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村镇房屋的结构类型一般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不同结构的房屋,其抗震性能是不同的。
(1)土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木架承重房屋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梁、柱各结点的牢固度和梁、柱、檩构架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木架房屋的梁柱间、屋架间连接多采用榫结合,不能形成刚性节点,在地震作用下,节点不仅承受水平力,还承受拉扭作用力,因此节点处容易产生拉脱、折榫现象,导致木构架的局部破坏或全部塌落。木架的柱底为直接搁置于石质基础上,或直接嵌入基础的凹槽,地震时柱脚易滑脱,导致房屋整体倾斜甚至倒塌。
土墙承重房屋的抗震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墙体强度、墙体与屋盖系统搭接处的牢固程度。土墙体承载力低、自重大、延性差,纵横墙体之间无相互拉结的措施,地震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墙体开裂、墙体外倾的现象。一些房屋不设端屋架,采用硬山搁檩,梁檩与墙体没有牢固的连接措施,地震时两者在搭接处冲撞,容易造成梁檩拔出,山墙倒塌,甚至落架等震害。由于两者在材料特性和力学性能上的差异,混合承重房屋整体性差,在地震作用下,土墙和木架的过渡处墙体还承受着主要的地震力。随着地震力的增强,梁檩与墙体接触部位由于两者运动相位差而引起梁檩对墙体的冲撞,使墙体局部塌落甚至屋架倾倒。木架承重部分因受破坏的影响,使边跨部位梁檩产生一定的扭动错位,甚至使混合承重部位整体落架。
(2)砖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砖木结构房屋,其砖墙的强度较土坯和夯土墙高,抗震性能比土墙承重房屋好。其震害主要表现是局部倒塌和轻微破坏。局部倒塌主要发生在带山墙的房间,表现为构架歪斜;轻微破坏表现为木构架基本完好,但墙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墙倾斜、开裂等。
(3)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受房屋的建筑形式、构造措施、施工工艺和质量的影响。房屋的结构平、立面体形复杂,横墙间距较大,门窗洞口布置不合理,窗间墙过小,会导致房屋整体性能不强。部分房屋的纵横墙采用直搓,不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局部突出部分,如女儿墙、楼梯井与主体部分连接不牢,在低烈度地震影响下容易发生破坏。施工质量,特别是砂浆的质量对房屋的抗震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