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隐与潜意识

内隐与潜意识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章将从宏大叙事回到技术层面,通过对“独生子女神话”结构的解剖,进一步触摸人们内心深处对独生子女的真实态度。
内隐与潜意识_独生子女神话

一、内隐与潜意识

前几章从习俗、制度和时代三个角度对影响“独生子女神话”的若干背景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们看到,身处特定历史时代,为了确保改革开放的效率和质量,中国上亿家庭告别“多子多福”的文化传统,按制度的统一安排,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在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序幕揭开之前,中国千万个家庭就提早迎来了生育模式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同时,他们也承受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甚至经历着传统与现代冲突所带来的矛盾和阵痛。反思现行制度的不足和完善空间之际,我们也对“独生子女神话”的种种社会脉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一章将从宏大叙事回到技术层面,通过对“独生子女神话”结构的解剖,进一步触摸人们内心深处对独生子女的真实态度。

“独生子女神话”,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偏见态度,除行为意向性外,态度ABC模型指出,偏见还包括认知和情感两部分内容,而认知和情感完全有可能是矛盾的,因为认知结构——刻板印象——本身也可能是矛盾的。早期心理学界对偏见的研究大多停留负面态度方面,关注特定群体存在哪些消极态度,比如对于黑人,人们认为他们迷信、懒惰和无知;对于犹太人,人们认为他们精明、贪婪和唯利是图;对于独生子女,人们认为他们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和爱发脾气。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刻板印象有可能是矛盾的,即对某人某事同时具有相反或混合的感受。比如黑人,出于种族平等观念,人们会努力对他们形成爱好音乐、无忧无虑的积极印象,努力控制自己对他们的消极偏见;独生子女,是下一代和未来的接班人,成人当然对他们会产生爱护、珍视的心理,但在口头上却常常表现出批评的态度。

针对上述不一致的态度,偏见研究领域有一个专门的解释性理论——矛盾心理放大理论(The ambiva1ence—induced behavior amp1ification theory)。其代表人物卡茨等人在对黑人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白人自发地拥有两种互相冲突的价值集合——平等主义(Ega1itarianism)与个人主义,其中前者是支持民主与人道主义原则的价值集合,后者是根植于反叛性道德(Protestant ethic)的价值集合,诸如个人自由、自我解脱、对工作和成就的执着等个人主义价值,同时也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文化定位。按照卡茨的观点,这两种价值各自以记忆表征推动着其他同类价值的发展,进而形成更多的具体态度。这种在总体上的“态度二重性”,便产生了个体内在的矛盾心理,个体通过合理化机制——认知分析策略来解决冲突。

加特纳和多维迪奥(Gaertner and Dovidio)进一步用反种族主义理论(The theory of aversive racism)对上述矛盾现象进行了探讨。他们发觉大多数美国人都具有很强的平等主义观念,他们需要支持平等、正直和无偏见的自我印象,并且在外显水平上努力表现出无偏见、无歧视态度。但是,他们在努力表现得拥有平等主义的行为特征的同时,仍然在内心存在对特定种族成员的消极情感或观念,即反种族主义。

那么,上述关于内心真实想法和外显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是否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撑?这方面,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及概念化框架,并成为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对认知的研究,可以说经历了以下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认知主义思潮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加工观点的提出,认知主义很快取代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界的主流。认知主义思潮的本质,就在于它把人类的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认为要了解人类的心理,就需要科学把握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认知主义既反对行为主义取消“意识”和内部心理活动的传统,又不赞同精神分析学派只强调人的本能和无意识冲动的范式,重新确立了心理学研究的认知主义取向。它同时关注人类的意识和无意识心理过程。

第二个时期是内隐研究技术的成熟。最近十几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格林沃德等著名学者的带领下,认知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了质的突破,赢得了整个心理学界的高度关注。格林沃德根据个体内心对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并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研制出了IAT技术,突破原有的态度测量方式,采用反应时测量的方法,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开创了内隐社会认知新的研究方向。

当代认知心理学对于内隐和外显两种信息加工过程目前已经形成共识,并都认同对信息加工过程开展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防止或修正认知结构之间的冲突,寻找改变偏见态度的渠道,从而顺应时代要求。但研究界对于内隐(潜意识)和外显(意识)两种过程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分歧。这些分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理论观点:

首先,是关于偏见的认知分离模型(Dissociation Mode1),又称锚定—调整两步加工模型(anchoring-and-adjustment of attitude)。这一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尔(M.B.Brewer)将双重加工模型(Dua1 Processing Mode1)分为“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和“控制加工(contro11ed processing)”两个加工阶段,自动加工(潜意识)激活信息(刻板印象),控制加工(意识)能够拒绝或忽视刻板印象。该模型认为,当人们面对态度对象时,文化先验的刻板印象首先会自动地进入人的头脑当中;当认知资源和时间充分时,人们才会进行第二阶段的控制加工:根据当前的信息对之进行调整,权衡二者的强度,对可能出现的刻板印象转化为偏见的过程进行有效抑制,决定是否用新的态度取代初始态度。这一模型主要探讨了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的自动化运作过程,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个体自我报告时没有表现出外显偏见、测量过程中却出现内隐偏见的现象。

img45

图7-1 内隐外显刻板印象的认知分离模型

迪凡(Devine)曾指出,分离模型中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完全分离的两种结构。内隐过程中所出现的刻板印象是一种知识,不带任何个人评价或情感的色彩,其激活和加工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而自我报告的偏见是一种外显的态度,是意识可以控制的。所谓无偏见的人其实就是那些努力控制或压制这种消极刻板的人,而有偏见的人则是那些没有意图去压制或控制的人。比如在当代美国文化中,的确每个人都知晓他们对某些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如对非洲美国人、同性恋男子、同性恋女子和妇女等,这些知识是在幼年时代获得的并且能够被自动激活,但并非每个人都会表现出对这些群体的消极态度,因为反歧视运动已经在美国深入人心,大家都会有意识地去控制从文化中习得的这些知识。因此,分离模型认为,人人都有关于刻板印象的知识,内隐是一种自动化激活的过程,但负面情感和评价不一定会自动化激活。内隐刻板印象可能是与外在态度无关的分离的现象。

其次,是关于偏见的双重态度模型(Dua1-process Mode1)。这一模型由威尔逊和林赛(Wi1son and Lindsey)等人提出,也认为人们对同一种对象拥有两种不同结构的评价,一种是内隐的、自动的,一种是外显的、控制的。其与分离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1)反对内隐过程仅仅是一种知识结构,不包含情绪的说法,认为即便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同样存在内隐情感和评价的激活,因此在刻板印象之外,也存在内隐的态度。(2)反对自动加工中的刻板印象知识单单来自文化的说法,认为其或者来源于文化或者来源于外在印象内化(Brauer,Wase1 and Niedentha1,2000)。(3)认为内隐(潜意识)和外显(意识)上的两种加工过程是同时存在的。比如多维迪奥就认为很多宣称无偏见的人实际上是有内隐偏见的,对特定群体的偏见有可能通过姿势、眼神等泄露出来,恰如“显微镜下的细菌”。因此,内外刻板印象不是完全无关的分离的结构,而是彼此间存在相关的双重态度结构。

img46

图7-2 内隐外显刻板印象的双重态度模型

另一方面,多维迪奥等人也强调,内隐刻板印象与外显刻板印象虽然存在相关(意味着它们倾向一起出现),但二者也是不同的结构。从对行为的预测来说,外显刻板印象可预测到随后的语言和行为,比如自我报告的种族偏见态度,而内隐刻板印象能预测到的只有非言语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偏见,比如语气、姿势、距离等。

第三,是关于偏见的一致性模型(Consistence Mode1)。一致性模型认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所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结构,内隐态度所测量的是真实的态度,而外显态度则是内隐态度受到动机等其他因素干扰之后的歪曲表达。分离或无关可能是由于个体强烈控制自己不表现出来偏见的动机造成的。格林沃德和法齐奥等是一致性模型的代表人物。他们断言内隐态度对象的评价可以自动被激活,自动激活的评价反映了个体的真实态度(Fazio etc.,1995)。而且,内隐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预测外显态度。

img47

图7-3 内隐外显刻板印象的一致性模型

就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来看,三种态度模型中,一致性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研究者们普遍认同内隐外显测量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结构,包括早期分离模型和双重态度模型的代表人物都开始关注一致性模型的发展。目前大量的研究讨论和分析的仅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原本一致性结构的分离,因为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分离恰恰说明了社会系统中存在对某种态度的抑制,所以人们才努力掩饰,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态度暴露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认知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积极谋求突破。认知心理学家把刻板印象视为一种无需意识、思维或觉察参与的自动化过程,然而,这种自动化过程依靠直接测量手段是无法证实的,他们积极思考如何用认知技术来对刻板印象的内部过程展开研究。20世纪60年代起出现的无干扰测量(Unobtrusive measures)等方法就是这种尝试的结果,但这些方法一度只能局限在认知心理学家的圈子里,无法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应用。因为自陈式问卷虽然有种种缺点,但能充分体现复杂社会中多维变量共同作用的本质,而早期认知研究的实验室痕迹过于浓厚,与鲜活生动的真实世界距离太远,难以反映客观社会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内隐认知领域发展出了IAT法(Imp1icit Association Test,内隐联结测验),这种新技术很快改变了人们对认知研究的批评,成为至今为止仍旧风靡西方心理学界的最新技术。它不但融合了自陈式问卷中可以包含词汇的意义优势,同时有效利用分类“反应时”技术,对态度的自动化加工方式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