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内部反射结构
内部反射结构指地震剖面上层序内部反射同相轴之间的延伸情况和其相互关系。它们是鉴别沉积环境最重要的地震标志。
R.M.Mitchum等人(1977)根据内部反射结构的形态,划分为平行与亚平行、发散、前积、乱岗、杂乱反射结构以及无反射6种(图3-15)。
图3-15 地震相分析的内部反射结构标志
1.平行与亚平行:反射层由一组平行和亚平行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构成,地震相以中强振幅、中高连续性、近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以反射层平行或微微起伏为主要特征。它往往出现在席状、席状披盖及充填型单元中。平行与亚平行反射代表均匀沉降的陆架三角洲台地或稳定的盆地平原背景上的均速沉积作用。
2.发散反射结构:其特点是相邻两个反射层的间距下向同一个方向倾斜,横向加厚是由于单元内每个周期的增厚造成的,而不是由底面或顶面上的上超、顶超或侵蚀造成的。一般在收敛的方向上反射层突然终止。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地层厚度向上倾方向变薄,低于地震分辨率的原故。反射层呈现向湖盆方向增多并加厚而向盆地边缘厚度减薄并出现非系统性终止的反射,发散地震相反射振幅强,连续性好。发散结构一般出现在楔状单元中,表明沉降速度差异不均衡沉积。
3.前积反射结构:前积反射结构是由一组向同方向倾斜的同相轴组成,在前积反射的上部和下部常有水平或微倾斜的顶积层和底积层。前积反射结构通常反映某种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在向前(向盆地)推进(前积)的过程中由前积作用产生的反射结构,这种反射结构在地震剖面上最容易识别。它在倾向剖面上相对于其上下反射层系均是斜交的。J.L.Rich(1951)称为退覆反射或倾斜型反射层系,它是陆架-台地或三角洲体系向盆地方向迁移过程中沉积在前三角洲或大陆坡环境内岩相的地震响应。根据前积反射结构内部形态上的差别,可以划分为S型前积、斜交型前积、S-斜交复合型和叠瓦型4种(图3-16)。
图3-16 地震相分析的前积反射结构类型
(1)S型前积反射结构:其特点是总体为中间厚两头薄的梭状,前积反射层呈“S”形,近端整一或顶超,远端下超,一般具有完整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这种结构连续性中到好,振幅中到强,周期宽向盆地方向则逐渐变窄。它意味着较低的沉积物供给速度及较快的盆地沉降,或快速的水面上升,是一种代表较低水流能量的前积结构,如代表较低能的富泥河控三角洲或三角洲朵状体间沉积。该反射结构横向变化,向上游呈S-斜交复合型结构,向下游往往过渡为平行结构,倾角小于1°。
(2)斜交型前积:由一组相对平直倾斜的同相轴组成,上倾方向与上覆层顶超,顶超点不断向湖盆中心迁移,下倾方向反射层倾角逐渐变缓。这种结构一般反映沉积物供给速度快的强水流环境。包括切线斜交和平行斜交两种。切线斜交无顶积层,只保留底积层,具有低角度切线状下超。
切线斜交型:由斜交型派生出来的一种反射结构,其特点是无顶积层,有前积层,在前积层的下部倾角逐渐减小,过渡为倾斜平缓的底积层,呈切线型下超。切线斜交与平行斜交型相似,同样代表快速堆积高能量的沉积机制,所不同的是底部能量减弱。因此,能量小于平行斜交型。
平行斜交型:由很多相对倾斜而又互相平行的反射组成,其上倾方向对上界面顶超或削蚀,下倾方向下超于下界面之上,也就是说没有顶积层也没有底积层,只有倾斜的前积层。前积层的视倾角最大可达10°。地震反射连续性较低,振幅较弱,周期窄,向盆地方向也窄。斜交型前积代表沉积物供应速度快,水流能量大,改造作用较强的沉积条件。
(3)S-斜交复合型:由S型与斜交型前积组合而成,其特点是S型与斜交型反射层交互出现。地震反射振幅中到强、连续性好。它是由物源供给充足的高能沉积作用与物源供给减少的低能沉积作用或水流过路冲刷作用周期性交替造成的。由于冲刷部分顶积层,顶积层常不发育。水流能量高于S型但低于斜交型。
(4)叠瓦型:其特点是在两个平行的上下界面之间,有几组微微倾斜的互相平行的、不连续的反射层,这些斜反射层延伸不远,相互之间有部分重叠,它们无顶积层也无底积层,只有前积层,每一组前积层沉积完之后,相继沉积后一组前积层。排列图形因像“叠瓦”而得名。该反射结构代表一种浅水环境下的短期强水流堆积。它代表斜坡区浅水环境中的强水流进积作用,是河流、缓坡三角洲或浪控三角洲的特征。
前积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测线上,表现形式不同。顺物源方向上是由一组向同方向倾斜的、同相轴形成的、明显的前积反射结构,前积反射结构通常反映某种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在向盆地推进(前积)的过程中由前积作用产生的反射结构,前积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测线上表现形式不同,在倾向方向上呈前积型(图3-17),在走向方向则呈丘形(图3-18)。只有在平行水流方向的剖面中才有可能发现前积结构,因而一个前积反射结构的发现常意味着一个沉积体(系)的发现。
图3-17 歧北凹陷沙三段主要沉积体顺物源地震反射特征
4.乱岗状反射结构:由不规则的、不连续亚平行的反射组成,常有许多非系统的反射终止和同相轴分裂现象,波动起伏幅度小,接近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乱岗状反射结构侧向变为比较大的、明显的斜坡沉积模式,向上递变为平行反射。
图3-18 歧北凹陷沙三段主要沉积体垂直物源方向地震反射特征
该反射结构代表一种分散弱水流或河流之间的堆积,解释为前三角洲或三角洲之间的指状交互的、较小的斜坡朵叶地层。
5.杂乱状反射结构:其特点是不连续、乱岗状、杂乱状、不规则状的反射,振幅短而强。它可以是地层受剧烈变形,破坏了连续性之后造成的,也可以是在变化不定相对高能环境下沉积的。在滑塌构造、浊流、泥石流、切割与充填河道综合体、高度断裂的、褶皱的或扭曲的地层中,都可能产生这种反射结构。
事实上,许多火成岩侵入体,泥丘(盐岩)刺穿以及深部地层都可能出现杂乱反射结构。这些地质体本身可能是均质的或成层的。但因为它们反射能量太弱,低于随机噪声的水平而呈现不规则的杂乱结构。另外盐体与围岩界面不规则也是形成杂乱反射的原因。
6.空白反射(无反射):由于缺乏反射界面造成的,反映了纵向上沉积作用的连续性。如厚度较大的快速和均匀的泥岩沉积,它们有利于碳氢化合物的生成和超压带的形成。无反射有时也反映均质的、无层理的、高度扭曲的或者倾角很陡的砂岩、泥岩、盐岩、礁和火成岩体。这些岩层或岩体的顶底界常有强反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