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脑膜瘤()

脑膜瘤()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及MRI。MRI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强化方式,两种检查方法应相互补充。脑膜瘤发生于硬脑膜,由肿瘤性的蛛网膜粒细胞构成。大体上肿瘤质韧或硬,边界清,有时有分叶,与硬膜广泛附着,常压迫附近脑组织,侵及硬脑膜和硬膜窦,偶可侵及颅骨。镜下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多种多样,亚型较多。WHO将其分为典型的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间变型(恶性)脑膜瘤。

【病史摘要】

男,29岁,左眼视力下降50天。

【影像所见】

图3-22A、B、C,横断位T1WI、T2WI及矢状面T2Flair示颅前窝底分叶状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较均匀,周围可见脑脊液信号,肿块周围及肿块内可见纡曲的血管影。图3-22D、E、F,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的均匀一致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发病年龄为40~60岁,儿童罕见,女性多见;②矢状窦旁和大脑凸面是最常见部位,占45%,蝶骨嵴占15%~20%,嗅沟占5%~10%,鞍旁占5%~10%,10%位于颅后窝,2%位于脑室内、松果体区及视神经鞘,1%位于颅外;③CT表现为靠近硬脑膜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光滑分叶状的肿块,75%表现为高密度,25%与脑实质呈等密度,25%有钙化,可以是弥漫的或局限的,邻近骨质可以受侵蚀或反应性增生;④MRI典型表现与灰质信号相仿,可以有坏死、出血、囊变,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肿瘤周围有脑脊液和血管包绕,60%可见硬膜尾征。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需要与脑外的非脑膜来源的间质组织肿瘤相鉴别,如良性的骨软骨来源的肿瘤、恶性的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等。间叶组织肿瘤:少见,软骨来源的肿瘤一般可以见到环状或半环状的钙化。

【检查方法及选择】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及MRI。CT对于病变内的钙化及颅骨的改变显示清晰。MRI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强化方式,两种检查方法应相互补充。

图3-22 脑膜瘤MRI检查

【临床病理和随访】

脑膜瘤发生于硬脑膜,由肿瘤性的蛛网膜粒细胞构成。大部分为良性,相当于WHO 1级,有些亚型预后不好,相当于WHO 2级和3级。大体上肿瘤质韧或硬,边界清,有时有分叶,与硬膜广泛附着,常压迫附近脑组织,侵及硬脑膜和硬膜窦,偶可侵及颅骨。镜下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多种多样,亚型较多。WHO将其分为典型的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间变型(恶性)脑膜瘤。

【评述】

典型的脑膜瘤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脑膜瘤及间变型脑膜瘤易误诊为其他肿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