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性群体结构现状及其特征
(一)人口结构
1.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人口结构(数量、性别、年龄、居住区域等)呈现如下状况:
(1)数量比: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总量约11.7万人。其中,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总数约3.1万人,约占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总量的26.5%,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总数约8.6万人,约占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总量的73.5%。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中,16—25周岁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总数约8.24万人,约占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总数的95.8%,14—16(不含)周岁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总数约0.36万人,约占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总数的4.2%。(见图3‐1、表3‐1)
图3‐1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数量比
(2)性别比: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52.8%和47.2%。其中,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男女比例分别为59.4%和40.6%;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男女比例分别为46.1%和53.9%(见图3‐2、表3‐1)。
图3‐2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性别比
(3)年龄比: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平均年龄为21.95周岁。其中,14—16(不含)周岁约3 680人,约占总量的3.1%;16—20周岁约18 850人,约占总量的16.1%;20(不含)—25周岁约94 580人,约占总量的81.0%。(见图3‐3,表3‐1)。
图3‐3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年龄比
表3‐1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人口结构
(4)居住区域比:在上海市17个区县中,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人数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闵行区(占23.9%)、浦东新区(占14.3%)和宝山区(占13.5%),然后依次是:青浦区、普陀区、奉贤区、杨浦区、嘉定区、崇明县、松江区、黄浦区、虹口区、徐汇区、金山区、长宁区、闸北区和静安区(见表3‐2)。
表3‐2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居住区域分布情况
2.特征
从总体上看,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主要成分是:21—22周岁左右刚步入成熟期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数量看,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明显扩大,数量是2002年的1.85倍,[2]但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人数明显下降,不到2002年的一半(2002年6.3万)。可见,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主要以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为主(达七成多)。
二是从性别看,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虽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别不大,基本持平。其中,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呈现“男多女少”的特征,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则呈现“女多男少”的特征,正好相反。
三是从年龄看,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平均年龄约21.95周岁。主要以20(不含)—25周岁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为主(占八成多),14—16(不含)周岁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人数很少(占3.1%)。其中,14—16(不含)周岁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人数则更少(仅占0.08%)。
四是从居住区域看,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居住区域出现分散态势。其中,闵行、浦东、宝山三个区比较集中(占51.7%),这可能与上海市区县面积和人口数的差异有关。
(二)家庭结构
1.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家庭结构(总体状况、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成员健康、父母学历等)呈现如下状况:
(1)总体状况比: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有86.1%的家庭“完整且和谐”,2.2%的家庭“完整但不和谐”,11.3%的家庭属“单亲”家庭,0.4%的家庭“无双亲”(见图3‐4)。
图3‐4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家庭总体状况
(2)婚姻状况比: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已婚的社区青少年人数约占17.2%,其余82.5%未婚。此外,离异和其他的各有0.2%(见图3‐5,表3‐3)。
图3‐5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婚姻状况
(3)居住状况比: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有67.3%的社区青少年“与父母同住”,16%“独自居住”(此“独自居住”可能存在一套房屋独立房间居住的现象),8.3%“与配偶居住”,8.4%与“其他人居住”(见图3‐6,表3‐3)。
图3‐6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居住状况
(4)成员健康状况比: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家庭成员中(以父或母一方为调查对象),有94.8%“身体良好”,3.5%“患有慢性疾病”,1.7%选择了“其他”(见图3‐7,表3‐3)。
图3‐7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表3‐3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家庭结构
(5)父母学历比:在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其父母学历初中及以下的占比达到62.8%(初中47.8%、小学15%)。其父母的学历层次依次为:小学15%,初中47.8%,高中23.2%,中专3.9%,职校/技校3.5%,大专/高职3.8%,本科生2.4%,研究生0.4%(见图3‐8)。
图3‐8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父母学历结构
2.特征
总体而言,上海市大部分常住社区青少年的家庭是完整且和谐的(86.1%);大部分的社区青少年未婚(82.5%);绝大部分社区青少年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良好(94.8%);大部分社区青少年父母的学历较低(初中及以下62.8%);大部分社区青少年与父母同住(67.3%)。但值得注意的是,有13.9%的社区青少年家庭存在家庭结构缺损、关系紧张、管教不力、沟通不畅等问题;有16%的社区青少年独自居住。虽然这一“独自居住”现象可能是一套房屋独立房间居住,但也存在完全独自居住的现象。
(三)受教育程度结构
1.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学历状况相对10年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学历依次为:小学5.2%,初中26.3%,中专22.6%,职校/技校6.4%,大专/高职21.4%,本科生9.5%,高中8.1%,研究生0.4%(见图3‐9)。
2.特征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发现,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与2002年相比虽有所提高,但与一般青少年相比还是偏低,一半以上为初中/中专以下学历。学历结构呈橄榄型,即特别高学历(研究生)和特别低学历(小学)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一成(9.9%)社区青少年处于本科及以上高学历,至少有5.2%的社区青少年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3]另外,社区青少年群体往往缺乏较强的职业技能,故而无法满足大多数用人单位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可见,学历低、技能差,是社区青少年群体生存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图3‐9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学历结构
(四)就业结构(就业意愿)
1.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中“在家休息”(完全没有工作)的占45.8%,“临时就业”的占41.3%,业余学习的占9.6%,“临时就业且业余学习”的占3.3%。在失业状态下,多数社区青少年已经办理劳动手册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占61.4%),没有办理过的占33.7%,说不清的占4.9%。最近一周找过工作的社区青少年占27.0%,没有找过工作的占73.0%。(见表3‐4)。
表3‐4 2013年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就业意愿
2.特征
就就业意愿而言,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主动就业意愿普遍不强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家休息或临时就业(87.1%),大多数人一周内未找过正式工作(73.0%)。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一方面他们获得培训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但另一方面,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社区青少年不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热情不高,参加业余技能学习的仅有12.9%。另外,从办理劳动手册或失业证的人数看,大多数社区青少年(61.4%)还是希望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依赖性比较明显。
(五)生活方式结构
1.现状
综合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和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关于生活方式的调研数据,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在闲暇时间安排最多的是“上网”、“听音乐”、“看电影”等休闲活动,其次是“与朋友聚会”、“运动健身”、“睡懒觉”、“阅读书籍”、“参加旅行”等。不论是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还是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玩桌面游戏”、“打麻将(含斗地主)”的相对较少。大部分社区青少年每个月的花费均在2 000元以下,其支出内容主要以外出饮食费、交通费、通讯费、服装、电子产品、朋友聚会为主。[4]
2.特征
总体上讲,上海市常住社区青少年群体在生活方式结构上(包括闲暇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他们缺乏主动改变现状的愿望,自我隔离、孤独处世、排斥他人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制约他们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