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把县域经济第一次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则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又是一个新课题。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在摆脱徘徊,通过阶段性竞争发展,跻身区域中心城市行列。县域经济是现代经济,不是“诸侯经济”,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跳出县域范围发展经济,确立竞争优势,不能画地为牢,小圈圈里搞“鸟笼经济”。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_野兰花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老问题,因为县的建制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立48个郡,郡下再设若干县。此后,县的建制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县级单位。但把县域经济第一次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则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又是一个新课题。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壮大。但在实践中,各县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困难,制约了县域经济继续发展。笔者在分析县域经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发展县域经济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县域经济的科学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县域经济的特点

1、区域性。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具有一个特定的以行政区划为界定的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在这个区域内,因其特有的地理区位,长期形成的历史人文和特定的自然资源,使得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同时,县域经济又是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2、综合性。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从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看,它既包含城镇经济,又包含农村经济;从经济活动的产业特征看,它囊括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从资产的所有制角度看,它既有国有经济,又有集体经济,还有个体、私有和混合经济。

3、开放性。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它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不能搞人为的市场分割。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和边界,冲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民族关系等影响,在更大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区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获取竞争优势。

4、中介性。县域经济既不是以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也不是以企业等单个经济主体为对象的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县域经济中既有农业经济,也有工业经济,因此它承担着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相结合的重任;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又连着广大的农村,处于农村和城市的中间地带。这些特点决定了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中介性质。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方向选择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建国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重心。

第一阶段是农村经济阶段。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主体就是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的关注点和工作着力点是农民种什么和养什么,以及如何种、如何养,种多少、养多少,如数收购上缴。这一阶段的县域经济也有一些县办国营和集体企业,但大多规模小、技术程度低,其经济总量在县域经济中占的份额很小。这一阶段,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差异很小。

第二个阶段是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的重点转向乡镇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初期,国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试行双轨制,这为计划外产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机会。那时国家尚处在严重的短缺经济时期,只要有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销路,生产企业就可以赚钱,这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而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人缺乏资本积累用于投资办厂,各级政策也不利于个人办厂,而且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也使农民手中有了一些钱,这也使乡村筹资成为可能,这些是乡镇企业得以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当时,我们称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异军突起,现在看来,实属必然。经过这一阶段的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线的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拉大,沿海地区、大城市近郊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远优于其他地区,这也是客观环境使然。在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的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过渡,如张家港、无锡、温州等。

第三阶段是全面推进“三化”阶段。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区域性过剩,农业和农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工作结合起来,丰富了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方向迈进。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在摆脱徘徊,通过阶段性竞争发展,跻身区域中心城市行列。如广东的顺德、东莞等地就是通过工业化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选择

1、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没有国界,更没有县界。县域经济是现代经济,不是“诸侯经济”,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跳出县域范围发展经济,确立竞争优势,不能画地为牢,小圈圈里搞“鸟笼经济”。经济发达的县,有一条普遍的经验:发展县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江苏省昆山市是我国县域经济十强之一。其最大成功就在于他们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走出了一条外向带动、后来居上的发展之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就开始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一跃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的新兴工商城市。他们曾经创下三个一的记录:平均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平均每天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平均每天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人民币。如今,作为一个县级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32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估中名列前五名。

2、县域经济是特色化、多样化经济。县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我们看到县域经济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必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成功的县域经济都有各自的显著特点:有的一县一品,有的一县多品;或特色农业、特色工业;或特色出口贸易、特色矿产资源产业;抑或是特色旅游业,等等。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应结合县域实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工夫,建立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要从根本上打破县就是农、农就是粮的老模式。

全国县域经济十强之一的浙江绍兴县,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著名的纺织城。绍兴县发扬传统的轻纺优势,全力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他们以工业区作为载体,培育了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他们通过建设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加快对轻纺城市市场的改造升级,使轻纺产业拥有两个全国之最,即设备最好、产量最高,被中国纺织协会命名为全国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

3、县域经济是民营化经济。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广泛性、多元性的特征。民营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县域经济民营化,是一种机制灵活、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激活生产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的发展战略。换句话说,富县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营。县域经济民营化主要体现为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利益分配要素化、生产经营社会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等等。温州既无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温州人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家万户闯市场,个体户、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的私营经济的发展。湖南省的邵东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药材市场和小五金市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90%以上的县域财政收入。

4、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县作为连接城乡的结合部,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是城乡统筹的基点,也是城乡统筹的落脚点;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一个县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看城乡经济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人与自然是否实现和谐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改变传统思维,打破城乡壁垒,按照城乡统筹思路确立发展战略,确立经营县域经济的新理念,不要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当地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将农村的资源、城市的消费和支柱产业、农民就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地域特点和功能完备的城乡协调、良性循环的区域经济。

江阴是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榜首。它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江苏省的第一财神县。它拥有14家上市公司,被称为华夏A股第一县。它还拥有一批处于全国同行业老大地位的龙头企业,一批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的单打冠军。2004年,全市GDP638亿元,财政收入92亿元,人均GDP达到5.4万元。一个县级市发展得这样快,重要原因是他们始终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坚持城与乡,人口、环境、资源统筹协调发展,按照农村集镇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全速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科教文卫事业一体化,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协调发展。

5、县域经济的最终目标是现代化经济。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县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县域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因此,我们现在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首先,要积极适应WTO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争得一定的份额。其次,要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块块经济,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构筑县域工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县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第三,要及时转变政府职能,增强规划、服务和经营意识,增强独立性,扩大自主权,创造性地选择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扩大县域经济总量,壮大县级财政实力,力求早日实现县域经济现代化,实现县域人民生产生活的现代化。

三、县域经济作用和地位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可见,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目前全国属于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单位有2070个(包括1643个县、377个市级县、50个财政收入和市政建设相对独立,并能够提供完整经济社会资料的区)。县域单位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5%,经济总量占一半以上,财政收入占23.6%,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占28%,投资总量占全国的1/3。特别是,我国13亿人中,有9.3亿人口是农村户籍,同时还有1.6亿人生活在2000多个县级单位的小城镇中,这就意味着全国11亿人生活在广大县域单位之间,而全国生活在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只有不到2亿人。可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县域经济的问题囊括了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以及绝大部分中小县城居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汇合点,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县及县以下。

(三)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操作平台。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因此县域经济是实施五个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同时,县一级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好坏,关系到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

(四)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中央提出,促进农民增收要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综合性的措施,靠调整农业结构增收,靠拓宽就业门路增收,靠深化改革增收,靠增加投入增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大力拓宽农业外部的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切实减少农民收入的损失,不断增强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能力。但如何整合这些增收的措施?我想县域经济是最好的载体。因为在县(市)这个层次,行政、经济、社会管理手段比较完备,具有统揽市场经济的功能;也因为资源禀赋较好,整合资源的余地较大,易于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由于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较大,因而易于形成工业和农业、城镇和农村的良性发展和循环。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所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典范”进行的高度概括。由于县域经济发展受市场、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也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不同的路径。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考察,按照“有成效、可比较、可复制”的原则,笔者归纳和总结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

(一)“小企业、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引领模式。现代化工业大生产,需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获得“规模效益”。目前在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县域地理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依赖于一个或少量特大规模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鲜见,而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在集群内运行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形成产业集群的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起步的门槛较低,容易在短期内调动民间的闲散资金,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克服大型企业建设周期长,对于资金、技术、管理要求高的“缺陷”。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容易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性变化的要求。第二,企业集群形成规模。大量在空间上具有紧密性的中小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相同或相近,容易产生大企业经常具备的“规模效益”,提高“小个体”生产率。每个企业可以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柔韧性的情况下,从“规模”中获得益处。如“规模”内专业人才市场降低了雇员与企业之间的相对搜寻成本及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规模”内工作;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企业之间容易建立起协调与信息机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以及契约的谈判和履行成本;地域的相对集中使得市场、技术等信息的竞争及相互模仿推动了成本的下降与操作方法的优化。第三,集群内分工合作十分明确。从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角度看,小企业“规模”内部基于开拓共同市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间有序的竞争来激活创新的动力,而且,专业化分工也使小企业日益专精于某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产业的空间集聚,中小企业“规模化”使相互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降低了以信息搜索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

这种基于“小企业、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模式已经产生了很多成功的典范。在浙江,号称中国袜业之乡的诸暨市大唐镇,有上万家企业从事织袜、接缝、印染、定型、包装等专业化生产,已经形成企业在区域内的集群。湖北仙桃市彭场镇无纺布工业城,聚集了40多家无纺布制品企业,年出口无纺布制品集装箱标柜5000多个,出口交货价值6亿多元,占全国出口的1/3,成为全国无纺布出口第一镇。“小企业,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模式,虽然企业生产规模小,但经过市场条件下的不断整合,整体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包括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等内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通过发展在一定区域内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县(市)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文优势,并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外联国内外大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龙头企业。第二,通过不断发展壮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一个系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建立起以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为主,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第三,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通过种养、加工、流通的有机结合,发展起资源集中、资产集中、资金技术集中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从而发挥农业规模优势,取得规模效益。

农业是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虽然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工业大县,但如果发展措施得力,在国家不断强化支持保护下,也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由于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只要质量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山东省是依靠农业产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山东诸城市,2002年各类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900多家,70%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实践证明,对于工业基础薄弱、工矿资源匮乏的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极大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产业带动模式。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除了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的总称,包含的具体行业广泛、就业容量和潜力很大,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当前比较成功的例子来看,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1、批发市场带动模式。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浙江义乌、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的典型。例如,在批发市场的拉动下,浙江义乌拥有130多个加工生产各种小商品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有些县(市)尽管第一、第二产业相对薄弱,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旅游业作为一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与数十个部门相关联。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且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带薪假期的延长和国际关系的缓和,以及国家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旅游业已经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县(市)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污染小的特点,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往往有利于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县域经济的开发,使县域经济得到超常的发展。

(四)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模式。山区的资源优势包括:一是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气候差异和广阔的土地。多样性的气候和土地资源形成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中西部地区品种纷呈的物产。二是蕴藏量巨大的能源。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不开发资源,而是依托资源优势集约开发优势资源。事实上,很多资源优势县已经培育出了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有市场的地方工业体系,包括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精深加工体系,以电力为龙头的能源工业体系、以矿产开发项目为龙头的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工业体系等。如湖北兴山利用当地磷矿资源进行从矿石开采、分选、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综合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兴山县域经济的发展。

应该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有多种,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模式。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研究,就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五、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一)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解决好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有可能陷入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二)边缘化与山区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大多数处于区位条件较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的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地区经济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并且,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并且具有固定化和强化地区差距的趋势,导致贫困地区经济不断被边缘化。因此,如何改善区位条件,摆脱边缘化危机,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和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

(三)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经历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县域经济来说,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性障碍,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在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落实地区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落后的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如何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五)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不少地方谈到发展县域经济,往往等同于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不一定是深具战略眼光的明智选择。因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甚至毁掉整个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开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构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特色化的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切忌采取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地统筹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新思维。

六、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一是城镇化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实行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性和空间较小,导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从实践中看,我国大多县域交通、通讯等条件差,除了县城之外,很多小城镇基础建设落后,功能不全,缺乏聚集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与城市经济比较,县域经济所拥有的诸种资源要素,以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居多,缺少高技术人才及科教机构、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高等生产要素。受传统观念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口素质不高,影响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与方法在县域的推广应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从实践中看,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观。

四是政策体制性影响。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口仍在农村,城市人口仅占29.12%。据统计,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绝对数尽管有所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以下,这10%的财政支出,难以满足70.88%的农村人口的需要。受县域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国家的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相对而言,县域由于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投入也远远大于农村,以至于有人戏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七、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蓝田县属西安市郊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县城距市中心35公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综合发展潜力。近年来,我们从县情实际出发,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强力实施“六大战略”,推进“三化互动”。实现了县域积极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97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投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齐头并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形成了川原地区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岭区畜牧业、干杂果,山区无公害蔬菜等三大农业区域,现代城郊型农业初具雏形。2005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重点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工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以商贸旅游业为主的特色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500万元。在坚持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开发保护,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得到逐步改善。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深刻体会到,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近年来,发展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鲜明主题,一切决策、一切举措、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促进发展。我县经济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就是我们咬定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抓经济,一以贯之抓发展的结果。二是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县作为一个资源大县、财政穷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无疑需要长期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这种速度必须建立在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的基础上,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相统一。三是必须注重整体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没有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县的发展,没有城镇与乡村、川道与塬区的协调发展就不会有全县的整体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做好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和城镇化三篇文章,实现以城带乡、以工支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四是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透支资源和环境的老路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态良好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蓝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重点及对策、措施

根据新形势任务的要求,从蓝田县的实际出发,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强县富民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开放带动、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围绕发展目标,我们应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狠抓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学养殖,扩大种群规模,提高畜牧产业效益。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协调,做大做强“蓝田厨师”等劳务品牌。积极培训发展龙头企业,大胆探索和实践“公司+协会+农户”等新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最高形式,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一园三区”为依托,积极招商引资,实行以商招商、以商聚商,盘活资产存量,创新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外向度。大力引进、扶持新兴科技产业,改造传统、落后工业形态,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加快特色经济规模化进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以“两带六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强势开展宣传促销,树起“猿人故乡”旅游品牌。以蓝田厨师为龙头,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大批次地实现劳动力转移。四是加快城镇化进展。城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发展的载体和动力。围绕“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独具风格”的城市建设思路,严格规划与建设管理,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力争早日实现撤县设区目标。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坚决废除农民向县城转移的歧视性政策规定,提高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和农民转移的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经济增长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和拉动。遵循“吃饭靠财政、建设靠项目、项目靠争取”的原则,创新招商方式,精心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着力提高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全面提高对外部资源、市场的利用效益。

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我们必须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首先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正确处理开放与保护的关系。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标志,促进生态平衡,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必然带来利益的再调整和社会再分配。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强化四条保障措施:

1、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出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用改革来破除体制障碍,用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国企、教育、文化、卫生、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各项体制改革,革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开放开发的意识,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造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优化行政和政策等软环境。以创建服务性政府为核心,增强服务职能,简化行政审批,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坚持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下大力气整治“三乱”,创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以推进依法行政为核心,维护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强化诚信意识的宣传教育,营造开放文明、诚实守信的人文和舆论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把属于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企业的权力还给企业、社会的功能还给社会,实行权力与利益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实现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公共教育、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市场监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让社会了解政府管理、服务社会的计划、目标、决策及其实施的具体过程,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

4、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作风好则事业兴,作风差则事业衰。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和评价政绩。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努力创造发展的实绩。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倾听民意,多到困难大的地方开拓局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加强当地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善打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要求,立足资源优势,遵循市场规律,突出地方特色,促进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