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银色梦想——彭阳县菌草产业鼓胀农民钱袋子
□记者 张晓芳 苏峰
走进彭阳县,你很快就会发现,过去由土豆、牛羊肉主导的餐桌内容,发生了微妙变化:风味独特的蘑菇宴,让当地盛产的双孢菇挑大梁、唱主角,拌、炒、溜、烩,让人大开眼界、大饱口福。正是这吃起来滑嫩可口的蘑菇宴,刷新了很多外地人对彭阳的印象,也刷新了彭阳农民沿袭多年的粮食“一统天下”的种植结构。
蘑菇宴的出现,昭示了彭阳菌草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彭阳蘑菇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产业并非一路坦途。
1997年,菌草技术的“鼻祖”——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来到彭阳,他欣喜地发现,在6月至10月南方因高温不能产蘑菇的空当,彭阳县气候干燥温凉,是反季节生产菌草的理想之地。在他的提议下,古城镇小岔沟村开始试种平菇,由于技术、市场等原因,这一年小岔沟村种平菇惨遭失败。
1998年,彭阳县抓住闽宁对口帮扶——菌草技术扶贫项目实施的机遇,充分发挥当地气候适宜、原料充足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先后在古城镇小岔沟村和新集乡新集村反复进行了平菇、香菇、双孢菇等不同品种的实验示范。由于气候、土质等的不同,福建很成熟的菌草技术在彭阳“水土不服”,加之菌棚投资大,技术要求比种粮高,习惯了扛锄种田的“泥腿子”们,对蘑菇这个新鲜玩意有些不知所措,到了出菇期,几十栋菇棚没产多少菇。“当地群众没有吃蘑菇的习惯。那段日子,我天天骑摩托车到菇棚收蘑菇帮菇农在固原市场上销售。”彭阳县科技局技术员米占国不堪回首那段往事。由于规模太小,大棚中白花花的蘑菇并没有带来白花花的效益。当地农民说:“这东西驴不吃牛不闻,种它干啥呢?”
如何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菌草产业培育成发展壮大彭阳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2002年,彭阳县成立了菌草产业领导小组,制订出台《菌草产业开发实施方案》和《菌草技术推广方案》,并确定适宜当地栽培且市场潜力大的双孢菇作为主栽培品种进行大力推广。为鼓励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种植菌草,该县出台了新建一栋棚补助2000元的优惠政策,动员组织农户123户,建菇棚123栋,种植双孢菇1.8万平方米。
为帮助菇农度过技术难关,这年3月,彭阳县在新集乡新集村投资建设了菌草科技示范园,科技局3名干部带头承包的菇棚每栋收入6000元左右,群众的菇棚每栋收入3000元以上。新集乡新集村村民李保德2000年就打了一栋菇棚,但由于没有掌握种菇技术,连续两年没收回成本。2002年他又打了一栋菇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两栋棚收入1万元。去年12月中旬,记者在新集村采访他时,回族妇女马琴脸上漾着笑,向记者细算种植蘑菇的增收账。过去靠种田,一年的纯收入不过1000元。2002年她到菌草科技示范园打工学技术,2003年她种的两棚蘑菇收入1万多元。正说着,她的手机响了。她笑着告诉记者,手机、新瓦房、电视、摩托车都是种蘑菇“种”出来的。
效益是农民的指路明灯。2003年,彭阳县发展菇农803户,建成菇棚1039栋,栽培面积20万平方米,产鲜菇932.5吨,菇农销售收入373万元,棚均收入2850元。2004年,彭阳县菌草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反复总结菌草生产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发展菇农1191户,新建菇棚1318栋,启用老棚321栋,栽培面积24.6万平方米,产鲜菇1000吨,菇农收入442.5万元。
基地有了,规模大了,部分菇农出现了卖难。为帮助菇农化解市场风险,从2002年开始,该县通过“政府公众网”和“六盘山食用菌网”等信息平台,引来上海、深圳、福建等地12家客商,出菇期每天收菇10吨左右。往日销不远的蘑菇搭乘飞机飞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当天就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食。此外,通过福建挂职干部、福建科技厅和自治区科技厅的牵线搭桥,福建漳州市新绿佳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彭阳,开办了盐水蘑菇加工厂,悉数“消化”高产时期来不及销售的蘑菇,销往日本、韩国等地,有效防止了出菇高峰菇贩子压级压价现象。去年11月,彭阳县食用菌协会正式成立,借助中介组织运作销售、生产问题,把有积极性的种植户吸纳到协会中,共同抗击种植风险。
如今,菌草产业这个闽宁协作结出的硕果在彭阳越长越大,种植面积在全区三分天下有其一。彭阳县县委书记胡瑞峰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从争议到认可,到位居全区“老大”,彭阳蘑菇之所以茁壮成长,是因为县上在技术本土化上取得了成功。从1998年开始,该县就采取引进科技人才与培育乡土人才相结合的办法,吸引福建省菌草技术人员12名来到彭阳驻村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并连续选派100多名技术员、大中专毕业生到福建农林大学“充电”。外地专家和本地技术员还携手举办菌草实用技术培训班186期,培训菇农2万人次,为菌草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走进古城镇高庄村,只见公路两旁数百栋菇棚连成了一片,10里蘑菇长廊成为这里独特的风景线。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研究所技术员罗彪远的指导下,高庄村村民张开义正拎着塑料袋清理菇床上的废料。“如果不抓紧时间清理,就会影响蘑菇的产量。”张老汉显得十分内行。去年出菇期由于气温高,张老汉按照技术员讲的向菇床打水降温,但造成菇床泥土板结。为解决菇棚缺氧难题,他想出了在菇板上钉钉子扎缝通风这个主意。如今,在彭阳县,像张老汉这样的“土专家”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劳作下,蘑菇这个“外来户”开始扎根彭阳。
菌草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食品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蘑菇生产的培养基每年可消耗2460吨牛粪和5920吨牧草,可使近1.2万亩牧草被转化利用。当蘑菇生产结束,培养基废料又成了农业生产中绝好的生态有机肥,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原载2005年2月11日《宁夏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