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的集体记忆时间切面

人类的集体记忆时间切面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 1949年:人类的集体记忆时间切面从1949到2009年。1949年的中国城市人口只有10.6%。占总人口近90%的农业人口,说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巨变!城市出现高层建筑是近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西方式的城市空间文化符号与因素对传统中国城市的注入,新的要素打破了传统城市的结构与功能。
人类的集体记忆时间切面_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

四 1949年:人类的集体记忆时间切面

从1949到2009年。整整60年,或者称一个花甲年。

1949年的中国城市人口只有10.6%。占总人口近90%的农业人口,说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社会的发展阶段。1949年以后,60年的历程,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7%,已经有了6亿多城市人口,中国正在走入城市社会,中国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沧海桑田的变迁!

从1840年到1949年,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这样认知:

一是城市平面结构的变化,即从有围墙的城市朝着开放式的城市转化。城市的城墙开始失去了传统的军事功能意义,现代科学技术和武器的发展,城墙的防卫功能已经失去了在冷兵器时代曾有的价值和功能。

二是城市生活功能区域化。城市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中心,有了全新的空间节点,有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化,城市发生结构性的成长与变迁。传统城市中的商业发展是不充分的,汉唐以来“西市”、“东市”的模式限制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现代商业考虑到城市市民和居民的需求与空间价值,形成广义的城市市场空间。大型百货、大型商业街区(如南京路商业街)、有形市场空间布局的城市空间节点,形成了城市市民生活体系。在城市结构的变化方面,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制度后,比较重视文化的建设,一个重要的举措是把北京传统的政治中心,封建帝王的皇宫城改造成了一个文化区,建立了博物馆、公园等新型的文化设施,使城市文化开始有了市民化和崇尚科学的文化表现和倾向。与此同时,其他原属于皇族的园林、北海、太庙、天坛、景山等都成为公园,成为市民可参观的文化宝地。这是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巨变!

三是城市立体结构的变迁。城市出现高层建筑是近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空间结构的变迁,使城市人口大规模的集聚成为可能,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视角和空间价值。

四是城市立面、城市景观面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景观向现代城市景观转化是城市社会变迁的一种表征。传统的城市建筑样式在中国文化延续中发展了几千年,这一格局从商周便确定下来,几乎没有本质变化,如高台式、大屋顶及后来的四合院等,成为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之一。在20世纪初,主要变化是城市出现了领事馆、西式教堂、饭店、洋行、俱乐部、商业街等,包括独立别墅式独宅园林建筑等。这些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结构形式,如“券廊式”结构等。城市立面具有了世界性的文化表情!

五是传统的城市景观很多已经成为记忆。城市风貌景观的变化具有工业社会属性,这一方面让人看到了中国城市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城市文化的“建设性破坏”,而有些就直接是一种破坏,很多城市的记忆在丧失,历史地段在消失。这一变化表现形式有,城市新型工业区的出现,传统城市景观的失去等,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产生了近代工业体系,传统的城市空间正在让位于近代工业景观。几乎所有的地方志如县志、州府志都有对传统城市景观的记载,如“城市八景”、“十八景”,如南京曾有48景等,这些传统城市景观在这160多年里有很多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上海曾有“沪城八景”之说,有关记载为“吴淞烟雨”、“黄浦秋涛”、“龙华晚钟”、“海天旭日”、“凤楼晚眺”、“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和“江皋霁雪”等,但是,不仅是上海,这些在地方志中记载的传统景观在现实中已经很难看到,有的是消亡了,或许也有的是被新的城市景观所取代。无论如何解释,很显然有些传统农业社会城市中具有“天人合一”文化特质的自然景观很多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

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西方式的城市空间文化符号与因素对传统中国城市的注入,新的要素打破了传统城市的结构与功能。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分析,西方城市发展出现了新型工厂、新商业、新城市公用设施、新型的交通和“城市法人”及城市市民社会的概念,应该是人类整体发展的必然,即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是对中国传统封建城市的否定。这种新的城市“质因”改变着城市的传统功能,也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构成。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具有普遍性,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是可以发现并且是可以创造的。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表现为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22]

【注释】

[1]本章作者是张鸿雁教授,南京大学。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21

[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74

[4]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5

[5]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5

[6][美]E 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张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4

[7]叶亚廉,夏林根.上海的发端.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98

[8]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公用事业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296

[9]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434

[10]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605

[11]叶亚廉,夏林根.上海的发端.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89

[12]唐振常,沈恒春.上海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230

[13]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3

[14]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8

[15]王铁崖.中外旧章约汇编(第三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7:31

[16]唐振常,沈恒春.上海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227-228

[17]唐振常,沈恒春.上海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228-229

[18][美]E 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张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147

[19][美]E 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张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146

[20]叶亚廉,夏林根.上海的发端.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258-259

[21][美]E 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张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294

[22]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6-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