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办学修志陈国栋

办学修志陈国栋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办学修志陈国栋陈国栋 男,汉族,字槐三,号松樵,隆德县沙塘铺人。一生办学,乡里尊称陈老先生。民国14年,向教育局承包本街集市斗行以资办学,增修校舍3间,移国民学校于其中。民国17年,禀请教育厅准立该校为隆德县立第二小学。民国18年,陈先生着手编撰《隆德县志》。1949年8月,隆德县解放。9月初,学校即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办学修志陈国栋_文化隆德

办学修志陈国栋

陈国栋(1875~1960年) 男,汉族,字槐三,号松樵,隆德县沙塘铺人。一生办学,乡里尊称陈老先生。

先生九岁入私塾,光绪二十年(1894年)取廪赴兰州会考,适逢祖母病逝,丁忧回乡。后无意功名,自办私学,广招门生,讲学授业。

民国9年(1920年),陈老先生倡导振兴地方,建立新学,选定沙塘“山陕会馆”废址作校址,筹款辟荒平基,筑围墙一周,建校舍4间,修大门一座。民国14年(1925年),向教育局承包本街集市斗行以资办学,增修校舍3间,移国民学校于其中。民国17年(1928年),禀请教育厅准立该校为隆德县立第二小学。是年又修盖校舍4间,大讲堂4座。教学器具、教学书籍略为齐备。民国18年(1929年)秋,地方军阀张兆钾与陈圭璋混战,学校突遭兵燹,先生拍膝痛呼:“天乎!天乎!可杀我及全家,何毁我学堂?”痛定之后,重新集资,葺补校舍,修建大门,盖造礼堂,较前焕然一新。先生背双手,踱方步,遍视校舍,目及一草一木,细听书声,品味一词一字,捋须喟然长叹:“造七级浮屠,何如办学授业!”从立此校,先生任教员兼校长凡23年。积多年教学资料写成《论语丛谈》《大学校注》《论语年考》《商书厘定》等书,另著有《松樵文集》4本,《野雪山馆诗抄》2册。“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散佚。

民国18年(1929年),陈先生着手编撰《隆德县志》。殚力阅古访今,就正于方,于民国22年(1923年)写成《重修隆德县志》4卷,记述了隆德县政治、军事、文化概况及人物古迹、社会风尚等。书中所提出的“地震六端”,为中外学术界所推崇。

民国37年(1948年),因捐税骤增,地方粮摊派不公,陈先生递呈上告豪绅董章甫及检查厅王厅长,但因其势大不能如愿。于是当面斥责县长,并告诫子孙切莫从政害民,并忿然离校,回家闲居,以示抗议。

陈先生喜天文,识星宿。闲暇常给学生讲地理知识、星象四时变化、西方科学发展。对乡村的愚昧迷信、国民党政府的尊孔行为深表不以为然。尝言:“寺观遍于全国,且大增良田为产业,养游闲造巫蛊乃真迷信也。”“孔子导人也以智信,宗教误人以迷信。何为智信?信真理焉。天下唯真理能胜千非,真理不明,是非分歧,邪说彼行,坏人心术,只争权利,罔顾仁义,世界之不宁,率由于此。”

陈先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潮流影响,虽读古书多年却崇尚白话。常说,以前读书作文,根据历代文人学士词章,或骈体,或散行。骈体缕金错彩,绣月雕云而伤之繁碎;散文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而失之粗豪。唯现时取语言文字并归一途。学生所习各科改成白话,作文者出之笔下如聆面语,口吻恰和,一洗从前咬文嚼字,南腔北调的陋习。而开学、开会、婚丧、宾礼概用新式花样,井然有序。

1949年8月,隆德县解放。9月初,学校即恢复正常教学秩序。陈先生的三儿子陈鉴被人民政府聘为教师,先生欣喜异常,常去附近学校听教师讲课,看学生上操,点颔首肯,逢人便说“新社会教育得法”,“共产党政策好”。他曾写诗歌颂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