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乌孜别克族简介

乌孜别克族简介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乌孜别克族在族源构成上既有当时中亚地区本土群体,又有外来群体。乌孜别克族的发源地是中亚。乌孜别克族的形成自然也不例外。
历史沿革_中国乌孜别克族

第三节 历史沿革

一、乌孜别克族的形成

任何民族的演进与形成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一漫长的时期内,多种族体成分可能汇入其中,语言、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群体意识等趋于一致,最后以其他族体向优势族体认同而形成一个人们的共同体。乌孜别克族的兴起、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民族形成过程具有如下四项重要的特征:1.乌孜别克族是次生民族,在族源构成上,乌孜别克族是内生群体与外来群体的结合;2.乌孜别克族的兴起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其伊斯兰化的过程;3.游牧民族在中亚及其周边地区的活动是乌孜别克族兴起的重要影响因素;4.乌孜别克族的民族形成过程与民族国家发展过程并不是统一的,这也是它成为一个跨中亚多国而居的民族的重要原因。

乌孜别克族在族源构成上既有当时中亚地区本土群体,又有外来群体。乌孜别克族的发源地是中亚。关于“中亚”这一地理概念,学术界一般有狭义和广义的界定。狭义的“中亚”(亦称中央亚细亚)一般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即现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四个共和国所处的亚洲内陆地域。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南部也常常被包括在这一地域内。广义的“中亚”有不同的界定,本文中亚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指上述中亚五国所处的范围。中亚地区历来是东西文明交往的重要通道,广袤无边的荒原成了众多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延绵不绝的天山、昆仑山等山脉群峰挺拔,峰顶冰雪融水滋润了无垠的大地,大江大河如同一条玉带串起了片片翡翠碧玉般的绿洲,如茵的草原在条条山脉之间和沙漠边缘地带延伸,农业文明在绿洲上得到了发展,牧业文化在草原上诞生,一个又一个民族活跃在这广袤的历史舞台上,最后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在后来的民族之中,今天一些民族的血液中还流淌着那些古代民族的血液。

从民族演进与形成的一般规律来看,一个民族的形成必然要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种族体成分可能汇入其中,他们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群体意识等都会逐渐趋于一致,最终将形成一个具有高度认同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乌孜别克族的形成自然也不例外。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乌孜别克族的形成乃是以帖木儿王朝统治下的中亚地区操突厥语诸族为主并结合南下突厥—蒙古人成分,于16世纪初以后逐渐融合形成的。所以,我们说现代乌孜别克族应该包括了以下主要成分:1.早期来到河中地区的操突厥语居民,他们从11世纪起,开始使住在这里的大食农业居民的语言突厥化;2.许多居住在城市里的突厥语化的伊朗语居民;3. 15世纪末与16世纪初从锡尔河与阿姆河下游方向大量迁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乌兹别克游牧民,虽然他们的名称最后成为了现代族名,但这些游牧民只不过是乌孜别克人形成的主要成分之一。

5世纪20年代至6世纪上半叶,游牧的哒人征服并统治了河中及周围的许多地区。在哒人的统治之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非常发达,各民族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剧,这为近现代民族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567年,哒被西突厥汗国和波斯萨珊王朝联合攻灭,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及其北方草原很快便落入了突厥人的统治之下。6世纪中叶,突厥汗国建立,势力达到了河中地区。突厥汗国为突厥人所建,突厥人是在中国西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历史影响的古代民族。突厥人以游牧为主要生计手段,他们早期活动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入天山东段。大约5世纪40~60年代,柔然征服了突厥人,由于突厥人善于锻造铁器,遂成为柔然人的“锻奴”。6世纪中叶,突厥人在首领土门的领导下实力大增。到了60~70年代,突厥人消灭了柔然政权,“西破img4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今咸海或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约指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突厥人也采用了与匈奴类似的统治方法,把疆域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最初的西突厥是臣服于东突厥的,但后来随着前者势力的不断增强,西突厥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权。而对中亚地区进行统治的正是西突厥,西突厥在河中地区的统治一直较为稳固,人口不断增多。8至10世纪,塔什干、费尔干纳和花剌子模等地的土著居民开始与突厥人大量融合,逐渐被突厥化。

蒙古帝国建立后就开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对中亚产生巨大影响的就是蒙古西征。蒙古西征开始于1219年,至1260年结束,历时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这三次西征好似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中亚乃至欧洲。蒙古西征再一次改变了中亚的格局,给在这里的所有部族重新洗牌。

帝国在征伐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将中亚和周边的广大地区分给了他的儿子们,使他们在各自的封地上建立汗国。其中对中亚产生巨大影响的汗国有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的长子朮赤所建金帐汗国初期占据咸海及里海北部钦察旧地,朮赤之子拔都远征后,其版图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达高加索,北到保加尔地区,罗斯诸公国几乎都成了金帐汗国的附庸。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察合台汗国,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伊儿汗国为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创建,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至小亚细亚,南抵波斯湾,北到高加索山及金帐汗国。统治这三个汗国的汗成为中亚的实际统治者后,虽然蒙古人没有改变这里的宗教信仰,也没有能够改变业已形成的突厥语化的局面,甚至他们自己都被突厥语化了,但蒙古的政治军事制度却被继承下来,以至于成吉思汗的后裔长期被尊奉为唯一的合法统治者。

14世纪下半叶,察合台汗国日益衰落,国土四分五裂。这时汗国的西部出现了一位名叫帖木儿的突厥化蒙古贵族,此人以他聪明的政治头脑和超人的胆识把持了察合台汗国西部的实际权力,碍于汗王必须出自成吉思汗家族的成例,他一直没有自称为汗,而是不断地树立起一个个傀儡汗王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尽管如此,后人还是将这个王朝称为帖木儿王朝,王朝建都撒马尔罕。帖木儿王朝时期,对四周征战不休,最终将中亚的大部分区域统辖在王朝之内。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一个是他的儿子沙哈鲁统治的哈烈国,另一个是沙哈鲁的儿子兀鲁伯统治的巴维兰纳国。后者统治的版图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大致相符。1449年以后,这两个汗国又分裂为一些小国,帖木儿的子孙后代相互厮杀,势力锐减,这就为北部名为“乌孜别克”的游牧民族南下提供了可乘之机。

北方的乌孜别克人来自金帐汗国,而此时的金帐汗国也处在分崩离析的状态。正是在汗国的衰败阶段,金帐汗国的昔班部落登上了历史舞台。昔班家族出自成吉思汗之孙、金帐汗拔都和别儿哥之弟昔班。昔班于1241年在今匈牙利地区进行的战争中表现突出,成吉思汗死时,他分得南乌拉尔河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在东南方向包括阿克纠宾斯克大部和图尔盖。直到14世纪末,昔班部落才独自占有这些地区,其邻居是在萨雷河草原和兀鲁塔山区漫游的白帐部落。但在1380年,随着白帐首领脱脱迷失成了金帐汗国的可汗,几乎整个白帐部落都向南俄罗斯迁移,所以整个萨雷河和兀鲁塔山地区,像图尔盖一样,当时肯定是由昔班家族成员占据。大约在14世纪中期,臣服于昔班家族成员的各部落采用“月即别”一名,按现在通常的拼法,就写作“乌孜别克”,历史上他们便是以此名而为人所知。

乌孜别克族名最早来源于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汗政务精通,而且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在汗国内极力推行伊斯兰教。钦察汗国在别尔哥时期(1257~1266年在位),向伊斯兰化迈出了第一步,在月即别即位(1312~1342年)后,在伊斯兰化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在月即别的统治下,钦察汗国基本完成了伊斯兰化。由于他强有力的统治,“正是从他之后,所有朮赤的伊勒被称为乌孜别克伊勒”,14世纪波斯史学家与地理学家哈木答剌黑克疾云尼曾称呼出征阿塞拜祖的月即别军队为月即别人,同时他还把金帐汗国称作马木鲁牙合惕月即别,就是月即别国。月即别借助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逐渐打破了各族体之间的壁垒,使人们有了更广泛更密切的接触,出现了族群的融合,语言突厥化,宗教伊斯兰化,此时乌孜别克族雏形产生,乌孜别克从此成为一个族群的名称,因此,可以认为月即别是乌孜别克族的始祖。

中亚自古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交汇处而成为连接东西文明的重要地带。乌孜别克族吸纳和同化了中亚地区许多土著族群,文化上相互影响。虽然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通过武力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帝国,但他的后裔相当一部分在中亚地区却被当地的文化所同化,完全变成了与蒙古族不同的民族。

虽然乌孜别克族名来源于蒙古后裔乌孜别克汗,尽管蒙古朮赤的后裔在乌孜别克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在政治上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文化上他们却输给了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土著部落,这些土著部落在武力上被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后代所征服,但是在文化上,成吉思汗的后裔却渐渐丢掉了蒙古游牧民族的传统及文化,他们在中亚地区定居建城立邦,实现突厥化和伊斯兰化。也就是说,他们被土著文化所征服,被当地土著居民所涵化,形成了新的民族。

从16世纪到19世纪下半叶中期(1876年),乌孜别克族先后相继建立了布哈拉、希瓦和浩罕等几个汗国,其中以昔班后裔明格部在费尔干纳地区建立的浩罕国最为著名。汉文史传对乌孜别克汗国一名提及不多,元史文献中多提及月即别,《明史》《清史》大多用一些地名来指代乌孜别克族建立的政权或国家。《明史》所说撒马尔罕、卜花儿和俺的干等,《清史稿》所说浩罕、布哈尔、安集延等都是乌孜别克族建立的汗国。

1.布哈拉汗国

布哈拉汗国是昔班汗驱逐帖木儿后王以后留下的遗产,其统治者主要是昔班的后裔,因此一般史书把16世纪统治布哈拉汗国的王朝称为昔班王朝。由于昔班汗一族是阿布海尔汗的后裔,所以霍渥斯的《蒙古史》等著作也把它称为阿布海尔王朝。

布哈拉汗国经历了昔班王朝、阿斯塔尔哈尼王朝、芒吉特王朝等几个主要政权的更替。1500年,昔班乘西察合台汗国衰败之机,占领了河中地区,并于1505年称汗,建立了乌孜别克汗国系的第一个王朝——昔班王朝。此后,该王朝逐渐向外扩展,进入河中地区。昔班汗死后,乌孜别克诸王拥戴故汗的儿子买迈提·帖木儿·速檀,但此子即位数天即亡,乌孜别克诸王又推举当时同族中最年长的宗王、昔班汗的叔父忽春汗作为继位之汗。忽春汗原来在突厥斯坦,他依靠昔班汗的侄子奥贝都剌的力量前来撒马尔罕做汗。奥贝都剌本人的属地是布哈拉,是河中的实际统治者,忽春汗作为汗不过徒有其名。当时,费尔干纳地区也属于布哈拉汗国的管辖范围。

昔班王朝势力扩展至阿姆河流域后,阿斯塔尔哈尼王朝取代其位。这是乌孜别克人建立的第二个王朝,新的王朝一开始即十分虚弱,经常遭受哈萨克人的侵扰,内部又出现分裂割据局面,汗只能统治布哈拉周围地界。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地的苏丹一直不服从可汗的命令,总是独自为政,甚至与可汗为敌。1598年,阿斯塔尔哈尼王朝被迫与哈萨克汗国的额什木汗订立和约,成为哈萨克汗国的附庸。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准噶尔部强大起来,征服了哈萨克汗国,阿斯塔尔哈尼王朝又成了准噶尔部的属地。1740年,波斯王纳迪尔沙出兵攻陷布哈拉城,阿斯塔尔哈尼王朝灭亡。在昔班尼王朝和阿斯塔尔哈尼王朝统治的300余年中,乌孜别克民族进一步壮大。

1740~1746年,布哈拉汗国被波斯人统治。1747年,波斯王纳迪尔沙死,波斯发生内乱。趁此时机,乌孜别克人芒吉特部首领穆罕默德·热衣木率众将波斯人赶出布哈拉,并登上统治宝座,于1756年称汗,建立了芒吉特王朝。这是乌孜别克人建立的第三个布哈拉汗国王朝。穆罕默德·热衣木死后,后继人不再称汗,只称“艾米尔”(军事统领),于是布哈拉的乌孜别克汗国又称“艾米尔国”。19世纪后期,芒吉特王朝为沙俄所吞并,布哈拉汗国灭亡。

2.希瓦汗国

希瓦汗国是从布哈拉汗国分裂而来的。布哈拉汗国的阿斯塔尔哈尼王朝时期,各地的苏丹往往处于割据状态,不听大汗调遣,各自行事,于是渐渐地在乌孜别克人聚居的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汗国。该汗国先建都乌尔根齐,后迁都于希瓦城,故名为希瓦汗国。其主要境域在阿姆河下游的花剌子模三角洲。该地区原来是赫拉特帖木儿后王速檀·忽辛·拜哈拉的属地。速檀·忽辛诸子被乌孜别克人消灭后,昔班汗即于1505年攻克希瓦,并派员接管了乌尔根齐。1510年,昔班汗在谋夫与波斯的沙·伊斯迈耳作战时阵亡,其所派驻乌尔根齐的长官弃城而逃,其地遂并归波斯。沙·伊斯迈尔派3个官员来花剌子模,一人管治希瓦与哈扎拉斯普,一人管治首府乌尔根齐,另一人管治维济尔。其中乌尔根齐长官速檀·库里和维济尔长官拉赫曼·库里,是属于阿拉伯血统的两兄弟。后者到任时,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维济尔城的领袖人物,该城宗教法官奥乌尔托病拒不赴宴。宴会的第二天,奥乌尔私下邀集三四位曾出席宴会的主要人物,向他们解释说,沙·伊斯迈尔信奉的是异教(指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他们一旦在花剌子模得势,将会迫害并强制当地的逊尼派教民改变信仰,花剌子模面临浩劫。维济尔城的显贵们信以为真,就考虑寻找一个出身高贵的人来做汗。最初,他们本想找一和卓,即胡沙木丁·卡塔尔来充任汗王,以便率领大家去消灭“红头巾”(指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波斯人)。这位和卓曾经在乌孜别克人当中游乞,因而认识其中的一个首领伊勒巴斯。他就劝花剌子模人,去把伊勒巴斯迎来,拥立为汗。

伊勒巴斯初来花剌子模即汗位时,随同前来的乌孜别克人甚少,他们仅占有维济尔之地,当时维济尔有三邑:维济尔为伊勒巴斯驻地,英吉沙为其弟巴勒巴斯居所,特尔赛克则另派一长官治理。除维济尔以外,花剌子模还有好几个地方,如乌尔根齐、希瓦、哈扎拉斯普、柯提等,他都还没有力量去占领。为此,伊勒巴斯决定亲自去攻占乌尔根齐,还决定去把本族的亲戚招来,以便在花剌子模全境建立乌孜别克人的统治。

伊勒巴斯在占领维济尔三个月后,即进军乌尔根齐。波斯派驻当地的长官、阿拉伯人速檀·库里率军抵抗,在离城七八里处展开一场激战,大败而回。伊勒巴斯追进城去,杀死速檀·库里及其将领,占据了乌尔根齐城。伊勒巴斯招来同族亲戚阿布列克和阿米内克的子孙,并把乌尔根齐让给他们,自己仍回到维济尔。

阿米内克诸子来到乌尔根齐以后,便对希瓦和哈扎拉斯普两城不断进行攻掠,驻守那里的波斯人只好弃城而逃,两座城镇随即落入阿米内克诸子手中。从此,整个花剌子模地区也就成了希瓦汗国的领土。伊凡诺夫《中亚史纲》说:“在伊勒巴斯的直接继承人的时代,还把在阿姆河与里海东岸之间土库曼人占领的地区强行并入希瓦汗国。”

以后希瓦汗国诸王如穆罕默德·热依木、穆罕默德·阿明不断向外扩张,最终引起了俄国人的不满,19世纪70年代后期,希瓦汗国被沙俄兼并。

3.浩罕汗国

在布哈拉汗国的芒吉特王朝时期,浩罕地区乌孜别克明格部落首领额尔德尼举众分裂,建立了独立的浩罕汗国,这是乌孜别克人建立的第三大汗国。从史料看,约在1720年。明格部统治者的驻地在一个叫做玛尔噶郎的地方,早期的部落首领沙鲁赫就住在这里。10年后,沙鲁赫的儿子阿布都热依木在迪坎托德修筑城堡,这个地方就在后来浩罕城的附近。大约1740年,阿布都热依木的兄弟接替了他的王位,改建了这个城,并将其名字也改为浩罕。

19世纪初,浩罕汗国逐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首先是与布哈拉汗国争夺扎克和乌拉提尤别,浩罕获胜。接着浩罕军队又攻占了中亚名城塔什干及周围地区,并击败了哈萨克汗国,取得了锡尔河流域的土地。其次,浩罕汗国还征服了突厥斯坦地区。之后汗国顺锡尔河流域往下,建了一系列的堡垒要塞,切断了游牧草原地区和山区牧场的联系,将游牧民置于浩罕军队控制下。不久又侵夺汗国附近吉尔吉斯人的牧场,使这些吉尔吉斯人臣服。浩罕汗国后来还将势力扩张到了阿赖谷地以及伊塞克湖盆地和喀什噶尔边境。该汗国鼎盛时代,人口可能达到了75万人。浩罕汗国曾支持大小和卓的后裔张格尔、倭里罕等人不断侵扰天山以南地区。1865年,又支持军官阿古柏率领部分乌孜别克(时称“安集延”)军队侵入天山南北,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

浩罕汗国政权历经大约二十位统治者,于1876年被俄国兼并。当时有七八千名安集延人投奔阿古柏政权。阿古柏政权灭亡后,部分安集延人改称为维吾尔,保留原名的人则成为我国新疆的乌孜别克人。

由上可以看出,布哈拉、希瓦、浩罕三汗国的历史也就是乌孜别克民族发展的历史。

二、乌孜别克人迁入中国新疆

据民族学家研究,我国的跨境民族大致分为三类:迁入民族、迁出民族和原生民族。乌孜别克族属于自中亚迁入我国的跨境民族。按照一般情况而言,迁入类跨境民族在本族形成之初,甚至形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范围,都在我国现在疆域之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些境外民族向我国境内迁移,从而形成今天跨境而居的局面。乌孜别克族就是这样一个跨居我国和中亚数国的民族。

乌孜别克族横跨我国与中亚而居,这既有地域的背景与原因,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背景与原因。

中亚的河中地区与我国新疆毗邻,两地的地理环境相似,由于经济生活的需要,两地的居民自古就有经常性的迁徙活动。古代的撒马尔罕人、布哈拉人、花剌子模人、费尔干纳人等都属于我国乌孜别克族的先民。最初一些大规模的迁徙或许是为了抗拒自然灾害和寻求新的生活环境。《中国乌孜别克民族长诗》中载录了一首古代长诗《亚迪卡尔》(乌孜别克语——留念、纪念的意思),比较详尽地叙述了在14、15世纪钦察克普恰克乌孜别克人有组织迁徙到我国的艰辛过程。

乌孜别克人迁入我国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商业贸易活动。包括撒马尔罕、布哈拉在内的粟特地区,自古商业就十分发达。14世纪时,金帐汗国和元朝通商和好,由此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往来。明末清初,中亚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商贸活动更加繁荣。布哈拉、撒马尔罕、安集延、费尔干纳平原的乌孜别克人不断往来于新疆的喀什噶尔、叶尔羌、叶城、和阗、阿克苏、乌什、吐鲁番等地进行贸易,甚至在甘肃的肃州(今酒泉市)、兰州等地也建立了商业据点。他们输入的商品多为布匹、火柴、糖果、眼镜、钟表等,采购的商品多为丝绸、大黄、茶叶、瓷器以及新疆和甘肃的一些土特产,这些商品不仅运至中亚,而且其中一部分还被转运到了欧洲。当时,乌孜别克人从甘肃祁连山区廉价收购大黄,运到中亚后便可获得厚利。在这一时期,来自中亚的乌孜别克人开始留居于新疆。尤其是18世纪50年代,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集团的叛乱后,在新疆定居的乌孜别克人逐渐增多,有的购置了产业,有的与当地女子结婚,建立了家庭,成为中国的居民。起初,他们主要定居在喀什噶尔、叶尔羌、叶城、阿克苏等南疆各地,后来又延伸到北疆地区。清代,伊犁、乌鲁木齐、塔城、奇台、木垒等地都有乌孜别克人定居。他们中除了商人以外,还有农民、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据清朝文献记载,1828年定居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叶城、和阗、喀什噶尔、英吉沙等南疆七城的乌孜别克人共有3602户,北疆仅伊犁一地就有1460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浩罕军官阿古柏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入侵南疆,并从浩罕裹胁来了一部分乌孜别克人。1878年,清朝政府平定阿古柏、收复新疆后,迁入新疆的乌孜别克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俄国在新疆贸易活动的扩大日益增多起来。当时乌孜别克商人的贸易活动已经被纳入俄国对新疆贸易之中。他们除了继续在两地从事长途贩运货物外,还先后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塔城等地开办了洋行,并设立有店铺、货场、客栈等固定设施,这也为乌孜别克族在新疆定居创造了条件。许多乌孜别克劳动者也纷纷来到中国新疆,从事以贸易为中心的各项劳务活动。当时,因不堪忍受沙俄的暴政,还有一些乌孜别克族知识分子也在这一时期迁居新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动乱和自然灾害交织困扰着中亚各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这一情形下,不少中亚乌孜别克人依靠已经定居在我国新疆的同族人的血缘关系和社会联系,纷纷迁到新疆谋生。

乌孜别克人迁入中国新疆分为三个时期。

(一)传播伊斯兰教时期

10世纪前期,信仰伊斯兰教的萨曼尼王朝王子艾布·纳赛尔·萨曼尼率80余人到信仰佛教的喀拉汗王朝避难,被任命为长官,并建起了新疆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这是较早进入新疆定居的乌孜别克人。16世纪,中亚河中地区(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纳合西班底耶教团东扩,河中地区的乌孜别克族先祖因传教陆续来到新疆叶尔羌汗国。17~18世纪,有六批以上乌孜别克和卓来到伊犁传教。伊斯兰教最终在新疆占据主要宗教地位,乌孜别克人的传播一度起到主要作用。

(二)经商时期

据记载,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撒马尔罕城的东门被称为“中国门”,该城有一条横贯全城的商业街,每年春季,满载货物的中国商人从此门进入。在15世纪金帐汗国的首都撒莱,最受欢迎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16世纪以后,每个乌孜别克汗王都有铸币权,说明了商业的繁荣程度。希瓦和布哈拉汗国时期乌孜别克族社会是商业和小型手工业共存的经济类型。到浩罕汗国时期,由于中国政府允许“聚集在喀什噶尔和清帝国的其他伊斯兰教藩属国的浩罕臣民,为了商业目的,自由往来”,其经济类型转向大规模跨国商业贸易。

18世纪50年代,清朝统一新疆,与浩罕、希瓦、布哈拉汗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760年,浩罕伯克政权成为清朝藩属国,浩罕开始了每十年一次的使节团进京入觐活动,并一直持续到1850年。史载觐使团在中国内地沿途购置茶、花椒、丝织品、瓷器等,及行抵哈密时竟有八十八车之多。由于这种半经商半朝贡的入觐,必须得到清朝皇帝的允许,而清朝规定浩罕使者每两年可向喀什噶尔遣使入贡一次,所以乌孜别克商人来中国经商、传教、定居等活动只能发生在新疆。

为垄断中国市场和争取免税,浩罕利用逃匿在本国的白山派和卓后裔这张王牌,提出由浩罕国占有进卡贸易税的要求,未遂后再次入侵新疆。1828年,清政府针对浩罕国入侵新疆、贩卖违禁物品及垄断新疆大黄贸易等情况,对居住不足十年者加以驱逐,而将留居十年以上者编为“回籍”。事实上,不足十年者逐出卡外的措施并未完全落实,这使大批浩罕商人及其后代永久性地留驻新疆。由于部分浩罕商人被驱逐,导致了浩罕国1830年的再次入侵。最终清政府认识到“驱逐安集延,断离眷日,禁止茶叶大黄”的措施有悖于维持边疆安定的初衷,是失误之举,所以清后期,在新疆阿克苏、叶尔羌、和田、喀什噶尔、吐鲁番到甘肃酒泉一带,活跃着一支支乌孜别克人商队,乌孜别克人甚至在肃州、兰州建立了商业据点。清政府虽然知道浩罕暗中助逆,意在邀功,计在敛钱,但还是答应了浩罕在中国境内收取本国商人商税的要求。清政府以丧失国家主权来维持与浩罕的商贸关系,是为了顾及边疆安全,这无疑会更加鼓励浩罕商人入卡贸易,也为其居留新疆再次打开了方便之门,定居者数目也有了更大增加。即使在1865年,浩罕汗国支持其军官阿古柏率众多安集延人侵入新疆天山南北时,清政府仍未终止浩罕商人在新疆的贸易活动。

(三)躲避中亚战乱和自然灾害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争、动乱和自然灾害给中亚带来灾难,不少中亚乌孜别克人依靠定居新疆的同族人的血缘和社会关系,纷纷迁到新疆谋生。1916年,中亚发生反对沙俄压迫的民族起义,部分乌孜别克人随哈萨克难民来到伊犁。1919年,新疆伊犁、塔城、喀什噶尔境外地区成为中亚反苏维埃斗争的战场,从中亚迁居新疆的乌孜别克人越来越多。原本为中亚城市人的一批乌孜别克族富商、地主、贵族、知识分子、白军军官及眷属成批逃来新疆,落户于新疆各城镇。由于苏维埃提倡无神论,部分宗教人士也来到新疆。1929~1932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又有大批乌孜别克人进入新疆。

乌孜别克族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俄商和英商分别在北疆、南疆进行掠夺和剥削,乌孜别克族的小商小贩深受其害。一百多年来,乌孜别克族人民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顽强不屈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积极参加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为和平解放我国新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