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俗套的捐赠仪式
记者很少见到如此简单、低调、冷清的捐赠仪式。
让记者感动的,是铁道部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最近,这个活动的捐赠仪式,在铁道部援建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吴磨火车头希望小学举行。
40万件御寒衣物!这是宁夏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捐赠,宁夏以往几次接受的衣物总共也没有这一次多;这也是铁路系统规模空前的一次捐赠活动,全国铁路系统15个铁路局的职工都有捐赠;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扶贫济困义举,所捐衣物来自南国北疆、内陆海滨。按说,这么大规模的捐赠,理应有个隆重热烈的捐赠仪式,因为捐赠仪式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和收尾。
但是,记者在捐赠仪式现场不但没有看到铁道部的“高官”,而且没有看到兰州铁路局的代表。代表铁道部参加仪式的是银川铁路分局党委副书记庄克明,上级机关再未委派一人。主持捐赠仪式的,是铁道部在原州区挂职任副区长的李康平,就是到场的原州区官员,也是屈指可数。没有“高官”参加的活动,不仅减去了“高官”本人的鞍马劳顿之苦,而且省去了基层接待、陪同的时间、精力和开支。
固原地区刚刚下了一场雪,当天的气温也降到零下20度左右。上午9点多,领导、来宾和记者来到学校。出乎预料的是,记者没有看到在以往同类活动中司空见惯的夹道欢迎的场面。校门外依然冷清,一如平日。校园内也没有飘扬的彩旗、彩球和大幅标语。当十分兴奋的学生们闻声走出教室列队时,有人找到校长,请他通知学生们先回教室等待。直到现场布置完毕、领导和来宾全都各就各位了,才让学生们出来站队。
整个捐赠仪式从奏国歌、少先队员为领导来宾佩带红领巾开始,到几位领导讲话、学生领取衣物结束,总共不过20分钟,不枝不蔓,干净利落。
这么大的捐助,为何搞得如此简短、冷清?原来,在捐赠仪式的前一天,活动的组织者就定下了简朴、务实的基调。考虑到天气太冷、孩子太小,尽量减少仪式议程、精简讲话内容、缩短活动时间。不再像以往一些活动那样,让学生们在寒风中苦苦站在那里等领导和来宾,而是等领导和来宾就位后才叫学生列队。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减少受冻之苦。
捐赠仪式是“简化”了,但整个捐助活动却一点也不含糊,银川铁路分局把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都留给了自己。尽管整个原州区有3585平方公里,307所中小学多在交通不便的山沟里,他们还是调动10来辆汽车、计划用一周时间、将这些衣物送到每一所学校,让学生在放寒假之前全部穿上这些寄托着捐助者一片深情的御寒衣物,决不漏掉一所学校、一个学生。
这不落俗套的捐赠仪式,不仅凝聚着所有捐赠者的一片深情,而且折射出组织者求真务实、体谅他人的作风。
(原载2005年1月28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