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兴水惠民润心田

兴水惠民润心田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喜讯传来,当地群众奔走相告,为彭阳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受益群众最多的水利工程的开工而欢欣鼓舞。被誉为“宁夏水利博物馆”的长城塬引水灌溉及人畜饮水工程的建成使用,解决了4.16万亩农田灌溉和城阳等4个乡13个村2.13万人、0.7万头大家畜和2.1万头猪(羊)的饮水问题。蓄水、保水、节水成为彭阳县干部群众与天地拼搏、与命运抗争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今年3月,彭阳县被水利部命名为第十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兴水惠民润心田_聚焦彭阳:2004~2013

兴水惠民润心田

□记者 张灵芝 杨霏

水,承载着生活在这片旱塬上祖祖辈辈人的梦想。

盛夏,走进彭阳大地,看山山绿,看水水清,一片片庄稼绿意盎然,一条条渠道蜿蜒延伸,一座座水库焕发新姿,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张张笑脸道不完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彭阳县大力推进水利事业结出的硕果。

建县之初,彭阳县30座水库全部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仅有水浇地3.72万亩,人畜饮水工程3处,薄弱的水利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全县农业经济发展。

水上长城塬,实现了塬上群众企盼多年的梦想。

治理一条流域,改造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广大农民因为有了水,种出了希望,收获着富裕;水利部门因为送去了水,赢得了信任,赢得了民心。

破解长城塬人畜饮水困难

长城塬位于彭阳县以东15公里,总面积约3.2万亩,由于长期干旱缺水,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无地下水可取,一般年份饮水要靠夏蓄雨水、冬蓄雪水,这里饮水困难人口占彭阳县饮水困难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水上塬,十年有九旱,山高不长树,沟深没水源,路长不平坦,地多不肥沃,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这是当时长城塬的真实写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彻底解决长城塬人畜饮水问题,1998年10月,长城塬引水灌溉及人畜饮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6680万元,分两期完成。

喜讯传来,当地群众奔走相告,为彭阳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受益群众最多的水利工程的开工而欢欣鼓舞。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健康。工程建设者克服技术水平低、设备条件差的困难,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斗,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扬水洒山塬,甘露润众生”。被誉为“宁夏水利博物馆”的长城塬引水灌溉及人畜饮水工程的建成使用,解决了4.16万亩农田灌溉和城阳等4个乡13个村2.13万人、0.7万头大家畜和2.1万头猪(羊)的饮水问题。长城塬塬面栽植的1万亩核桃、1万亩杏子,山坡地栽植的1万亩花椒,让每个村组、每名农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人畜饮水工程带来的实惠。

如今的长城塬,人在家中坐,扬水上了山,清泉流灶头。登上长城塬,放眼望去,一片片高效经济林在渠水的灌溉下茁壮成长,一派醉人的绿意。

流域综合治理风景独好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十年九旱,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威胁着生命的延续,成为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蓄水、保水、节水成为彭阳县干部群众与天地拼搏、与命运抗争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

把全部降水就地拦蓄渗入利用,新修梯田,蓄水保墒;造林整地,拦截蓄水;水窖涝池,积蓄雨水;筑坝蓄水,灌溉农田。

针对区域内不同的基础、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彭阳人开始探索生态治理向生态经济型治理转型的流域治理新路子。2010年开始实施的南山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作为这一转型的示范流域,涉及城阳、红河、白阳3个乡镇10个村,综合治理面积43平方公里,总投资4144万元。

南山流域治理模式采取上保(山顶塬面修建高标准基本农业,保障口粮)、中培(山腰缓坡地栽植优质经济林,嫁接改良新品种,集中连片培育特色林果产业)、下开发(川台地开发土地资源,发展节水灌溉,新建设施温棚,实施生态移民,增加农民收入)的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治理程度为75%以上。

进入南山流域,目及之处,苍翠欲滴,一派勃勃生机。站在山顶俯瞰梯田,宛如进入一个梦幻般的曲线世界。一条条平铺的罗带沿着山势延展开来,从山脚一直环绕到山顶。梯田边缘形成的柔美曲线,像一群嬉戏的长蛇,灵动而潇洒,相互簇拥着奔向天边……

有了水就有了绿色,有了水就有了笑声。走进项目区农村,一条条水泥路直通院户,标准的农田耕作道路贯通田间地头,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处处可见一张张发自内心喜悦的笑脸,基本实现了“暴雨不成涝,久旱不成灾,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

2012年10月,彭阳县在流域治理上又一次创新思路,开工建设了周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提出了“1245”治理模式,将过去流域治理布局在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扩展为将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相结合,为改善县城生态环境提供保障的流域治理新路子。

从上世纪70年代白岔流域“三三制”农业经营模式到正在实施的周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昔日荒山秃岭如今林草丰茂。梯田坝地平展,林木草地郁郁葱葱,集雨水窖星罗棋布,到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彭阳县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个中心,修库坝,打井窖,建农田,一系列改土治水、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和水灾害防治体系。累计治理小流域106条1418平方公里,建成骨干水库46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了66.6%。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今年3月,彭阳县被水利部命名为第十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盛世治水,水利盛世。

彭阳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就,作为这幅锦绣长卷中的“得意之笔”,彭阳水利正沐浴在快速发展的阳光雨露之中,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定会展现!

(原载2013年7月7日《固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