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宁夏

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宁夏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移民秦汉时期古代宁夏地区为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他们逐水草聚居生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宁夏全境人口接近10万。宋夏对峙时多有征战,为解决粮草补给,双方均不断移民屯田开发。党项族以宁夏北部为活动中心,前后达225年。元统一全国后,十分重视对宁夏的移民开发。北部以民屯为主,南部以军屯为主,宁夏的屯田事业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过明代200多年的屯垦开发,宁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
移民开发_塞上江南———宁夏

移民开发

宁夏地处干旱少雨的西部,但它南有高原湿岛六盘山环抱滋润,北有巍峨贺兰山阻风挡沙,中有黄河穿行惠泽,水草丰美,良田广阔,是一块难得的塞上绿洲。南与中原相连,北与草原为邻,西入河西走廊,南通丝绸之路,是中央王朝控扼阻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或进或出,或耕或牧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一部多彩纷呈的移民开发史。

古代移民

秦汉时期古代宁夏地区为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他们逐水草聚居生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令蒙恬在宁夏黄河平原从内地移民到边疆地区居住开发。他们开垦田地,发展水利,变牧地为耕地,很快发展成为富甲一方可与关中媲美的“新秦中”。

公元前206年,秦朝土崩瓦解,匈奴人乘机夺回原地并进占了银川以北地区,一直到西汉建立后仍不断进行袭扰。汉文帝时采纳晁错“募民徙塞”“就粮养土”的建议,向包括宁夏在内的西北派遣驻军、戍卒,寓兵于民,兵民合一,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进行屯垦开发,以解决巨额的军备转运负担。西汉时,在边境设立五个属国进行安置,在宁夏有安定郡三水县(今同心)又称三水属国。到西汉末内迁的匈奴有20多万人,在宁夏境内安置有4万~5万人,西汉准许他们继续从事畜牧业,沿袭旧俗。西汉在宁夏垦殖100多年,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畜牧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原来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区,逐渐变为农业定居区。当时宁夏属北地、安定二郡辖。宁夏全境人口接近10万。

西汉末,居住在宁夏的羌人逐渐强大起来,东汉末年羌族大起义,东汉失去了对宁夏的统治。东汉将北地郡迁往冯翔(今陕西高陵),安定郡迁往扶风(今陕西兴平)。此后,东汉王朝再未恢复两郡政权的建置,宁夏地区的屯田事业停止。宁夏平原变为匈奴、鲜卑、羌的游牧地区。宁夏人口从西汉的10万人,下降到2万多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和两晋300多年间,全国人口在不断地迁徙,中原王朝无力对宁夏等地进行有效的统治,宁夏成为汉族和鲜卑、匈奴、羌、氐等少数民族或进或退、互相融合的地区。579年,北周破陈,迁徙3万余被俘将士及江淮居民至宁夏平原屯田,宋《太平寰宇记》载“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阵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在长城以北和河西走廊的广大地区大兴屯垦并取得显著成效。585年,隋朝发丁三万修筑西起今灵武市境的黄河东岸,东至陕西绥德长城,以拒突厥的侵扰“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宴和”。

唐朝时,宁夏地区成为前来归顺的多民族的聚居地区。630年,唐大败突厥,颉利可汗率10万部众归附唐,唐在灵州设受降城,多次将降附的突厥部族安置在长城一线边缘地带,在灵州安置大量突厥人。646年,唐太宗亲至灵州会见突厥、铁勒、回纥、吐谷浑等民族首领,接受各部族来降与进贡,“建立廨舍,开置屯田”,并设七个羁縻州、府,以安置内迁的各少数民族。661~663年,居住于青海一带的吐谷浑部落被强大起来的吐蕃打败,吐谷浑头领率余部沿丝绸之路迁徙到中卫、同心、中宁一带,唐朝设安乐州进行管理。7世纪末娄师德到(宁夏)督理屯垦事务,“往还灵夏,率卒屯田,积谷数万(石),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屡因屯田有功入居宰相。691年,有20万党项人内附,唐政府在今宁夏、陕北设朝、吴、浮、归等10州进行安置。8世纪初,灵州已成为我国大西北东部军政、经济、交通的中心。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于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于灵武即位,文武百官及部众会聚灵武。8月,郭子仪率部5万余人到灵武,肃宗任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任灵州大都府长史,掌控指挥军队,联络各少数民族首领共同征讨安禄山。一时灵武成了全国的中心,天下劲旅在朔方,各方人士军队云集灵武,灵武声名鹊起。

img14

安史之乱后,唐国势衰弱,吐蕃乘虚而入,相继占领了陇右、河西,宁夏为吐蕃占领近百年,并屯兵据守。849年,吐蕃内乱,所占地人民反抗不断,吐蕃与唐修好,归还所占秦、原、安乐3州和石门等7关,宁夏全境归唐。

宋、西夏、元时期

宋代,宁夏南部属宋管辖,中北部先为宋管辖,后为西夏管辖。宋夏对峙时多有征战,为解决粮草补给,双方均不断移民屯田开发。宋为解决粮草供应,在六盘山地区大规模进行移民屯田。西夏也鼓励垦殖,凡开垦荒地,为开荒者所有,可以买卖,于是大片土地被开垦。宋夏对峙时,在边境设多处榷场进行交易,双方都有大量商人、官员来往。党项族以宁夏北部为活动中心,前后达225年。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境内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很多民族,人口最多时近300万人,都城兴庆府约有10万多人。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人一部分投元,主要是党项贵族,元朝封他们为“色目人”,予以重用;一部分返回祖辈居住的故乡——四川甘孜和木雅地区,与藏族融合或共处;一部分投金,东迁;一部分仍居住西夏故地,逐步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中。还有一部分党项人经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逃到尼帕尔王国。宁夏人口大减。

元灭宋时,宁夏是主战场,有30万军民被杀,“土地野旷,十未垦一”,兴庆府成为废墟。元统一全国后,十分重视对宁夏的移民开发。1266年,世祖“诏令西夏避乱之民还本籍”。元政府对宁夏地区的屯田十分重视,派张文谦、郭守敬、董文用等人兴修水利,溉田一万余顷。元代前期三十多年里,多次向宁夏地区移民屯田,仅至元年间移民宁夏的屯田人口多达7万人。北部以民屯为主,南部以军屯为主,宁夏的屯田事业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巩固发展耕地,下诏禁止佛教寺院占有农田。同时迁来大批回回军屯田。

明、清、民国时期

1370年,河州卫使指挥宁正兼领宁夏卫事,率军民“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但明王朝为防鞑靼的侵扰,将宁夏中北部的全部居民迁往关中,一度使宁夏府、灵州和鸣沙州成为空城。1376年,“改置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徙五六万人实之”。固原、宁夏二镇的设立,宁夏及相邻地区的移民和屯垦从数量到规模达到了顶峰。经过明代200多年的屯垦开发,宁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

明朝在对周边少数民族设九边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实行“招抚”措施,这些措施促使边关交界地区大量蒙古官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入附归降明朝,持续了半个多世纪。1406年,鞑靼束儿灰、阿儿刺台等率领数万人归降明朝,明朝将其安置在宁夏、甘肃庄浪、武威等地,并赐给汉姓,分别“授以官职”。居住宁夏的蒙古人封号“土达”,以放牧耕稼为业。

清朝推行“劝垦”政策。道光年间大力推行屯田开荒,并规定农民耕种屯地3年后“永为民业”,鼓励农民参加垦种。1655年,宁夏巡抚黄图安上书顺治帝,奏请裁汰边军老弱,“变兵为民”,边军分到了土地。清廷又兴修唐渠,汉渠开凿了大清渠、昌润渠、惠农渠,从固原、中卫、灵武、贺兰等地移民万余户,使原先地广人稀的宁夏平原得到了新的发展,“辟地万顷,安户万余”。

清末至民国,当时为避战乱天灾,宁夏人口大量外逃。1920年12月16日和次年4月12日,宁夏南部发生8.5级和6.5级大地震,死伤数万人。1932年,马鸿逵到宁夏赴任带来了三个独立旅2万多人的部队。1932年孙马大战,孙殿英部属李纯华带3万多部属投降马鸿逵后大部分留居宁夏。1933年,马鸿逵制订了“推广农垦,增加生产,吸收外省人力物力”的政策,至1941年共开垦荒地233340亩。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原地区又发生水旱和蝗虫等自然灾害,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苏等沦陷区、战区和灾区的难民不断进入宁夏。1939年,国民政府又从甘肃天水迁移2万多难民到宁夏垦殖。这促使宁夏人口增加。同时马鸿逵强化人口统治,加强户籍管理,外流减少,人口逐步回升,至1949年增加至119.7万人。

当代移民

农业农村移民

宁夏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新中国成立后,为减轻大城市以及人口稠密省区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党和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宁夏移民,支援宁夏建设。1950年12月,宁夏、北京两省市商定,由北京向宁夏移民。宁夏省政府成立了移民安置委员会,并在银川设立两处移民招待所接待安置移民,当年接收第一批北京移民1500人,次年又接收795人,分别安置在贺兰、永宁、青铜峡、灵武和盐池县。1955年,北京市组织无业失业人员、艺人、小摊贩以及国民党军政人员等5904人到银川、吴忠安家落户。1958~1960年,宁夏接收上海、北京、河南、天津、安徽、南京、山东等地移民6万多人,政府为其购置了农机具、牲畜,划拨土地、修建房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不久恰遇三年困难时期,移民开始返乡。

img15

城市、企事业移民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人民政府对旧政府的6100名人员经审查留用3700人。为满足新政权对干部的需要,原三边地委、中共宁夏工委从陕甘宁革命老区和十九兵团选拔干部684人,又从华北革命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分配400名新干部充实、建立各级人民政权。1950年全省干部6700人,从外省调入干部3000多人。此后党和政府不断从外地向宁夏输送干部,使宁夏的干部队伍不断壮大。

1956年,国家把石嘴山列为全国新开发的10个煤炭矿区之一。从1956年起,国家有计划地从辽宁、江苏、陕西、山西、甘肃等煤矿抽调5万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到宁夏开发煤炭资源。

1958年宁夏回族生自治区成立,在中央的关怀下,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有14万人来宁夏安家落户,支援宁夏的建设。

1961年全国大精简,精简在职员工、减少城市人口。在这次精简中,宁夏关停并转了一大批企业,到1963年底,精简干部1500人,企业精简职工近10万人,大部分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1965年国家开展“三线”建设,大批沿海和内地企业搬迁至宁夏,沈阳、大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从16个大中型企业抽调干部职工带着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援宁夏。1965~1971年,先后整迁、分迁、合建、援建的厂矿企业29个,其中机械行业11个。

另外,国家每年都为宁夏调配支援大批干部和大中专学生,他们纷纷在宁夏安家落户。据《宁夏人事劳动志》记载:“从1949年至1998年共接收分配大学毕业生42241人,接收分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77355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30971人。”这些学生有许多从农村转入城市,由外地迁移到宁夏。另外宁夏还接收安置一万多名部队转业干部,连同家属,多达5万人。1981~1985年,有3850名专业技术干部的家属12300人从农村迁往城镇落户。1982~1985年按照国家政策接收安置了5万余名煤矿职工家属来宁安家落户。20世纪90年代宁夏又解决5000多名专业技术干部和其他知识分子家庭“农转非”,2万多人迁入城镇落户。

军垦、农垦移民

1949年9月23日,十九兵团解放宁夏,在战事结束后十九兵团就投入了军垦生产。12月1日,西北地区第一个国营农场灵武农场成立。在军垦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从1950年开始从陕西、湖南、广东、江苏调来一批犯罪分子建立了劳改农场、工厂,进行开发生产。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一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他们。”(独一师是1949年9月19日,国民政府陆军第81军在中卫和平起义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军第二军,辖2个师4个团9400多人。12月26日奉命改编为独一师)。独一师奉命开赴平罗西大滩军事军垦生产,于1952年8月创建国营前进农场,揭开了军垦的序幕。1954年,军队建制撤销移交地方,其开荒造田45163亩。从1950年开始,北起石嘴山南至中宁县,在贺兰山东麓、黄河两岸270公里的亘古荒原,湖泊沼泽上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农垦创业,至1978年创建了14个国营农林牧场,吸收安置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复转军人,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干部,北京、天津、浙江、银川等地知识青年,三门峡库区移民,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大批农民工。

1965年8~9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师、团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在宁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在银川以西、贺兰山东麓从事农业生产。11月3日,农建十三师正式成立,接收安置北京、天津知青4486人,后大量从外地征招兵团战士,到1969年农建十三师人口已达2.6万人,耕地16万亩。1970年3月1日,农建十三师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人口增至31452人。1974年,建置撤销与农垦合并。

196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林业建设兵团宁夏林业建设第三师在宁夏固原奉命组建,下辖西吉、海原、隆德、泾源五个林业建设团,征召江苏、河南、河北等省的学生及林业工人和银川市知识青年服役,最多时2000多人管辖林地40多万亩。1974年,该师撤销军事建制移交地方。

三门峡库区移民

1956年国家安排建设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大坝,从库区向宁夏等地搬迁移民,宁夏采取大分散、小集中、设点建房集中安置。从1956年5月至1959年银川专区和吴忠回族自治州共接收安置陕西省朝邑、潼关、大荔、华阴等县库区移民31529人,河南省商丘、民权、郸城、睢县16861人。后陕西移民不断串联返乡,1962年3月18日,宁夏、陕西二省区在西安签订《关于安置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座谈会纪要》,双方商定从宁夏返回陕西省的移民由陕西省妥善安置,陕西移民绝大部分返回原籍。河南移民外流新疆、内蒙古等地找工作,部分返回原籍,离开宁夏13488人,占河南移民的80%。

浙江支边青年

1959年1月12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动员内地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宁夏和浙江两省区商定从1959 年5月开始,5年内浙江省动员30万名青年移民宁夏支援宁夏建设。5月4日,首批浙江支边青年(又称浙江青年)乘专列到达银川,到1959年底有5万多人到达宁夏。宁夏根据“以农为主”“分别归口”“大分散小集中”,实行人民公社领导下“独立核算单位”的原则进行安置。同时,政府购置建材集中建立移民新村,共建立873个安置点。政府补助浙江青年每人每月15元、家属10元。移民宁夏的9.6万支边青年从事农业生产的50175人,安置到国营农牧场当工人35118人,对口安置在机关、工交、文教卫生等大量农业的11500人。1960年恰遇三年困难时期,浙江青年生活困难,一些人发生浮肿、干瘦病,开始外流返乡。到1963年,浙江青年留下来安家落户的不足1万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1~1978年,宁夏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9万人,来自北京、天津、杭州等地8300人,共有5.7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间也有少数返城招工、提干。从1970年开始大专院校在知识青年中招生,工厂企业招工,机关、事业单位招干,知识青年返城逐渐增多。1979年遵照中央精神,城镇知识青年不再上山下乡,在城市劳动就业,绝大多数知青返城工作,全区各级知青工作机构撤销。1982年自治区知青安置办公室撤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束。

生态移民

1983年,国家实施“三西”扶贫战略,宁夏南部被列入“三西”地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引黄灌区划出大片土地,将生存环境恶劣且人口承载量已远远高于国际人口承载临界标准的西海固地区的部分群众移民到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川区垦殖。1983~2003年,全区在引黄、扬黄灌区开发土地85万亩,建设移民基地24处,搬迁安置西海固山区移民32万多人,加上新灌区旱改水人口8.4万人,共移民近43万人。自2001年开始至2006年,全区又建生态移民基地23处,搬迁移民9万人。

宁夏近几十年不断地招商引资,招聘人才,使许多外地人到宁夏建厂置业、就业,成为宁夏新的移民。随着宁夏户籍政策的变化和银川“两个最适宜”城市的建设,宁夏周边的许多人在银川等地购房就业,成为新的宁夏人。

据统计,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7年,50多年来,由外省迁入宁夏的人口282.5万人,年均迁入率为16.98%,迁往外地省的人口194.33万人,年均迁出率为11.68%,净迁入88.24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