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民间歌舞艺术
高山族中除布农人擅歌不擅舞以外,其他各族群都是二者兼俱,有歌必有舞。高山族的歌舞和部族共同体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凡是庄重的祭典与欢庆的仪礼必有歌舞相随。其舞蹈动作追求自然、和谐,很多舞姿取材自日常生活的动作,如行走、播种、织布、筛米、打猎、杵米等。高山族的歌舞,广泛地用于交流思想、传情达意,同时又能传授知识和经验,在部落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山族歌舞有一个共同点:随着歌唱的节奏,众人交叉牵手或拉手,组成各种队形;要么就是伴着歌唱,众人彼此搭肩,组成圆形。他们的舞蹈很少出现乐器伴奏、独舞、或为歌唱而伴舞的场景。往往都是集体参与舞动、男女各一边,随着歌唱而加入各种舞步。其歌舞讲究自然、和谐、统一、整齐,节奏轻快而不亢沓。
一、舞蹈
舞蹈依其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经济生活所显现的族群精神与形式结构,是自然性的、写实性的,体现了象征性、样式化等特点。以走步、踏、蹬、踏点、跳踏、跳擦、摇、滑、踏提、踮步、跳并步、涮、交蹿跳步,以身体的屈、伸、俯、仰,振动双臂,变化各种姿式,依不同节奏与速度的调节,合于歌声,组合成舞蹈,用于禔年、酬神,以舞蹈禳灾,除祟、祓病、安鬼、沟通祖灵或联欢自娱。高山族的舞蹈主要有三种类型:祭仪性舞蹈、社会礼仪性舞蹈、一般生活性舞蹈。
祭仪性舞蹈主要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仪式,目的在于取悦众灵、与神沟通,求得幸福安康。
祭仪性舞蹈通常具有完整的结构与丰富的形式。由于祭典舞蹈在族人心目中向来占有神圣的地位,所以相关的禁忌、形式也最多样,例如不能随意在非祭仪的场合跳祭仪性舞蹈、男女老幼之舞分门别类等。
社会礼仪性舞蹈主要是在重要的社会礼仪时所跳的舞蹈,如出生、成年礼、婚礼、生日、新屋落成典礼、丧礼等。这一类舞蹈通常不如祭仪性舞蹈严肃,随仪礼的性质、规模的不同,而在表现上各有差异。例如,丧礼时的舞蹈在服装和音乐的节奏上比出生礼或婚礼显得肃穆,而成年礼和新屋落成礼的舞蹈往往比生日宴会时所跳的舞要正式。社会礼仪性舞蹈大都从祭仪性舞蹈发展而来,但因地域的不同,各族群又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一般生活性舞蹈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所跳的舞蹈,一般生活性舞蹈通常较为随机,也最不具形式上的限制和约束。在表演上具有强烈的即兴特点。
泰雅人均善跳舞,遇部落祭典、“出草”或战斗凯旋、日常集会或其他宴饮之时,大家便乘兴唱歌起舞,舞姿优美和谐,气氛热烈。跳舞时可男女分开跳,也可合在一起跳,大家左右手插在腰间,围成一个圆圈,由一名善歌者起唱,众人应和,有时有口琴或直笛伴奏,充满节奏感的歌谣带动众人的脚步,将脚慢慢向左或向右迈踏而出,这时便使得原先静止的圆圈霎时缓缓移动起来,像一条汩汩流动的山泉,左右荡漾。接着,随着歌谣曲调的变化,大家弯下腰和膝盖,将身体稍稍弯向前方,顺着同一个方向缓慢移动数步,如此反复多次。若是庆祝格外喜庆之事,还要继续往下跳,这时依然弯着腰和膝盖,但需向左或右跳跃,舞圈因而变得更为灵动沸腾。
矮灵祭上的舞蹈
赛夏人矮灵祭舞蹈主要是配合吟诵式的祭歌进行。通常是由老人领唱,队伍的排列虽无明显的年龄阶级区分,但往往是年长者在前,年幼者在后。舞步以类似行走的二步舞为多,随着曲调转快会出现跑步似的舞步。队形以圆形和螺旋形为主,顺时针与逆时针行进交互出现,顺时针行进时以队伍尾端为首向内紧缩;逆时针行进时则为扩散。族人穿戴臀铃,由于身体前后摆动,从而使臀铃发出带有韵律的声音。此外,氏族的祭帽羽,也常在会场中因奔走而上下晃动,以为助兴。
邹人的歌舞多与日常生活、祭仪息息相关。众人边唱歌、边牵手,以逆时针方向前后踏步;当歌词唱至重音时,整个身体就配合脚步前倾或后仰,并向右前方移动。传统的邹人“玛雅斯比”祭典仪式在正祭之后,由头目和各姓氏的长老在队伍前引领歌舞,祈求战神赐福。联欢舞为“玛雅斯比”祭典的高潮,只要有兴趣,外人也可以加入。通常由年长的族人在场中带头和指挥,大家跟着唱跳,舞步为四拍节奏,随着歌曲曲调高低变化而变化。
阿美人丰年祭舞蹈队形大抵都是圆圈牵手而舞,队形按照年龄、阶级、长幼顺序排列。在阿美人的观念中,丰年祭中围成圆圈是为了形成保护、不受恶灵侵入,因此若有人非得离开,必须马上依序递补。队形变化有螺旋形、蛇形和蜈蚣形等。长老站在广场的内圈,站在排头的长老一手持杖,一手挽住身旁围成圆圈的族人的手,悠悠地吐出余音颤袅的“哦嘿哟”,众人随即齐声应和,刹那间仿佛海潮暗涌般的歌声在天地之间响起,令人如痴如醉的歌声回响在明净的夜空,族人依其调的节奏左右移动脚步踏顿进退。而这时,外圈的青年组男子和待字闺中的女子腰间系着的铜铃随着腰肢的扭动与轻快的舞步上下翻飞,叮咚作响,跳起了铜铃舞,这是阿美人群体舞蹈中独具魅力的一种舞蹈形式。
传统布农人社会有乐无舞,但是在夸功宴上炫耀战功时,会配合夸张的跳跃性动作,可视为舞蹈的雏形。表演杵乐时,妇女们身穿民族服装,头戴鲜花,手持杵棒,围绕石臼或厚石板以杵击石,时聚时散,身形优美,也可视为一种舞蹈。
邵人的舞蹈以团体舞为特色,象征着族人团结一心。常见拉手舞,腿部动作多,手的动作少,有上步、退步、抬腿及不同节奏的踏脚动作。队形有圆形向左、右环绕,或向圆心进退,也有单排、双排及螺旋形等。这些舞蹈都与集体性劳动相关,因此多以男子为主体。竹竿舞就是从古代男子上山狩猎抓捕野兽时以网、竹竿加以布阵的行为演变而来的。
鲁凯人喜庆歌舞大都在屋内或是庭院中举行。祭仪时跳的舞常以部落或祭团为单位,参加人数有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男女都参加合舞,祭典广场上,全族欢腾群起高歌起舞。酒舞则是在室内或庭院内饮酒时跳的舞蹈。鲁凯人一年之中,以狩猎及收获祭为最重要的祭典。祭典活动大都以小米、芋头等农作物的生长为依据,歌舞活动也以此为内涵,全社男女集合于会所广场,分组排成圆圈,男女间杂,中举烈火,跳跃歌舞。在猎人聚集的场合里,有时兴起时,会各自以猎物数量编成歌来赛歌。舞后稍歇即饮酒,通常能通宵达旦而无倦容。常见的“勇士舞”,只有有战功或善猎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勇士跳勇士舞,勇士舞粗犷豪迈,最能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归来在出征凯旋的丰年祭舞会中,勇士通常要向族人报告猎得的猎物或人首,以取得族人的肯定。
雅美人妇女头发舞
头发舞是雅美人最富有代表性的舞蹈,只限女子参加,而且仅限月夜举行。每当明月升起的时候,蓄有长发的健壮雅美人妇女结伴来到碧波翻滚的大海边,数十人站成横排挽臂歌唱,歌声低沉,近乎吟诵,伴随着歌声,她们上下甩动乌黑秀美的长发。歌声的节奏由缓慢而逐渐加快,身躯左右晃动着,当摇晃的速度达到最高潮时,便开始边用双脚跳动,边反复不断地向前弯腰将长发甩至地面,然后再挺起身来把长发甩在身后。头发频频拂地,在月色的映衬下,宛如狂风中摇曳的柳丝。当舞蹈者面色苍白、力气将竭,歌声转为衔悲,节奏逐渐舒缓,动作幅度也跟着慢慢变小。最后,歌声如同余音,融入月色,消失在海天连接处,舞蹈渐渐停止,留下无穷的回味。
二、音乐
高山族的音乐与原始宗教紧密结合,音乐崇尚集体性,节奏感强,具有自然淳朴的特性。高山族的歌曲多而且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独唱、对唱、合唱,有单音唱法也有复音唱法,其歌唱声音淳朴,技法多样,在自发性的歌谣领域里独树一帜,可谓精彩。
单音唱法,即单旋律歌唱,是歌唱中最简单的一种,最具原始性和原创性。单音唱法在歌词、旋律、节奏方面多为即兴,唱法自由自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曲调唱法、朗诵唱法、对唱法、领唱与和腔唱法等。
曲调唱法往往只有几个音,用独唱或齐唱表现出来。内容有情歌、有猎歌、有童谣等。比较著名的歌曲如泰雅人的“织布歌”,由re、mi、so、la四个音组成,曲调淳朴,内容却道出了泰雅人织布文化的特色。
朗诵唱法基本上听不出完整的曲调,往往是以固定的朗诵式乐句自由反复诵唱构成。这种歌谣的叙述性胜于旋律性,曲调单纯,内容却很丰富,涉及泛灵信仰的祭祀、各种类型的劳动及传说等。雅美人最擅长此种唱法。
对唱法由两个人对唱,或由领唱、复唱和答唱组成。前者多出现在男女情歌中,后者则是叙述某件事情或事件等,如布农人敌首祭报告战功的咏诵。这种演唱在过去主要是“出草”猎首归来所进行的叙述战功的歌唱,“出草”猎首虽废除已久,但咏诵唱法的形式和内容保留下来。这种唱法由祭司主持,并与报告人一问一答进行,男女族人每次都予以复诵,同时两手拍掌相合。
领唱与和腔唱法最为普及,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伴随歌曲音调的重复和答应,以及节奏的韵律,众人时而做一些简单动作。和腔一般是同度,没有太多的修饰。
高山族复音唱法极富特色,在世界民族歌曲领域独具一格。善于运用复音唱法的族群主要有布农、赛德克、排湾、阿美人等。其复音歌唱虽技法简单,但声音组合淳朴、多彩多样,表现自然。
布农人男子演唱“祈祷小米丰收歌”
布农人的独唱很少,合唱一般是围圈吟唱,重视和声,但缺乏节奏的变化。他们的合唱往往是以领腔与和腔、不同音高而同节奏为主,通常形成2部~3部的和声唱法,多以do、mi、sol构成和声组织。代表性的曲目有《祈祷小米丰收歌》《饮酒歌》《首祭歌》《夸功宴》《猎前祭枪歌》等,最为著名的是《祈祷小米丰收歌》。《祈祷小米丰收歌》也被称为“八部和音”,演唱者一般由6~12名男性组成,手拉手于背后,或肩搭肩,面朝内,围成圆圈。多为三部和音,也有二部和四部的歌唱情形,领唱者以o或u起音,合唱者则以大小三度、四度和五度音程相配合。由于这首歌曲有预示来年小米丰收之意,故所有参加者都以音程的和谐为完美的追求。他们认为,祭祀歌曲须达到最和谐的境界,才最能感动天神,唯此该年的小米才能丰收。
赛德克人的合唱,有独唱、领唱与答腔等形式,以四音组织为音乐表现特点,即在小三度上下同时加入大二度形成“re-mi-sol-la”。赛德克人的复音歌唱主要是从合唱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卡农”式模仿。它由两声部组成,形成完全性模仿。第一声部是领唱者,第二声部则是跟随调子和歌词来进行模仿式合腔。此外,也有三声部卡农唱法。三声部卡农的形成开始一般都是两部卡农,随后才加进第三部,从而与上两部形成和音。在其三部卡农唱法中,第三声部并不是对音调的模仿,一般是固定音型,或者是持续低音式的表现特点。赛德克人的卡农歌唱歌词都是即兴演唱、随性而欢,音乐的特点是以四音组织为基础,形成固定音型式模仿,一般每一固定音型后都休止一拍。
排湾人和鲁凯人在复音歌唱中常使用持续低音唱法。持续低音就是单调的低音,或持续不变的低音。一般认为,这一特点的形成与鲁凯人、排湾人所共有的双管鼻箫及双管纵笛有关。双管乐器一管未开孔,只吹奏持续音,而另一管有开指孔,可吹奏旋律。而两族群中的持续音唱法正是一声部唱旋律,而另一声部演唱持续音。复音歌谣分成二部时,上声部是以独唱担任主旋律,下声部是以合唱唱出同音反复或持续低音。三部合唱时,在低音声部之上还有一个歌者担任独唱声部。进行多旋律的唱法时,先会有一个歌者领唱,接着是众人齐唱,然后才分成二或三个旋律合唱,为求二或三个旋律的歌词能统一,合唱唱的都是副歌部分。
阿美人的歌谣一般音调都比较宽广,节奏明朗轻快,适合伴随着舞蹈进行。善于发挥高音域的表现特点,使得阿美人的歌曲听起来亮丽、活泼而充满生命力。它的音阶组织多以五声音阶为主,偶尔在音阶的进行中也加入si 和fa的音阶,大部分歌曲的终止以la音结束,但也有以do作为终止音的表现特点。在演唱上,以发音顺畅为原则,多使用虚词来补充简短的歌词,以形成押韵的效果。
邵人的杵歌久负盛名。杵歌分为杵音与歌舞两部分。所谓杵音其实是妇女们平时在家舂米时发出的声音。妇女将稻米去壳的方式是用木杵在石板或石臼上击捣稻穗,各家各户同时击捣就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杵音又称为舂石音。杵音配合着歌唱与舞蹈即为杵歌。妇女们准备祭典的粮食时,数人一组,用长短、粗细不同的木杵击捣着放有谷物的石板,配合杵米的节奏一边放声高歌,伴着此起彼落的舂石音,回荡在日月潭美丽的山水间。目前邵人演奏杵歌是七支木杵,其中四支长,三支短,杵的形状两头粗,中间细,材质也不尽相同,因此能够敲击出不同的声音,互相配合,节奏感强,再配以歌舞,形成了一种歌、舞、乐结合的古朴、优美的民间艺术。
歌唱是雅美人表达情感的方法,也是与天神沟通的基本方式,演唱者多为男性。雅美人没有乐器,唱歌时习惯拍打肢体、击掌助兴,产生出轻重不同的节奏律动,呈现出男子阳刚之美。歌谣以异音唱法为主,其曲式、旋律、音阶大多只有一二个,保持着原始形态的小音域组织,以独唱、领唱、众唱、对唱或多声异音众唱,口传给子子孙孙。
邵人杵歌
三、乐器
高山族中,除雅美人外,其他各族群都有自己的乐器。乐器造型简单,形制小易于携带,制作材料以台湾盛产的竹、木最为常见,传统的乐器有口簧琴、弓琴、四弦琴、五弦琴、鼻箫、纵笛、乐杵、竹筒琴等。
口簧琴用途较广,可用于青年男女谈情传话、舞蹈伴奏与纯粹的乐器演奏,演奏时有独奏,也有合奏。合奏所用的口簧琴簧片数目各不相同,其声音婉曲清新、柔和细腻。常见单竹簧口琴、单铜簧口琴、双铜簧口琴、双铁簧口琴等,老少妇孺均能娴熟吹奏。将约15厘米长的竹片削薄,在竹片中央开一个形似长方形的琴簧孔,装上金属片或薄竹片制成的琴簧。琴簧一端固定在琴身上,另一端可以自由振动。琴身两端各钻一个小孔,绑系一条细绳。吹奏时,以左手握住琴身,嘴对琴簧,右手拉动细绳使琴簧振动,轻轻且有规律地对琴簧吹气即可,吹气的频率和用力的大小决定音质。
弓琴主要流行于阿美、布农、卑南、邵、邹等族群,是上述族群最主要的一种独奏乐器,也可和其他乐器合奏。弓琴,顾名思义形状像一把弓,弓琴源于射箭之弓,主体取材于竹子,弦有藤弦、麻弦、金属弦等。制作方法是将一条长条竹片弯曲成弓,再用细铁丝为弦,在两端紧系木片,以避免弦振动时接触竹片而影响乐声。弹奏时弓琴置于左手,右手以食指弹拨琴弦,或以左手食指按压,右手弹奏。若演奏空弦时,演奏者以口含弓背,左手持弓右手拨弦,并以口形的变化产生不同的乐音,细微的琴音悠扬而耐人寻味。弓琴在布农人中使用较广,常在合唱时配合演奏。邵人也有弓琴,但只有极少数老人还会演奏。在其他族群中,弓琴几乎已绝迹了。
演奏弓琴的布农人男子
弓琴与口簧琴过去是青年男女传递爱意的工具。夜晚来临之际,未婚男子来到心爱的女子房前,吹奏起口簧琴或弓琴邀约心上人前来相会。因此,弓琴与口簧琴的演奏者主要是未婚青年男子,一旦结婚后,男子便将口簧琴赠予妻子,从此不再使用。
鼻箫和纵笛都是竹类乐器,主要在南部各族群中流行。鼻箫用鼻息吹奏,发音微弱,是排湾与鲁凯人的特色乐器。鼻笛为竹管制成,把两支单管鼻笛绑在一起即成双管鼻笛。鼻笛能发复音,有很美的和音。双管中,一管没有指孔,吹奏持续低音;另一管则开三或五孔,奏主要旋律。双管齐吹便形成复音。双管鼻箫的吹孔都开在砍断的竹节部分的中央,一般都是小圆形吹口,便于气流进入。指孔的开凿,多在笛管下方1/3处。鼻箫主要是用鼻息气流产生音响,通过对气流的控制,持续音管也可有音高的变化,因而也可造成高低不同的复音效果,再加上乐器本身构造的特点,可产生哀婉、忧伤之音情。在古代,只有双管鼻笛可在丧礼期间吹奏,而且只有英雄才能吹奏。鼻笛音色柔和而哀怨,是一种需要高度技巧的乐器。青年男子也常用鼻笛吹奏缠绵的曲调,用来对情人示爱。
纵笛仅限头目或“出草”猎得首级者,且须在“出草”归途或举行猎头祭时才能吹奏,平时以及其他人均不得吹奏纵笛。纵笛有单管和双管之分。长约一尺、直径三四厘米,多见四音孔笛,音域较广。吹奏时将唇对着笛管开着的一端,以双手手指控制音孔,即可成曲。单管纵笛的竹管较细,一般有三到七个指孔不定。双管纵笛的产生,可能受双管鼻箫的影响,因为二者在结构、样式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所奏出的音乐也有类同的风格。双管纵笛主要是利用气息的控制产生音色上的强弱差异,形成别具特色的复音音乐。它用于演奏缓慢的音调,似用音乐讲述族人悲凄、沧桑的故事。在早期,多在传递信息或专为猎取人头时吹。后来,个别情况下也为独唱、合唱伴奏。在有些地方,只有贵族头目家男子或“出草”猎过人头的勇士才能吹奏。乐器上往往有雕刻装饰,代表着所有人的身份和地位。
四弦琴和五弦琴是在布农人中流传的弦乐器,其中卡社群用五弦琴,其余各群用四弦琴。其构造以长约40厘米,宽约12厘米的薄板为主体,上方两端有固定的木柱,缠绕四或五条苎麻线或钢线。弦音音高的排列是由左至右,由高而低的排列。木板下方,常利用冬瓜壳或铁桶作为共鸣箱。
乐杵也称为杵音,来源于捣粟用的杵。由于杵的长度不一,多人在捣米时就可产生不同的音高,后来逐渐被邵人和布农人发展成为可奏出不同音高的乐器。乐杵敲击石板,发出具有五声音阶的乐音。随着姿势的变换,又可产生不同节奏的组合。乐杵的合奏也常常与歌唱结合起来,称为杵歌。这种形式以杵音作为前奏或间奏,中间加入八到十个女人的齐唱表现出来,常常被用于喜庆或欢迎宾客的场合。制作木杵时,多选用坚硬不易破裂的木头。石头则选择平滑坚硬的,才能配合木杵发出乐音来。
竹筒琴仅流行于阿美人的奇美部落,由三根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竹子组成,利用竹子的粗细而产生音高的变化。竹筒琴是一种悬挂起来的敲打乐器,在长期的使用中,奇美人根据其特点,探索出多种节奏模式。竹筒琴可变换演奏出多种不同节奏,显示了其在原始风格中的精致艺术性。
吹奏鼻箫的阿美人少女
木鼓有粗细长短不同样式,以独木为鼓体,中间掏空,其上凿一裂缝,利于声音传输。在过去,大多用不同的节奏传递各种讯息为首要,如外族入侵、死亡丧礼等。木鼓后来也作为歌舞的节奏的伴奏,多在平埔人和阿美人中使用。
竹鼓的制造原理与木鼓相同,只是材质用的是竹子。通常截取一至二节竹筒,上开细长缝隙或方型小孔制成。一般用脚架支起,左右手持细竹敲打。竹鼓声音响亮,可传很远的地方。在过去,它主要也是运用不同的节奏,予以示警或传递消息。后来,也常作为歌舞的伴奏。竹鼓多在赛夏人和阿美人中流行。
臀铃是赛夏人矮灵祭时特有的舞蹈道具和乐器。臀铃又称铃板或响板,系供男女年轻舞者背在身后,由上而下悬挂在腰部,利用前进或后退的舞步来响鸣木板上下垂的整排铃子。铃板上所配的铃子,北祭团多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或日军用毕遗弃的子弹壳,南祭团则以一寸左右的竹管系以绳子充当,间或有少数几颗子弹壳与现代铜铃等组成,这些铜铃应与泰雅人或阿美人巫师占卜祷告时使用的畸形铜铃同形制。
锣和铃是铜制类乐器。前者是警示性乐器,后者则往往具有装饰性意义。锣的运用跟汉人一样,主要用于传递告示和信息。铃类在高山族中,主要作为装饰用品,通常绑在身体的手腕、脚部、腰部等处以便歌舞、行走时发出动听的声音。
矮灵祭上所背的臀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