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述略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然拥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其文化遗产既有文字形态的、物质形态的,也有口头形态的、非物质形态的。
出于传统,也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主要致力于文字形态与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在此方面,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国家宗教局及其下属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局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并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提炼出有效的方法、抽象成系统的理论,使得四千年前的甲骨残片鲜活如初,使四书五经与满文档案、蒙文与藏文经典完好无恙,也令殷墟、三星堆遗址、秦兵马俑保存无损,让万里长城、敦煌、故宫风采依然。
在中国,虽然从数千年前伊始就有有关零星作业不绝如缕,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新近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入本土的。其实,它统指“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之为“民间文化遗产”,或“民俗文化遗产”、“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主要被称为“无形文化”,“文化遗产”几乎等同于“传统文化”。中国当今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大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保护内涵,大大拓展了民间文化保护领域,使之发生了从理念到手段、从理论到实践、从方式到方法的革命性变化。
从1997年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公约》起草工作至今,短短10年间,中国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譬如积薪,后来居上”,成为中国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同时成为全球性土著文化保护、濒危文化保护的主要力量之一,受到全人类的普遍关注。
关于近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况大抵如此:
一、国际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一开始就纳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秩序中,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即,它没有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既是其最大的受益国,亦成为其最大的责任国。中国不仅积极引进最具前沿性的国际文化理念、理论、方法、技术、手段,而且积极开展有关申报工作,先后有昆曲、古琴、十二木卡姆、蒙古长调等项目获此殊荣。同时,中国也为全球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承担了大量义务。如,或举办论坛,或主办展览,或组织交流,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更为重要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包括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理念因之在中国不断深入人心,有关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国家保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极重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保护。如,分别于2002年、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分别于2003年、2008年召开的第10届、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0次、第11次会议都十分强调它对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于2006年联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亦把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列为主要内容。嗣后,国家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
1.确定方针。经过反复论证及征求意见,国家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民间参与,逐步推广,合理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
2.建立组织。从2003年起,中国政府指定国家文化部具体主持此项工作,并在其下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成立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专家委员会的同时,国务院还建立起由文化部等9个国家部、委、局参加的文化遗产保护部际会议制度,建立了包括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内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女士担任组长。比照国务院的做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亦先后成立相关机构,以负责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领导。
3.拨付巨款。至今,中央政府对此项工作的资金支持已近10亿元人民币。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对本区域的有关工作亦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尤其可贵的是,已有不少民间资金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改变了过去仅靠政府拨款的一元性投入模式。
4.具体实施。逐步建立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体系,并就有关项目、传承人进行评审、公布,还建立了国家遗产日、调整了节日体系,向联合国积极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6年公布了518项、于2008年公布了510项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2008年分别公布226名、551名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国家文化遗产日;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确立为国家节日;还成功申报昆曲、古琴、十二木卡姆、蒙古长调等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民间保护。与以往不同,中国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动员了民间力量参加。故,不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乃至个人都积极投身于包括生产保护、生活保护、生命保护在内的民间保护,真正做到了还民间文化于民间保护、还人民文化为人民享有。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3年起率先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开了全国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并已开展以下工作:
1.实施全国性民间文化普查,以摸清家底、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方略。
2.已经、或正在编纂出版一系列抢救成果。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3000卷、《中国民俗志》丛书3000卷、《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4卷、《中国唐卡艺术集成》10卷、《中国萨满文化集成》10卷、《中国傩文化集成》24卷、《中国妈祖文化集成》40卷、《中国服饰文化集成》70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4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歌谣集成》300卷、《中国叙事长诗集成》500卷、《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162卷、《中国民间工艺教材》100卷。
3.认定传人。通过大量调查,于2006年启动考察认定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工作并于2007年正式命名,共有165人榜上有名,实现了民间文化保护从以文本为重点到文本与人本并重的转变。
4.基层保护。本着在生产、生活中活态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理念,已在全国各地建立起100多个民间文艺(文化)之乡、民间文化保护基地、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还建立起了天津、沈阳、西宁、乌鲁木齐、拉萨、昆明、厦门、南京等国际民间工艺集散地,长春、南昌、湄州、周口、苏州、金山等萨满文化、傩文化、妈祖文化、唐卡、歌谣、故事中心。
四、法律保护。继公布《文物保护法》、《民间工艺保护条例》之后,近几年,中国政府将制定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保护法纳入到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战略中,已经开始着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及《民间文学作品保护法》等,各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更是不胜枚举。
五、学术保护。中国近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得学术界尤其是民俗学界、民间文化学界的积极参与,并最终成为这项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术的作用表现为学者的作为与学术机构的作用、学术思想的贯彻、学术本身的成长几个方面:
1.就学者的作为而言,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机构中都有有关学者作为其成员。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所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更是各专业学者云集,成为最权威的学术咨询、评判、鉴定机构。
2.有关学术机构、团体,或是团结同仁、凝聚力量,或是承担项目、积极有为,或是建言献策、提供支持,在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工作中游刃有余。在这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及中国民俗学学会尤为活跃。
3.最近几年,中国有关文化遗产的学术讨论十分活跃,如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理论、文化安全理论、文化价值理论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先后提出并反过来指导了这一实践。
4.目前,许多大学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致力于建立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学,并开始编写有关教材,招收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学生,为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学术支持。
六、教育保护。近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几个方面。在学校教育方面,不少地方纷纷编写教材、开设课程,从孩童抓起,让青少年熟悉遗产、了解遗产,将珍爱遗产、保护遗产的理念根植于他们心中。有的大专院校还设立了有关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及其课程,并将它提升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乃至文化遗产学的层次;在社会教育方面,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传统道德、伦理、民俗、民间文艺重建,许多民间文化空间得到恢复,庙会、节日等许多民间文化活动死而复生,有关的展览会、艺术节如雨后春笋而发,大大改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生态;在家庭教育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通过文物收藏、电脑游戏、网络读图、口传心授等手段得到强化。
七、产业保护。中国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利用会展、传媒、影视、出版、游戏、动漫等传统的或现当代的产业辅助进行,起到了寓保护于生产、流通、消费的作用,使其不宥于学术的、社会的效益,而且凸显其经济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来自自身的经济力量。它使人们确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依托市场与高科技实现产业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在使用当中保护,使保护成果得到利用。如中医中药、民俗旅游、饮食、工艺等的保护传承大都采取了这种方式。
总而言之,世纪之交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成就巨大,以下几点尤为醒目:
一、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更加丰满、更加完整、更加系统,不再仅止于文字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
二、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及时保护,中国社会在经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猛烈冲击的情况下,能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不致以牺牲本民族传统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代价。
三、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深化了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激活了全国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文化创新具有了坚实的民族土壤与传统力量。
四、它使中华民族又一次获得应有的国际文化地位,增强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自信心。
五、为中国社会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保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或称文化基因库。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它既是政治的、社会的,又是文化的、艺术的,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
至于其国际意义,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它的积极参与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主持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获得最广泛的国际认同及最重要的承担者。
二、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它扮演重要角色使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文化遗产保护不再以欧美为主,改而进入东西方携手并进的时代。
三、作为一个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它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
四、作为一个遗产大国,它的积极作为使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得到空前的丰富。
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验对处在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国家怎样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字文化与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文化优势等都具有启发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