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及其趋势
一、“第五代”青年:优势与不足
(一)“第五代”青年:“新新人类”
青年文化代表着某种价值观,其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一般有别于主文化。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价值观的文化定位,一方面由于它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经常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而引人注目;另一方面由于青年人是未来社会的主干,其所代表的次文化经常作为测知未来文化变化的重要指标。因此,青年亚文化是代表着一群生理心理已臻于成熟阶段、在经济上或社会上尚未取得完全独立的青年人的心态与行为特点。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和人生定位。从政治代际理论来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曾有五代人一起生活过。他们是:出于1910年代—1920年代的第一代青年,他们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出生在三四十年代的第二代青年,他们属“迎接解放的一代”;出生在50年代的第三代青年,他们是在“文革”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是“红卫兵”一代;第四代青年,出生在六七十年代,80年代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改革开放初期成长的一代”;“第五代”青年,出生在八十年代,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新新人类”。他们是真正跨世纪的一代。
从社会学代理论观点来观察,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已经到来。很多人可能到现在也没有在心理上准备好与整整一代独生子女共事,但是,他们已经推门而进。从“文革”结束开始计算,现在已经21年。这也正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年头。城里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一代(在世界范围可能也找不到先例),他们对兄弟姐妹这些词汇只有语义上的了解,他们在家庭中居中心地位,他们长大了,他们肯定与下一代、上两代人有不一样的地方。自从1980年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全国现有3亿多个家庭,已有7000多万独生子女。任何时代都有独生子女,但是在城市中整整一代人与下一代基本上是独生子女,这无论如何是我们必须刮目相看的新情况。
“第五代”,“新新人类”青年是在市场经济中长大的,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的负累,他们自懂事起,就生活在一个一切靠自己奋斗的社会。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设计,自我调整,自由发展。与前辈相比,他们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却失去了铁饭碗的保障、福利房的安乐。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却要承受谋生就业的更大的风险与压力。再没有依靠,也无须等待,于是他们敢于舍弃稳定,选择漂泊,从内陆到沿海,从国内到国外。于是他们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活跃,信息更丰富,生活更多彩。
“第五代”是一个新族群,没有统一的豪言壮语,没有标语口号,只有各自喜好的发型,五花八门的服饰和不加掩饰的神情。“第五代”,不再追求螺丝钉的价值,却要把自己大脑变成电脑,将新知识不断“录入”。对新生代,由于“第五代”是生长在一个越来越开放、自由的经济社会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美学趣味、价值追求、时空观念,都与前几代人不同。所以,你不能用旧尺度来量度他们的行为规矩,不能用旧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方式。
总体上说,“第五代”青年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进入社会主流的欲望,但紧紧追逐时尚潮流。他们很愿意与众不同引人注目,却并不介意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从宏观上来说,他们不喜欢忧国忧民,他们成长在一个社会加速发展的时代,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危机和灾难,所以,不喜欢把一些局部的毛病理解为全局性的问题。他们对社会看法十分积极,对时代的估计远比老一辈乐观。而在具体的工作中,他们通常不会有太强的权力欲,他们绝大多数人愿意成为工具型人才,他们愿意在一些具体的岗位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他们喜欢简单的人际关系。
二、新新人类:优点与缺陷
“新新人类”的主要优点有:
(一)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如在了解和使用电脑和各种新器物方面,相当多的青年人起了对成人的促进、帮助甚至指导作用。“第五代”青年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途径,评判事物的标准往往不同于成年人,而且还会想方设法让成年人接受他们的评价标准。
(二)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青年人要求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尊重,要求老师平等待人,要求和家长平等相处,平等意识已渗入大多数青年人的心灵。在现代社会,青年人不仅了解了许多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而且还懂得用法律维护个人利益,他们经常向成年人申明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三)热心社会活动,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北京的一些家长说,高中学生自行车纳税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家机关干部。青年人在参加社会活动上,往往比成年人热心,他们常常带动家长参加一些社会公益事业。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80%青年人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四)相信事实,做事认真,有原则。“第五代”青年在作出某种价值判断时,往往是以他们耳濡目染的事实做根据,大道理不太能打动他们。“第五代”青年做事认真的态度有时令长辈感动。学校组织中学生上街维持交通秩序,学生不管什么人,只要是不对,都敢于上前纠正,一点面子都不讲。青年人遇事很少息事宁人,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认为自己有理还会坚持到底。
(五)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在闲暇时间内,“第五代”青年选择了多种休闲方式,他们更能接受那些灵活多样的游戏规则。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多人都具有某种特长,许多青少年都具有钢琴、围棋、摄影、绘画、外语、电脑等级证书等。
1997年“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大型调查结果则显示,“新新人类”具有五大优点和四大弱点。
(一)优点:
1.他们表现出的积极因素是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与有兄弟姐妹的上一代相比,他们显得更为独立、聪明和自信。他们重视友谊,富于同情心。60%青少年喜欢结交朋友、愿与朋友合作;84%的人喜欢帮助不幸的人,为人慷慨;60%的人办事能够坚持到底。
2.具有自信心。71%的人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对今后充满希望。
3.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半数以上的孩子认同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团结、助人为乐、诚实、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等品质。
4.自我提高的需求较高。约66%的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是“为国家作贡献”“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很好地发展自己”;但占第一位的选择是“报答父母的爱”,可见这种学习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
5.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19种兴趣爱好中,每个青少年平均选择了9.6个;前10位的依次是数学、外语、体育、科技、动植物、环境保护、影视表演、唱歌、计算机、新闻。然而,不难看到,其中不少其实是学科课程,很难说是真正的个人兴趣。
(二)缺陷:
1.较多青少年的成就期望不高,但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人格需要量表中成就需要的得分,高分组的仅为12.8%,低分组的占32.5%,其余在中等分组。与他们的家长的期望差距极大。大多数新新人类显示出了较强烈的攻击性,喜公开批评他人、喜报复、易发怒等。
2.部分独生子女在自我接纳上存在障碍。38.7%的人完全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15%左右的新新人类不满意自己的健康、性格、相貌和外形;11%的孩子感到自卑,独生子女最具代表性的感情体验是孤独。
3.在创造性、独立性、勤劳勤俭方面存在一定缺陷。31%的人“学习不够努力”,20.4%的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28%的人很少帮助家里干活,34.3%的人自述胆小,等等。
4.学习需要中认知需求较低。大约只有三成的孩子能“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喜欢所学的科目;多数孩子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也感受不到快乐。22.3%的人感到学习有很大压力,49%青少年感到一定程度的压力。
二、“新新人类”的价值变化趋势
根据全球青年价值观变化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目标,“第五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将呈现出如下走势:
(一)“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
密西根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全球价值观变迁前景》一书(Abramson andInglehart)认为:由工业化发达国家所创造的经济力量会逐渐转变为面向大众的价值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对经济保障的强调会逐渐减弱,而归属、自我尊重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变得愈益重要。虽然此时个体仍关注社会经济政治上安全保障的价值,但他们显然增强了对自由、自我表达、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经济和安全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物质主义”的价值目标仍然存在,但它们将不再占绝对优势,因为成长中的一代对“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更强烈的偏好。
90年代初世界价值观调查证实了经济保障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有建设性作用(Ingletart);此次价值观调查覆盖全球40个国家,包括欧洲政体的8个成员国;葡萄牙、西班牙、北爱尔兰等5个非欧洲政治同盟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尼日利亚、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在每个国家,被调查样本要回答:对您的国家来说,下列目标中的哪几个在未来10年内是最重要的?这些可供选择的目标有三组:即用以测试“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的一组,用以测试“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的一组,用以测试“中立价值”(审美价值)的一组,选项有:1.用以测试后物质主义的一组:工作中更多的发言权;少专制的社会;理想比金钱重要;政府事务中更多发言权;言论自由。2.用以测试物质主义的一组:与涨价作斗争;加强国防力量;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与犯罪作斗争;保持社会有序。3.用以测试中性价值的一组:使城市更美丽等。
调查表明:这40个国家调查样本的答案存在着一种颇有意味的结构组成,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这种结构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大致相似,即人们对后物质主义项目有着类似的热情。在大多数国家里调查发现:至少有一半人倾向后物质主义,在这12个因素中诸因素凝结成的后物质主义或物质主义的维度因各国经济发展程度而改变。后物质主义结构更紧密的是那些经济更为富裕的国家。Ingletart通过这样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提出:虽然“后物质主义”(postmaterialist)这个观念源于对发达工业国家的研究结果(近20年欧洲8国价值观变化追踪调查),但从总体趋势上看,即使将物价、失业率与政治动荡因素考虑进去,年轻一代的后物质主义取向还是明显的,就长期价值观变迁来讲,“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言论自由等)偏好的形成与“代际更替”(generational replacement)有关: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接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世界范围内的后物质主义取向及它未来的缓慢进展折射到当代中国青年身上,尤其是主体价值定位方面,有很大可能在未来的“第五代”中国青年身上表现出来。
事实上,“后物质主义”偏好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在90年代的中国已初露端倪。据上海团市委(1995)调查:在涉及个体本位项目的多项选择中,上海青年“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所占比重最大,达44.5%,这个结果与世界青年意识调查结果相一致。虽然每个国家青年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内涵不一,但在崇尚个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做自己想做的事方面是一致的。该调查中涉及对“成功的看法”一项中显示:当代青年渴望成功,但他们对成功者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不过,相对而言,“命运由自己主宰”“个性洒脱”的看法占据前位,而名望意识较为淡薄,仍以个人本位为主。关于金钱,上海青年在“崇尚金钱,而又不崇拜金钱”上已达共识。有致富观念,但又不再是过分强化个人本位,忽视社会规范意义上的致富,价值取向基本走向理性成熟。
90年代中期,华南沿海地区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青年学生不再盲目依赖学校与老师,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同时又基本认同并遵守校规,尊师重道,表现出对具有现代化特色教育环境的适应。上海团市委(1995)调查显示:由于青年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他们不再愿意像原来完全依赖父母那样的家庭模式生活,更向往自主独立。消费也开始指向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及各类社交娱乐方面,精神文化的高层次需求增加了。他们婚后也更乐意搬出去独自生活,但按自己的愿望生活并没有以对抗社会的激烈方式出现,青年仍对父母和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
(二)青年文化对社会“反哺”增强趋势
从青年亚文化对主流的渗透与价值扩张的角度来看,则青年亚文化的反哺功能,“社会年轻化”趋势将日益显现出来。从时尚服饰到流行歌曲、从对明星的追逐到闲暇生活、从职业岗位到社会地位的影响力,青年亚文化将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丰富、深化与发展。有人提出“市场经济也是青年经济”(郑志瑛,1998),也有人提出“一个青年本位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葛红兵,1997),都显示了社会年轻化趋势和青年文化对社会的反哺功能。
90年代中国在文化上发生的一个重大的转型是,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转型。前喻文化是代表老年本位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后喻文化”则代表着青年人的文化。青年文化则是一种身体型文化;青年本位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重视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自我独立;青年文化是一种充分开放的文化。一个发展型的、开放的社会的标志就是整个社会应以创造、自由、开放为主导性的心态,而这个心态是青年本位文化所独有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之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共同理想,青年与市场已经有着难以割舍的天然缘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青年经济。换句话说未来的主导的社会经济生活状态必然走向年轻化。市场经济要求不断创新,而青年天然地拒绝保守追求创新。
1999年6月,高校分配进入尾声。上海十大人才政策第二次释放:凡属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员都可申请调沪,配偶及子女也可按规定随调、随迁。据预测年底可吸引10万青年人才抢滩申城。并非上海在紧锣密鼓地吸引人才。广州市为应对京沪抢滩人才市场,最近更是对青年人才频频“放电”,除开出高薪外,还出台了十大措施加速引进青年人才。(1999年8月31日《青年报》)这些都表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青年文化对社会反哺和社会年轻化趋势正在加快。
有人研究了世界上2000多位名人创造首次成果的年龄分布,发现20~30岁的青年期最为集中。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充满热情与旺盛的精力使青年易成为最富于创新的群体,而创新恰恰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需的。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市场经济要求有成千上万个有独立意识和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而青年的主体意识较强,在行为过程中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在生活中追求自立,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都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相一致;市场经济不唯书不唯上,一切以效率为中心,青年人感觉灵敏、行动敏捷、朝气蓬勃,在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上都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快节奏、高效率的行为方式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要求有高度科技文化水平和足够智力支持,它需要有大批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来建设。青年人智力水平不断提高,记忆力强,善于创造、学习接受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知识新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可呈几何级数增长,人类正在进入一个由年轻人向中老年人传授知识和信息的反哺时代。市场经济发展所要的先进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接,总是最先在青年中进行或得到最快最广泛的响应。面对社会多方位的变革,青年的机会成本较低,他们将成为参与支持和拥护改革的最积极的社会力量。从实践上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地区青年实际上发挥着主力骨干的作用。“年轻化”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一,知识经济将在21世纪蓬勃兴起。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质量、规模与数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起核心作用,人才的年轻化将举足轻重。这里的年轻化还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概念,更是一个观念、素质和风格的概念。
市场经济属于青年、依靠年轻化的风格,我国青年必将越来越认识到自身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无愧于与市场经济的这份天缘,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年轻化”是世界性的一种姿态。以往西方公司在给员工升职时重视的是资历而不是年轻与否。现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竞争压力迫使保守的欧洲公司为保持公司的活力而提拔年轻人。随着更多的年轻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欧洲公司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如果在一家公司挣不到满意的薪水,他们会跳槽到另一家重用他们的公司。在45岁之前得到公司最高职位的这批年轻管理人员,将有充裕的时间对欧洲公司产生持久的影响。
对中国来讲,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过程,跨入新世纪,改革、发展仍将是中国现代化的主题,人才、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不竭动力。此时,头脑的年轻化、建设队伍的年轻化、领导干部的年轻化、教育和创新体系的年轻化都将成为头等大事。如何从前辈手中接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心血成果,如何带动整个国家以年轻的姿态迈好实现现代化的每一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青年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将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快速更新的价值观念反过来哺育现代化的成长。
(三)价值观分化和趋同趋势
未来青年价值观一方面将延续多元化、分化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又呈现综合、回归和趋同态势。每一个特定的年代造就着存身于其中的人的活法。每一个特定年代所依赖的文化背景及经济状态,决定着这一年代中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70年代前,人们信奉的是“官本位”,以入党做官为人生最大的支点;80年代,改革开放之风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维,各种热潮不断涌现,条条大路通罗马,青年人的价值追求日益丰富;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思维视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呈多元化态势。
价值观的多元化与主体的多维分层紧密相关。因为价值观是一个主体性的概念。不同主体的不同需要和同一主体不同侧面的需要使价值观念呈现多元丰富的特征。就目前来说,青年主体分层的事实已启示我们:未来青年群体更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主体分化将更加明显。
多元化是新时代价值观念的一个特点。“第五代”青年群体分层多元态势的价值取向最外在的标志或许可以在他们的时尚服饰中体现出来,流行时尚会不经意透露出时代的秘密。个性多元发展是未来流行大势中自然的选择。在一个多元化时代每个人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与价值追求来表达生活、演绎生命,我们因此而能欣赏到多样化的色彩,听到多样化的声音。不仅青年群体主体的分层使未来青年价值观走向多元化,而且同一分层群体内部的分化现象也导致这种趋势的发展。
不难预见,大学生群体、青年农民群体、青年企业家群体、青年知识分子群体都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催生下发生更具体入微的多元文化现象。如“三资”青年中“白领阶层”,在事业上敬业、锐意进取,在消费上适度超前、张扬个性,注重身份,讲究情调,在家庭生活生育愿望趋淡,婚恋观念有变,在文化上港台歌曲难继威风,高雅艺术市场大增。在教育上重视知识价值,在政治上痛恨腐败现象。(徐锦泉、李智刚,1995)
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存身于怎样的工作生活环境,世纪人才需求是广大青年共同面临的价值选择,做“双料人才”(集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技术知识),做“通才”(generialist)理应成为未来青年共同的价值追求。升学、职业观上未来青年一般会更趋于现代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显然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由此未来青年也会注意寻求自我与社会的统一协调,这是所谓回归、趋同的基础。
未来青年价值观多元分化基础上的回归、趋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过程中,新旧观念曾发生激烈冲突,青年价值观多元分化现象比较突出。90年代末到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建成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各方面法制法规也将随之完善,各项社会规范也会进一步稳定与有效,发展创新将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这样的社会氛围会促使青年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有基本的认同。
而世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类似的重要问题,比如:如何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纳入人与人的价值关系的总体图景中,使环境伦理得到合理定位;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区域发展战略与全球性发展部署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差异性与共同价值、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共同关注的焦点的存在将导致全球青年的主体间价值目标的相对靠近。
西蒙·艾里甘特和迈格特·科恩在《当代亚洲青年的传统价值还能挺多久》一文中谈到:调查发现,与前几代亚洲人相比,他们无疑拥有更多抗争的自由、更多钱、更多自由时间、生活的年代也远较以前开放。但青年价值观有一个惊人的相似性即对家庭工作在生活中重要性的体认。反抗叛逆只是象征,年轻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对许多研究人员来讲,亚洲当代青年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在于能轻而易举地将波及全球的消费主义与对家庭和社会的忠诚结合在一起。那么是什么让青年人对极为保守的传统观念反而存在回归倾向?作者认为部分答案在于社会中最强大的凝聚力——民族主义。或许与本国饭菜和传统节目相比,年轻人更喜欢麦当劳与肯德基或更爱收看西方年轻人也爱看的节目。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将依从从父母和社会中继承下来的传统观念。未来青年价值目标取向将在以下几方面趋同:
1.政治观、经济观上的现实性与理智化
90年代青年在政治观上将走出70年代青年学生的政治盲从与狂热,也将汲取80年代超越现实的“学潮”教训,表现出进行冷静思索的特点,有一部分也可能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鲜明的政治立场变为中立、客观甚至走向超脱。他们的社会参与方式也将逐步走向自主和多元。追求社会公正与社会秩序将成为现实性的政治参与的价值目标。不再对经济制度持怀疑、否定的态度。在经济领域内求得自我实现并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成为指导大多数青年和行为选择的价值观念。当然矛盾冲突并非销声匿迹,一方面伴随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年轻一代中将生长出一种尊重法制讲究理性,遵从秩序和规则的政治文化。他们比前几代青年更注重环境保护。
从90年代美国青年对社会政治的看法来分析,现实性与理智化倾向也将存在。据罗珀(1994)调查表明:72%的青年人和82%的成年人认为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CIRP/ACE[1]调查发现,71%~84%的青年希望政府在控制枪支泛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制订全国医疗卫生计划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主体价值选择上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趋于整合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一代青年开始成熟,伴之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与流动的社会结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观念在90年代已基本定形,在未来这种观念会进一步深入。随着青年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行的思考将更为实际,大多数人将努力使自己的选择,使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规范要求不发生正面冲突,逐步走自我实现服务社会相统一的明智之路,也就是说既不是完全为社会作贡献来考虑自我的价值取向,也不是完全脱离市场的需要,以绝对自我导向来衡量自我价值。这种取向可在择业观、婚恋观、知识观等诸方面体现出来。这是全球青年价值观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CIRP/ACE的调查显示,90年代美国青年,与70年代相比,他们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更愿意给予帮助;愿意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这批青年人将更好地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在18~29岁年龄段的青年中,有一半人在一年前甚至就在一个月前参加过社区的志愿者工作。这表明:青年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的比例与成年人基本统一。由此可见,他们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也会求平衡。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在全国范围里展开。“希望工程”“扶贫助困”等精神在今后的价值观建设尤其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会更具体地体现出来。而在欧美,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其中包括专项性志愿服务工作(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美国近万名青年的志愿服务),专业性志愿服务工作(义务诊疗免费专业咨询等);公益性志愿服务工作(环保宣传);宗教性志愿服务工作(养老金募捐、慈善救济);社区性志愿服务工作(老年人服务站,妇女援助中心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西方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出某种集体人道主义精神。在这一点上,中外青年价值观将趋同。
3.青年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80年代以来,世界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超过15%的国家已有47个。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3》所载,1990年美国适龄人口大学入学率为72.2%,加拿大为71.2%,联邦德国为38.1%。当前日本已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已超过或正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方向努力。而中国适龄人口的大学入学率目前为9.07%,滞后于发达国家。据一项调查,80%的家长希望子女“上大学”和76%学生表示自己想“上大学”。近年来大学热、考研热持续升温。为了满足社会的教育消费需求,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按现有人口结构测算,如果2010年要达到高等教育毛录学率15%的目标,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800万人左右。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1998年调查发现,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许多青年希望接受更高的教育。
4.更加注重消费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未来中国青年在消费结构上向发展型迁移,水平明显提高,日益讲求自身消费质量与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这种改善较长时间内将以物质利益为重要基础,消费求新求变的个人性和对文化生活消费追求成为明显特征。闲暇时间中更乐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青年人交往行为一方面更趋向文明交往、讲究互帮互利原则,另一方面交往手段将更趋现代化。范围速度效率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被问及他们的生活目标时,74%的人表示他们非常关心改善经济状况;65%的人希望能成为他们所学领域的专家学者;43%的人希望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布朗加特,1998)。当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年心理问题和社会失范现象也会加剧。
三、向青年人学习但不放弃社会引导
从世代传递的角度看,一代总要胜过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但离开了上一代的文化传递,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就会造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文化上的失教。同样,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被大家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因此,在向青年人学习的同时,学校、社会不能放弃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
“第五代”青年身上确实有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我们确实不能再用以往的框子去套现在的青少年,用自己“想当然”的好心去“引导”和“教育”他们。为此,我们应深入下去,去接触、去倾听、去理解、去掌握他们的“话语”和“秘密”。去认识这一代青少年的特征、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在求学、求职、生活等方面的烦恼和困难,用他们理解和可接受的方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成人社会应尽的责任。
(一)教育要坚持主体价值、主流价值和主导价值的统一
最近,有学者提出,我们已进入巴赫式的“复调”(或曰杂语)时代,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多种文化并存、互争的时代(陈晏清,1998)。在当前,笔者认为青年价值观教育中要把握好“主体价值”“主流价值”“主导价值”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所谓“主体价值”即青年所追求的比较前卫的个体价值;所谓“主流价值”即能被社会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并能影响未来实际走向的社会价值;所谓“主导价值”则是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提倡的规范价值。当代青年处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时期。过去,我国在经济上只允许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的存在,因而在价值观上只奉行一种大一统的“主导价值”。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种经济成分均允许存在,由此必然会产生与多种所有制并存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价值观,并对青年产生影响作用。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分析,价值观形成要有两个前提条件:需要和自我意识。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不同的主体,需要不同,价值观也不同。青年的需要的多层次,决定了他们价值观的多层次性;青年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他们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性。所以,价值观是青年主体需要与期望的综合。青年期是价值观形成的探索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是不稳定、开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的价值观才会稳定下来,才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挥其稳定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但这种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思想冲突、反复的实践、比较、检验,才能最终完成。因此,在青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一个权威的价值主导系统,社会便没有了基本规范,就会处在“无序”状态。但“主导价值”若离开“主流价值”太远,则很难形成价值教育的有效性。
有人主张,既然现实允许多元价值观存在,就应该允许多元价值导向存在;也有人主张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有一元的导向,不允许多元导向存在。这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我认为“主导价值”和“主体价值”应该在“主流价值”层面上获得较大的统一。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的社会中,应该让青年自己去选择,不必要规定青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显然是放弃教育的功能。由于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的经验与阅历使得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对多元的经济体制,多元的价值观念,多元的榜样,多元的信息难以选择。因此,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应当承担对青年正确引导的责任。但这种教育在传媒发达的网络时代中,其形式内容、方法手段上都应该全面革新。
(二)承认物质价值,引导精神追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根本上改革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承认,这就必然导致人们对自我负责的价值观的广泛流行,也必然导致原有的一些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价值观念被淘汰或改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取向中,出现了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实惠而轻道德、重个性而轻共性等一系列变化。人们对集体主义和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也远比过去复杂得多,由于个人主体意识的发展,青年不再把个人看作是社会的零部件,而是要求切切实实地成为主体。社会要求个人,个人也同样要求社会。社会要求个人多为国家作贡献,个人也要求社会做到公正、公平与合理。
任何一种社会历史形式都具有双重性,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也不例外。一方面它从物质经济关系上促成了人的自主与独立,为人们的能力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了比较广阔的自由空间;一方面它又容易诱发人们对物的崇拜,形成物对人的奴役与主宰,使人有被物化的危险。因此,当前价值观教育要解决的难点是:在承认个人追求物质价值的同时,又引导青年追求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模式后,又要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对青年的影响。
(三)价值教育应与社会生活接轨
应当说,任何一个社会,总是企图利用教育来向年轻一代传递、灌输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使其而后成为该社会的一分子。但价值观教育,如果要想维持其有效性必须伴以相应的物质承当。以往我们以思想教育替代价值教育的结果,使得教育丧失了自身的价值取向,教育异化成了狭隘的、功利的政治工具。在当前,价值教育应该以利益导向来配合价值导向(赵春林,1994)。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必然使自己出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观、信息观、时间观、效益观、竞争观等之所以被社会人们广泛接受,其原因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导向与上述价值导向是相一致的。所以,要教育青年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必须配合一定的利益导向,这个问题不解决,健康的社会心态就无法形成。经济利益是人及一切活动的终极动因,经济利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所以价值观教育如果不与社会生活接轨,不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就无法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因此,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的时代里,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现实生活面前,价值观教育如果只强调精神的价值、理想的价值,而忽视物质的价值、现实的价值;只强调价值认知,而忽视价值评价;对所有的对象只用一个标准,而忽视主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就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90年代的青年,他们的逻辑起点,他们的视野和所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胜过50年代至80年代的青年,所以,我们对青年的引导与评价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把青年仅视作被教育的对象,而应充分肯定青年的历史作用。同样,在指出青年身上不足、引导他们的同时,我们又要努力改造社会本身,克服成人价值系统本身的知行不一现象,使“主体价值”“主流价值”和“主导价值”这三者能逐步趋于“整合”,只有这样价值观教育才有实效。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导向的工作,它总是力图选择有益于它的社会的文化,并将它传递给社会成员和下一代。尽管青年人总是试图“区别”于上一代,但事实上文化这东西是既守不住,又扔不掉的,因为历史是延续的。即便在人的多向性价值选择成为可能的现今,青年人也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抛弃传统意味着最终被传统所抛弃。尽管从世代传递的角度看,一代总要胜过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但离开了上一代的文化传递,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就会造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文化上的失教。同样,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被大家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
(四)正视青年价值观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均衡性
所谓不确定性主要指青年实际长成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可变性和偶发因素的作用。所谓非均衡性是指青年在我国农业、工业、知识经济共时态存在背景中的不均衡发展与不同层次的观念冲突,其中包括地区性的和同一群体内部的。
就不确定性来讲,首先考虑的是青年特有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相比于沧桑的中年相比于鹤发老年,青年们还是气血直涌的一代,易冲动情绪化,行为偏激易出轨等还难以安全避免。经过数次的教训,他们固然会逐步成熟冷静起来,但也不排斥在处于和前辈青年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重蹈其覆辙。但我们应当考虑到青年特有的心理品质。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天的风行或许已是明日黄花。因此,真正青年价值观的确定性、规律性只是相对而言。多变也来自青年群体自身多样性。变中有常,常建之于多变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看到,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本身也不是超稳定结构。也要伴随世界格局作灵活调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方兴未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构成青年价值观朝向健康轨道发展的方向。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由此带来的可能有的近期和远程的风险,在这些风险与威胁面前青年价值观如何发展至今还没有定数。盲目乐观总不如针对现实来得可靠。爱国主义、民族自信、个人价值实现等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由此可知,从青年生理心理和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实际情况来看,青年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会持续较长时间。
非均衡性的存在也会在将来存在较长时间,各地区青年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青年群体在价值观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就拿大学生群体青年、农民群体与青年犯罪群体来看,不平衡的现象明显存在。对于中国来讲,特大型城市和城市中的青年已将世界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看成是百年机遇与千年挑战,正在主动调整自己的价值观适应时代变化与发展,但在广大农村、在中小型城市,知识经济对他们来讲还很遥远,他们还正在为生存而奋斗。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青年价值观的不确定与非均衡性都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总之,“第五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发展,有赖于社会文化的合理进步与发展。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会极大地改变青年文化成长的社会条件,造成有利于青年发展的优越的社会机制。现代文化的发展,将使青年文化对社会的进步作用体现得更加充分,因为青年既代表社会的未来发展,更代表着社会进步价值的现实落脚点。
(2001)
【注释】
[1]指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on Education)启动的Cooperatio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Program(CIRP)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