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特定背景
必须肯定的是,2002年至今,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10年过去,2002年16至25周岁的社区青少年群体,目前均已脱离社区青少年的年龄范畴;多年前研究制定的有关社区青少年的政策、制度、措施以及目前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也已出现一些与当下形势不符、亟需完善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非沪籍常住社区青少年人数猛增,[6]从而导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结构、生活方式结构、个人需求结构、价值取向结构、人际交往结构、法律意识结构以及社会认同度和满意度结构等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种群体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群体结构性风险,尤其是违法犯罪风险,应该引起上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家知道,当今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乡人口规模化大流动,必然造成上海市常住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据权威部门统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海市常住人口1 673.77万。其中,沪籍常住人口1 327.28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79.30%,非沪籍常住人口346.4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20.70%。然而,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2 301.91万。其中,沪籍常住人口1 404.21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61.00%,非沪籍常住人口897.7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39.00%。[7]10年间,上海市非沪籍常住人口猛增551.21万,上升159.08%。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20.70%增加到2010年的39.00%,上升近20个百分点。另据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3年2月公布的《201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2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80.43万。其中,沪籍常住人口1 420.1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59.66%,非沪籍常住人口960.24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40.34%。短短两年,上海市非沪籍常住人口又增加了62.54万,平均每年增加31.27万。虽然,这两年上海市非沪籍常住人口的上升速度似有减缓迹象,但其人口规模的占比却仍在不断扩大。
上述数据表明,上海市沪籍常住人口数的增长速度已出现明显的减缓态势,在全市常住人口总量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2000年79.30%,2010年61.00%,2012年59.66%),但非沪籍常住人口数的增长速度却出现了不断加速的态势,在全市常住人口总量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2000年20.70%,2010年39.00%,2012年40.34%)。上海市常住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方向和态势,已经引起上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见图导‐1,图导‐2,表导‐1)。
图导‐1 2000—201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比
图导‐2 2000—201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走势
表导‐1 2000—201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比较
从理论上讲,最近10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人口结构变化,应该是与上海市常住人口的上述结构变化相一致的。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在目前的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非沪籍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以下简称“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人口数应该已经接近,甚至可能已远超沪籍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以下简称“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人口数。这一假设,其实已经在我们前期基础数据调研中得到印证。[8]
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加之我国改革深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结构转型和调整,必然导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的群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这种群体结构变化,不仅改变着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还会给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包括政府管理服务工作和社会组织服务支持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不但要从原来的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向整个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延伸(即涵盖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和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还要根据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结构最近10年来发生的各种变化,从立法、政策、制度、能力、社会协同等方面,对其工作结构和运作机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完善和创新,以期更好、更有效地管理、服务和支持所有在沪生活的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并促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为和谐上海、法治上海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本研究就是在这种特定背景下具体展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