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政府为创建鄞江历史文化名镇成立人小区历史文化名镇

人民政府为创建鄞江历史文化名镇成立人小区历史文化名镇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思光:情系鄞江陈思光,1949年9月生,鄞县人。在长期接触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我萌发了编写记载鄞江镇文化宣传资料,或者说是乡土教材的愿望。2006年8月,撰写《历史名镇——鄞江桥》第二册,记叙鄞江周边原有的历史文化,目的是留与后世存照。2012年,鄞江镇人民政府为创建历史文化名镇,成立“鄞州区历史文化名镇鄞江民间筹建委员会”,我担任秘书长一职。
情系鄞江_守望者:鄞地乡土文化传承者记

陈思光:情系鄞江

陈思光,1949年9月生,鄞县人。小商家庭出身,1966年初中毕业,插队务农,学兽医专业。1979年12月顶职进入鄞江合作商店,1985年,转入鄞江镇兽医站工作。喜爱地方文化、文学、书法、文物。1991年,经鄞江区公所推荐,任它山堰业余文保员。1992年辞去鄞江区兽医联站站长职务,参加鄞江镇它山堰的整治维修工作。

1966年,我初中毕业,插队到鄞一大队务农。当时,农村大办畜牧业,生产小队每队办畜牧场,大多数在山峦之中就地制宜,拆除坟墓,建造养猪场。在养猪场的墙上、地上有很多碑铭、楹联,由于我对历史文化较爱好,就利用作息时间,悉心研究坟墓碑刻的文笔书法及历史年代,从中吸取文学艺术的营养。二十余年的兽医工作,倒让我逐步学会了文学、书法和历史、文物的考证和研究。

1992年以后,我的工作岗位在鄞江镇政府农办,身兼两职,担任办公室主任,主持日常事务工作。又参与它山堰的整治、保护及它山遗德庙的修复工作。我翻阅了光绪年间和民国廿四年的《鄞县志》《朱氏宗谱》《徐氏宗谱》《四明谈助》《四明它山水利所备览》《小溪志》等古籍。接待了上级领导和高层次的文学家、水利专家,一起进行文史学习探讨,也和社会上有识之士交流,聆听专家的发言,我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为以后写作奠定了基础。

1988年1月,我正式调入它山堰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任它山堰文保所办公室主任,开始研究它山文化。2000年,我受鄞江镇政府委托编写了《它山堰》,内容包括它山堰的传说,它山堰的配套工程,历代维修它山堰情况,歌咏它山堰的诗文以及它山遗德庙的沿革和格局,其周边地名的古今传说,为它山堰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资料,受到文保部门的赞扬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在长期接触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我萌发了编写记载鄞江镇文化宣传资料,或者说是乡土教材的愿望。

img50

1999年12月,我撰写了处女作《历史文化名镇——鄞江桥》。该书从鄞江桥的历史文化切入,介绍鄞江镇历史沿革和变迁、文物史料、风情习俗、近代乡贤、龙潭传说、鄞江镇各大姓氏的探索和宗族盛衰等,共计十万余字。

2003年8月,我又撰写了《历史名镇——鄞江桥》第一册续编,记叙钟灵毓秀的鄞江山水,主要内容有鄞江山水与堪舆术的因果关系,鄞江桥原有的凉亭与桥梁以及庙、社、殿、寺、庙、观等,还记录了鄞江古代的名人贺知章和魏杞的故事。

2006年8月,撰写《历史名镇——鄞江桥》第二册,记叙鄞江周边原有的历史文化,目的是留与后世存照。主要内容包括龙文化、江湖文化、堕贫文化、婚俗文化、墓葬文化、丧葬文化及鬼文化等。

2010年退休后,鄞江镇政府聘用我任“它山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一职,参与拍摄《它山传奇》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四套“走进中国”栏目中播出。其中王元img51的祭文,采用古代祭文的形式,古语白话文,得到社会的认可。

2011年12月,撰写了《历史名镇——鄞江桥》续编第四册,主要记叙1946年至1949年间鄞江老街的情景,也记叙了我们少年时代曾经有过,现在已被社会遗忘的各种非遗文化。

img52

2012年,鄞江镇人民政府为创建历史文化名镇,成立“鄞州区历史文化名镇鄞江民间筹建委员会”,我担任秘书长一职。筹建委员会成立后,为恢复古镇的原有面貌,重建鄞江镇的第一块地标性建筑——鄞江廊桥,成立了“鄞江廊桥筹建办公室”。2012年3月,我综合有关材料起草了“重建鄞江廊桥的实施方案”获得通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