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瘾少年弑父案

网瘾少年弑父案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童年最让小明恐惧的事就是父母吵嘴打架。这些怨恨埋藏在心里,使小明比别的孩子更早地有了逆反心理,他想快快长大,等他长大以后阻止父亲殴打母亲,阻止父亲赌博输钱。经常挨打的小明变得更不听父亲的话了,为此招来了更多的棍棒。小明上网实际上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小明母亲说,由于回家次数少,父亲跟孩子的交流更少。结合案例,分析小明父亲的好赌对小明及其家庭造成的影响。
网瘾少年弑父案_社会工作实务

项目一 网瘾少年弑父案

【教学目标】

1.青少年的概念及特点。

2.青少年的发展任务。

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念、危害、原因。

4.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

5.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6.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政策。

教学情境一       小明的家庭

小明的家在石花镇凉水井村,与镇上仅隔一条小河。小明的家庭与一般乡镇农村孩子的家庭没有多少区别,经济条件不好,但不缺吃不缺穿。所不同的是,父亲好赌与父母不和从小就在小明的心里投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童年最让小明恐惧的事就是父母吵嘴打架。三四岁时第一次看到父亲扯着母亲的头发,用手掌狠狠扇打母亲的脸时,他吓得哇哇大哭,但父亲并没有停止拳脚,小明恐惧地大喊:“爸爸,你为什么要打妈妈?”小明的问话遭到父亲呵斥:“小娃莫管大人的事!”

恐惧让小明对父亲产生了很大的隔膜,他不再喜欢和父亲说话,而只喜欢和母亲在一起。

慢慢长大一些后,小明知道父母吵嘴打架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父亲喜欢赌博。家里本来就不富裕,父亲却常常是输光了身上的钱回家。母亲吵他,父亲就揪住母亲的头发,打母亲的脸,然后就是母亲青肿着脸伤心地哭泣……小明常常在夜半时分被父亲殴打母亲的声音惊醒,醒来之后,他就想一脚踹开父亲的房门,把父亲从床上掀下来,但他不敢,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开始恨父亲,恨父亲打母亲,恨父亲赌博输钱。这些怨恨埋藏在心里,使小明比别的孩子更早地有了逆反心理,他想快快长大,等他长大以后阻止父亲殴打母亲,阻止父亲赌博输钱。

对于小明的叛逆和愤恨,父亲并没有感觉,他的心像干活的那双手一样的粗糙,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在他的头脑中,只记住了祖祖辈辈的一句古训: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待越来越犟、越来越叛逆的小明,父亲只信奉一种教育方式:打!每次打儿子时,为了防止小明挣扎和逃跑,他就把儿子绑起来打。小明上初中时逃学上网,父亲就把他绑在木梯子上,用竹条抽打,这竹条抽打起来不伤筋骨,却是格外的疼,身上的皮都被打烂了,疼痛不已的皮下,是一层层紫色的淤血。

经常挨打的小明变得更不听父亲的话了,为此招来了更多的棍棒。身心俱伤的小明开始远远地躲着父亲,不想听父亲说话,不想见到父亲。只要父亲在家,他就跑到外面躲藏。

感觉在家里缺乏温暖的小明在外面找到了很多的同龄朋友。一河之隔的石花镇大街上,有很多像他这样十多岁的孩子,有的辍学,有的逃学,和这些同龄人在一起,他可以无话不说,他们经常一起漫无目的地逛街,在河堤上疯玩,到镇上网吧里上网,小明和朋友们在一起,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和快乐。

小明上网实际上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由于种地没有什么收入,小明父母在小明上小学后开始外出打工,他由奶奶看管,奶奶负责让孙儿吃饱穿暖,但对于孙子的爱好和精神世界却一无所知。因为挨打较多,因为在家里感到压抑,再加上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性格变得内向的小明与父母之间也根本没有多少感情交流。“儿子很少跟我们讲心里话。”小明母亲说,跟家长和亲戚讲话也不多,几乎从不谈论心里的想法,但除上网之外,小明还比较懂事,有时还帮她做饭,洗衣服。“他爹的性格也比较内向。”小明母亲说,由于回家次数少,父亲跟孩子的交流更少。

【启发讨论】

1.你如何认识赌博现象?结合案例,分析小明父亲的好赌对小明及其家庭造成的影响。

2.小明的父亲对小明进行的是“棍棒教育”。分析这一教育方式对小明的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

3.小明上小学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对小明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

4.现在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与小明类似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怎样?面临哪些问题?试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5.小明为什么喜欢和同龄人玩,感觉和朋友在一起开心、快乐?试用青少年的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6.现在很多家庭存在亲子沟通障碍,孩子面临亲情缺失等问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7.作为专业社工,你会如何介入以改善这一家庭的亲子沟通问题?

【教学指导】

一、青少年的概念

学术界因对青少年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对青少年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心理学界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一般把青少年界定为13~25岁,并将这一阶段称为青少年期。人口学是以人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正态曲线分布为基础,把15~25岁确定为青年时期,并据此进行人口统计。法学是以能否全部承担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标准,把18岁作为划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社会学从社会化角度看青少年,将其视为人的社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他们认为,人生与青少年期告别是以“获得职业、经济自立、建立家庭”为标志的。“青年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能进行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由于现代青年结婚和就业的年龄不断后移,致使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少年概念在年龄范围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甚至把40岁以下的人都归为青年人。

从不同学科的定义可以发现,对青少年的界定和年龄划分范围差异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青少年是指身心加速发育至完全成熟阶段的年轻人,年龄在14~28岁,或者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过渡年龄阶段。但青少年的最大特点是其发展性。学者艾德沃特(Atwater,1996)从范围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发展进行了以下的分析(见表2-1)。

表2-1 青少年的范围

img9

从表2-1中我们可以发现,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转变至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连接着不成熟和成熟的两个自我,因此也是人生发展直线上的一个蜕变、转折、转型或转换期,这种转变或转折比人生任何阶段都要广泛和深入,因此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发展不利者,将阻碍其以后人生各时期心理社会危机的克服(Dusek,1996)。

二、青少年的特点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变化最多的时期,其生理、心理、个人心态及社会关系在不断产生变化,青少年对自我的探索、认同,其对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角色也在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和有新的适应。多变、创新、反叛是青少年时期的最主要特点。

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表现为形体形态、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都要发生一个迅速而巨大的变化。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心理发展上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除了生理、心理等方面外,文化角度也是青少年研究的重要视角。有学者将青少年文化分成四种类型(Brake M.,1985),这也可以作为对青少年行为及其特点的一种分类。

(1)正直青年。指那些循规蹈矩的青少年,他们似乎不需要经历什么冲击或反叛行为便可过渡至成年期。

(2)问题青年。指那些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他们不守纪律,爱游荡,性滥交,吸毒,惹是生非。他们的这些行为被视为社会问题。

(3)文化叛逆青年。这类青少年不甘平凡,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生活品位,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4)政治偏激青年。他们好打抱不平,认同并采取激进的行动,以追求某些理想或社会取向。

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对于他们特点的任何概括都不足以充分反映其生命价值,唯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们的任何表现,从他们的需要和发展出发认真地研究他们,才可以对他们的特点有真实的把握。

三、青少年的发展任务与社会化

哈维葛斯特(Robert Havighurst,1972)提出,“发展任务”是指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需要去完成或发展的事项、工作或任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需要发展不同的技能、知识、功能与态度,以符合社会的期望或要求。能完成或达成阶段性发展任务者才是一个健康或适应良好的人,无法完成发展任务者将会产生焦虑、无能的情绪,或被社会所排斥。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类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而不同的文化所给予个人的发展任务亦不尽相同。

根据哈维葛斯特的理论,人在青少年时期共有九项发展任务: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并表现出适宜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特征;

(2)与同年龄的男生及女生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情绪独立,不再依附父母或其他成人;

(4)追求经济独立,相信自己可以自食其力;

(5)选择与准备职业,并试着进入工作世界中;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与概念;

(7)了解并能努力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8)为未来的婚姻与家庭作准备;

(9)建立价值体系,以符合现实世界的要求。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与完成发展任务的敏感时期,是个体生理成熟,且几乎可以学习各种新能力的时期,此时期的学习如果效果不佳会影响后期的学习,因为发展任务亦具有次序性。

青少年时期发展任务的观点是从青少年本身出发而对青少年发展进行的论述。青少年阶段的各项发展任务,亦可视为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目标,如果从成人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社会化应包括下列要素:

(1)遵守社会规范。

(2)培养责任心和义务感。

(3)扮演适当的社会期望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也日益分化,可以同时兼有子女、学生、男女朋友、团体领导、社会参与者等多重角色,每种角色都要切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青少年还应在角色行为发展上做适当努力,以增加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其及早顺利地进入成人社会。

(4)具有独立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青少年社会化历程中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占首位,学校教育即以此为重点。青少年如果知识与技能学习情况良好,将有助于在职业生涯发展发展方面奠定较好基础,有利于未来的个人发展与家庭生活。

(5)兼顾个性与群性发展。青少年需要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并有自我的价值体系,在生活和情绪上不依赖他人,同时开拓人际关系,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进而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

都赛克(Dusek,1996)提出,青少年的社会化具有五项特征:第一,青少年的社会化是一种学习的历程;第二,社会化反映了文化的期望与刻板印象;第三,社会化是个人行为与社会依个人年龄、性别、社会状况等所期望之行为间的交互作用过程;第四,不同文化与不同时代间的文化期望存在差异;第五,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历程,社会化历程对个体的发展影响颇为深远。

具体而言,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有下列四项:

(1)能够独立。青少年社会化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独立,只有从父母与家庭中独立,走出家庭,扩展生活层面,才能有机会使青少年在家庭之外有效及成功地表现适当的行为。

(2)辨识自我。青少年社会化的另一项任务是要学习自我界定,找出“我是谁”的答案,以了解自己的能力与限制、家庭环境与家人关系、同伴期望与文化,以及个人的未来发展等。通过人际关系网络的开展,尤其是同伴关系的建立,青少年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自我,“自我概念”逐渐形成,个人的自我概念又塑造了个人的人格。青少年愈能辨别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愈能了解自己的角色与他人期望,就愈能发展对自己的认定与肯定。这也是自我辨析与自我认定的发展任务。

(3)适应“性”的成熟。青少年时期发展的重点是性的成熟,不过,性的成熟同时带来甚多的困扰与冲突,父母的压力、社会价值的改变与同伴的取向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性成熟的困扰。所以顺利适应“性”的成熟也是青少年面临的重要任务。

(4)学习做一个成人。成人能洞察事理,探究真相,不会因一时外力影响而使情绪大起大落,同时成人也能较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且能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这些正是青少年所必须学习的特质。青少年必须放弃儿童时期的一些幼稚行为,并作适当的社会反应,以便获得成人的接纳,早日融入成人世界中。青少年阶段同伴友谊的建立也非常重要,此阶段的友谊也是未来事业家庭与婚姻中人际关系的基础,因此青少年人际关系的拓展即在于学习如何做一个成人。对青少年而言,学习如何做成人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角色楷模。父母亲是青少年最重要的成人楷模,老师及其他生活中的成人亦是其楷模,青少年会直接向楷模学习新的社会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越多的试验成人生活方式的社会情景,青少年的适应困难将会越少。

【课堂实训】

1.试对小明家庭的亲子沟通状况作出评估。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和途径?

2.在评估基础上,请你以改善亲子沟通为目标,试做出一份辅导计划。

【课外实训】

1.搜集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相关资料,分析其相互关系。

2.搜集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了解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现状及其带来的影响。

教学情境二      上网、逃学

小明上网实际上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最初,怎么知道和学会上网的呢?小明说,“电视、报纸都铺天盖地地介绍:网络多好、多方便啊,带给大家多少好处啊,还有很多朋友炫耀自己是网络高手,就动心了。一开始是和几个同龄的朋友,也不会啊,都是他们教,几天就学会了,越玩越过瘾,QQ、冒险岛、魔兽……一个挨着一个玩,最后全部精通。后来一放学我自己就去了。”

说起怎么迷上网络的?小明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迷上的,“感觉糊里糊涂的,慢慢地泡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甚至连饭都不想吃,只要能让我上网,其他的我什么都可以不干。在网络上全都玩掉了,说的好听是学习,纯粹瞎扯,我成绩也就那地步了,班里同学本来就看不起我。从网上能结交很多朋友,不管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不像很多同学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在网上,自由些,什么话都可以说,还可以骂人,踢人!”

小明在哪里上网呢?就在镇上的网吧。石花镇城区约有七八万人,镇上有十来家网吧。这些网吧均不需要登记身份证,上网人只用自己写个名字和身份证号。同时,网吧均提供包夜上网服务,每到夜晚12点,不少网吧锁门,直到第二天早晨,而“包夜”仅需5元。所以对于小明来说,上网不是难事。

上小学时,只要一放学,他就喜欢泡在网吧里,而上初中后,是住校读书,小明偷偷上网就更方便了,他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上网,以至于老师也为他头疼不已。那时,小明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还算中等,除了沉迷上网的不良习惯外,平时也还听老师的管教,但只要一上网,小明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2008年下半年,小明进入谷城县二中读高中。这时的小明,在家长无数次打骂和劝说中不仅没有戒掉上网的习惯,网瘾反而越来越大,一天不上网,他就觉得心里难受。为了管理学生上网,学校严格了作息时间,而且每晚坚持查寝。但小明经常是等老师下晚自习检查完寝室后,他就一个人用床单结成绳子,从寝室楼上滑到一楼,再翻越围墙跑到网吧鏖战一夜,等第二天天亮时再偷偷跑回学校跟着同学们一起上课,说是上课,其实是睡觉。

由于上网,加上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小明的成绩一落千丈,在班上处于倒数位置,同学们也都看不起他,老师也看不起他。有好几次,小明在校内被几个高年级同学打,告诉老师要求处理,可是,该老师说话很难听,“打打清醒一下也好”。

小明在学校里没什么朋友,觉得学校生活也没什么意思,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在外面倒是找到了一些同龄朋友。一河之隔的石花镇大街上,有很多像他这样十多岁的孩子,有的辍学,有的逃学,他和他们经常一起漫无目的地逛街,到镇上网吧里上网,小明和朋友们在一起,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和快乐。

2008年12月21日,由于小明经常逃学上网,学校老师要求小明母亲把他带回家休整一段时间。哪知小明一离开学校,就成了自由放飞的鸟儿,他和街上没有上学的同龄人一起,日夜吃住在网吧,尽情地在网游中享受“快乐”和“刺激”。除了上网,小明还和朋友们一起抽烟、深夜在大街上尖叫……

【启发讨论】

1.什么是网络成瘾?有什么症状?了解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危害。

2.我国明确规定网吧禁止向未成年人开放,可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执行。为什么?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带来怎样的危害?政府应如何处理?

3.对于小明的迷恋上网,父母采用了打骂和劝说等教育方式,效果如何?请你从专业社工角度,给小明父母一些建议。

4.小明在校内曾被高年级学生打,告诉了老师。老师的处理态度妥当吗?为什么?这一事情对小明造成怎样的影响?

5.校园暴力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请问你或你身边的人经历过校园暴力吗?就校园暴力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危害以及如何杜绝谈谈你的认识。

6.小明为什么厌学逃学,一离开学校就像自由放飞的鸟儿一样开心?试了解我国国内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的现状,并分析原因。

7.小明为什么会沉迷于网络?试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你觉得哪些因素是主要的?

8.由于经常逃学上网,学校要求小明母亲将其带回家休整一段时间。学校的做法合理吗?学校在对待网瘾学生的问题上,应如何积极应对,发挥怎样的作用?

9.就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谈谈你的认识。

10.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11.“网络是双刃剑”,你认同这种观点吗?就如何利用网络谈谈你的认识。

【教学指导】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及测定标准

1.网络成瘾的概念

1969年互联网诞生,1971年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交流,1994年互联网使用的弊端首次被发现。美国的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最早提出了网络成瘾综合征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上网时间与频率超过自己预期并努力控制自己上网行为却失败,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戒断症症状。1996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博士发表了第一篇以“网络成瘾”为主题的论文《病态的网络使用——一种新出现的临床心理疾病》,从DSM-IV病理性赌博模型出发,提出了病态因特网使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没有麻醉作用的冲动控制障碍。

Griffiths认为,网络成瘾像计算机成瘾一样,是一种技术性成瘾,它是行为成瘾(如强迫性赌博)的一个子类。Robert Kraut等把网络成瘾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Peter Mitchell将其定义为“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是一种网络性心理障碍。欧居湖将互联网的媒介作用和媒介内容区分开来,认为“网络成瘾是只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储存的交互式经验、信息等虚拟物质、信息为成瘾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经验、信息中不能自主,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的概念仍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整体来看,研究者们对于网络的过度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损害这一观点是肯定的。

2.网络成瘾的测定标准

网瘾现象出现之后,学者们针对网络用户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表现,编制了各种各样的诊断工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测定标准主要有Goldberg标准、Young标准、Davis标准和Chou标准。Goldberg标准、Young标准侧重于对网络成瘾心理状态的描述和测量;Davis标准和Chou标准则将重点放在行为测量方面。

(1)Goldberg标准。Goldberg首先给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七项标准:耐受性,互联网用户为了获得安全感不断地增加上网时间与投入程度;戒断症状,停止上网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和生理反应;上网频率、时间总比事先预料的要频繁、要长;企图减少上网时间但以失败告终;在与互联网使用有关的活动上花费大量时间;冲突性,由于网络使用而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社交、工作活动;虽然认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上网。Goldberg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过去12个月内表现出上述七种症状中的三种以上,就可以判断其患有网络成瘾症。

(2)Young标准。Young对DMS—N中病态赌博的十项诊断标准加以修订而编制了网络成瘾的诊断问卷。该问卷共有八个问题:你是否沉溺于互联网;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都比原定时间要长;上网是否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你是否对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隐瞒了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你是否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被试者对其中五个或以上的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

2002年,Young对原诊断标准进行修改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损害指标”。该测试共包括20道题目,每道题有六种选择,赋值0~5分。根据总分判定被试者是否成瘾及其程度,0~30分为正常的网络使用;31~49分为轻度网络成瘾;50~79分为中度网络成瘾;80~100分为重度网络成瘾。Young编制的这两种问卷项目较少而且简单易操作,是目前国内网络成瘾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诊断问卷。

(3)Davis标准。Davis根据他的认知—行为模型编制了《在线认知量表》。该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孤独/抑郁、冲动控制减弱、社交安慰和转移注意力,共36个题目,属于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者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超过24,则认为是网络成瘾。经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a=0.94)。

(4)Chou标准。台湾学者Chou等人翻译了Brenner编制的“互联网相关行为量表”,共有32个项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0.87)。后经修订的中文版量表第二版(C-IRABI-II)共有37个项目,该量表包括六个因素:网络成瘾相关问题、冲动性网络使用以及戒断症状、网络使用时间、把网络作为社交媒介、网络人际关系依赖和用网络替代日常行为等(内部一致性系数a=0.925)。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7)显示,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7.48%,而他们中网瘾者的比例达到了9.72%。这一数据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身体危害。即网络成瘾损害青少年的健康权、生命权。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上网的过程中,由于沉迷网络而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诸如视力下降、大脑发育受损、激素水平失衡、免疫能力降低、紧张性头疼、颈椎病、眼干燥症等。除了可能导致上述身体的病患以外,程度严重的还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2)心理危害。即网络成瘾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会导致青少年网络孤独症,网络成为其主要的生活、交流方式,严重影响其社交或家庭生活,致使其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青少年长期玩网络游戏而形成网络依赖,就会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来寻求刺激、满足,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戒断反应,脾气烦躁不安,有的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自杀。

(3)发展危害。即网络成瘾妨碍青少年正常社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辍学、失业,损害青少年的发展。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容易造成青少年的非人格化倾向,现实与虚拟的反差导致了部分青少年为逃避现实生活而沉迷于虚拟世界,进而导致社会化不足。这种不足妨碍了青少年正常社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不愿参与现实中的沟通,出现人际间的交流障碍,人际关系恶化。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关系、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为上网而撒谎逃学,乃至辍学,搁置学业,对人生迷失方向;沉迷网络而辞职或者停工待业,社会生存能力下降;沉迷网络导致家庭关系恶化、亲子关系恶化或者家庭解体。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4)行为失范。即网络成瘾容易引发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因网络成瘾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从根源上说是个体生理心理特征与不良网络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暴力等虚拟空间中,导致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行为自我约束力降低,进而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即网络行为偏离或者违反社会规范,从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学生容易上网成瘾大体上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1)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吸引住。

第二,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第三,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2)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家庭环境。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初的场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谐程度、父母的观念是影响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元素。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的关系疏远度很大,使青少年感觉不到爱的存在,在没有爱的作用下,青少年就转向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寻找爱,寻找被认可、被接受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盲目地排斥网络,坚决杜绝青少年接触网络,从而引起他们对于网络的特别兴趣,更加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再加上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特别的大,造成青少年的身心憔悴,在不堪重负的压力面前,他们选择了用网络来逃避现实。

第二,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在理论上应该是青少年最能健康成长的环境,然而在今天的应试教育和魔鬼式训练的学校里,考试排名压力、升学压力等使他们选择了用网络的工具来排泄他们内心的苦恼和焦虑。

第三,同伴群体。朋辈之间是青少年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在网络上可能是受同伴群体的煽动导致青少年对网络充满好奇,并尝试着开始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对网络产生兴趣并且有所依赖,甚至难以自拔。

第四,社会环境。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对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的渲染,使其开始接触并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一些网吧一味地追求利润,不考虑相关的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甚至纵容少年进入网吧,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学校教育制造了困难。

【课堂实训】

(1)讨论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学校、社区如何各司其职?

(2)讨论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课外实训】

1.搜集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资料,加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着重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

2.了解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危害,并提出对策,形成报告提交。

3.搜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教学情境三      惨剧发生

2009年1月11日,农历腊月十六。与石花镇街道只有一河之隔的小明家里,在外打工忙碌一年的小明父母已经回到家,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团圆圆过新年了。可是,听说儿子又有十多天没有回家,也没有上学,而是在镇上的网吧里上网时十分生气:“走,我们到网吧找他去!”这时已是晚上8点30分了。

夫妻两人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到街上寻找,很快便在一家名叫“F1”的网吧里看到了日夜鏖战的儿子小明。

父子一年不见,双方眼里看到的不是温情和思念,而是冷得让人心寒的逼视和躲避。“走,跟我一起回家!”父亲拉着儿子走到网吧门口,儿子犟着不想顺从,父亲甩手就是一耳光打在儿子脸上。

这一耳光打得小明脸颊生疼,更让小明受不了的是,和小明一起玩的十几个伙伴一齐转过脸来看着他和他的父亲,觉得颜面尽失的小明坚持不走,脸上顿时又重重地挨了一耳光。小明憋红了脸,用力向父亲的胸部还了一拳。

“好啊,你今天还敢还手打老子?你今天不回去,老子用绳子绑也要把你绑回去!”小明父亲一边拼命把儿子往门外拉,一边大声对妻子说:“你到街上去买绳子来,老子今天把他绑也要绑回去。”

小明母亲按吩咐到街上去买绳子,父亲将小明拉到网吧门外的电线杆旁,气愤不已的他在拉扯中把小明摔倒在地,并用双手死死地按住小明,等着妻子买来绳子把儿子捆绑回家。

此时的父亲和儿子似乎都斗红了眼,父亲一心要把儿子绑回家训诫,儿子一心想从父亲的手中逃跑。双方撕扯中,小明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把防身用的匕首,胡乱地向父亲身上捅了几刀,父亲仍然没有松手。小明突然感到,如果今天晚上不从父亲手中逃出去,他一定会被父亲绑回家吊打一夜,想到这里,他就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和恐惧。

这种绝望和恐惧让小明失去了理智,他再次挥舞着匕首,犹如进入了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他跃马飞刀,左突右刺,对手在他的面前丢盔卸甲,血光飞迸……

父亲终于松了手,小明趁父亲松手的一瞬间挣脱,飞快逃离了现场。

父亲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小明甚至没有回头看他一眼,此时小明只感觉到自己又一次逃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他迅速进入另一家网吧,从现实世界的杀戮中又回到了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他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约束的“快乐武士”,可以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离开网吧十余分钟的小明母亲回到现场,看到浑身血淋淋的丈夫已经被人抬上120救护车,几分钟后,医生宣布了死亡。两个小时后,民警在另一家网吧里发现了小明的踪影,并最终将其抓获。

小明被谷城县公安局以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关进了看守所,同号子里的人得知小明是因为杀死父亲被关进来的,也不齿小明的不孝行为:“你就是偷盗抢劫被关进来也比杀死你父亲关进来强啊。”

面对扑面而来的社会追问和责难,未满18岁的小明心中充满了愤懑、怨恨和绝望。对民警的讯问和律师的调查,小明也生出抵触情绪:“我杀人抵命,大不了枪毙我就行了!”话虽这样说,小明的心里还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要上网!”小明在看守所里不止一次的大声喊叫,想以此释放心中的压力。

看守所不是学校,晚上可以偷偷跑出来玩网游。高墙电网下,失去自由的小明常常整夜失眠,他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源自于家庭的不和,想到这里,童年的一幕幕往事就会浮现在他的眼前。

小明因故意伤害罪关进看守所以后,民警、律师、检察官、法官多方组织对小明进行教育挽救。2009年5月,谷城县人民法院对小明一案进行审理,谷城县人民检察院派出最有经验的检察官,谷城县人民法院派出热心关心下一代的法官主持审理。检察官和法官在审理前先对小明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教育。小明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地反思了过去,痛悔自己的行为,并感谢民警、律师、检察官、法官多次对自己的关心关怀和教育挽救,他表示愿意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希望法庭对自己从轻量刑。

小明的辩护律师、湖北筑阳律师事务所钟呈银律师也在辩护词中指出:小明系初犯,且过去除喜爱上网外,无不良行为。而且在小明一案中,其父亲在教育孩子中有不当之处,方法简单粗暴,语言凶狠,这是导致小明冲动伤人引发命案的原因之一。恳请法庭对小明从轻处罚。

2009年5月20日,谷城县人民法院依法从轻判处小明有期徒刑6年。

2009年9月16日,小明的母亲和奶奶前往武汉军山少管所探望了小明,小明一反过去冷漠对待亲人的态度,与母亲和奶奶抱头痛哭,并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出狱,回报亲人们对他的养育之恩。

【启发讨论】

1.看到惨剧的发生,你有何感受?类似的报道常见诸报端。搜集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数据,加强感性认识。

2.纵观小明的犯罪过程,是蓄意的还是临时起意?父亲倒下了,他继续上网。试分析这些行为反映了青少年犯罪的哪些特点?

3.小明为什么会做出弑父的举动?结合情境一、二、三,综合分析。

4.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你对这一问题有多少了解?试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青少年犯罪有何危害?应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谈谈你的认识。

5.小明弑父挥舞着匕首,犹如进入了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他跃马飞刀,左突右刺,对手在他的面前丢盔卸甲,血光飞迸……这反映出网络暴力对青少年带来怎样的危害?

6.试分析案发后小明的种种矛盾心理和行为,并以相应的青少年理论加以解释。

7.案发后,针对小明的法律援助是否到位?了解我国青少年司法救济和法律援助的相关政策和做法,有何不足之处?

8.小明最终被判刑6年,你觉得量刑是否合理?了解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并试解释小明案件量刑的依据。

9.青少年犯罪,属于“再社会化”。试了解“再社会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小明案例,谈谈你的认识。

10.针对小明个案,社工应如何介入,试制订短期和长期辅导计划。

【教学指导】

一、与青少年犯罪家庭环境因素有关的理论分析

有关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社会控制理论、亲子依恋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控制理论与青少年犯罪

社会控制理论假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诱惑,通过越轨行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或快乐,如果没有社会规范的约束和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惩罚,越来越多的人就可能选择通过越轨方式来谋求个人利益。青少年跟其他人一样有许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受到父母的尊重,自己的行为受到社会的认可,自己的喜好能够得到满足,周围的人可以把他们视为独特的个体,不要一直把他们看做是小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等。如果父母、老师、其他的人不能够做到,他们就会以越轨的方式寻求满足。而父母的监控是青少年与家庭、社会联系的纽带,如果这个纽带被削弱或缺失,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2.亲子依恋理论与青少年犯罪

亲子依恋理论认为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犯罪起保护性作用,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越密切,越有可能依恋和认同父母,也就越不可能出现犯罪行为。不过这个理论的前提是青少年的父母是普通的,是没有不良社会行为的,如果父母有反社会的思想或行为,在潜移默化中青少年会认同那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从而为以后走上犯罪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社会学习理论与青少年犯罪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较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他认为犯罪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观察学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重要来源。该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示范和对犯罪的鼓励,父母的攻击行为和言语表情,都会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暴力家庭长大的孩子的暴力倾向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强的事实足以证明。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分析

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父母采取的不当的教育方法往往对青少年的人品形成、性格特点等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个别情况下会导致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家庭结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1)缺陷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缺陷型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遗弃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关系破裂、缺损的家庭。这种家庭,自然结构被严重破坏,家庭的功能也就不能得以健康发挥,失去父母双方悉心的照顾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有可能生活在一个被遗忘和麻木的环境里。他们无所适从,不知究竟该相信谁、依靠谁,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已破碎的家,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内心痛苦,心理失衡,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引诱,便会走上犯罪的不归路,难以自拔。

(2)家庭经济状况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犯罪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经济收入低的家庭,不能给青少年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为了满足在家里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他们往往会铤而走险。还有,家庭经济状况不佳,青少年居住的环境和周围条件不良,周边人员的文明程度、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也都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因素。

其次是“实惠型”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实惠型”家庭是指只考虑家庭的经济收益,过分重视家庭的物质生活,而淡化家庭教育的家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裕上,认为物质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子女爱,把家庭的抚育功能极端化,淡化了教育功能。忽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间接性地使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青少年形成不同的性格,实惠型家庭的青少年在父母的影响下大多相信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可以拥有一切,其价值观被扭曲,一旦遇到挫折,心理承受力就会受到挑战;在贫困家庭长大的青少年,心里也有金钱留下的阴影,为了生存,继而铤而走险。

2.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青少年犯罪中家庭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不同性格的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纵型和专制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是最为理想的类型,在民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都比较健康,不会有越轨行为。而在后面三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出现越轨行为。下面就此分别加以分析。

(1)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溺爱的主要表现有:娇生惯养,对子女百依百顺,百般娇惯,对子女的要求千方百计的满足,子女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子女的缺点错误只会包庇袒护,对子女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听之任之。这样爱而无度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只会使青少年子女形成不良的品质,养成极强的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图享乐,不求上进,只会沉溺在自己物欲的满足中。这样不良的习性,一旦遇到外界刺激,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2)放纵型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放纵型即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放任自流,就是对子女漠不关心,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放弃了对子女管教的责任。有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平时回家只是给孩子钱而对子女在外交什么朋友,平时心里都想些什么,有时回家很晚或夜不归宿都在干些什么等等都不闻不问。在行为上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低,不要求子女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只要求子女不要在外惹是生非就好。至于子女成长过程中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的教导,根本就不重视,始终盲目地认为孩子长大就懂事了。还有一些忙于工作和赚钱的父母,无暇顾及教育子女,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更有一些父母直接让子女弃学从商,认为有钱就是一切,放任自流。这些实际上都是父母对子女的不负责任。子女的成长过程就跟树木一样,只有经常修剪打理,才会让树木长得挺拔茂盛。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宽松无度,过于放任,使子女们养成目无纪律,骄纵横行的个性,就很难约束和管教了,一旦做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想管都来不及了。

(3)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就是父母用粗暴的训斥、打骂、体罚等手段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的不良行为或过错,只会采取简单的打骂、体罚来教育子女。以为只有“来硬的”,才管得住孩子,根本不懂使用科学合理的管教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他们所规定的要求或期望时,往往“恨铁不成钢”,希望通过罚跪、打骂这些强硬手段使子女上进。这种生硬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子女同家长产生对立情绪、隔阂心理。一则给子女的身心带来重创,父母与子女间相互不理解,使青少年子女形成逆反心理,性格偏激,与父母唱反调,甚至离家出走,最终难免走上邪路。二则可能会造成青少年对粗暴手段的模仿和学习,在其心理压抑、寻求平衡时,一旦遇到类似情境,很有可能也以这种暴力手段报复社会,形成违法犯罪。

(4)父母双方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父母间,或者是父母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态度可能出现不一致。一方管,而另一方护,相互矛盾,无法管教。不同的家长对于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不一样的理解,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得不到对方的认同。这样彼此不一,使孩子反而无法适从。久而久之,对青少年的管教产生混乱,失去预先的效果,青少年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也形成混乱,产生偏差行为。

三、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及其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1992年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1999年颁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基本构建了我国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综合观之,我国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是以少年刑事审判制度为中心,包括少年刑事案件调查、审理、处置和矫治等主要内容的特殊司法制度,其核心是少年审判制度。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主要集中在审判方面,根据《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设立专门机构和指定专人负责;②对于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③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执行;④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⑤未成年罪犯与成年罪犯分开关押、看管。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处置方法分为如下几种:①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禁矫治14~18岁的犯罪人;②劳动教养所收容教养已满14岁的严重违法未成年人;③强制戒毒所收容治疗吸毒成瘾的未成年人;④收容教育所收容教育14岁以上卖淫嫖娼的未成年人;⑤工读学校集中教育实施了一般违法行为的在校学生;⑥治安拘留场所处罚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⑦被判处缓刑、监外执行或假释的未成年犯,在社会环境下接受必要的行为指导和帮教。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尽管可以说已经建立,但是应当看到,该制度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革和完善。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少年司法的法律地位与所肩负的重任不相符合,社会对少年司法制度的关注程度不够;少年司法还没有系统配套的专门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现有的办案程序性规定相当简单,实体性、处置性规定比较笼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虽规定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为少年儿童设置了多种保护屏障,但很多规定流于形式,既缺乏可操作性,又缺乏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对触法者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

其二,少年司法制度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的区别不甚明显,少年司法工作还局限在普通刑事司法的框架范围内,没有建立专门适用于未成年罪犯的非刑罚处置方法,审判单一化,刑罚单一化,对未成年罪犯长期适用监禁刑罚处置模式(姚建龙,2001)。单一的处置手段与封闭的监禁场所,很难让犯罪者脱离“惩罚”或“排斥”的背景;在集中监禁场所内不可避免地出现恶习传染现象;具有过渡性、社会化教育性质的手段过少,受罚人重返社区发生困难,整个矫治活动显得极为被动。

其三,少年审判、少年检察等专门机构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和治安形势的变化,不少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受制于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而举步维艰。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曾下发《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建立相互配套工作体系的通知》,但十多年来,除少数地方按要求建立了配套工作制度外,多数地方都没有建立;少年法庭存在机构和人员不稳定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有的地方也没有落到实处。

【课堂实训】

1.如果你接受小明这项个案,需遵守哪些原则,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

2.针对小明个案,制订短期和长期辅导计划。

【课外实训】

1.了解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现状,分析原因、危害,就如何预防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报告提交。

2.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方面,上海的实践走在全国前列,试了解他们的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