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助理记者何以能成为优秀记者

一个助理记者何以能成为优秀记者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何玉玲的名字,在宁夏不胫而走;何玉玲的事迹,在宁夏广为传颂;何玉玲的伤情,被许多人关注。何以会成为同行学习的榜样?何玉玲30岁才结婚。为了心爱的新闻事业,她不得不过起两地分居的生活。孩子7个月时,她就给孩子断了奶并且把他交给远在阿拉善左旗的父母领养,自己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但她发稿的数量、质量仍在《新消息报》的记者中处于前列。但她顾不上休息,放下熟睡的孩子,立即向报社发稿。
一个助理记者何以能成为优秀记者_满眼风光:全2 册

何玉玲的名字,在宁夏不胫而走;何玉玲的事迹,在宁夏广为传颂;何玉玲的伤情,被许多人关注。

2004年,“向何玉玲学习”的大字横幅在宁夏日报办公大楼上挂了很久;宁夏“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号召全自治区新闻出版工作者向她学习。

何玉玲是谁?何以会成为同行学习的榜样?

何玉玲只是《宁夏日报》子报《新消息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定点采访的记者,当记者只有5年,至今还只有助理记者职称!

其实,在此之前,何玉玲就很有名了。她采写的独家新闻拥很多读者。许多读者因为她的稿件记住了她的名字。在她长期驻守的阿拉善盟,当地新闻单位曾请她介绍过工作经验,那里的不少新闻工作者,早就把她作为学习的榜样了。阿拉善盟党委宣传部的人还专门到《新消息报》取经:“你们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记者的?”

我早就认识何玉玲。不仅在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多次接待过她,与她一起探讨过采访业务,而且读过她许多颇具特色的稿件,对她的勤奋好学留下很深的印象。

为了寻找她成长的足迹、探索她成名的秘密,我专门到新消息报报社进行采访。从该报副总编辑王晨口中,我听到一个颇感意外的情况:何玉玲本不是学新闻的,大学毕业时年龄也不算小了。刚到报社时,她的基础并不比别人好,起点也不比别人高,而且为人处世一直很低调。给人的印象也不够聪明机灵,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显山露水。

1999年8月,创办不久的新消息报面向社会招聘一批记者。王晨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何玉玲的考试成绩还有点靠后。是她的一篇采访习作打动了主考官。当时,报社组织这些已经通过初试的应聘者到银川的一家大商场采访。应聘者一进商场,就呼啦一下撒向各个柜台,何玉玲落在后面,竟无处可去了。但她灵机一动,另辟蹊径,以这次活动为题材写出一篇不错的现场新闻。这篇东西,视角新颖,胜过了那些正面采访的多篇稿件。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何玉玲是个有心人。王晨和其他编辑在改她的稿子时,她常常站在一旁观察,随时请教。稿子见报了,她总忘不了拿出自己的原稿进行对照,查找不足。

何玉玲30岁才结婚。爱人在阿拉善左旗工作。为了心爱的新闻事业,她不得不过起两地分居的生活。在那不短的试用期间,一切都存在变数。全家人都希望她回阿拉善左旗去,结束分居、动荡的生活。家乡也有稳定的教师工作在等待着她。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何玉玲也有过思想波动,但她实在割舍不下对新闻事业那份痴情。最终,她还是决定留下来,朝着自己认准的目标攀登。然而,就在她在事业上努力爬坡时,她怀孕了。这时,她已经31岁了。她陷入矛盾之中。为此,她找到报社领导,说出了想拿掉孩子的想法。不料,报社领导不但不支持她,而且还批评了她。她这才不再犹豫了。她克服怀孕带来的种种不便,奔波在采访一线。直到怀孕8个多月了,她还到处采访。有人看见她挺着个大肚子采访,颇为不解:“你怎么到这时候还到处跑?你们报社对你是不是太……”她这才回到编辑部,专心当起了编辑。一直干到生产的前几天,她才离开岗位。孩子7个月时,她就给孩子断了奶并且把他交给远在阿拉善左旗的父母领养,自己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何玉玲这么投入地工作,根本无法顾家。为此,夫妻俩没少闹矛盾。她的爱人用“三多”来形容她:外出的时间比在家里时间多,与采访对象在一起的时间比与他在一起的时间多,抱电脑的时间比抱孩子的时间多。

2002年7月,报社考虑何玉玲家在阿拉善左旗的实际情况,决定派她到阿拉善盟驻点采访。别看阿拉善盟总共只有20多万人口,面积竟有28万平方公里,比4个宁夏还大,许多地方人迹罕至。但是,何玉玲竟在一年多时间内几乎跑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编辑部从她的来稿中发现,她一会是在东面跑,一会又跑到西面。这一东一西,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而她竟是在两三天内跑完的。她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路上。副总编辑王晨感叹:何玉玲写的东西,都是跑来的!她的许多稿件中都有她的身影,都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

应该说,在地广人稀的阿拉善盟定点采访,具有很多不利因素。都市报的特点又决定很多题材都不能采写。但她发稿的数量、质量仍在《新消息报》的记者中处于前列。在驻点的一年里,她就发出20多块专版,这更是无人可比。她采写的《南寺古塔倒塌之谜》《大漠中的海底世界》《生活在阿拉善的上海孤儿》《我参加了腾格尔的婚礼》等新闻都被大量转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她跟踪几个月才采访成功的《“沙漠人参”逍遥太空游 苁蓉种子搭“神舟”四号返回》,在多种评奖中过关斩将,频频获奖,最终获得中国新闻奖。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为这些稿件吃了多少苦。为了采访飞播造林,她冲进颠簸的飞机机舱;为了探察沙漠中的旅游资源,她踏上从没有人走过的线路;为了寻找居住在贺兰山巅的“山顶洞人”,她爬上白雪皑皑的高山;为了亲眼看一下沙海中的神奇古墓,她租车横穿腾格里沙漠……东风航天城、黑水古城、居延海、中蒙边界策克口岸,都留下了她采访的足迹。她坐过大卡车,住过车马店,睡过几十人的大通铺,喝过苦咸水,吃过盐碱水煮过的方便面。几乎每次出远门,她都吃满嘴沙子,披满身泥土。副总编辑王晨至今还记得,一次,他见何玉玲从外地回来满脸疲惫,便关心地询问。何玉玲这才说出自己刚刚结束的采访经历:“我现在身体像散了架一样……”为了给报社省钱,她出去采访常常搭车或乘班车,很少乘出租车,也很少住宾馆。为了工作,她常常搭进自己的工资。报社领导多次对她说,该报销的,我们都会给你报销,你不要把自己抠得太紧了。但她似乎没有听进去。她依然频频地在外面跑,报销的经费依然不多。

刚到阿拉善时,报社还没有给她配备电脑和照相机。她就到网吧去发稿,一年中竟有200多个夜晚是在网吧中度过的。为了抢时间发稿,她常常在深夜四处找网吧。后来,报社为她配上了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照相机,她便与这两件武器形影不离,随时注意捕捉新闻,及时将新闻发回报社。2003年7月,她带着两岁的儿子回报社述职。在返回途中遭遇山洪,她毫不犹豫地下车拍片。没想到,不懂事的儿子为了追她,竟站到了滔滔洪水中。小孩吓呆了,站在洪水中一动不动。车上的人朝她怒吼,她才发现危险,急忙跑过去把孩子抱上车。等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但她顾不上休息,放下熟睡的孩子,立即向报社发稿。等她12点发完稿给孩子脱衣服时,才发现孩子的裤腿全都湿透了。一种愧疚涌上她的心头。

何玉玲用自己的实际工作打开了局面。刚到阿拉善时,没有任何单位、任何人主动找她;可是,不久她就成为当地的名人,当地有什么事,都忘不了通知她。她采写的新闻,也常常被当地媒体“出口转内销”。

2003年9月,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银川举行。报社临时抽调她参加报道组,但她却没有拿上运动会的记者证,采访因此阻力重重,但她毫无怨言。开幕式当天,她无法进入主会场,便设法取得了主会场旁边一户居民的支持,然后又以串亲戚的名义越过两道警戒线。最终在阳台上观看了开幕式并写出颇有趣味的特写《窗外的开幕式》。运动会虽然只有十来天,何玉玲竟发稿近20篇。

运动会的采访一结束,何玉玲立即返回阿拉善,投入到新的采访之中。

2003年9月21日,她与当地几位记者应阿拉善盟交通局之邀采访公路建设情况,在从阿拉善右旗赶往甘肃省金昌市的路上不幸发生车祸。越野车几次翻滚,车上的阿拉善电台记者斯琴当场殉职,其余四人全部受伤。何玉玲是受伤最重的一个。当她苏醒时,发现自己被抛出十来米,已经无法动弹了。这时,她满身疼痛,但她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伤情,而是自己的电脑和照相机。那里面,有她一年多的采访素材,有她还未来得及发出的新闻,一旦损坏、丢失,就前功尽弃了。当看见这两个“朋友”在自己身边不远处安然无恙时,她才露出笑容。

何玉玲等人当即被送到附近只有几名医务人员的医院抢救。新消息报得知情况后,迅速派人驱车500多公里前去接应。5天以后,已被诊断为锁骨粉碎性骨折、颈椎骨5处压缩性骨折的何玉玲,又被转到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不幸的消息传来,副总编辑王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他感叹:“这么优秀的记者,遭遇这样的不幸,太可惜了!”第二天一早,王晨就和同事们到医院探望。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也颇受感动的是,何玉玲尽管浑身伤痛、有气无力,但她没有悲悲戚戚、哭哭啼啼,而是始终都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她对每一位探视者都报以真诚、坦然的微笑。这笑容,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她没有任何抱怨,没有向报社、医院和阿拉善盟交通局等单位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阿盟交通局的人一再对她说,你是为我们受的伤,你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会尽力满足你。但她就是不提。这让所有知情人都十分感动。

何玉玲的头发被剃光,头部和颈部被器械牢牢固定。这一固定就是几个月。她的头和手都不能动,甚至连衣服都不能穿,痛苦可想而知,但她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工作。手术后没几天,她的右手能动了,她就让人把她的电脑悄悄送到医院。想到还有几个线索没采访完,还有几个采访需要补充材料,她心中十分焦急。她决定通过电话进行采访。为此,她让家人替她拿着电话,自己则用仅能动的一只手记下电话内容。然后,她再口述稿件,让人帮她抄写成篇。后来,她能坐起来了,就自己在电脑上写稿。医护人员几次要没收她的电脑并向她提出警告,她就趁他们不注意悄悄地写。就这样,何玉玲在病床上居然给报社发回10余篇稿件,累计有10多万字。而她为此支付的电话费竟达2000多元。她说,我要试试,我还能不能工作?我什么时候能重返工作岗位?

周身的疼痛,没有摧残何玉玲的意志;长达5个月的漫长治疗,没有动摇何玉玲的追求。经历了这场不幸,她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更强烈了。

宁夏记协的负责人被何玉玲的精神感动了,激动地向我述说了他们的敬佩之情,希望广泛宣传她的事迹;宁夏日报社社长白皋被何玉玲的精神打动了,他到医院探视后竟夜不能寐,连夜写出号召全社向何玉玲学习的文章。宁夏党委宣传部的领导被何玉玲的精神感染了,做出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向她学习的决定。从此,宁夏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学有典型,赶有方向。2004年,何玉玲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一个从业仅仅5年的记者的成长经历,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新消息报副总编辑王晨说,何玉玲的事迹非常感人,她完全可以成为全国新闻界学习的榜样。

伤情一有好转,她就迫不及待地回报社看望了自己的战友,坐在自己的电脑桌前,摸着那久违的键盘,脸上流露出渴望工作的神情。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还有伤痛的折磨,何玉玲还是回到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读者又在报上看到了她的名字和作品。

从何玉玲的成长经历中,我找到了答案:一个记者,只要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勤奋学习、踏实苦干、深入实际、求真务实,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原载2004年4月10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