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珠的两个舞台_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明珠_春华秋实
尚明珠的两个舞台——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明珠
杨 旸
有机会倾听尚明珠女士讲述自己的经历,她会先讲她的舞台艺术生涯,然后再讲她担任政协委员的经历,两者一样生动、丰富。前者绚丽甚至有些惊心,后者平实而坚定。给人突出的感觉是这位戏苑名旦有两个舞台,一个是她为之而生的京剧舞台,另一个是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民而呼的社会舞台。对于这两个舞台她都悉心倾注精力于其中,所扮角色亦都大放异彩。
梨园佳人
1939年8月,尚明珠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籍贯北京的尚家人当时住在上海。尚明珠从小接触的就是戏装道具,每天放学之后就随母亲尚凌云学戏,到12岁登台演出之时,她已经学了二十多出戏。那个时候,一个名叫“筱凌云”的女孩儿走上舞台后,一亮相,就让人眼前一亮。雍容华贵的杨贵妃,活泼伶俐的红娘,火暴泼辣的杨排风,各方戏路,都有模有样,让人煞是喜爱。尚明珠随母巡回演出,每到一地的主打剧目必是《红娘》、《钗头凤》、《玉堂春》这三出戏。京剧名家尚凌云为培养女儿,在《红娘》一剧中出演崔莺莺。当时同台演出的著名老生迟世恭提出建议:“现在的演员都是以小某某为名的,小王玉蓉、小毛建秋、小王桂卿等等,太俗了,你姓尚,又是你母亲的掌上明珠,就叫尚明珠吧!”从此,这颗明珠就在京剧舞台上闪烁出绚丽的光彩。然而,母亲觉得女儿的普通话讲的不好,这会有碍于她的事业发展,就将她送回北京,在那里读中学。1952年,尚明珠加入了以母亲和自己名字命名的“凌明京剧团”,开始了以演京剧为职业的艺术人生,那一年,她才13岁。京剧艺术家尚凌云是位既有慧眼又有远见的母亲。她认定了女儿有做演员的天分,决心下工夫培养她。尚明珠到“凌明京剧团”的第二年,母亲就让她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而后又受到梅兰芳大师的赏识和精心传授。母亲不拘门户、博采众长的观念对尚明珠一生的演艺生涯都有着巨大影响。她日后演尚、梅、荀等各派的剧目,同时又演张(君秋)派戏,汲取各派营养,从而育成了她文武全能,亦清雅、亦洒丽、亦挺拔的多种韵质。她的舞台形象大气、雍容,却不失典雅与缠绵。扮相端庄秀丽,雍容华贵,嗓音圆润、明亮,清脆高亢。(www.guayunfan.com)新中国的成立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了青春,昔日走江湖的艺人被尊称为艺术家,那段日子对于尚明珠来说真是犹如金子般的时光。1955年,她参加了国营剧团,这给她一种近乎于参加革命的感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望。尚明珠随团到东北演出,演出的剧目有《春香传》、《天仙配》和《花木兰》等。凭借着她的好嗓子和好扮相,让辽宁省戏曲剧院的京剧团对她“爱不释手”,最终决定把她留在东北。辽宁省戏曲剧院是个久负盛名的剧院,尚明珠在那里学习古典文学,学斯坦尼戏剧理论,接受演员职业道德教育,使自己诸多方面再一次得到充实。1956年年初,毛主席一声令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她随团到山里下乡演出。冒着摄氏零下40度的严寒在篷布舞台上演出,戏未开锣先跑步驱寒,然后一身戎装的花木兰就闪现在老乡们眼前,一天两场戏,演出结束后又坐上大马车转到下一个乡村。那日子,亦苦亦甜,苦是生活艰苦,甜是领导和长者的关爱。同年,中央组织慰问团慰问在西南地区平叛的解放军,尚明珠参加这个慰问团,那些日子也成为她一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1957年,尚明珠回北京“深造”,此时认识了日后成为夫君的董文华先生。从东北回到北京没多长时间,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外省市”的号召,尚明珠重返东北。在那里,尚明珠的事业仍旧蒸蒸日上。1958年由她创作主演的《汽车城》、《白毛女》、神话剧《红衣公主》以及配合肃反运动排演的现代戏《她为什么被暗杀》等剧反响强烈,每剧演出均都超过百余场,在吉林省多次受到嘉奖。
1960年由尚明珠主演的《红衣公主》、《汽车城》等剧目广受好评,并荣幸地被邀请到北京,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得到中央首长的肯定和赞誉。
转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董文华、尚明珠这对梨园才子佳人缔结良缘。1961年尚明珠离开长春,到天津与夫君团聚。天津人民为拥有董文华和尚明珠这对京剧伉俪而欣慰,热爱京剧的天津观众一提起尚明珠,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她成功塑造的一个个精彩的角色,《玉堂春》、《王宝钏》、《状元媒》、《吕布与貂婵》,特别是在《吕布与貂婵》一剧中前饰吕布,后饰貂婵,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展现了她全面的表演功力。
由于尚明珠拥有丰富的艺术阅历并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在她参加编创的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不断为大家成功地献上鲜活的、性格不同、造型各异的人物形象。例如在曾得到李瑞环同志重视并直接参与唱词编创的《负子图》一剧中,她成功地饰演了深明大义的马皇后,中年的马皇后忍辱负重、教子辅政,尚明珠用大气持重而不失柔情的表演揭示人物性格,演绎历史经验,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人物造型方面尚明珠也不断地进行大胆创新,得到了行内人士的肯定与广泛效仿,还受到天津市各级领导的关注,其中包括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俞琳,戏曲理论家、著名导演阿甲等的重视,并参加华北地区五省市调演。在《珊瑚与凤姑》一剧中她前后分别饰演“珊瑚”和“凤姑”两个性格反差极大的角色,在《陈妙常》一剧中细腻的表演更是令人至今难忘。
尚明珠在现代戏的编创中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无论是1965年表演的《送肥记》、《白毛女》等剧,抑或是后来参加华北地区京剧现代戏会演的《渤海渔歌》,她都有出色的表演(在那次会演中,与她同时参加演出的还有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等艺术家)。之后,她又在《桥头镇》、《艺海沉浮》、《蝶恋花》等剧中成功地扮演司令太太、大交际花、烈士英雄等角色。特别是她在成功地演出样板戏《沙家浜》、《红云岗》等剧之后,又担当了天津《海港》剧组的主演任务,扮演剧中“方海珍”这一角色。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演好这一角色,她毅然到天津港码头去体验生活,因从事重负荷的体力劳动而不慎造成流产,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可她并不后悔,她始终秉承着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对艺术求真求实的信条。
20世纪90年代前后,尚明珠除了演出,还是青年同行的师长,1987年、1990年、1995年连续三年,她以顾问、艺术指导的身份三度随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参加地方戏剧展演;1990年随中国京剧艺术团赴香港参加“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1994年随北京京剧院赴香港参加“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暨第二届神州艺术节”演出,誉满香江。1997年,随中国京剧艺术团赴香港参加“庆回归、七一香港大型文艺活动”并被授予奖状,与梅葆玖、杜近芳、李维康、李炳淑等艺术家同台,在这一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时刻到来之时,贡献出自己作为艺术人的一份力量。
志愿者
尚明珠是全国第四、五次妇代会代表、天津市人大代表、和平区人大常委,现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和平区政协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剧协理事、天津京剧基金会理事,还获得过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她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已有多年的历史了。1955年,当时还在长春市京剧团,年仅16岁的尚明珠就已经是政协委员了。她不仅在京剧舞台上风光无限,在社会舞台上也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干,因为她在表演事业上的特殊贡献和突出成就,受政府和人民的委托,担负起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责任。如果初衷是以名家的影响和号召力推动政协工作,那么走过几十年参政议政之路的尚明珠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这一社会赋予的角色,像热爱京剧艺术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协工作中,那种自觉的程度,被董文华先生形象地概括为三个字“志愿者”。
对生活始终满怀热忱和希望的尚明珠女士说,自己虽然是个无党派人士,但一直是在党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爱人是中共党员,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人生和社会理想而工作。这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妇,他们的理想和艺术就融入在生活中,二人互相提携,相濡以沫。尚明珠以一个女性和母亲的胸怀以及细腻的情感关注着民生,然后以自己的方式为他们奔波、解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用艺术、用爱心装点着生活,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在由上海市政协主办的苏、浙、沪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的京剧演出活动中,尚明珠夫妇应邀以艺术指导的身份前往香港参加这次活动。她们的女儿董圆圆在这次演出活动中成功主演了《穆桂英挂帅》,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京剧舞台上闪闪发光了。就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赈灾捐款的活动中,作为知名艺术家的尚明珠和他的丈夫董文华先生带头为灾区捐款,体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民艺术家对于民生疾苦的挂念。
尚明珠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灵感,又把她艺术和人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女儿董圆圆。从尚凌云到尚明珠夫妇又到董圆圆,这个特殊的艺术家庭,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文化,使它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使京剧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新时代能继续大放异彩而努力地工作着、奋斗着!
(发稿编辑 郝天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