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父母外出打工如何和留守儿子沟通

父母外出打工如何和留守儿子沟通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喜的是当地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有所理解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也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因此,部分留守儿童的思想负担重,求学动力不断下降。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及其作品分析中,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
调查结果与分析_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研究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打工方面

2.1.1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临时性居多

表2-1 打工情况比列统计表

img16

如前所述,积石山县是个农业县,由于农业固有的季节特殊性,决定了农民外出打工具有临时性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农忙时回家,农闲时继续外出打工。调查对象中72%以上的小学生、初中生父亲或母亲或者父母双方外出打工。

2.1.2打工去向单一,工种多为体力活

调查发现,该县外出打工的人员除了少数去内蒙古、新疆、广州、山西等地外,绝大多数集中在青海、西藏以及本地和兰州。工种主要有建筑、摘棉花、挖煤矿、开饭馆等,多为体力活,技术含量不高,集中在青海和西藏的主要从事冬虫夏草药材挖寻。

表2-2 打工地点统计表

img17

2.1.3打工原因浅析

首先,该县是农业县,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更没有成熟的第二、第三产业,因此,剩余劳动力在当地没有其他就业出路,正如一位老师所言:“外出打工是无奈条件下的最好选择,种地入不敷出,见不了经济效益,治标不治本。”

其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从纵向来看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横向来看,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还相当大,再加上人情等开支,人们的生活成本也不断提高,开支增多了,“不外出打工没办法!”

第三,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他们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完高中,读大学,而近几年来高中阶段教育成本逐年攀升,迫使这些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来供养孩子继续求学。“不要再像我们那样受苦了!”

2.2留守儿童方面

2.2.1留守儿童缺少关注

研究小组发现,留守儿童并未受到当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留守儿童”概念理解模糊,甚至有些人认为“留守儿童”就是流动转学儿童。很多人将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在家里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可喜的是当地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有所理解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2.2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缺乏有效保障

一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按时保质吃饭,营养状况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上学的情绪。一名留守儿童这样写道:“(我的)烦恼是家里没有人,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没有人给我洗衣服。我也没有零花钱。”“每次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就烦恼,因为回到家的时候家中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这时候我就会流泪,想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家里有香喷喷的饭……家人围在一起吃饭。”

2.2.3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2.2.3.1留守儿童潜在辍学率较高。

据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不到1%,这与国家实施“两基”攻坚工程和“两免一补”政策有很大关系,正如他们所言:“现在上学不出钱了,几乎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在这方面,政府和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动员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下发了积石山县教发〔2007〕1号文件,文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学杂费全免。初中生住宿的每天补助1块钱(一年按239天计算),小学无寄宿。尽管如此,但我们从学校有关老师方面了解到,一些留守儿童家长只顾眼前利益,尤其是初中留守学生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像自己一样出去打工挣钱了,读书没有什么用。比如某初中二年级某班前五名同学有三名被父母强行辍学,去做拉面和做保姆,可见,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具有潜在的辍学风险。

2.2.3.2家务与学习的冲突。

父母外出,有些家务势必落在儿童身上,家务与学习发生冲突。“我回到家里,有很多家务事要干,而我的学习也不太好,回到家里,想学一会儿,都没有空,干什么着呢?就是做饭,扫地,喂猪……等等。我真的很烦,每次都是一样。”

2.2.3.3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介入不够,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你辛辛苦苦地跑到远方去打工,太不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母亲在家里一字不识。所以,我回家只能一个人做作业,不知道的题都留下来,准备到校时问老师。这样一来,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另外,由于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娇惯儿童,加之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关注大于学习,对学习的帮助不够。正如某受访老师所说:“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孩子,思维不一样,考虑问题也不一样,更偏重于儿童的生活方面,对孩子的学习重视度不够。”这也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所下滑。

2.2.3.4部分留守儿童求学动力下降,思想压力过大。

不可否认、父母外出打工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文化的认识有所增多,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孩子,让他们好好学习。但是,“这种教育是比较肤浅的、简单的,只是停留在好好念书,将来在外面容易坐车、好找厕所、不容易上当受骗”等表浅的层面。

有些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辛苦表示“理解”,认为“他们在外面受很多苦,我多想让我自己去(打工),而不让父亲去(打工)”。因此,部分留守儿童的思想负担重,求学动力不断下降。

还有部分家长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抱有“读书无用”的思想,常常会因为生计问题而让孩子放弃学业,致使儿童思想压力过大,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此外,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波及中国偏远的农村,在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好多大专毕业生国家分配不了,当地没有其他就业出路,一直处于待业的状态,这种“就业难”的残酷现实不仅影响到父母供给儿童上学的决心和信心,也影响到儿童进一步求学的动力。

2.2.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2.2.4.1亲情的淡化和缺失。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抚慰与关怀,往往表现得比较焦虑,并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及其作品分析中,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留守儿童这样说:“我记得你走的时候小弟才四岁,他在外面见一个人就叫爸爸,有时候他甚至问我们有没有爸爸,我不知道怎么哄他,……我每天睡觉都是流着泪进入梦乡的。”

2.2.4.2监护人难以理解儿童的心理,有时甚至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研究者在调查中设计了“你有心里话一般会给谁说”这一问题,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首选的是母亲、好朋友和老师,而不是爷爷、奶奶。同时,爷爷、奶奶的某些失当教育行为更加激发了儿童的逆反心理,甚至发生吵架、打骂孩子的矛盾冲突。

2.2.4.3女童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积石山县是甘肃省唯一的一个多民族交叉县,少数民族居多,占52%以上。受封建思想影响,重男轻女思想比较突出,一些父母外出打工时,常常将男孩子带在身边,让女孩留守在家,致使女孩在艰辛的生活中更体会到自己不被重视的冷落感和无助感。一个留守儿童这样描述她自己内心的感受:“亲爱的妈妈我想告诉你们,我和弟弟都是你们所生的,又是您一把屎、一把尿抚养大的,可是,为什么对我的待遇不一样,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您经常说女孩长大肯定是没有男孩有出息,妈妈,我每当想起这句话,心里就很难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