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状况

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状况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山西省的劳动就业问题,有必要首先对山西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随着山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起伏变化而变化。
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状况_山西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

一、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状况

劳动就业问题集中反映了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反映着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领域的主要问题。研究山西省的劳动就业问题,有必要首先对山西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一)劳动力资源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对劳动力作了如下定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自然界的任何能力都不能称为劳动力;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劳动力的存在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人是劳动力的承担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只有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具有一定的健康条件,能够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才是劳动力的承担者,才具有劳动力;劳动力是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并非人的一切能力都是劳动力,劳动力只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或时期内,拥有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总和的劳动适龄人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劳动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列为劳动力资源。根据我国劳动就业制度规定,男的年满16岁到60岁,女的年满16岁到55岁,都列为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直接关系着人口的经济活动能力,关系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状况,从而对劳动就业发生重大作用和影响。

(二)山西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变化分析

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和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山西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加,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从2006—2010年全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变化情况来看(表1-1),主要有以下特点:

表1-1 全省总人口、劳动力资源和社会从业人员增长状况

img1

资料来源:2006—2010年山西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1.人口总量与劳动力资源持续增长

“十五”以来,在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共同作用下,山西省的人口发展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人口数量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期。但由于山西省人口基数较大,绝对增长量仍然很大。2010年11月,全省常住人口为3571.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的3247.12万人相比,10年增加324.09万人,增长9.98%;其中,与2005年底全省总人口为3355.21万人相比,5年增加2168万人,增长6.44%。伴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山西省劳动力资源也持续增长,其中2006年—2010年共增加165.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8%,为山西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2006—2010年5年间全省劳动力资源年平均增长率为6.87%,而同期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5.91%,劳动力资源年平均增长率快于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这主要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初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所致。

3.劳动力资源总数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0年底,山西省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2578.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2.1%,全省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71.49%增长到2010年的72.13%,反映出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社会从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比例持续降低,社会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慢于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

全省社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的比例(就业率),由2006年的64.71%,连年减少到2009年的64.15%,3年间社会就业率减少了0.46个百分点,只有2010年增加到65.39%。其直接原因在于多年来社会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一直慢于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可见,全省劳动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近年来山西省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伴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山西省劳动力资源也持续增长,而且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社会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慢于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导致了劳动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导致劳动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三)山西省劳动力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劳动力资源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复合指标。这里仅从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状况进行分析。

1.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特征

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是以往数十年或更长时间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迁移)变动的结果,又是未来劳动力资源发展变化的基础,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随着山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在山西省人口发展过程当中,人口年龄结构表现为:0~14岁人口继续减少,15~64岁人口继续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上升。2008年,全省0~14岁人口为625.8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8.35%,15~59岁人口为2382.3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9.85%,60岁以上人口为402.4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8%。与2007年相比较,全省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劳动人口比重上升了0.37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年龄人口比重上升了0.93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73.75%,是全省人口的大多数,劳动力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是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来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得青少年劳动力资源所占比例持续减少;壮年劳动力资源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劳动力资源整体实现了由青年型向壮年型的过渡和转变;中老年劳动力资源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劳动力资源结构老化的趋势明显。

2.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素质特征

人口受教育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综合性指标。根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山西省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0年,在中部地区居于首位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64岁人口是经济发展中的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2008年,山西省劳动年龄人口中的15~64岁和2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39和9年,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0.26年和0.09年;文盲率(一般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已有2000年的5.86%下降到2008年的3.66%。而且劳动力人口整体文化程度的重心上移,由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转变为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从山西省文盲人口的年龄结构看15~44岁中的文盲人口较少,仅占到文盲人口的约一成;45~59岁占到两成;而60岁以上的文盲人口较多,占到文盲人口的七成。这些数据表明,山西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