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侗戏琵琶歌

侗戏琵琶歌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民间歌舞艺术侗族民间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侗族人民十分喜爱唱歌,唱歌成为他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民歌1.侗族大歌大歌,侗语称为“嘎老”。“大歌”是群众性的合唱歌曲,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及广西三江等南部侗族地区。从江小黄女子唱大歌  供图:任和昕不过,侗族民间的大歌演唱并不普遍,在南侗一些村寨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集体歌唱习俗和歌队组织,汉语称之为“歌班”。
民间歌舞艺术_中国侗族

第七节 民间歌舞艺术

侗族民间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侗族人民十分喜爱唱歌,唱歌成为他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歌词韵味浓厚,平实生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巧妙,曲调或轻柔深情、淳朴自然,或稳重舒缓、浑厚练达,或质朴明快、悠扬婉转,或高亢激越、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一、音乐

(一)乐器

侗族乐器主要有箫、笛、琵琶、牛腿琴、芦笙、唢呐、锣、钹等。

笛,侗语称为“介各”“济各斯”,长30~40厘米,管身开6个按音孔,竖吹。吹奏时可用口鼻循环换气,使声音连续不断。箫、笛多用于小伙子与姑娘夜间谈情说爱时吹奏,亦可用于独奏或伴奏。

侗族琵琶有大小之分:大琵琶音色低沉柔和,长于伴奏叙事性唱词,多为歌师在鼓楼当众演唱叙事长歌;小琵琶音色铿锵,细致而深厚,长于伴奏咏叹性唱词,多为小伙子姑娘们坐夜时弹唱抒情短歌。

img138

琵 琶  供图:温红叶

img139

小琵琶  供图:龙耀宏

牛腿琴,侗语称为“格以”,是侗族特有的弦鸣乐器,形似水牛大腿,故名。琴长50厘米,用整块杉木制成,下端挖空,以薄桐木蒙面作鸣箱,上端装有两个木轸,采用铜丝弦,用马尾或麻弓拉奏。演奏时,将琴的尾端放在左胸前,左手执琴,右手执弓拉奏。其音色低沉委婉,常与琵琶一起伴奏。主要流行于贵州榕江、从江、黎平及广西三江等地。

img140

制作牛腿琴  供图:龙耀宏

芦笙,侗语称为“伦”。一般全器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片、箍等部件构成。笙斗用杉木制作,笙管和吹管用水竹制作,共鸣筒用楠竹、白壳竹或笋壳制作,箍用绵竹编制,簧片用响铜制作。笙斗多呈纺锤形,长60~70厘米,上接一段外径1.6~1.8厘米、内径0.8~1厘米的小竹管作吹嘴。笙管分两排,成75~90度交角插于笙斗,上段集于一束,以绳捆拢。笙管数量、长短不一,有六管、八管、四管等多种。管长依其序列及芦笙型号而别,最短者约20厘米,大型芦笙最长达9米。一般外径1.4~1.5厘米,内径1~1.1厘米。每管近斗之上各开一按音孔,入斗部分装以铜质簧片。演奏时,双手捧扶笙斗,手指分别按两排笙管按孔,口含吹嘴,吹吸发音。芦笙音色、音列、调式或饱满丰厚、共鸣充实,或纯净清亮、轻盈明快,或柔和圆润、愉悦甜美。侗族芦笙可分为由芦笙队吹奏并有共鸣筒的“宏声笙”(侗语称为“伦瓦”)和单独吹奏且无共鸣筒的“柔声笙”(侗语“伦麻”)。

img141

牛腿琴  供图:温红叶

img142

芦 笙  供图:温红叶

过去,侗族民间常有芦笙比赛,一是吹奏芦笙,二是跳芦笙舞。在一些重大的祭祀活动和喜庆场合,也常常吹奏芦笙和表演舞蹈。有的村寨甚至有专门的芦笙表演队,外出演出还要穿专门的仿古服装,甚为典雅古朴,寨人也视为一种荣耀,并与村寨的声誉相关联。

铜鼓也为某些地区的侗族所喜爱。如在广西融水等地,铜鼓不仅是乐器,也是重器和神器,除夕之夜,村寨姑娘还要击鼓守岁,辞旧迎新。

(二)民歌

1.侗族大歌

大歌,侗语称为“嘎老”。“嘎”即“歌”意,“老”即“大”之意。“大歌”是群众性的合唱歌曲,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及广西三江等南部侗族地区。演唱形式有领唱、合唱。合唱为多声部,有高、中、低三部,也有的仅高、低两个声部。低音部是大歌的主旋律,其特色也主要表现于此。演唱时,让低声部在主音“6”上持续很长时间,众歌手采用换气的办法让歌声连续不断,高声部的独唱则由歌手尽兴发挥,且低声部还持续不断地发出潺潺流水之声,高声部则模仿百鸟啼鸣。大歌属支声复调声式范畴。其合声完美和谐,曲调优美,节奏自由,缓急有序,时而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时而平稳流畅,富于抒情;时而清脆悦耳,悠扬婉转,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侗族大歌种类较多,主要有叙事大歌、抒情大歌、礼俗大歌、鼓楼大歌、戏曲大歌等。

叙事大歌多冠以人名,如《嘎闷龙》《嘎元董》《嘎大用》《金汉之歌》《娘美之歌》《榴美之歌》《奶岭之歌》《孔子之歌》等。

抒情大歌多冠以地名,如《增冲之歌》《肇洞之歌》《银潭之歌》《岩洞之歌》《三龙歌》《肇兴歌》等。

伦理大歌常冠以某一类人物的通称,如《父母歌》《单身歌》等。

声音大歌的标题常冠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如《蝉歌》《嘎吉哟》《杨梅虫之歌》《青蛙歌》《山羊之歌》《三月歌》《嘎令》等。这类大歌多以生产和林间鸟兽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真实再现了侗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其中《蝉歌》是一首较为有名的声音大歌,它以大森林中的蝉鸣为主,配以鸟啼、流水潺潺之声,高低音之间运用鼻音、半音、喉音等多声部互相渗透,交叉配合,使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百鸟欢鸣、溪流淙淙的大自然美好景观。

侗族大歌由于演唱独特、朴素、自然、优美,在1986年10月的巴黎艺术节上备受赞誉,被称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

img143

从江小黄女子唱大歌  供图:任和昕

不过,侗族民间的大歌演唱并不普遍,在南侗一些村寨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集体歌唱习俗和歌队组织,汉语称之为“歌班”。歌班中有领唱和唱高音部的歌手,高音部歌手一般从小就开始培养,同时培养3人左右,以备需要。歌唱时只有一人唱高音,或者二三人轮流担任,除此,其他人均唱低音。每个歌班都由年老的歌师来管理和教授,有的高音部歌手在歌班中也可充当自然领袖,故此,一般又称高音歌手为“歌头”,享有一定声誉。歌班所唱的歌曲主要为侗族大歌,其正式演唱场面较为隆重,通常是外寨客人(歌班)来访时,主寨的歌班就邀请对方夜间在鼓楼唱歌。多是异性歌班互邀,同性歌班习惯上不互相邀请。如来客是男性,则主寨为女性;反之,如来客是女性,主寨则为男性。演唱时,首先由主队唱迎客歌,客队回唱《赞鼓楼》,然后才开始对唱。一般由女方先起头,男方回唱。就这样一首一首唱下去,常常是通宵达旦,气氛十分热烈。[18]

1958年,由贵州省文联、音协编辑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侗族大歌》,收录大歌约50首。

2.小歌

侗族小歌内容多以男女青年在行歌坐月或玩山时唱的情歌为主。一般采用独唱或对唱的形式。歌词短小优美细腻,常用比喻托物寄情,曲调灵活自由,音调平稳和谐,侗语称为“嘎腊”。南侗地区的榕江、从江、黎平等县,情歌统称为“走寨歌”或“坐夜歌”;北侗地区的天柱、锦屏等地则统称为“玩山歌”;而湖南通道和广西三江一带则称“土王歌”“大戊梁歌”等。这类歌有的用乐器伴奏,如用琵琶伴奏,称为“琵琶歌”;用牛腿琴伴奏,称“牛腿琴歌”;用笛子伴奏,称“笛子歌”。有的不用乐器伴奏,仅为侗族山歌调唱,还有的侗族在唱小歌时,极为自然地模仿潺潺的流水声,人们则称之为“流水歌”,这种小歌虽无乐器伴奏,但亦十分自然和谐。

玩山歌。也叫玩山赶坳歌,广泛流传于天柱、锦屏、三穗、镇远、玉屏、新晃、靖州、芷江等北部侗族地区。据三穗县款场地区的石碑文献记载,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杨姓祖宗为了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到现在的龙脚村居住,当地侗族青年男女即盛行玩山和唱山歌习俗,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玩山”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大致可以分为初相会、深恋、成双三个不同的阶段。随着感情的深化发展,每个阶段唱不同内容的歌。初相会有相逢歌、问姓问名歌、难得歌、自谦歌、赞美歌、盘歌等;深恋有借把凭歌、思念歌、不相忘歌等;成双歌有结伴歌、分别歌、嘱咐歌、送行歌、埋怨歌、失恋歌、规劝歌、相思歌、重逢歌等。这些歌谣内容十分丰富,表达感情细腻。

img144

少年歌班  供图:龙耀宏

img145

歌 手  供图:任和昕

坐夜歌。也叫走寨歌、青年歌等,即行歌坐月时唱的情歌,广泛流行于南部侗族地区。其种类较多,如琵琶歌、拖腔歌、双歌、玩歌、细声歌等。因地区不同,各地的名称、唱法、曲调等也不尽相同,但内容都是青年男女相互表达爱慕之情和抒发纯真的爱情。每当夜幕降临,小伙子们带着琵琶、“格以”(牛腿琴)来到“月堂”(姑娘们聚集在一起做手工活的人家),先唱起了“敲门歌”“探望歌”,如果姑娘们不理睬小伙子们,小伙子们就会用歌来激将,用歌来赞美,直到姑娘们开“金口”。接着,双方对起歌来。经过来来往往,如果某对男女互有意,则唱“相爱歌”。侗歌中常以通俗、朴实的比喻来夸赞对方,而对自己则是极尽谦虚,极富浓郁民族特色。

传统的坐夜歌以《银情歌》(俗名《十大银情》)流传最广,也最为著称。该歌由一组组歌组成,即《银情美》(新情人)、《银情告》(旧情人)、《银情枉》(分离的情人)、《银情十四》(十四岁的情人)、《银情昆界》(远方的情人)、《银情缟寨》(本寨的情人)、《银情赖》(好情人)、《银情乖》(聪明的情人)、《银情腮旁》(高傲的情人)、《银情内》(病中的情人)、《银情斗》(被抛弃的情人)、《银情佩》(逃脱的情人)等。歌中唱词优美,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故许多青年人喜欢从中摘唱,借以向恋人表达心中的爱慕之情。[19]

3.礼俗歌

礼俗歌主要是侗族群众在各种社交场合或婚丧礼仪中所唱的歌。侗族的礼俗歌主要有拦路歌、开路歌、酒歌、盘歌、赞歌(包括吉利歌、吉利词)、苦歌、哭歌、踩堂歌等。

拦路歌和开路歌,是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时唱的一种歌。在男婚女嫁的喜庆日子里,当男方派人来接新娘时,女方寨子的青年们故意在路上用板凳、纺车、织布机、禾秆草、干辣椒、竹篓、鸡笼、风车、木马等设置障碍,以歌发问,让对方唱歌对答,谓之“开路”。还有的是在节日时,村寨之间邀请唱歌演戏,宰猪款待对方,借此扩大交往,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侗族称之为“吃相思”。当客人来时,主寨年轻人即故意设障拦路对歌,让对方回答。有的年轻人还往往借此机会向所爱之人表达爱意。

酒歌,多在酒宴中唱的歌。曲调或悠长婉转,连绵多情,或高亢激昂,热情奔放,歌中充满了对对方的敬意,同时也夹杂着幽默、谦逊、诙谐的情趣,表达了双方诚挚的友谊。

盘歌,即以问题的形式让对方猜答,歌中唱词比喻形象生动,生活情趣浓郁,往往在社交场合中演唱。如:“什么吃草不吃根,什么睡倒不翻身?什么肚里长牙齿,什么肚里长眼睛?”答:“骡马吃草不吃根,岩头睡倒不翻身。磨子肚里长牙齿,灯笼肚里长眼睛。”

赞歌,即对对方的盛情、友好、美丽、善良、村寨、房屋、家庭等等的赞誉,也有歌颂正义、歌颂英雄人物、歌颂一切美好事物的。如歌颂杨太公救飞山、歌颂吴勉等。赞歌语言明快,节奏感强,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

苦歌是侗族群众对所遭受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的控诉,也是对自己生活遭遇的叙述,如《都江谣》中唱道:“沿河上下三千寨,村村寨寨住侗人。过去侗家苦最深……财主豪绅如虎豹,保长派款又抓兵。”“河边淘‘芒’(即蕨根)的侗家女,破衣烂裙泪纷纷……”又有《长江叹苦歌》《乡长吃人肉》《城里来了中央兵》《古溪河谣》《乙酉大水歌》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侗族人民在压迫剥削制度下所度过的苦难岁月。

img146

黎平大稼牯藏节踩堂歌  供图:吴家琴

踩堂歌,即侗族春节祭祖时唱的一种礼俗歌。

哭歌是侗族老人丧事时唱的一种吊唁歌,内容多为对死者的怀念、对老人品德的赞颂,以及自己悲痛和哀悼之情的表达。[20]

img147

儿童歌手  供图:任和昕

img148

从江小黄民间歌会  摄影:苏志平

劝世歌。主要反映了侗族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其特点是说理性强,将抽象的道理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娓娓道来,使人们易于传诵。如有《劝酒歌》《父母歌》《劝男人》《劝妇人》《劝用功学》《劝媳妇歌》等。

img149

侗歌比赛  供图:温红叶

img150

歌 手  供图:任和昕

1985年7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侗族礼俗歌》,全书收歌33首,并介绍了歌的流传和演唱形式。

4.琵琶歌

琵琶歌是侗族民间流传的曲艺类音乐,是一种自弹自唱的说唱诗歌艺术,因用侗族自己制作的琵琶作乐器伴奏而得名琵琶歌,侗语叫“嘎琵琶”。民间传说,洪水滔天后,章良、章妹从葫芦里走出来,繁衍了人种。后裔彭祖为了纪念他们,召集800人来弹唱琵琶歌,歌声优美动听,感动了天上7位仙女,她们也学会了歌,并到处传唱,教会了各地侗家人。从此,琵琶歌就在侗寨流行开来。一些学者考证,侗族琵琶歌大约产生于金元之时,流行于明清之间,明邝露所撰《赤雅》一书中,就有“峒亦僚类,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记载。侗族琵琶歌的“开场白——根经”中唱道:“据说章良章妹定下规矩,汉人照汉人的习俗,侗家按侗家的风情;汉人喜欢搭台唱戏,侗家喜欢坐夜哆经。……搭台唱戏鼓锣叮咚唢呐叫,一堂哆经歌声悠悠琴铮铮。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浓情。”这几句精练的歌词,唱出了侗族琵琶歌的起源根因,是在汉族同胞喜欢搭台唱戏的影响启迪之下,而兴起了侗家在鼓楼堂弹唱琵琶歌。

在广大的侗族地区,琵琶歌流传甚广,深受侗族同胞喜爱。流传区域内的侗族琵琶歌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使用大琵琶伴奏弹唱的琵琶歌,主要流传于通道县南部侗族地区的甘溪、坪阳、陇城、坪坦、黄土、双江、马龙、下乡等乡镇;使用中型琵琶伴奏弹唱的琵琶歌,主要流传于县域西北部侗族地区的县溪镇、牙屯堡镇、独坡乡、播阳镇一带;使用小琵琶伴奏弹唱的琵琶歌,则流传在通道县与贵州接边的西境一带。

img151

黎平大稼歌师琵琶弹唱  供图:吴家琴

img152

榕江晚寨小琵琶歌手

琵琶歌以男歌手自弹自唱为主,也有男弹女唱,男女多人弹多人唱的。侗族琵琶歌,根据弹唱的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分为两种,一种就叫“琵琶歌”,一种叫“琵琶经歌”。琵琶歌是由歌师自弹自唱,不加说词的长篇传奇叙事歌,称“嘎长”(侗语,意即长歌)。琵琶经歌也叫“嘎经”,它是一种弹、唱、说结合的琵琶歌,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众多的人物性格。弹唱琵琶经歌的歌手,一般都有精湛的弹唱技艺,有超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歌师弹弹唱唱,讲讲说说,能声情并茂地把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而且每首歌都有“开头歌”和“结尾歌”,《焦僚格女》(又名《采桑之歌》)是其典型。这些琵琶歌绝大部分是很精美的,比喻生动,夸张得体,语言朴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弹唱者大多是侗族有较高水平的中年以上歌师。

琵琶歌在弹唱过程中有一定的程序,一般首先由歌师用娓娓动听的语言,讲一段“开场白——琵琶歌根由”,使听众安静下来,随即歌师弹起琵琶唱一首“开头歌”。而后,便有次序地弹唱传统曲目。如《人的来历》等民族来源歌;《游村》《村约》等地方盟约歌;《歌吴勉》《歌李源发》等历史人物歌;《十二月工夫歌》《七十二艺》《挖“芒”歌》等勤苦劳动歌;《刘美莽子》《白玉霜》等传奇叙事歌;《焦僚格女》《约结情》《情人病》等抒发情怀歌。最后,当全部安排的节目弹唱完毕,或每晚弹唱到三更半夜时,歌师唱起一首“消散歌”,宣告节目弹唱完了,请大家回家休息,以免耽误劳动。

img153

欢乐的琵琶弹唱  供图:黎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琵琶歌曲调流畅,旋律性强,有严谨的格律:每首歌句必为双数,由上下两句结成一个单元,若干单元组成一首歌;而每句字数又必为单数,一般为七字、九字,也有三字、五字或十一字以上的,最多达35个字。每句内部还分若干小节,除最后一小节字数必为单数外,其他各小节字数必为双数。每一小节里,不能全平全仄,上句尾字一般用上声或阴平声,下句尾字一般用去声、入声或阳平声。琵琶歌韵律独特,兼押外、中、内三韵。外韵即脚韵,为正韵。双句的尾字必须押脚韵,长篇巨著一两千行也都一韵到底。中韵,即腰韵,类似“壮歌”中的头韵,即上句的尾字与下句的第一、二字或第一、二小节的末字相押,时时转韵。内韵即锁韵、句内韵,即上一小节末字与下一小节首字用同韵或近韵字相锁联,句末两小节尤讲究锁韵。

由贵州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艺研究室合编,棠棣华、王治新整理的《侗族琵琶歌》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它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南侗地区琵琶歌205首(主要为情歌)。

按照琵琶歌演唱的方式、使用的琵琶类型、演唱的特点等,还可以分成不同区域的琵琶歌:三宝琵琶歌(又称车江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种。晚寨琵琶歌(又名四十八寨琵琶歌)既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种,也是琵琶弹唱的一种,男声用三弦或五弦的大中型琵琶伴奏,女声用三弦或五弦的中小型琵琶伴奏,均为自弹自唱。平架琵琶歌(亦称洪州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种,由男子用三弦小琵琶(形似牛腿琴)伴奏,男弹男唱或男弹女唱,男女声均用假嗓,别具一格,主要流行在以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和湖南通道县播阳镇为中心的侗族地区。六洞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种,用四弦小琵琶伴奏,男弹男唱或男弹女唱,在行歌坐夜的场合演唱,原先男女声均用假嗓,现在也有改用本嗓的,主要流行在黎平、从江两县泛称为“六洞”“千五”和“十洞”的地区。榕江琵琶歌抒情叙事兼具,演唱形式、演唱场所和演唱内容与六洞弹唱相同,主要流行在广西三江县、融水县溶江河段和黎平县以“四脚牛”为中心的地区。寻江琵琶歌演唱形式、场所和演唱内容与六洞弹唱相同,主要流行在广西三江县、龙胜县和湖南省通道县寻江河和渠水流域一带。

二、舞蹈

侗族舞蹈主要有“哆耶”“龙喘”、芦笙舞、龙舞、狮舞等。“哆耶”盛行于黎平、榕江、从江、通道、靖州等县。舞蹈时,或男或女,或男女混杂,手牵手,或一只手搭肩,围成圆圈,用整齐又有节奏的步伐,边绕边唱,边甩手为拍,基本动作有进步摆、退步摆、哆也步、圆圈向顺时针方向前进或向逆时针方向后退。舞者上身挺直,目视前方,身子随脚跺地时左右摆动。整个舞蹈场面热情洋溢,歌声嘹亮,充满团结吉祥的气氛。“龙喘”是由青年男女分两路纵队,先由外向里绕,再由里向外旋,盘成螺圈,犹如长龙迂回。这些舞蹈,人数不拘,动作简单,古朴庄严,多在祭祀或集会时表演。芦笙舞,则由舞者自舞自吹,参与者多达百余人,但也有独吹独舞者。其动作多模仿人们的各种劳动和动物形象,活泼生动,朴实自然。

img154

芦笙表演  供图:温红叶

通道等地有春牛舞。每逢立春日,寨里的民间艺人便组织队伍,用篾扎成水牛或黄牛模型,用布或纸糊上,扮成“活春牛”。“活春牛”由两人舞动,其他人则穿上奇装异服,装扮成各种人物,模仿犁田、割草、锄地、捞虾、哺儿等动作,并伴以锣鼓,唱春牛歌,走村串寨。春牛队每到一处,群众放鞭炮迎接,送红包、糍粑表示感谢。春牛队则祝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湖北恩施等地有武技舞艺较高的“狮子灯”舞。舞时一般有“天鹅抱蛋”和“金库取宝”表演。舞场中搭有八层高的桌子,桌子上放把椅子,椅子上放个簸箕,簸箕内放鸡蛋数枚。玩狮人用金鸡独立、雄鹰展翅、狮子滚绣球等武技,翻上桌子,取蛋后,一层层把桌子拆除。主导人把拆除的桌子摆成“天下太平”等字样,并要舞狮人按笔画一件件拆除。舞中时常配有《西游记》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丑角打闹取笑。

三、戏曲

戏曲是一种融文学、音乐、舞蹈等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侗族群众逐渐接受他们的艺术形式,并将之改造为符合本民族欣赏习惯和心理需求的表演方式,形成风格各异的戏曲。侗族主要的戏曲有侗戏、傩戏、地花灯等。

(一)侗戏

侗戏,侗语称为“戏更”,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流行于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地的侗族村寨。大约在元代,在侗族地区出现了侗族传统艺术形式“垒”(念词)和“嘎”(歌)结合起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并由一人自拉乐器或自弹琵琶伴奏的、唱演相结合的“锦”。明末清初,一些汉族剧种如湘戏、桂戏、彩调等,逐渐传入侗族地区,它们在丰富侗族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影响和推动了侗戏的产生。

清道光年间,贵州黎平茅贡腊洞村侗族知识分子吴文彩(1799~1845年)于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根据汉族故事《朱砂记》和《薛刚反唐》翻译改编成用侗语演唱的侗戏剧本《李旦凤姣》和《梅良玉》,同时设计了侗戏平板唱腔,侗戏由此诞生。侗戏最初之时,曲调单纯,形式简单,只是演员分列两排,坐着对唱,且限于男子扮演,拘泥于说唱形式,保持叙事歌特点。侗戏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受到其他戏曲的影响,逐渐得到提高和完善,演变成今日有男女演员参加,有说有唱,曲调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独立剧种。

侗戏剧本以唱为主,这与侗族喜爱唱歌的民族性格有关,故剧本之长短是以多少支歌来衡量的。剧本文学结构一般是开头由一人反复用对偶的两句念白念出台词,内容是天、地、人的来源和侗族的来源,接着是两人对唱,其间夹杂着独唱、合唱,再下去就是“串锦”,即边说边唱,最后是全体唱“消散歌”,向观众道别。

img155

侗戏鼻祖吴文彩之墓

img156

《珠郎娘美》像

侗戏的音乐最初是以上下句结构的平腔(胡琴歌)为主要唱腔,旋律自然,吐词清晰。后来经过戏曲化加工的民歌被引进,大大丰富了侗戏音乐,侗语称之为“唆嘎”,即歌腔。取材于大歌者,名“大歌腔”,多用于戏的开场、结尾、断案、仙人出现等场合。还有若干歌腔取材于“格以歌”“琵琶歌”“踩堂歌”“儿歌”“哆耶调”等。此外,在侗戏中还使用汉语演唱的汉族曲调,统称为“客家腔”。侗戏一般用本嗓演唱,要求明亮、清晰,运腔自如。伴奏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竹笛、芦笙、木叶、锣、鼓等,开台和人物上下场时用锣、鼓、钹、镲伴奏。

侗戏演出一般在村寨中的戏台或鼓楼坪,抑或某个开阔之地,没有特别的布置,其表演比较朴实,服饰道具都是本民族普通的或稍加美化的日常用品。表演时以唱和白为主,一般由两人用侗语对唱,每唱完最后一句,表演者便在音乐过门中走“8”字交换位置,然后再接着唱下一句,如此反复直至一段唱词结束。侗戏没有严格的行当划分,唯丑角的表演有独特程式,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场,都只能向里跳,人称“跳丑角”,他的脸上往往画些黑点,以插科打诨、旁白等来衬托剧情,调节舞台气氛。侗戏的传统剧目有《梅良玉》《毛洪玉英》《刘知远》《江女万良》《珠郎娘美》等。

img157

演侗戏《珠郎娘美》  供图:龙耀宏

侗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全由群众自愿组合,为业余形式。戏班成员不定,二三十人不等,内有掌簿师一人,主持剧务、编录脚本、传授戏艺、负责导演、提示台词等,其职位较重要。除演员外,还有乐器伴奏乐队,3~5人。

为了促进和交流侗戏改革经验,促进侗戏的繁荣和发展,从1984年起,通道、新晃、芷江、黎平、榕江、从江、龙胜、三江、玉屏、镇远、剑河、恩施等12个侗族分布的县商定,轮流举办以侗戏为主的侗族文艺会演。至1991年,已举办了五届。演出剧目除了传统戏外,还增添了许多新编戏,主要反映新时代的面貌和侗族人民的生活。侗戏尽管发展缓慢,但民族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侗族地区,多数村寨都有群众自己组织的业余侗戏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戏已经不是主要的娱乐形式,而且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过去只能靠戏师记忆贮存剧本,再传授给演员,所以特别急需对侗戏资料的整理保存。2006年,侗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平县张启高、吴胜章荣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img158

戏班锦旗  供图:龙耀宏

(二)地花灯

地花灯是流行于湖北恩施等侗族地区的一种歌舞剧,又叫“十样锦”“花姑子”。多由二人或三人表演。传说有兄妹俩家境贫寒,哥哥当长工,妹妹做了丫鬟。年三十,财主把他们赶出去,兄妹俩无处可走,就邀请给地主放牛的放牛娃,走村串寨,舞唱乞讨,由此而逐渐演变成一种地方戏。该戏多由男女一起出演,道具、服装都较简单。表演时,男执折扇,女拿花帕,边唱边舞。舞步主要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猴儿搬桩等。唱词内容多为吉利颂扬,有时夹杂着爱情趣谈。

(三)傩戏

有的地方称为“面具戏”,为一种娱人娱神的戏剧表演艺术,主要流行于新晃贡溪、岑巩思州等侗族地区。从渊源来看,傩戏最初产生于中原地区。随着西南民族与中原地区及汉族交往的日渐广泛深入,傩戏也逐渐传入西南民族地区,并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剧种。傩戏的产生与人们早期驱鬼逐病的祭祀活动有关。约在北宋时期,由巫觋主持和代表的原始巫教活动中的娱神娱人等思想和行为相互影响、融合,形成最初的傩戏。

傩戏在表演上的最大特点是以面具为主要道具。面具以神灵偶像居多,造型威严神奇,有神秘感。制作材料可分为木雕彩绘、泥胎纸坯彩绘和笋壳彩绘几种,并常以不同的单一色彩来表示人物的性格,表现忠诚、刚直、凶悍、英武、狂傲等特点,看面具便知人物的正反角色。新晃等侗族地区的傩戏还被称为“咚咚推”“嘎傩”“跳戏”。它的剧目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花鼓戏、阳戏等剧种移植来的《刘海砍樵》《刘十四娘》《古城会》《桃园结义》《关公捉貂蝉》等;一种是与做法事有关的剧目,如《搬师娘》《踩香》《扮土地》《封洞》《跳小鬼》《天府掳瘟,华佗救民》等。侗族将傩戏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交目。在一些剧目中,36个交目可全部用上,有些仅用一部分,视戏的内容而定。其唱腔是侗族民歌吸收花灯戏、阳戏的唱腔演化而成,以鼓、锣、钹伴奏。

演出时,演员穿上自制的戏装,头缠一条丈余的青色布带子,长带两端从脑后长拖于地。演唱时,演员双手各执长带的一端舞动,做出剧情需要的各种动作,如摸胡子、牵牛、骑马等。若有道具时,则不再舞动长带,而是舞动道具。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演员的双脚一直和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新晃“咚咚推”尤以贡溪乡天井寨的为著,有“头在靖州,尾在天井”或“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之说。除了每年正月例行的演唱外,遇旱灾、虫灾时也要演唱,多在农历六七月进行。岑巩思州的傩戏在表演时还较为突出地显示傩技,如上刀山、脚踩红犁、手捞油锅、脚搅油锅、口含红铁、过刀桥、口吐红火、头戴红三脚、手抹红铁链、喊竹、过火海、砍关过渡、吃瓷碗、藏龙卧虎等,集歌、舞、祭、戏于一体,惊险、刺激、神秘而富有民族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