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业已成为夕阳产业
最近,宁夏林业局局长孙长春向记者分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地方,哪里放羊哪里就出现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羊只的嘴下和蹄下常常伴随着严重的荒漠化。为什么?因为在许多牧区都存在着超载放牧问题!超载放牧已成为草原的“杀手”!
宁夏有全国著名的牧区,曾有草木比较茂盛的草场,放牧业是当地许多群众的主业。然而近几十年来,宁夏的许多草场都在程度不同地退化,除封育草场外,很少有好转的。盐池县有集中连片的草场,也恰恰是退化较严重的地方。据宁夏农牧厅一位领导说,盐池县90%的草原沙化,其中不少地块已严重沙化。然而,那里的羊只却有增无减,放牧业毫无收敛,养羊总数已超过100万只。而据有关人员测算:照盐池县草场目前的状况,全县只能养羊30万只,实际超载达2倍以上。
超载,加剧了草场的退化。现在,连一些没文化的牧羊人都明白了这个浅显的道理。超载,也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羊啃瘦了草场,也啃瘦了自己身上的肉。羊只瘦小,出栏慢,就难以创造经济利益。
然而,许多牧民仍把养多少羊、如何放牧仅仅看作是自己个人的行为,不但毫无节制,而且相互攀比,唯恐自己养少了吃亏。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资源有限的地球,载不动过重的人口负担,人类要计划生育;那么,能否根据草原目前的脆弱状况,也对羊只来个“计划养育”呢?
在最近召开的宁夏畜牧工作会议上,宁夏畜牧局负责人樊金明要求盐池、同心、海原、灵武等草地牧业县要更新观念,推行集约化生产,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舍饲养羊,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有识之士认为:今后畜牧业要尽快从放牧转到圈养上来,再也不能无节制地放牧,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了。
孙长春局长认为,过去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很有道理的。那么,为什么原来能养一方人的水土现在养不了了呢?因为人口过分膨胀,破坏了那方“水土”。现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太多了。要让那方“水土”养活“那方人”,一定要保护好那方“水土”。在宁夏,现在该对传统的放牧业说“不”了。
(原载2000年5月12日《光明日报》B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