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留守儿童长大需要照顾父母吗

留守儿童长大需要照顾父母吗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留守儿童中女童在其人口基数中所占比例高于男童。
研究结果与分析_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3.1.1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其中父母在外省市打工人数居多

img4

图1-1 农村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图

本研究中留守儿童占被调查总数的65.1%,其中男孩约占53.3%,女孩约占46.7%,男女比例约为114:100,分别低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抽样调查结果:全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120:100(男性约54.5%,女性约45.5%)和全国农村人口男女性别比例122.85:100(男性约55.1%,女性约44.9%)。可见,留守儿童中女童在其人口基数中所占比例高于男童。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西北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现象的思想依然很严重,有两个甚至多个孩子的进城务工人员,必须选择子女留守农村的话,大多是女童被留守在农村,男童随父母进城以获得更多的亲情照料和相对较好的教育等资源。男女比例为53︰47。在这些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人数居多,占到了留守儿童总数的87.1%,其中又以父亲外出务工为主,其比例达80.9%,母亲外出务工的仅占6.2%。

表1-2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统计表

img5

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以去外省打工或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为主。通过访谈,研究人员了解到留守儿童父母务工地点多集中于新疆、广东、青海、西藏、山西等省份以及省内的兰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用工量大的城市。他们主要在建筑、煤矿、餐饮等行业从业,在新疆的主要从事棉花的采摘,在青海和西藏的则主要从事冬虫夏草药材挖寻。这些工种多为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不高,因而收入也往往较低。同时由于甘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农作物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大多为一年一熟,农民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在部分农民选择进行副业生产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农民选择外出打临工,他们“打工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春季三月下旬外出,夏收时候回家,忙完之后又外出”。同时,打工地点也不固定,具有很强流动性,但大多集中于市区及周边县城。

3.1.2留守儿童以单亲抚养为主体,无人监护的比例小

从表1-3的数据表明,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都将子女留在老家生活和学习,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外出前对子女作妥善的安排。若父母只有一方外出打工,则子女一般由另一方负责监护,也就意味着他们实际上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中,这一部分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的主体,占到了留守儿童总数的81.0%;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大多数父母会将子女交由其祖父母抚养,即他们生活在隔代抚养的环境中,这一部分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4.9%,还有少数父母将其子女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这一部分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0.8%。同时也有少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未对其子女做出妥善的安排,或由其略为年长的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或由他们进行自我监护,这种情况也占到了留守儿童总数的3.4%。

表1-3 农村儿童抚养状况统计表

img6

3.2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

3.2.1贫困是导致留守家庭产生的关键因素

表1-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情况对比表

img7

从表1-4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其家庭经济条件具有显著的差异,非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明显优于留守儿童。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也从多方面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尽管当前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却日益加大。在农村地区,很大一部分农民面对生活的窘况,为了使自己的父母、子女能够获得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也为了确保他们的子女能够继续上学念书,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使他们将来的生活过得比自己好,他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背井离乡放弃对子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外出寻求摆脱贫困的方式,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正如访谈中一位老师所谈到的:“外出打工是无奈条件下的最好选择,种地入不敷出,见不了经济效益,治标不治本”。可以说贫困是导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者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是农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的关键因素。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以及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获取生存资料的一条重要捷径。确实有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使自己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明显改善。因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一股进城务工之风。甚至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会被当地人看不起,认为他们没有出息。因此,那些暂时没有外出想法的农民也往往痛下决心,纷纷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留守儿童的数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多。

除了上述的两种原因,研究者还发现由于农村特殊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其婚育年龄一般较早,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父母年龄都不大,基本上可以下地干活,承担家务劳动帮自己照顾子女,这样一些劳动力会选择夫妻双方都外出务工。即使父母年事较高,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农闲时间较多,有些地区甚至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就是在农忙时,农活也不多,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也可以应付,因此有一部分农民会选择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操持家务照顾子女。

3.2.2留守儿童普遍缺乏亲情关照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传统家长制型的家庭观念正在逐步转变。表1-5的数据表明,在所调查的地区,大多数儿童的家庭氛围比较民主、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孩子真正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而不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凡事都能够与孩子商量,在家庭重大事情的决策上,尤其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的决策上,家长都能够让孩子平等参与,共同抉择。同时,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父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其父亲对孩子比较放任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对他们比较溺爱的比例也明显地高于其他儿童。

表1-5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对比表

img8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一方面绝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外出务工父母身体健康、人身安全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的极大忧虑。在父母外出后他们往往感到“孤单,感觉不到家里的亲切”,从内心深处并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完整的家庭、父母关怀的渴望显得尤为明显和强烈。有留守儿童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记得你走的时候小弟才四岁,他在外面见一个人就叫爸爸,有时候他甚至问我有没有爸爸,我不知道怎么哄他,可是我是每天睡觉前都流着泪进入梦乡的。”

但另一方面,调查人员也发现,部分留守儿童,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且时间较长的留守儿童,他们则表现出和父母之间感情的漠然。在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了小华这样的案例:

他的父母在他5岁时就去银川打工了,两三年才回来一次,弟弟、妹妹一直跟父母生活在银川,而他则一直跟奶奶、婶婶以及堂弟、堂妹生活在一起,叔叔也长年在外打工,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他的生活主要是靠婶婶照顾。

当调查人员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他很平静地说:“不怎么想,我都不知道想他们什么了?我们不在一起生活,没有可想的事情,他们走的时候我还小,记不起什么了,现在的联系也只是过一段时间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奶奶的身体、我的学习情况。”他说话的口气让人感觉他不是在说自己的事而是在叙述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

他还告诉调查人员,年初的时候他去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住过一个月,上了一个月的学,后来因为不习惯那里的生活又回来了,调查人员问他具体不习惯什么时,他停了好久才说:“我想家,想二妈(婶婶),还有弟弟(堂弟)妹妹(堂妹),总觉得爸爸妈妈那不是我的家,那里很陌生,学习也没动力。”

可见,这些留守儿童在长时间缺少父母关爱与感情交流的情况下,会由“想念父母”到“习惯没有父母的生活”再到“感觉父母很陌生,甚至痛恨父母”,父母的形象最终会在他们的脑海中慢慢淡化,一步一步走向陌生。

3.2.3留守儿童生活艰辛,缺乏必要的教育指导

表1-6的数据显示,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大多数家长倾向于向孩子讲道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们父亲的教育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严厉惩罚或对他们不管不问。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则更多地表现为对子女的各方面情况不甚了解,因此也就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教育指导了。

表1-6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对比表

img9

续上表

img10

从调查数据来看,总体上外出务工人员与其子女的联系是较为频繁的,74.2%的留守儿童每月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或几次,也有一些留守儿童每天都与自己的父母通电话。在与子女的联系方式上,除了少数在市区或周边县城务工的人员可以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外,随着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78.1%的留守儿童都选择了电话这一工具与自己的父母联系。尽管留守儿童与他们外出务工的父母沟通交流比较经常,也相对比较直接。但他们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基本上限于最近学习成绩有没有提高,身体状况如何,在家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帮他们分担家务等浅层次的问题。由于自己长期在外,对孩子各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加之农村地区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父母不了解孩子学习成长的规律,因而忽略对孩子内心状况、心理变化以及情绪波动等问题的关注。同时,打电话毕竟还是比较间接,父母与子女通话的时间也不可能过长,一般都是简单地询问一些家里的情况。不了解孩子实际的生活学习情况、缺少与孩子的谈心交流、缺少情感上的沟通,即使在电话中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引导也是“隔靴搔痒”,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从前面的数据中可以得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父亲外出务工,同母亲生活在一起。由于父亲不在家,母亲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干地里的农活,家里家外都由母亲一个人操持。再加上农村家庭一般孩子较多,这种情况下,母亲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到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只能顾及到孩子日常的饮食起居,有的家庭甚至连孩子的一日三餐都顾不上。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能吃饱穿暖、没病没灾,不在外边惹是生非就行了,至于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对于那些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在生活上得到的关心和照顾就更少了。抚养他们的大多为爷爷、奶奶,这些老人的年龄普遍较大,有些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儿子、媳妇出去打工,他们不得不承担家里所有的劳动,还要照顾孙子,有些老人不仅要照顾一个孩子,还要照顾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孙辈。这无疑是他们现有的体力和精力所不及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祖辈们大多年迈体衰,也没有多少文化,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他们会觉得孩子从小缺少了父母的关怀,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小孩要钱给钱,要穿给穿,只要每天去上学就行了,至于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平常基本上不过问。

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来说,儿童也是家里的补充劳动力,无论是父母外出与否,他们都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活,在这一点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调查人员的实地走访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比起非留守儿童来说更多、更重,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他们的劳动负担变化更为明显。大多数留守儿童都会从事像拔麦子、施肥、挑水、做饭、喂牲口、洗衣服等必要的家务劳动,年龄大的留守儿童还要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同时,当留守在家的父母一方有病或爷爷、奶奶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还需要照顾有病的父母或年迈的爷爷、奶奶,进而形成了逆向监护的现象,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就变得更加艰辛了。

3.3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状况

3.3.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刻苦,但缺乏辅导

学习是儿童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成绩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卡方检验P=0.997P>0.05),大部分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学习显得更加勤奋刻苦,他们能够体会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与不易,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并希望通过自己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

表1-7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状况统计数据对比描述表

img11

表1-7的数据还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并不明显,而母亲外出或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家里无人辅导的比例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家里农活较忙,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存在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够解决孩子在平常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留守儿童告诉调查人员:“虽然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也管学习,但是在自己学习退步的时候,奶奶往往只会选择最极端的方式来教育我,从来不问我自己内心的想法,分析成绩退步的原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都在下等徘徊。”

3.3.2留守儿童人际交往有自身的特点

人际交往也是儿童学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统计数据显示,88%的儿童表示能够与学校中的其他同学和睦相处,86.5%儿童都有与自己要好的朋友。这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没有差异,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没有对孩子人际交往的广度造成影响。这可能一方面与淳朴的民风有关,邻里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相互之间来往较为频繁;另一方面也源于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影响,农村地区开放式的生活环境,再加上一个村子的人往往沾亲带故。这无疑在儿童构建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表1-8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状况对比描述表

img12

但调查人员在访谈中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的对象以及交往的深度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明显的不同。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被爱、被关怀的需要往往长期得不到满足,这就使得他们在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关系日渐疏远的同时,与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的伙伴之间的关系逐步加强,从而在情感上形成相互依恋、获得归属感。很多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外出之后,他们不愿意把心事告诉现在的监护人或外出的父母,而更多的时候他们都是与同伴交流和倾诉,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他们也往往选择向要好的同伴寻求帮助。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身边缺少必要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学校的教师表示“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显得更自由、更随意一些”。众所周知,同辈群体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具有相似生活经历的儿童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殊的亚文化,有留守儿童在谈自己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时提到:“有的同学父母去外地打工,觉得自己没人管了很容易走上邪路,比如抽烟、喝酒等。”这种不良的人际交往无疑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3.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3.4.1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的测验结果显示,甘肃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均分为54.8分,高于一般情况所在的48-52分这一区间,可见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扰,且父母外出情况不同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其查出率为22.5%;其次为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查出率为17.9%;父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4.7%和13.1%。

img13

图1-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全量表各得分段人数分布图

统计数据还表明,不同年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留守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峻,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地优于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同时,父母外出打工的地点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父母务工地点离家越远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显得越严峻,父母在市区或周边县务工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地优于父母在外省、外市务工的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是指在心理、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其实质是心理的功能状态,而决定心理功能状态的根本因素在于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的原因是各项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及其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4):

第一,基本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儿童时期心理的发展在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和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一时期儿童有他们独特的基本心理需求,只有这些基本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满足,他们才会有更好的机会在健康的环境下长大从而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亲情缺失,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些基本需要,如被爱与被关怀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指导的需要等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缺乏体验爱和施与爱的能力;难以获得成就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容易出现适应不良性行为,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降低等个性行为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年龄越小的儿童在这一方面就显得越明显。

第二,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在互动中自主建构而成的,而生活在实质性的单亲家庭或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要么由于在家的父母家务劳动繁重,没有时间;要么由于祖父母思想观念陈旧,与自己缺乏共同语言,这无疑使他们失去了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互动对象。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同辈群体作为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互动对象;他们的知心话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常常选择同辈群体诉说。而这种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性,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缺乏亲情关注,留守儿童往往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这集中表现在留守儿童有时难以找到正确的行为准则,从而致使他们时常感到困惑,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自尊心。

第三,个性结构发展不健全。研究认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的人格特质高相关,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人格发展的变化,使留守儿童的人格出现了一些不良特质。他们很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中缺少青年人的生命气息,充溢着压抑的气氛,因此,祖父母会有的老年期心理特征也可能在孩子的性格中反映出来,出现留守儿童的性格更加孤僻的倾向(5)。同时,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降低了与其子女沟通交流的频率和质量,这使得家庭对子女教育、影响功能被人为地削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不足,不利于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第四,心理挫折。心理学认为因为各种干扰和影响而使得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境叫做挫折情境,人们遭受挫折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叫挫折感,也叫心理挫折。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环境,长期处于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条件下,往往在日常生活上得不到充足的照顾和指导;在精神上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慰藉,因而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挫折。遭受挫折后可能引起多种反应,从效果上看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反应包括继续努力、改变目标、升华行为等;消极的行为包括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固执行为等。因此,一部分留守儿童能够体恤父母外出的艰辛,变得比以前更加懂事,在家主动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将其转变为自己在学习上的动力,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付出。而另一部分留守儿童则会由此产生被遗弃感和不公平感,易于形成自卑、敌对、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旷课逃学、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3.4.2留守儿童孤独、焦虑倾向显著

从分量表的各个维度上来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上,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查出率高于其他群体;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查出率高于其他群体。在其他维度上各群体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第一,学习焦虑。留守儿童在生活当中耳濡目染了许多残酷的现实,看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苦甚至是屈辱,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前面也已多次谈到,多数留守儿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母,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改变自己整个家庭的命运,将来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因而他们往往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认为自己不读好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但由于父母的外出,特别是母亲的外出,致使他们不仅要承担起更多繁重的家务,而且面临着学习无人监督辅导的现实。这样,就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第二,过敏倾向。是指感受性太强,就连小事都放心不下,行动受到严重损害的倾向。留守儿童尤其是那些父母双方均外出或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生活在爷爷奶奶家或亲戚家,有的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会常常受到抚养人的冤枉或由于各种原因而感到委屈。在调查过程中有留守儿童告诉研究人员:父母外出后,“我回家要烧火(烧柴做饭)帮着做饭、洗碗,有时还自己做饭,做馍馍(馒头),完了之后才能写作业,并且写作业的时候爷爷还会叫我去干活,这时候心里很生气,但也不敢说什么还是得去干,越干心里越委屈。”甚至有的留守儿童还会无缘无故受到抚养人的指责。而这些情况留守儿童一般不愿意告诉自己的父母,怕他们为自己担心,即使告诉了父母,这种情况短期内也不可能得到改善。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小心,总害怕自己做错什么,长期下去他们就容易变得敏感、多疑、胆怯或自卑。

表1-9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统计数据对比描述表

img14

第三,孤独倾向。尽管留守儿童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在人际交往上他们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他们缺乏的是亲情的关照和与家人的交流,尤其是那些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家往往感到孤单,一位留守儿童这样告诉调查人员:“在妈妈走后的日子里,我很孤单,没有人管我,看到别的同学和父母在一起那么高兴,那么快乐,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在一起,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同,但是每次回到家里,没有一个人,静悄悄的,弟弟还小,除了玩什么都不想,而我很想妈妈,在家里没有妈妈,就像什么都没有似的,晚上睡觉总是睡不着,有时候就把头捂在被子里,偷偷哭一场。在奶奶家里,奶奶和爷爷都老了,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吃个饭,就这样无言地生活着。”

中小学正是一个人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自身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同时他们也将面临一些现实的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就需要有一个倾诉的渠道,需要父母家人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父母的外出无疑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够充分、及时地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有些问题就会长期积压,从而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四,冲动倾向。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的解释,冲动倾向主要是由于内部过高的焦虑倾向所造成的。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相隔较远,他们在心理上遇到的困难难以及时得到疏导解决,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他们内心的焦虑程度较之其他群体较高。调查人员在走访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相关的案例。家在积石山县的云云,父母均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但他与爷爷奶奶的关系并不好。他告诉调查人员,每次他与爷爷奶奶之间发生冲突时,“我就去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跟他们诉苦,给他们说我不想住这了,想去你们那,这又累又要挨打。他们这时候就会安慰我说爷爷奶奶也是为了我好,让我不要生气,然后就给我些钱,让我在家里好好跟着爷爷奶奶过,时间久了我也就不跟他们说了,每次都是那几句安慰我的话,现在被冤枉了的话我就不说了,还不如自己忍着。”

他的好朋友园园告诉研究人员说:“有一次正上课,云云的胳膊突然就开始流血了,我一看云云正在使劲咬自己的胳膊,满胳膊都是血,就是因为爷爷冤枉他了,本来是姐姐欺负他,结果爷爷还把他大打了一顿,他又没人去诉苦,就只好在自己身上撒气。”这种长期焦虑引发的冲动倾向不仅在心理上会对留守儿童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时还会造成对他们自己或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3.4.3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表1-9的统计数据显示,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孩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的优于女孩。

表1-10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照表

img15

一方面,受封建思想影响,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比较突出,她们在家庭中承担了较多的家务劳动,同时又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得到的关心和照料也较少。有留守儿童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我想告诉你们,我和弟弟都是你们所生的,又是您一把屎、一把尿抚养大的,可是,为什么对我的待遇不一样,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您经常说女孩长大肯定是没有男孩有出息,妈妈,可是,我每当想起这句话,我心里就很难过。”

另一方面,由于女孩生理与心理一般比同龄男孩成熟要早,诸如初潮来临等青春期方面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神秘感与恐惧感,如果得不到成人及时的指导,就必然产生焦虑。在访谈中一位老师告诉调查人员:“我校曾经就有一位留守女孩,因为来了月事后自己不知道,又加之学校对生理教育方面的疏忽、学生的起哄,闹的全校沸沸扬扬,那个女孩由于承受不了压力,差点酿成一出悲剧。”

此外,女孩特有的心细、敏感、脆弱等特点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相对较高的焦虑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