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不满情绪的发酵过程:以戴海静事件为例
社会不满情绪长期积蓄,无法找到适当的宣泄渠道,最终借助于一个偶发性事件的刺激,形成群体性的心理共鸣,大量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卷入事件过程,将事件迅速升级,进而在群体行为特定的情境作用下,导致局势的失控,是当前大量泄愤型群体事件发生的基本逻辑。这其中,偶发事件本身的某些蹊跷的细节、事件的处置方式、信息的传播、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情绪共鸣,都会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发酵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我们仅以瑞安戴海静事件为例,(6)就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借机发泄”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分析。
2006年8月18日凌晨5时许,浙江温州市下辖的瑞安市塘下镇肇平烊中村,浙江群英电工有限公司的一名保安意外地发现公司大院内的花坛边上,一名身穿内衣内裤的女子仰面躺在地上,头颅破裂。保安随即报警。5点15分,塘下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经过辨认,认定死者为该公司经理谢德永的妻子戴海静。民警将现场情况反馈给瑞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随后赶到现场进行勘查,认定死者为自杀身亡,不予立案。
死者戴海静,28岁,1999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瑞安市第三中学英语教师,是一位社会声誉极佳的“美女教师”。在同事们的眼中,戴海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工作敬业、业务突出、人缘甚好。而在她的学生眼里,戴海静更是一位偶像式老师,不仅教学能力很强,而且特别关爱和亲近学生,是一位被学生当作大姐和朋友的老师。事情发生的头一天,8月17日,该校英语组的教师一同旁听了戴海静的公开课,戴海静也对此作了精心准备,课后还提醒学生“明天过来要做英语听写,回家好好温习一下”。当天下午还有同事在路上碰到戴海静,当时戴正忙着选购装潢材料,准备装修购置的新房。可以说,事情发生之前,几乎没什么任何让周围的人感到有些异样的症兆。
一位受人尊敬和喜爱的美女教师就这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香消玉殒,亲属、同事和学生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戴海静死亡的消息是由她的几名学生传出的。据媒体报道,当天几名男学生赶到现场,同她的家人碰面后发现诸多疑点,如戴海静身上到处都是“淤青”,脖子上出现2处浅色“斑点”等。怀疑戴海静死亡另有隐情的学生当即致电温州和瑞安警方,均未引起重视,失望至极的学生随后致电温州各条媒体热线,但只要开口提到戴海静死亡一事,对方均立刻挂断电话。
戴海静到底是怎么坠楼的?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当天晚上,一批愤怒的学生以“瑞安三中高三段全体同学”名义,在网上发表了他们的公开信——《冤比窦娥,八月飘雪——我们的老师就这样走了吗?》。在公开信中,学生们对警方认定戴海静系自杀身亡的武断做法非常不满,提出了三点质疑:其一,戴老师平时很注重外表形象,如果她真要自杀,应当不会只穿一套贴身的内衣。其二,戴老师平时很喜欢把事情记下来,如果自杀,应该会留下些什么,如遗书之类。其三,前一天上午,戴老师还在学校上课,课堂上笑得很灿烂,次日凌晨却突然跳楼自杀,事情的发生过于蹊跷。
由于当地媒体对戴海静死亡事件不正常的集体失声,一些愤怒的学生在互联网上设立灵堂,并通过论坛、博客对外发布消息、评论是非。学生们的帖子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温州论坛上讨论戴海静死亡系自杀还是他杀的帖子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戴海静家人在收拾遗物时,在一堆备课本中发现了戴海静的日记,戴海静在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多次被丈夫用被子闷着毒打的情景,并称自己的婚姻是个错误的选择。由于戴海静夫家的家族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参与讨论的人们产生了种种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联想和推测:戴海静很可能在坠楼之前遭受过丈夫的毒打,甚至有可能被丈夫推下楼。而警方之所以匆忙将戴海静的死因定性为自杀,媒体之所以拒绝接触戴海静的亲属和学生,则很可能受到其夫家社会影响力的干扰。于是,一些现场的细节开始受到特别关注:如果戴海静系自杀,为什么尸体是仰卧而不是俯卧?按常理,一个有意识的人坠楼时即使是头朝下坠落,也会本能地用手去抵挡地面,怎么会形成头部面目全非而四肢看不出有骨折的状况?为什么死者的头颈部有手指掐出的痕迹?左手手腕处还有大的伤痕?
随着种种猜测在四乡八邻和网络上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这场讨论中,网上的声援更是呈一边倒势态,戴海静的夫家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
在悲愤心情的裹挟下,20日下午,塘下镇上千名学生自发前往戴家悼念,学生们举着条幅,声泪俱下地为戴海静之死喊冤。学生们的集体悼念活动震动了瑞安市政府,市长随即带领一帮人面见学生代表,并表示会重视戴老师的死因调查。事后,各大网站纷纷开辟专题讨论区,“戴海静”在一些搜索引擎中的排名连续数日居于前五位。
由于民间的猜测和质疑没有得到及时澄清,随后发生的一些与戴海静之死无关的小事件,也在群众对政府信任危机的情绪感染下,具有了对当地政府“敲山震虎”的意味。8月25日,按照瑞安市的统一布置,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园林等7个部门出动400多人“联合行动”,“依法拆除”位于塘下镇鲍一村的一幢民房。《瑞安日报》配发的文章称违章建筑“拆你没商量”。据报道,鲍一村的这幢民房2004年5月报批计划为6层建筑,实际建设为9层。(7)这种少批多建的违章建筑在当地相当常见。巧合的是,塘下镇鲍一村正是戴海静娘家所在地,房主也是众多愤愤不平的乡亲中的一员。在温州农村,非法用地、违章占地比比皆是,有关部门平时往往睁只眼闭只眼,鲍一村的这幢民房虽然确属违章,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政府部门如此地大动干戈,的确很容易让本来就受到悲愤情绪感染的乡亲感到政府另有图谋。此后,戴海静娘家亲属中几个办企业的,也频频受到工商、税务、卫生安监等执法部门平时罕见的频繁关顾。加之一些原籍在戴海静娘家村的干部,以及戴海静亲友中的机关和乡镇干部,也被有关部门要求“做工作”,让戴家息事宁人。这一连串的“动作”,致使戴海静的亲属和乡邻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进一步高涨。
8月29日下午,瑞安市公安局就“戴海静非正常死亡事件”召开“征求意见暨事件调查进展情况通报会”。参加会议的除戴家代表外,还有鲍一村的干部和群众。会上瑞安警方通报了调查的进展,称“根据法医的检验报告,结合事件分析,警方目前没有掌握‘他杀’的迹象和证据”。戴家的代表对警方通报的情况很不满意,愤而离场。
9月5日,温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完成尸检报告。6日,瑞安警方将尸检情况告知戴海静家属。尸检报告称,经法医专家的检验分析,死者戴海静系生前高坠致严重颅脑损伤而死亡。报告肯定了戴海静是摔死的,但对于亲属关注的如何摔死的问题没有给予准确的回答,戴海静家属对此不服,决定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鉴定。当地民众的猜疑和不满情绪也没有因此而平息,反而强化了“官商勾结、欺压民众”的印象。
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背景下,9月6日塘下镇一个菜市场发生“乌龙事件”,成为民众发泄不满情绪的导火线。这一天,两个自称是瑞安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在戴海静娘家附近的菜市场检查店摊的计量器具,并要求店主、摊贩签名,据说还要按手印。一些在场群众起了疑心。当时戴海静娘家有人正在串联上访,征集签名和手印,群众中有人担心戴的婆家也如法炮制,伪造民意。于是有人上前质问。偏偏这两名“工作人员”既没有穿制服,也没有携带证件,在情绪激动的人群人的包围下怎么也解释不清自己的工作意图,结果被群众一路追打,最后逃到附近的警务室躲藏,被群众层层包围。当地群众越聚越多,达到上千人规模。围困事件发生几个小时后,瑞安市出动数百名防暴警察,动用电警棍和催泪弹,强行驱散人群,解救技术质量监督局的两位工作人员,造成围观群众几十人受伤。受伤群众及其亲属、乡邻本来就对当地政府的种种行为心存不满,自认为是维护社会公道的行为遭遇政府如此对待,更是感到遭受了奇耻大辱,“讨回公道”的愤怒情绪由此迅速升级、蔓延。
9月7日下午,塘下镇上万群众聚集,前往戴海静婆家的工厂,将厂内的一些汽车和设施掀翻、捣毁。一些群众还进入了塘下镇政府以及塘下派出所的办公楼,由于政府工作人员和警察已全都撤离,进入的群众没有实施针对公务设施的打砸行为。应当说,9月7日事件的整个过程,群众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是戴海静的夫家,参与者的情绪虽然比较激动,但总的来说还比较克制,没有发生针对政府机关的打砸抢烧等恶劣行为,以及任何针对人身的暴力事件。捣毁了戴海静夫家的汽车和一些工厂设施后,参与者的情绪也开始有所平息,入夜以后,人群陆续自行散去。
就在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得到宣泄,事件似乎已趋于平息之际,次日《瑞安日报》发表的一篇报道,又重新燃起了民众的愤怒之火,酿成了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在已经连续两天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情况下,当地党委政府出于公开戴海静死亡事件真相,缓解民众的猜疑心理考虑,以“瑞安日报特约记者”的名义在《瑞安日报》发表了题为“女教师坠楼事件调查结果:抑郁症引发跳楼自杀”的长篇报道。“特约记者”的长篇报道,对一些群众关注的疑点作了解释。如对于曾引起广泛关注的戴海静身上到处都是“淤青”的问题,报道援引尸检报告,称法医专家们的分析推断是,戴海静在坠落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擦、撞、刮,再结合病理检验,除左侧大腿有一小点至少形成于死前24小时以上的陈旧性“淤青”外,其余身上的“淤青”等机械性损伤,都可以在坠落过程中形成。对于网络上盛传的所谓“掐痕”即死者脖子上出现2处浅色“斑点”的问题,报道称法医对该部位进行了重点解剖,并将该部位皮肤送到有关鉴定机构进行病理检验,没有发现皮肤损伤。法医专家们经过综合分析,认定是由于戴海静在高楼坠落、头部碰撞过程中,颈部肌肉受到震荡牵拉、胸腹腔压力增高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完全排除是“掐痕”。针对一些网友提出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发生手臂骨折的问题,报道称法医专家们通过解剖发现,戴海静尸体的左手臂、左脚背均有骨折,只是旁观者难以用肉眼看出来。此外,报道还称,法医们通过尸体检验和毒化检验,均未发现其他可致死者死前丧失意识、失去行为能力的附加手段。也就是说,坠楼是造成戴海静死亡的原因,而坠楼之前,她并没有窒息、昏迷、中毒等丧失意识和行为能力的现象。同时,现场勘查情况表明,五楼死者夫妇居室内物品的摆放和状态均比较正常,没有发现搏斗、清洗过的痕迹与其他异常的情况。
报道对公众的最大刺激,来自抑郁症引发跳楼自杀这一定性。报道不仅公开了戴海静患抑郁症的病史,其中的一些采访报道涉及到戴海静身前的一些隐私,呈现出了一个令人陌生的戴海静形象,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感。一些报道材料和用语更是被一些民众视为是恶意亵渎死者的尊严,有意向死者身上泼脏水。如报道先是提到“在1999年8月……戴海静刚刚和大学里的同居男友断绝恋爱关系”,后又提到“戴在金华的男友,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今年7月16日,戴海静曾给他发了短信……”有意无意告诉读者戴海静不仅大学期间就与人同居,且婚后还保持来往,私生活不检点。报道在采访戴海静丈夫和“生前密友”时披露的一些情况(如在一次聚会中戴将一瓶饮料倒在丈夫的头上,夫妻双方发生争吵时戴海静用脚踢丈夫下身,戴在表弟结婚当天夜里11点多还在喝酒、打麻将等),也让人感觉媒体有意将戴海静塑造成一个爱慕虚荣、行为怪异、喜怒无常,甚至会主动攻击老公的坏女人。
《瑞安日报》不尊重死者的言辞,特别是其对民众心目中怀有的对死者的美好印象和同情心的伤害,极大地激怒了关注这一事件的民众。随着《瑞安日报》文章被迅速传阅、议论,不满情绪在瑞安城乡迅速弥漫、升温。
当天下午,大批群众向《瑞安日报》、市政府聚集。傍晚,集聚、围观的人数达到几万人。瑞安再次出动防暴警察,手持警棍和盾牌阻止群众冲入大楼内部。对峙数小时后,下午5时终于发生了警民之间的严重冲突。一些群众拿起垃圾、石块扔向市政府东西大门,特警随即采取强制措施。在警民的相互推搡、厮打过程中,共有几十人受伤,酿成较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9月8日的大规模冲突平息之后,戴海静的父亲于9月14日向公安机关提交申请书,再次表示对瑞公字(2006)第13号《不予立案决定书》不服,要求进行复议。同时对温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作出的温刑科尸检(2006)字第222号《尸体检验鉴定书》有异议,要求重新鉴定。
9月18日下午,浙江省公安厅派出由5名资深法医组成的专家组,在死者娘家亲属的见证下,在瑞安市殡仪馆尸体解剖室内,对戴海静尸体进行了重新解剖。9月21日,浙江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作出尸体复检报告,报告与温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作出的初次尸检结论相一致。公安机关经过认真复议,认为原不予立案决定正确,予以维持。
戴海静事件虽然得到了平息,但对戴海静死亡真相的讨论、怀疑却并没有完全停止。事情过去两年之后,2008年4月19日下午,戴海静案法理研讨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一批全国知名法律专家和新闻界人士及戴海静家人聘请的律师代表在会上广泛探讨了戴海静的死因、现有尸检报告瑕疵、证据收集与疑惑、如何寻求立案侦查、新闻报道与传播等问题。一些律师和学者至今仍然对戴海静的死因存疑,认为尸体检验鉴定书无法对现场的诸多疑点给予合理的解释,同时对当地警方以没有证据证明他杀为由拒绝立案的做法给予批评。(8)
瑞安戴海静事件是一个偶发的个体事件诱发出大规模群体性抗议活动的典型案例。参与这一事件的绝大多数民众,与戴海静意外死亡事件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基本上都是出于对戴海静不幸身亡的同情,以及对地方政府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的不满而自发地卷入抗议活动,具有群体性泄愤的属性。同大多数群体性泄愤事件一样,戴海静事件反映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转型期社会利益的急剧分化给社会各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感带来的巨大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