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老电影

宁夏老电影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传承古代文化宁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到了秦统一时,秦在宁夏设北地郡进行管辖。匈奴游牧文化也对宁夏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文物反映了西汉时较高的工艺制造水平。东汉时期,宁夏地区已盛行私塾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丝绸之路文化和佛教文化。宁夏地处关中和西域交通的要道,是从西域传播来的印度文化、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必经此地,特别是宁夏南部的固原。
文化传承_塞上江南———宁夏

文化传承

古代文化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互补,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绚烂的文化。

秦汉文化

秦汉两朝在宁夏地区大量移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宁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在宁夏,考古发现了战国时秦的文物,如1968年在固原头营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一铜鼎上刻有“咸阳一斗三升”六个篆字,从器形和铭文上看,和陕西出土的战国时秦国铜器相似,这说明秦文化已传入宁夏地区。到了秦统一时,秦在宁夏设北地郡进行管辖。秦文化中有对山川湖泊祭祀的习俗,秦始皇时规定,对全国12座名山和6个湖泊进行祭祀,其中朝那县(今彭阳)的湫渊(今固原红庄西海子),周围20公里,清澈碧透,湖水冬夏不增也不减,时人以为神,故设祠祭祀。匈奴游牧文化也对宁夏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3年在固原西郊发现了匈奴文物,有各种青铜马具、银饰。1977年固原县杨郎出土了两件透雕虎搏驴铜牌,再现了一头驴被猛虎咬住时竭力挣扎的情形。

西汉时期,继承了秦文化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已经发掘的汉墓群有银川平吉堡、吴忠关马湖、贺兰暖泉等。银川平吉堡汉墓形制分土坑墓和木棒墓两类,随葬品以黄袖盒、壶、博山炉为大宗,铜器有连弧纹昭明镜、五铢钱、车马具等。这些文物反映了西汉时较高的工艺制造水平。东汉时期,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书写工具上普遍使用毛笔和帛纸。东汉时期,宁夏地区已盛行私塾教育。安定朝那(今固原东南)人皇甫规是东汉时期宁夏著名的学者,他广收门徒,传授儒学文化,为宁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位东汉宁夏著名学者为梁辣。梁辣为安定郡乌氏县(今固原南)人,他的作品《七序》为史学家班固所推崇,称“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辣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书法大师梁鹄,他创新的“八分书”为汉字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东汉时期由于教育的发展,宁夏地区名士迭出。

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羌、氐、羯等民族纷纷内迁,并各自建立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在这种情况下,宁夏境内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民族性和多元性,同时又成为文化交流的热点地区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丝绸之路文化和佛教文化。

宁夏地处关中和西域交通的要道,是从西域传播来的印度文化、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必经此地,特别是宁夏南部的固原。在固原县城南郊的北魏墓葬中,发现随葬品有金银器皿、珠饰钱币共70余件,其中有一枚波斯银币,据考证为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王(459~484年)时所铸,这个墓葬的发掘证明了波斯文化在宁夏的存在。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北周李贤夫妇墓的发掘,该墓中共出土了700余件随葬品,有陶俑、陶器、陶模型及铜、铁器等。尤其是鎏金银壶,造型美观,工艺高超,腹部有一周似浮雕的希腊人物故事男女六人三组图案,据专家鉴定为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工艺品。这些文物的出土有力地说明了固原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img20

东汉时期,佛教经西域正式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获得了巨大发展,宁夏地处佛教传输的要道,保留至今的古佛塔、石窟群以及众多佛教雕塑证明了佛教在宁夏地区的辉煌历史。

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突厥、吐谷浑、吐蕃纷纷从西域经宁夏前往长安汲取汉文化的精髓,因而,宁夏地区的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来往于唐代宁夏丝绸之路的主要是居住在今中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的“昭武九姓”粟特人。粟特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今固原地区发现许多粟特人带来的物品,有萨珊王朝的金银币,还有东罗马的金银仿制品等。1987年,在固原南郊发现了一座墓主叫史射勿的墓葬,出土有波斯银币、金带饰和墓志等文物。在盐池县苏步井乡也发现有“昭武九姓”中何姓人的墓葬,墓门上刻有一西域男子,正手执长巾,飞速旋转于一圆毯上,表现的是唐代西域著名舞蹈“胡旋舞”。

唐代在宁夏地区还有西亚地区传来的拜火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景教在灵武设有寺院。安史之乱时,唐肃宗在灵州即位,景教僧侣伊斯这时也赶至灵州,供职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手下,后官至同朔方节度使副使。佛教最为兴盛,具体集中表现在石窟及佛像艺术上。唐代时,须弥山被称为“景云寺“,据名称推测,该寺很有可能修建于唐睿宗景云年间。唐代是须弥山石窟开凿最多的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造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须弥山入口处的第五窟是高达20米的弥勒坐佛,神情端正,比云岗、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造像还大,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西夏文化

西夏文化是一种深受汉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影响的而形成的文化。西夏时期,汉文化受到重视并得到发展。李元昊时西夏设立蕃学和汉学,作为学习文化和培养人才的教育机关,组织人力翻译《孝经》等儒学著作。党项民族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基础上,吸纳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创制出了西夏文字。元昊称帝后,令野利仁荣造蕃书,把西夏文字加以搜集归纳,以官方的形式予以公布和推行。西夏文形体方正,结构复杂,笔画较多,约有6000个,字体有草、篆、隶、楷等。西夏的语言文字学也有很大成就,如西夏人撰写的字典和辞书有《音同》《蕃汉合时掌中珠》《文海》等。毅宗谅诈时改蕃礼为汉礼,增设官职,重用汉人,改监军司为军等,并以朝贡的方式,给宋朝献马50匹,以求得汉文典籍《册府元龟》《唐史》和宋的诏令等。这些儒学典籍的传入,加速了党项的汉化。崇宗乾顺和仁宗仁孝时是西夏儒学的高峰期,这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封孔子为文宣帝,继续进行儒学典籍翻译工作,在中央设翰林学士院,安置儒士。元昊时就推行“尚武重法”的立国方针,他于“案上置法律”,又以“兵法勒诸部”,并常常研究宋朝的法律制度。崇宗乾顺时,为了以法治军,编写了一部军事法典——《贞观玉镜统》。

img21

img22

西夏从德明开始崇尚佛教,1007年,李德明母下葬,就要求到山西五台山修建十座佛寺,并派致祭使护送供物至五台山。李元昊通晓佛学,带头信佛。西夏设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发展佛教,在其统治机构中设功德司,管理佛教事务。据西夏文《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记载,其中央机构中共设有两个功德司,即僧人功德司和出家功德司。此外,还建有规模巨大的佛寺,如戒台寺、高台寺、承天寺等。西夏文佛经绝大部分译自汉文大藏经,少部分译自藏文、梵文。俄国人科兹洛夫自黑城劫走的约8000件西夏文刊本和写本,其中80%是佛经。西夏除佛教外,还流传有道教。李元昊太子宁明喜欢方术,曾跟随道士学习“辟谷”之术,即不食五谷而食药物以求成仙。在黑水城出土的文物中,有《易经》残本,晋人郭象所注《庄子》残本,宋人吕惠卿所著《吕观文进庄子外篇义》《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经》等道教著作。

西夏在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也有其独到之处。党项人在建国前,音乐比较简单,使用的乐器只有琵琶、箫、笛等,而且受唐乐的影响较大。元昊建立后,对音乐进行改革,去除了原来音乐中的繁杂音节,使音乐适应时代的需求。经过发展的西夏音乐,乐器种类也很多,据《番汉合时掌中珠·人事下》记载,乐器有三弦、六弦、琵琶、筝、箜篌等,已相当齐全。

img23

西夏雕塑也有一定成就。西夏陵园出土的雕龙栏柱浮雕以二龙戏珠为题材,富有动感,造型美观。陵园中出土的大白马,长130厘米,重350公斤,通体圆雕,刀法细腻。石雕人头像脸形方长,留八字须,面露微笑,栩栩如生。出土的人像石碑座,以夸张的手法展示负重者的神态。西夏铸造作品中的精品,首推西夏陵园101号墓出土的鎏金大铜牛。该牛为卧姿,长120厘米,重188公斤,模制浇铸成型,集美术、模型、浇铸、基金等多种技艺于一身的艺术品,显示了西夏技术水平的高超。

元代文化

元朝,宁夏地区成了元帝国的腹地,大批的蒙古军队驻扎于此,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西亚居民经西域从宁夏进入中原,还有原来的西夏和汉族遗民,这些携带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居住在宁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密切的融合交汇,从而形成了具有混生特色的元代宁夏文化。

元朝的建立,使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征调而来的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及中亚各族人被迁至宁夏等地定居下来。这些民族的迁入,逐渐形成了回族,宁夏成为了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蒙古贵族也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如统治西夏故地的安西王阿难答就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在他信教的影响下,他统辖的15万蒙古军队中也有一大半皈依了伊斯兰教,在各地普遍建立清真寺,使伊斯兰教得到了发展。

元代时,蒙古族所信仰的藏传佛教逐渐在宁夏地区兴起。塔式建筑也伴随着藏传佛教在宁夏地区广为传播,如宁夏青铜峡108塔,属典型的藏传佛教塔群。同心的韦州白塔,塔身为宝瓶型,上砌八角形密檐顶,也是元代流行的喇嘛教砖塔形式。这些建筑是藏传佛教在宁夏传播的历史见证。

明清文化

明代,宁夏地区的教育事业比较前朝历代有了很大发展,宁夏建立起了布局完整的儒家教育系统。随着学校的设立和科举制的推行,许多军人和平民子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得以入仕做宫。

明清两代是宁夏地方志编修的重要时期。永乐年间曾诏令全国修郡县卫所志,并且颁行了志书的统一体例。宁夏现存的第一部志书《宣德宁夏志》二卷,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庆王朱栴主持编修的,此后的嘉靖、万历两代是宁夏地方志编纂的鼎盛时期。明朝宁夏镇至少七次编修过全境的方志,其中刻印过的有四部,即《宣德宁夏志》两卷、《弘治宁夏新志》八卷、《嘉靖宁夏新志》八卷、《万历朔方新志》五卷。《固原州志》有两种,分别由嘉靖和万历时所刻。这些都是宁夏最早最完备的史料汇录,是宝贵的文献。

清代编修的宁夏方志有:1663年常星景、张炜编的《隆德县志》二卷,1717年俞益漠编的《朔方广武志》二卷等17部分。

img24

民国时期的文化

1949年以前,在农村有一些零散艺人,三五成群,赶集卖唱,城镇里有一些外地流落来的戏曲班社,随聚随散,自生自灭,表演形式有高跷、旱船、花鼓、龙灯、耍狮子、皮影、锣鼓乐等。外地来宁活动的戏班主要有“葫芦班”(光盛班)以及“刘喜戏班”“裴大黑戏班”等,宁夏当地的戏剧班主要有“觉民社”和“康长俱乐部”。在庙会和集市上表演以“宁夏道情”为代表。当时的文化设施也几乎是空白,除1916年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创办的图书馆、1934年9月成立的宁夏省图书馆和1946年成立的宁夏省介寿图书馆以外,只有几所中等学校设有图书馆,全省藏书不到3万册。到20世纪40年代末全省只有三台16毫米元声电影放映机,一座破旧不堪的电影院(三晋会馆),两所“民众教育馆”。

19世纪20~30年代报纸在宁夏兴办,1925年《中山日报》由绥远迁至宁夏继续开办,1927年“清党”时被查封。1929年吉鸿昌任宁夏省主席时创办《宁夏醒报》,不久因吉鸿昌离去停刊。1930年,马鸿逵主政宁夏后创办的《宁夏民国日报》长期存在。《大公报》也曾在宁夏设立过分馆。此外一些进步报刊书籍也开始在民众中传播。

民国时期在方志编修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1917年至1926年,在马福祥的支持下,宁夏编写了31卷本的大型志书《朔方道志》。马鸿逵入主宁夏后,欲修一部《宁夏省通志》。由于种种原因,马鸿逵的修志愿望未能实现。但是却收录了大量的实用资料,由省府秘书处汇编,形成了《八年来宁夏省政述要》。1942年底,正式铅印为《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和《宁夏省十年统计年鉴》两部大型资料集。《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有10篇,下设82章,503节,共100万字,实际上是一部准宁夏通志。从民国至宁夏解放前,宁夏共修成方志12部。

红色文化

宁夏曾是中国革命最早的地方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重大活动,也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红色文化。1926年9月16日,在今银川筹建成立了中共宁夏第一个党的组织——宁夏特别支部,李临铭任书记,马云堃做常务工作,贾一中负责青年团工作,共有7名党员。虽然中共宁夏第一个特别支部只存在了一年多时间,但它在宁夏传播了马列主义,播下了革命火种,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宁夏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序幕。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革命红旗就曾经在宁夏南部高高飘扬。1935年10月,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的中央红军进入今西吉县公易镇、单家集一带,后翻越六盘山到达陕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六盘山从此也名扬天下。1936年,在红军西征期间,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这个政府虽然只存在了8个多月,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宁夏回汉人民的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中央于1937 年10月在宁夏成立了宁夏工委,建立了党的组织系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活动,后遭到破坏。1946年6月,中共宁夏工委再次成立,并于1947 年1月组建了回汉支队等其他革命武装,转战各地,打击敌人,为配合进军宁夏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宁夏作出了贡献。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标志着新宁夏的诞生,从此宁夏历史揭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一页。

img25

当代文化

1949年9月宁夏解放,宁夏的文化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助下,在回汉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宁夏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许多方面达到并赶上了全国的先进水平,而且在有些领域走向了世界。

img26

img27

文艺

解放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宁夏的文学创作形成了规模,主要作家有姚以壮、朱红兵、石天、哈宽贵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还创办了文艺刊物《宁夏文艺》,《宁夏日报》也辟有文艺副刊《宁夏川》《青春》。1959年自治区文联筹委会成立,1961年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从1959年起,各专业艺术团体相继建立。原银川剧团、银光剧团合并为宁夏秦腔剧团,从北京调来的中国京剧院四团改建为宁夏京剧团,以上海华艺越剧团为主组成了宁夏越剧团,由原银川地区文工团和支援宁夏的中央歌舞团、铁道兵文工团等团体的部分文艺工作者组成的宁夏歌舞团,大大提高了宁夏的艺术水平。

img28

宁夏文化设施也纷纷建设起来,自治区图书馆1961年建成并开始接待读者。这一时期还先后成立了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宁夏电影机械修配厂和宁夏电影制片厂,新建了银川人民电影院和吴忠人民电影院。各市县相继成立了电影放映管理站,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大革命”时期,自治区话剧团、越剧团及一些县级剧团被解散,许多文艺工作者受到不公正待遇,艺术创作被迫中止。一些文化馆(站)及文化活动设施被破坏,许多图书馆内的书籍被查封和销毁,电影放映单位被迫停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学创作方面涌现出了张贤亮、张武等一大批作家,出版了一大批作品。其中,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肖尔布拉克》以及中篇小说《绿化树》先后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绿化树》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是开创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宁夏文学界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体裁的创作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形成了宁夏青年作家由“三棵树”(石舒清、陈继明、金瓯)到“新三棵树”(漠月、季栋梁、张学东),进而发展成为宁夏的文学林,打造出来宁夏的文学品牌。张贤亮、石舒清、郭文斌三人分别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和第二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诞生了享誉全国的“西海固作家群”。路展的中篇童话《雁翅下的星光》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自治区先后创办的文学刊物有《朔方》《通俗文学家》《新月》《六盘山》等。

美术、音乐、书法

宁夏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1980年5月,宁夏美术家协会成立,著名画家有曾杏绯、张钧鲁、张少山、胡正伟等,他们的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其中《曾杏绯花卉作品选》出版后,在美术界获得很高评价。秋霖的《吉祥秦地》、余乡的《集市》等在全国美展中获奖。

img29

在音乐方面,著名儿童作曲家潘振声创作的《嘀哩嘀哩》《春天在哪里》等作品,深受儿童的欢迎。音乐工作者还创作改编了《宁夏数花》《穆斯林的节目》《曼苏尔扎》《抓发菜的尕姑娘》等一大批声乐、器乐、舞蹈、歌舞剧作品和《年轻的老汉》《计划生育》等曲艺音乐节目。

20世纪80年代前期,宁夏大力发展农村集镇影院,改善农民看电影条件;城市主要是改造影院,提高服务质量。“十五”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新人,多项文艺剧目、剧种参加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并获奖50多项,其中金奖10项。《梅家小院》等10部戏剧、剧目和演员获“文化奖”“群星奖”“蒲公英奖”“五个一工程奖”和“梅花奖”。宁夏话剧团、银川市杂技团等8家单位受中宣部、国家文化部、国家人事部多次表彰奖励,圆满完成了建党80周年、第七届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十三届金鸡百花奖、央视“心连心”和“同一首歌”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宁夏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作演出了《曼苏尔》《盛世回乡》《腾飞的宁夏》《清风明月》《月上贺兰》《花儿》等大型剧目,创排推出《村医》等15部反映火热现实生活的优秀新剧目,主办了由国家文化部倡导的“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举办了宁夏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首届社区文艺展演、宁夏首届文化旅游产品展示会,以及20多项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宁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宁夏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现了小省区能办大文化的气魄,宣传扩大了宁夏在国内外的影响。宁夏话剧团创制了中国第一个流动大舞台——大篷车,大篷车在全国巡回演出,行程50多万公里,演出4000多场,以大篷车的形式闻名全国。

2009年,全区核定公布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4处,争取国家和地方投资40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西夏王陵等10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全区馆藏文物达到6.32万件,完成了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编印出版了《西夏文物》等10多部文物考古研究成果专著。从20世纪80年代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开展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出版了市县志和《宁夏通志》《宁夏年鉴》,整理出版了保存下来的所有旧志。启动了申报非遗工作,申报成功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1项,有4人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宁夏“花儿”联合申报入选第三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公布第二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1项。

报刊

1949年,银川市军管会接收仅有的三家新闻机构:宁夏民国日报社、中央通讯社宁夏分社和尚未正式播音的宁夏广播电台。但新闻工作者利用简陋的接收设备,解放仅六天,就由银川市军管会新闻简报社出版了四开四版的《新闻简报》,同年11月8日终刊。同年11月11日,中共宁夏省委机关报——《宁夏日报》创刊,新华社宁夏分社同时成立。宁夏日报社还先后创办了《参考消息》《新闻快报》和《宁夏农民》周报。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宁夏日报》随之终刊。1954年9月1日,中共银川地委机关报——《银川报》创刊。1957年8月,中共固原州委创办了《固原州报》。1958年初,中共宁夏区工委开始进行自治区的筹备工作,《银川报》于3月28日终刊。1958年8月1日,《宁夏日报》再次创刊并发行至今。

1970~1974年,自治区还创刊了三种专业报纸:《矿工报》(1984年改为《石炭井矿工报》)、《石嘴山矿报》和《科学普及》(1984年改作《宁夏科技报》)。这几家报纸受到煤矿职工、农民及基层科技人员的喜爱。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又先后创办了《宁夏青年报》《宁夏广播电视报》《宁夏法制报》等报纸。其中最重要的党政机关报《宁夏日报》。到1994年底,宁夏公开发行的报纸共有《宁夏日报》等13家。

广播电视

解放时,银川市军管会接收了国民党宁夏省政府的广播发射设备。1951年初,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成立,7月1日正式播音。银川市、宁朔县、灵武县分别于1951年、1952年、1953年建立了有线广播站。1954年11月,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因建制撤销而改为银川人民广播电台。1956~1957年,永宁、平罗、贺兰、中卫、同心、盐池等县市也相继建立了有线广播站。

1958年,自治区筹委会开始筹建广播电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等兄弟电台的支持下,1958年10月15日,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62年,自治区成立广播事业局。1970年初宁夏电视台开始筹建,当年国庆节试播,1971年正式播出。宁夏电视台除在银川建有彩色发射中心外,还在同心县罗山和固原六盘山两处建有高山发射台。1986年7月1日,银川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中波和调频两套节目,设有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广告服务类四种节目。90年代,还办了宁夏经济广播电台。随后宁夏有线电视台、银川电视台、银川有线电视台先后开办。宁夏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也频频获奖,其中,新闻片《江总书记和煤矿工人对话》1993年获中国现场新闻奖一等奖,专题片《沙与海》1991年获第28届太平洋地区广播联合会电视奖,《五色土》1993年获全国骏马奖一等奖等。2008年,全区所有乡镇配备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省区。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同年,城市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整体转换,是全国第三个实现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通过验收的省区。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从2001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26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电影

img30

1954年,宁夏有3座电影院和35个电影放映队。1958年,宁夏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1964年,由宁夏电影公司统一管理的电影院有20家,电影队有50个。1977年底,全区电影放映单位发展到1173个。1988年2月,宁夏第一座多功能电影院“金凤凰电影文化中心”开业,电影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img31

宁夏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成立,1963年撤销,1982年恢复,到2000年,电影厂拍摄新闻简报31本、电影纪录片37部81本、故事片6部及一批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其中4部故事片获国家级奖项。宁夏电影制片厂先后创作生产了一批在区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广播影视作品,拍摄制作的电影《英雄无语》《冯志远》《同心》等,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华表奖、金像奖等殊荣。2008年,宁夏电影制片厂(现已改制为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商业电影《画皮》票房突破2.5亿元,成为当年中国票房排名第二的影片。《画皮》的成功在全国开创了“小厂拍大片”的先河,大大提升了宁夏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宁夏广电部门统筹城乡电影发展,深入推进院线制改革。随着大连万达、南方新干线、北京九州、湖南潇湘的进入,票房收入突破5000万元,市场逐步走向繁荣。截至2010年,有6条国内骨干院线进入宁夏市场,改造建成数字影院11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新闻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宁夏省会银川市,银川市军管会接管并整编了原宁夏民国日报社,于9月28日出版了四开四版的《新闻简报》,这是宁夏新政权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出版的第一张报纸,标志着宁夏报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1月8日,《新闻简报》终刊。11月11日,中共宁夏省委机关报《宁夏日报》创刊,至此,宁夏有了固定出版发行的日报。1949年12月21日,《宁夏日报》开始启用毛泽东主席题写的《宁夏日报》报头,沿用至今。1954年8月,甘肃、宁夏两省合并,宁夏省建制撤销。8月31日,《宁夏日报》终刊,共出版1367期。《宁夏日报》终刊后,原有人员继续出版1954年9月1日创刊的中共甘肃省银川地委机关报《银川报》。1958年8月1日,《宁夏日报》创刊,对开四版。1967年1月14日,《宁夏日报》总编序号被中断,至1968年2月11日,相继出版了《宁夏日报》“新字号”,《红色电讯》,《宁夏日报》“电讯号”“革字号”。直到1971年10月15日,才恢复自治区党委机关报,重新使用《宁夏日报》的总编序号。

2000年后,宁夏日报社相继创办了互联网站《宁夏网》《宁夏手机报》。2003年,宁夏将原《宁夏法制报》《青年生活导报》《宁夏科技报》和《市场经济研究》杂志划转宁夏日报社主管主办。同时,原《宁夏政协报》改名为《华兴时报》,由宁夏日报社与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联办。《宁夏法制报》更名为《法治新报》,《青年生活导报》更名为《现代生活报》,《宁夏科技报》更名为《新知讯报》,《市场经济研究》更名为《看天下》。2003年11月以后,四报一刊相继创刊。至此,宁夏日报社拥有了七报二刊一手机报一网站。2006年7月26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掀开了报业发展的新一页。2007年10月,以宁夏网为依托平台,《宁夏日报》数字报诞生,拉开了宁夏报媒数字化的序幕。之后,宁报集团的子媒体陆续依托宁夏网开通了数字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的要求,2009年8月30日,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成立。同年9月19日,传媒公司和互联网新闻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宁夏报业集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行经营与采编分离的历史性跨越。

出版

1959年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成立。1962年4月,宁夏人民出版社撤销,并入宁夏日报社,在业务上成立了图书出版部,对外继续以宁夏人民出版社名义出书。1969年6月,图书出版部由宁夏日报社分出,改称编辑出版组,划归自治区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领导。1974年5月,恢复了宁夏人民出版社建制,代行自治区出版行政管理工作。1979年9月,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与宁夏人民出版社合署办公。1983年8月,宁夏出版事业管理局撤销,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代行出版行政管理工作。1987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设立,与宁夏人民出版社合署。1992年,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设在宁夏新闻出版局内,对内称版权处,对外以版权局行使著作权管理行政职能。1992年9月,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1994年3月,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两者都是宁夏人民出版社的下属单位。宁夏人民出版社还主办有《宁夏画报》《周末文汇》两种刊物,图书出版体现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2009年,以原宁夏人民出版社为重点,10家出版社、期刊社、新华书店为重要组成部分,组建成立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12月3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出版集团签订联合重组协议,双方分别持有黄河出版传媒集团49%和51%的股份。

宁夏期刊出版发行工作也有很大发展,文学类有《朔方》《六盘山》等,学术类有《宁夏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回族研究》等,专业类有《宁夏农林科技》《宁夏医学杂志》《宁夏科技》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