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书是没白念,农村有他的用武之地。我们村里就需要这样的人!”这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通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耀泉评价他的“助理”、大学生村官杨建军的话。提起这个才认识没几个月的回族小伙子,这位当了18年村干部的回族老党员,脸上写满了赞许、信任和期待。
记者去采访时,杨建军正在电脑上下载有关农业科技的资料。虽然去年11月才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但他已把自己完全融入了这里。记者从他的嘴里听到的都是“我们村”如何、如何。对村里的基本情况,他也是了如指掌了。
杨建军是2004年从宁夏大学农学院毕业的,来自宁夏南部固原地区。此前,他先后在银川市绿化部门搞绿化、在一家公司搞向日葵育种,每月有1400元的稳定收入,已拥有助理农艺师职称。去年10月,他偶然在网上看到银川市招考大学生村官的信息,便立即前去报名。经过银川市兴庆区组织部门的笔试、面试和考查,他十分高兴地和另外43人一道成为这个区的“大学生村官”。
杨建军担任主任助理的通南村,是个回族人口占99.3%的纯回民村,全村近4000口人人均收入已超过4100元,但这仍低于兴庆区平均水平。村委会领导班子5名成员,只有主任马耀泉一人是高中生。马耀泉告诉记者:去年,通南村真是好事不断:上级拨款28万元为他们重建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竖起了篮球架,给他们添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摄影机、数码照相机等一整套现代化设备。而最令他振奋的,他也最看重的,还是杨建军的到来。听说要派“大学生村官”,他提出要个学农的,结果就真的给村里派来个学农的。他事先还搞了个“外调”,当得知杨建军在大学期间曾担任过系学生会副主席,心里就更有底了。
兴庆区党委和组织部的领导不仅对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特殊“村官”寄予厚望,而且格外关心他们,对他们工作、生活都给予周到的安排。所以,杨建军一进村就立即投入工作。
马耀泉这样描述杨建军到来后村里的变化:原来闲置的现代化办公、娱乐设备全都派上用场了,村里的信息马上灵了,工作效率迅速提高了,解决问题更加规范了,文档处理更有条理了……这一个人可是发挥了大作用了!
杨建军不仅是“主任助理”,而且是“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的信息员。由于他的到来,这个信息网才算通到了村里。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在网上发表多条村里的新闻,向网上提供15条村里的供求信息。
杨建军下载的科技资料和政治学习资料,成为村里群众最爱看的东西。杨建军组织的农技专家与村里群众的“网上互动”,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吸引了数百人观看,场面热烈。现在,马耀泉和村里的许多群众都学会了网上读报和上网查询信息。
周围群众都知道村里来了个本事很大的“杨助理”,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每天来找他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多时一天竟有十几个人。
杨建军也到农户家中走访,现已走访了50户。为此,他还自拟了调查登记表。
在调查中,杨建军发现,这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村,水稻的单产却不高。为此,他找出其中的9大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他还准备到宁夏农科院拜师,请那里的专家来村里指导。他把目标瞄准了高级农艺师冯卫东。他充满希望地对记者说,如果把水稻的单产由现在的1100市斤,提高到高产地区的1400市斤,那么人均3.1亩耕地的通南村人均收入就可以提高600元,这是多么鼓舞人心啊!他对此充满信心。
杨建军调研的不止这些,他的设想、规划也不止这些。在这里,他的理想好像插上了翅膀。
马耀泉感叹:村里多了这么一个人,做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问题啊!
杨建军现在每月拿到的就是兴庆区组织部发给的800元钱,此外再也没有别的收入了。由于工作面的扩大、联系人的增多,他每月电话费已超过100元,但没有补贴,也无处报销。
从1400元降到800元,杨建军每月的收入少了一大截。虽然收入比原来少了,但他却感到很充实,一点也没有后悔。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我觉得自己创造的价值高了、发挥的作用大了。“服务群众,提高自己”,是我的追求。不虚度年华,不浪费青春,是我的信念。将来我离开这里时,只要村里人说一句:这个小伙子干得不错,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建军在上大学时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来到通南村不久,他又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现在,他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了。
陪同记者采访的兴庆区区委组织部干部陈德卫对杨建军赞赏有加。他断言:这个小伙子将来一定会干出大成绩的!
(原载2008年4月22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