就是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面积OQ2 H2I2为厂商的总可变成本,面积I2 H2E2P2为厂商的总固定成本。因此,当厂商面对P2的价格时,总收益恰好能够弥补全部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厂商经济利润为零。

3.有亏损但继续营业的情形

当厂商面对的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时,假如这时与平均成本曲线没有交点,但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有两个不相同的交点。如图7.8所示,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价格线为P3,由此,厂商的需求曲线d3、平均收益曲线AR3和边际收益曲线MR3重合在一起。MR3与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于E3点,则E3点所对应的产量Q3就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img192

图7.8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有亏损但继续营业的情形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Q3上,对应的平均成本为F3Q3(OG3),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为H3Q3(OI3),因此,OQ3·OP3即长方形OQ3 E3 P3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收益,OQ3·OG3即长方形OQ3F3G3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成本,可得:

π=TR-TC=OQ3·OP3-OQ3·OG3=S长方形OQ3E3P3-S长方形OQ3F3G3=S长方形P3E3F3G3<0

这一结果表明,这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负,即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为长方形P3E3 F3G3。图7.8表明,在Q3产量水平上平均可变成本为H3Q3,则线段F3 H3是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面积OQ3 H3 I3为厂商的总可变成本,面积I3 H3F3G3为厂商的总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中只有一部分(面积I3 H3E3P3部分)得到弥补。因此,当厂商面对P 3的价格时,总收益除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以外,只能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厂商出现亏损。如果在这时厂商停止营业,厂商将亏损掉全部的固定成本即面积I3 H3 F3G3部分,但如果继续营业,可使亏损减少到面积I3 H3E3P3,可见继续营业还合算的。

4.停止营业点情形

当厂商面对的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到如图7.9所示的P4水平时,价格线P4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切,同样切点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R4与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于E4点,则E4点所对应的产量Q4就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img193

图7.9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停止营业点的情形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Q4上,对应的平均成本为F4Q4(OG4),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为E4Q4(OP4),因此,OQ4·OP4即长方形OQ4 E4 P4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收益,OQ4·OG4即长方形OQ4 F4G4的面积为厂商的总成本,可得:

π=TR-TC=OQ4·OP4-OQ4·OG4

=S长方形OQ4E4P4-S长方形OQ4F4G4=S长方形P4E4F4G4

这时,厂商达到了停止营业点,总收益等于总可变成本。如图7.9,在Q4产量水平上平均可变成本为E4Q4,则线段F4E4是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面积OQ4E4 P4为厂商的总可变成本,面积P4E4 F4G4为厂商的总固定成本。因此,当厂商面对P4的价格时,总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如果在这时厂商停止营业,厂商将亏损掉全部的固定成本,如果继续营业,也只是亏损掉全部的固定成本。可见,这一价格是厂商营业与否的临界点,在该点营业与否是没有差异的,称之为停止营业点。

5.停止营业的情形

当厂商面对的市场价格下跌到P5所示的水平时,价格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也没有交点,这时如果厂商营业,其收益连可变成本都不能完全弥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营业只能造成更多的亏损,厂商会选择停止营业。如图7.10所示。

img194

图7.10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停止营业的情形

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成本函数及面对的市场价格如下:

TC=3Q3-6Q2+12Q+30,P=80

根据各种成本函数的关系,由总成本函数可以分别求取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可得:

FC=30

VC=3Q3-6Q2+12Q

MC=9Q2-12Q+12

AC=3Q2-6Q+12+img195

AVC=3Q2-6Q+12

另外,由市场价格可得:

TR=P·Q=80Q

由此,当产量从0单位变化到8单位时,各项成本的变化如表7.2所示。总收益和总成本曲线见图7.11,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见图7.12,利润曲线见图7.13。

表7.2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收益和利润

img196

从表7.2中可以看到当市场价格为80元时,当产量为3.5个单位时,MR=MC,利润达到极大,经济利润为152.9元。

img197

图7.11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曲线

图7.12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

图7.13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曲线

假定现在由于某种原因,具有上述总成本函数的厂商面对的市场价格下滑到27元[1]时,产量为2个单位,价格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这时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盈亏平衡。当价格进一步下跌到9元时,价格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切,厂商处于停止营业点,价格在高于9元时,低于27元的范围内变动时,完全竞争厂商承受一定的亏损,但仍继续营业。当价格低于9元时,厂商将停止营业。

总结上述数字例子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当P>27时,完全竞争厂商能够获得经济利润;

当P=27时,厂商处于盈亏平衡点;

当9<P<27时,厂商有亏损但继续营业;

当P=9时,厂商处于停止营业点;

当P<9时,厂商停止营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