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祭祀扫墓与踏青出游

祭祀扫墓与踏青出游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叁章 清明节:祭祀扫墓与踏青出游“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在历史上,寒食节才是祭奠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融合寒食节而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清明节扫墓、游乐习俗的形成还与另外一个重要节日——上巳节相关。
祭祀扫墓与踏青出游_岁时节俗

第叁章 清明节:祭祀扫墓与踏青出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在每年四月固定活跃于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生活之中。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首次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一直延续至今。

第一节 从节气到节日的演变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节的一大特色是兼具“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清明的本初面貌就是个春天节气而非节日,且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很重要。《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气,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这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按《岁时百问》的说法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处早春三月的清明节,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春意盎然,处处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用“清明”指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而英文也十分应景地翻译成了“Pure Brightness”。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上的特点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节还有另外一个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这是清明作为“节日”所包含的风俗活动,即于此日祭祖扫墓。但在历史上,寒食节才是祭奠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融合寒食节而来。

img28

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在清明节前,与清明相连。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禁火,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熟食节”。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做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还有一段备受歌咏的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外国19年。流亡期间,受尽磨难,介子推一直不离不弃护驾追随,甚至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封赏有功臣子。介子推不受,带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来,就放火烧山,不料介子推却与老母抱木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寒食,以示追怀之意。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割股充饥”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虽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属附会,但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说、崇信“忠孝”精神的民族,于是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人们感念这位曾经割肉救主的忠志之士,感念他留下的遗诗对“清明”二字的谆谆叮嘱:“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短短几句就三嘱“清明”,尤其对为政“清明”的强调,实际表达的是人民的祈愿。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也让清明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多重文化理想。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人们自然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img29

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就其内容来说已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日期相连,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以柳条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寒食与清明前后相继,密切配合,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做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晚唐、宋代以后,禁火冷食之俗转衰,到元代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渐渐取代后者。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民众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了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置代。

清明节扫墓、游乐习俗的形成还与另外一个重要节日——上巳节相关。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祓除畔浴”,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于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晦气。《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即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山西旧有“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的说法。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img30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巫术仪式,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觞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民间男女也踊跃到水边饮宴交游。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因而清明节古时也称“三月节”。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资料,清明最早作为节气出现于先秦,本身并非节日。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春季节俗的融合与升华。

我国民间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节是在4月5日。天文学家表示,其实,每年清明节的日期是在4月4日—4月6日这三天之间变化的,并不固定在4月5日。比如2010年的4月5日是清明,而2009年的清明则是4月4日。

img31

第二节 祭祀:从家庙到墓地的转移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当清明时节,人们总要焚香祭祖,扫墓踏青,祭奠的形式也许各不相同,但向先人表达的尊敬与怀念、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与哀思是一样的。

扫墓俗称“上坟”,又称“墓祭”、“祭扫”、“培墓”(闽南人)或“挂纸”(客家人),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这一习俗相沿已久。古代“墓而不坟”,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而祭扫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当时,扫墓仪式非常郑重,摆放供品、整修坟头、焚香火、烧冥纸,甚至在墓上栽种松柏,表达追思悼念之情。身处异乡的人们,也需望乡遥拜。汉代以后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的亲族意识和返本追宗的观念更是日益发达和强固,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更盛。

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颁布了敕令:“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上墓”,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由 天增加到7天,给予充分的时间祭祖扫墓。

清明时节,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漏雨。由活人联想到死人,人们担心自己祖先的坟莹经过风吹雨淋,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到坟上看一看,拜祭一下。清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称为“整修阴宅”;准备一些祭品,烧些纸钱,举行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img32

按照旧的习俗,人们要给坟墓铲除杂草,为坟墓培上新土,打扫整个墓地。之后,将携带的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后10天,有的是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各地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习俗不尽相同。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清明节上坟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可见一斑。山西南部多数地方受传统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影响,扫墓时不燃香、不化纸,而是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而且,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茔。大同、平遥等地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

河北的上坟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很少有人在清明当天去扫墓。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扫墓。

img33

福建闽南的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扫墓的具体方式与北方地区也有所不同,清理完杂草,整理好坟墓环境后,先祭拜土地神,再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表示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据传,此习俗与刘邦有关。

清明对于香港人来说也是重要的节日,为避免人多拥挤,港人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到祖先坟前要焚烧香烛、冥镪,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

台湾过去有“清明不回厝无祖”的说法,足见民众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也就是原本寒食节的日子。台湾的漳州籍人扫墓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大体可分为两种:一般性祭扫和修整祖墓。前者的仪式以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只供一些米糕、稞类和糕饼即可;后者的祭礼相当隆重,一般包括各种祭礼、蔬菜及稞类、糕饼等。扫墓时要在墓碑及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这是献给祖先的钱。全家人还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寓意生生不息。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在这一年内家中如果有喜事,就需要在扫墓时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新加坡华人的扫墓仪式多半为闽南仪式。清明时节,亲戚朋友举家出行去扫墓。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img34

清明祭祖扫墓除“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称其为“清明会”或“吃清明”。每到清明节这一天,凡是同姓、同源、同族的人都集中到一起(祠堂或坟山上)追念祭祀祖先,由族长组织族人的宗祠活动。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会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团聚宗族。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因而,清明扫墓和祭祀,除了自己的祖先或亲人,还包括民族共同的祖先和圣贤先烈。人们通过清明节,逐渐把血缘亲情拓展开,延伸到对乡里先贤、本地英杰、民族英雄和杰出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尊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人故事,推崇他们的美好情操和精神品格,从而孕育出我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凝结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追求。

第三节 阳春之际的拥抱自然

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这样一个多来源的节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清明除了来自于寒食节的禁火、扫墓,还融合进了上巳节的踏青、插柳等传统习俗。因此,清明节兼有悲伤(扫墓祭奠)与欢乐(踏青郊游)两种情感氛围,既是悲日又是乐日。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传唱千年,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句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清明节就是扫墓的节日,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扫墓是清明节很重要的节日活动,可以缅怀前辈的功德,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但清明节的活动不止于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春日娱乐活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亲近人情,亲近自然、珍爱生命、保持身心健康也是清明节的重要内涵。纵观中国文学史上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大多数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度清明节的景象。“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走到户外踢球、荡秋千的热闹景象。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笔下的清明节更加热闹:“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抛球乐》)既有音乐助兴,又有踏青出游。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把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清明节的独特魅力,显示出中国人对自然、对人生独到的价值观。

img35

(1)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要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从节气上正好排在春分之后,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之间,正是天气回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时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也是人们郊游的好时候。踏青、郊游早在唐代就已盛行。杜甫《寒食》诗有“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之句。不违,即不避、不忌讳。诗意是说,清明节这天乡间父老都要无拘无束地嬉戏打闹。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添生活情趣。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

荡秋千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是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的荡秋千的活动。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演化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民间多爱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舞荡嬉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img36

山东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即墨地区,在清明节这天人们要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像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用于军事,后转为娱乐玩具。因古时在风筝上装置响笛或洋皮小鼓等,风吹发出似筝之声而称“风筝”之名。古人认为清明之风十分适合放风筝,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放风筝可以带走自己的秽气。在清明节放风筝时,人们将自己知道的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便剪断牵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舍得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阳春三月在郊外山野广阔之地放风筝,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空气,或拉线奔跑,或昂首仰视,从而心旷神怡,至今仍受广大百姓喜爱。

img37

插(戴)柳

插柳、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易栽易活,更得春气之先,于清明节时发芽抽绿,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清明节山东各地都插柳条、松枝。泰安家家户户插柳条,并给狗戴上柳条圈,民谣曰:“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临沂、诸城却用柳条、松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边打边说“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可盘成个圆圈形戴在头顶上,可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为何柳条有如此非同寻常的身价,有多种说法。最古老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较普遍的说法是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自己还折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这几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具有辟邪除灾、平安保健的功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一些文人墨客、学子们常在柳树上挂个有鹁鸠的葫芦,然后百步之外用弓箭或弹弓射之,射中葫芦,鹁鸠受惊飞出,以鹁鸠飞出的高低决定胜负。

img38

另外,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游戏还有踢蹴鞠、打马球、斗鸡、拔河等等。

(2)清明节食俗

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这个饮食国度里,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各地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寒食的特点,纷纷创造出一些特殊的清明节食品,凉菜冷食花样百出,形成了与岁时节日相联系的风味小吃。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既是江南一带的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也是一种时鲜小吃。苏南野草——“浆麦草”(老百姓称“青”)是制作清明团子必不可少的原料。要将浆麦草洗净泡在盛石灰的盆里一段时间后,捞出捣烂,拧出青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使糯米浸入浆麦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的团子皮。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先将赤豆蒸成细腻的豆沙浆,再用猪油加糖翻抄,制成豆沙馅(也有用枣泥、玫瑰、芝麻等其他馅料的),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蘸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就大功告成了。刚出笼的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更是清香滑糯。

清明果

每到清明,江浙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清明果果形似饺子,但味却与北方的饺子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一般是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的。用鼠鞠草做的为淡绿色,隐隐有股清香气;用艾草做的清明果为深绿色,有股浓郁的艾香味。人们将草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汁顿时变成碧绿的色泽,鲜翠欲滴。馅儿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更为精致。有的会用模具印上漂亮的花纹。上锅蒸好后的清明果一个个晶莹碧绿,看得人食指大动。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img39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环饼”,据传有1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宋代文豪苏东坡诗赞它为“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把馓子的色香味概括无余。馓子的制作方法是以糯米粉或面粉加入盐水揉和,反复揉压后搓成细条,挽曲如环,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晾凉即可食用。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润饼菜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的遗风,南北皆有。不过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卷上胡肉丝、芫荽、煎蚵、萝卜丝等菜肴,吃起来甜润可口。

晋江润饼菜的主料多种多样。主料菜肴一般有豆芽、豆干、鱼丸片、豌豆、萝卜菜、虾仁、肉丁、海蛎煎等,配料有芫荽、蒜丝、油煎蛋丝、油酥海苔等。这么丰富的菜肴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包得起来,吃起来自然盈香满口。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咬着咬着就咬到了清明。春饼饼皮要有韧性,有嚼劲儿。用面粉、食盐制作,边搅拌边加水,用力搅拌、揉匀、打透,直至粉浆浓如糊、有筋劲儿有弹性时,静置半小时。平底锅置中火上,烧热后摊一团面浆在锅底,轻轻旋转一圈,马上抓起,就是一张薄饼皮了。包的馅料,有肉丝炒豆芽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

img40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吃子推馍、清明螺、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乌稔饭(畲族)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在长期的绵延中,清明节在节俗的形式与内涵上均有所调整和革新,比如墓前分享祭品变成了郊游野餐,插柳日从民国时期起也变成了植树节。尽管如此,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到,儿尽孝”,清明节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之日,仍然是人们郊野嬉游的美好时光。节日的形式会变,但节日的灵魂——对逝者的眷恋与追思、对生命的热爱与期望是不会变的。

img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