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年振兴,铸就辉煌

十年振兴,铸就辉煌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仅用十年时间,沈阳一跃成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范。县域经济呈现半壁江山,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带动沈阳发展的重要力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沈阳生产的世界级产品已达51个,44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哈大高铁,沈抚城际铁路,沈抚、沈本、沈彰、沈阜等一批重点公路建成通车。城市登记失业率多年保持在3%左右,始终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十年振兴,铸就辉煌_振兴沈阳10年成就图文志

市民休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城区文明素质和群众幸福感指数不断提高(王毅 摄)

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的十年,是沈阳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十年,是从失落到崛起,彻底摆脱“东北现象”困扰,走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轨道的十年,也是沈阳经济发展最快、百姓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改善最大的十年。

仅用十年时间,沈阳一跃成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范。

财富中心(沈河区新闻中心 供图)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李雪松 摄)

方圆大厦(沈河区新闻中心 供图)

五爱市场夜景(沈河区新闻中心 供图)

魅力三好电子一条街(和平区 供图)

一、经济实力增强,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2012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06.8亿元,相当于十年前的4个沈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2.2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8倍、16.4倍和4.4倍,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十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4.9%的高速增长。

规模宏大的法库风电场(法库县 供图)

沈阳东中街(王毅 摄)

二、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联动构想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已建立起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副产品、现代建筑等新型产业体系;生物制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规模迅速扩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858.4亿元,是十年前的15.5倍。金融、物流、信息、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呈现半壁江山,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带动沈阳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一批民营、外资企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国际美食节上的韩国拌饭(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 供图)

2010年第十一届医疗器械博览会(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 供图)

自行车展会盛况(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 供图)

现代化农业——多种经营(于洪区 供图)

辽中县满都户柳编厂(刁宝成 摄)

环球高压电瓷有限公司的电瓷产品(王军 赵家隆 摄)

现代化地板砖生产线(法库县 供图)

辽中寒富苹果(赵国荣 摄)

养鸭专业户(苏明华 摄)

鱼米之乡(辽中县 供图)

法库县万寿菊生产基地(邓奇 摄)

三、空间优化,发展格局更加明确

沈阳着眼区域发展大格局,拓展、优化发展空间。通过三次大的空间布局和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定位明确、各显优势、良性互补、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格局。东部汽车城、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北部农产品深加工和光电产业基地、中部“金廊”现代服务业发展带……以沈阳为核心的沈阳经济区八城市,正加快一体化进程,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沈抚新城已见雏形,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沈铁工业走廊等合作势头强劲。

夏日枫露园——大东区作为沈阳首批省级生态城区,全区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37%(王毅 摄)

沈抚新城(陆兵 摄)

四、科技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建立国家和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449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平均增速近40%。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沈阳生产的世界级产品已达51个,44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浑南现代有轨电车(王林 摄)

五、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

地铁1号、2号线通车运营,沈阳迈入地铁时代。浑南现代有轨电车投入使用。哈大高铁,沈抚城际铁路,沈抚、沈本、沈彰、沈阜等一批重点公路建成通车。十年中改扩建一、二、三环路,实施“小巷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

桃仙国际机场内景(陆兵 摄)

沈阳世博园百合塔(刘杰敏 摄)

桃仙国际机场、沈阳站、沈阳北站、奥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世博园等一批标志性公共设施建成使用,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六、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增强

25户大型国企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73户国企实施破产,中小企业改制任务全面完成,一批企业在改制重组中“脱胎换骨”。十年引进超千万美元项目473个,调进外资166.2亿美元,宝马、米其林、通用等8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沈阳投资项目近152个。

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外景(王毅 摄)

七、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000多个烟囱成为历史,2000多个锅炉房被拆除。201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绿地12平方米;大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29天,污水处理率达到84%。

沈阳鸟岛西面的荷塘美景(李浩 摄)

辽河橡胶坝(王志伟 摄)

辽河、浑河、蒲河整治一新,卧龙湖、七星湿地得到全面保护。生态市创建达标率92%,由过去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一跃成为“国家环保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沈阳正在向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目标迈进。

俯瞰卧龙湖(康平县 供图)

湿地来客(程云飞 摄)

组图:浑河春来早(马春斌 摄)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4万元和1.3万元,均为2002年的3.7倍(见图表1)。累计完成棚户区等危旧房改造26万户,全市人均住房面积由2002年的19.1平方米提高到32.8平方米(见图表2)。城市登记失业率多年保持在3%左右,始终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图表1

图表2

改造前的建设大路以北棚户区(铁西区委办公室 供图)

改造后的建设大路以北新景(铁西区委办公室 供图)

昔日棚户区,今日高楼林立(铁西区委办公室 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