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洩湖镇沙河村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引导群众积极推广立体种植,大搞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一亩地当几亩用,一年亩产粮食1188斤,蔬菜2491斤,纯收入1051元,创出了种植业生产“三过千”的好效益,提供了发展立体农业的有益经验。
一、概况
地处灞河中游川道,紧挨“长坪”公路的沙河村共有525户,2223人,2441亩耕地。这里水土条件优越,交通也很便利,但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一点。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前的198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只有19.99万元,而粮食收入就占60.5%,户均收入218元,人均收入只有50元,真是“单一种粮粮不丰,天天种田年年穷”,温饱问题不得解决,花钱更是不敢妄想。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他们发挥传统的种蒜优势,大搞间作套种,立体发展,不断扩大生产活动空间。去年全村间套种植面积550亩,创造了一年内亩产粮食过千斤,收获蔬菜过千斤,纯收入过千元的“三过千”的奇迹,使全村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98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41万元(其中间套种植收入占40%),户均纯收入1741元,人均纯收入411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7.1倍、7.98倍和8.2倍。现在全村农民绝大多数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昔日的“二流子”如今成了致富能手,过去的旧瓦房如今换成了一砖到顶的新瓦房,有的还盖起了楼房,电视机、收录机等高档消费品把寂静的乡村变得热热闹闹。这里一年四季不是玉米青就是麦子黄,不是蔬菜绿就是瓜果香,没有空白田,没有荒河滩,他们生产的蔬菜瓜果除自食外,还输送到西安、甘肃、青海、湖北、山西等地市场,真正打破了单一的经济格局,走出了农业徘徊局面。
二、做法
沙河村农民把人多地少的压力变成治穷致富的动力,他们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和传统农业框框,大胆实践,不断摸索,终于创造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间套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1、粮菜间套,一种办法是玉米——蒜苗——小麦间套。即在5月底6月初麦收后,搞玉米宽行密植,行距1米,株距15公分,到8月中旬在1米宽的空带里全部栽上经过低温催芽的蒜籽,其行距为15公分,株距2公分。9月底收获玉米后,又在蒜苗空行间种小麦,当年12月至下年2月将蒜苗收完。每年亩产玉米800斤,小麦600斤,蒜苗2300斤,全村种了200亩,共产粮28万斤、蒜苗46万斤,蔬菜收入达22.4万元,除去籽种及各种费用外,每年纯收入15.1万元。另一种办法是玉米——蒜薹间套,即在6月初种玉米,8月中旬种蒜籽,玉米、蒜苗同时生长,9月底玉米收获后,到下年4—5月份收蒜薹,5月底收大蒜。而后接着种玉米。亩产玉米800斤,蒜薹1600斤、大蒜600斤。全村共种了350亩,每年产粮28万斤,蒜薹56万斤,大蒜21万斤,粮菜收入52.8万元,除去各种费用外,每年纯收入达42.71万元。村民胡天善去年搞了1.2亩间套,大蒜收获后,又种上西红柿、黄瓜等八种蔬菜,除蒜薹、大蒜外,产鲜菜2100斤,全年收入1700多元。
2、瓜菜间套。即在一块地里全部种上蒜苗,春节前后隔3米挖去1米宽的蒜苗,初春套种西瓜。这样每年亩产蒜苗360斤、蒜薹1120斤、大蒜420斤、西瓜6000斤,收入1994元,除去各种费用外,每亩纯收入1700多元。村民胡仲民去年在未挂果的二亩樱桃园里套种大蒜和西瓜,一年净收入3000多元。
3、果菜间套。即利用不同果树的生长空间差在同一块地里种不同的果树,同时还可套种各种蔬菜。村民胡生华1986年栽了1.4亩桃树,1987年又套栽上樱桃,同时在果树之间套种菠菜、芹菜、西葫芦、西红柿等七八种蔬菜,今年桃树已挂果,每亩纯收入超千元。
4、菜菜间套。即在同一块地里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达到四季有菜,不露白地。村民刘良锋1982年承包了二亩河滩地,几年来,采取韭菜——西红柿——秋豆角轮番间套的办法,经过精心治理,精心耕作,亩产蔬菜万斤以上,一年收入达2100元。
三、经验
沙河村的间套种植,立体发展之所以这样迅速,小成气候,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沙河村历史上虽有种植大蒜的习惯,但在十年改革前,由于长期单一经营,一些农民只能提心吊胆地在自留地里种植,仅仅限于换几个油盐钱。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群众仍然把眼睛只盯在粮食上,多种经营的手脚放不开,他们有的怕再遇灾荒年挨饿,有的怕菜种不好,粮减产,因而只在“温饱”上打转转。198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和措施,乡、村干部一面用本地“单一种粮粮不丰”的教训启发群众,一面用外地的先进事例引导群众,教育群众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小农观念,树立商品经济观念,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他们结合本村地平能灌,交通方便的特点,发挥传统种蒜的特长,提出了“粮经间套,综合发展”的设想,号召群众大搞科学套种,发展立体农业。1981年套种面积仅51亩,1984年发展到302亩,到1988年增加到550多亩。
2、干部带头,典型引路。农村有句俗话,叫做“不见兔子不撒鹰”。尽管这个村有种蒜的传统技术,但是限于小打小闹,要作为一项商品生产的项目大面积搞,多数群众仍不愿轻易冒险。如何尽快打开局面呢?村主任张剑仓虚心向种蒜能手周乾升请教,然后自己先搞了八分地的玉米—大蒜套种,随后村上其他11名干部也紧跟着搞起来,两三年时间,群众便纷纷效仿。普遍搞起来后,村上又及时总结推广了周乾升“饱底、种肥带些磷”的高产早熟早应市的经验,并让其现场指导示范,很快使全村间套面积骤然增加。村民张德刚,一家五口人住着一洞破窑,欠债2000多元,他破罐子破摔,整日不是游逛,就是“砸洋泡”。1985年在干部群众的影响下,他也搞了1亩多玉米套大蒜,年收入1100元,从此安心务农过日子,还申请了庄基准备盖房。在沙河村的影响下,邻近村组乡镇间作套种已发展到了3000多亩。
3、搞好服务,促进发展。在立体种植稍成气候情况下,各级领导又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社会化服务。一是村上筹集了资金,修复已废弃的8眼机井,保证了群众及时灌溉;二是村上每年从丹凤、岐山、宝鸡、商县等地引进千余斤优质蒜种,分配到户,提高大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三是发挥在外厨师和职工的牵线作用,不断开拓鲜菜销售市场,该村生产的蒜薹、大蒜已远销西安、甘肃、青海、湖北、山西等地市场;四是每近收获旺季,村上组织群众在沿公路的菜地里搭起帐篷,形成季节鲜菜批发销售市场;五是为保菜农安全,村镇与当地派出所及灞桥公安分局一起,在洩湖至堡子村一带夜间巡逻,打击拦路抢劫犯罪分子,保证菜农和商贩的安全。村支书张新权用自己卡车为乡亲义务送菜。总之,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村上都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村主任着手为群众摸索鲜蒜薹的土法储藏经验。
四、启示
沙河村走间作套种。立体发展,增值高效的路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有效地缓解了粮食与经济作物因效益悬殊而引起的争地矛盾,显示了新时期农民的创造精神,为我们走出农业徘徊局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提供了立体种植的典型,促进了农作物合理布局,展示了川塬土地稀缺地区发展经济,改造传统农业的成功道路。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农业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我县近几年耕地减少幅度较大,因此,提倡合理布局农作物和优化栽培,发展立体农业,一亩地顶几亩地用,对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无疑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是提供了以经促农、以农补农的经验。目前发展农业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与其级级伸手要钱,不如走“以经促农,以农补农”的自我发展道路,沙河村农民正是从单一经营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靠合理布局农作物,靠追加物化投入,以地养地、以农补农,夺得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双丰收,实现了“三过千”的经济效益,走上了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我县至今尚有不少地方的农民,除了一年到头打几担粮食外,别无其他收入,他们只能用卖一些粮食的钱来买一点化肥。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民更应从中得到启示,如果搞些立体种植,增加些收入,那么农业经营的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三是为我县同类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示范。我县东川、西川、焦汤川道地区有与沙河村同等的条件,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应该大胆尝试,效仿他们的做法。即使在旱原、北岭地区,那些地质好、离村近、管理方便的土地,也可摸索适合于本地的套种作物。特别是岭区,要改变粗放经营的传统,提倡集约经营。如果粮食打多了,收入增加了,偏远的土地就可以用来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这样就会出现“粮经牧”的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
总之,大力推广间作套种,发展立体农业,把一亩地当几亩地用,那就必将促进我县农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载1989年蓝田《调研资料汇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