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碎片的定义
作者:从慧
想象一个党项人的一天
驱车来到磁窑堡镇灵新矿区,站在公路边,我们就能看到紧挨着磁窑堡旧城堡的灵武窑遗址,那些散落于满山遍野的瓦砾和残片静静地回忆着历史。据说,距离地面仅一米左右的古窑目前大部分已经坍塌。窑址不远就是乌黑的采矿区,那里的一切都在黑色的烟尘笼罩之下,遗址上也被覆盖了一层黑色的粉尘。
“窑址与城堡挨得这么近,看来党项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瓷器的。”
“是啊,灵武窑出土的西夏瓷器以生活用瓷和建筑用瓷为主。这里出土的琉璃瓦与贺兰山东麓西夏行宫发现的瓦片形状、图案一模一样。西夏瓷常见的器形有碗、盘、壶、瓶、罐、瓮、钵、釜、杯、盂、炉、灯、帐钩、砚、铃、牛头埙、棋子、板瓦、滴水、供养人、骆驼、马、鸡、鸭等等,种类十分丰富。”工作人员向我们解释。
资料图片 当年西夏人用的扁壶
灵武市发现的西夏窖藏瓷器完整无损的就有114件,其中最能代表西夏瓷风格的就是西夏扁壶。它是一种十分便于携带的器具。
想象一下,在近千年前的古代,以游牧为生的党项民族已经逐渐与汉族融合,由于他们生活的地区缺乏金属资源,铁、铜、锡矿极少,所以日常的家居用品多以瓷器代替。
清晨,生活在城堡当中的党项人用扁形的“军用水壶”装满美酒和鲜奶,将绳子系在水壶的耳系上,然后把它们绑在马鞍旁边。由于壶是扁的,壶身服帖地靠在马身上,无论路途怎样颠簸,酒也不会溢出。然后,党项人骑上自己心爱的骏马去草原放牧。午饭他会在野外解决,碗和杯子都有寸把高的足,可以稳稳当当地放在地上。而那些去远处贩运货物的驼队,你若跟在他们后面,听到的不是铜铃叮咚,而是瓷铃的清脆悦耳之声。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党项人会与邻居下一盘棋或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吹埙,这些同样都离不开陶瓷,就连他屋里蚊帐的挂钩都是陶瓷制成的……
灵武瓷窑的发掘
20世纪80年代,沉睡了千年的灵武瓷窑终于散发出光芒。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马文宽教授在内蒙古进行考古发掘。他在清理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时,发现了一个器形比较大的陶瓮。马文宽认为这是专门用来装瓷器的陶瓮,于是他推断在墓葬周边不远的地方应该有西夏的瓷窑。适逢宁夏进行全区性文物普查,恰恰发现了回民巷和灵新矿的瓷窑。马文宽到现场勘察以后,认定这两处都是西夏瓷窑遗址。
此后连续三年,马文宽等考古学家每年都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到现场来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的多数是西夏各种风格的瓷器残片,完整的很少见。
“这里满山遍野都是碎瓦砾和瓷片,堆积最厚的地方有七八米高。”在回民巷,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灵新矿和回民巷周边主要是一些官窑,出土的瓷器精细、质量高,主要给帝王用。
有史料记载,古代灵州富藏煤炭,煤层上有一层陶土,陶土是制瓷的原料,煤做燃料,加上这里水源丰富,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有了西夏制陶技术的快速发展。西夏鼎盛时期,磁窑堡附近聚集了许多从南方来的烧窑名匠。有学者认为,西夏本来没有瓷器,靠掠夺宋人获得。宋夏庆历和议以后,西夏人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同时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毅宗时期,开始兴建瓷窑,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业。
灵武窑和回民巷窑址,规模宏大,发掘收获颇丰,共计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西夏窑炉3座,清代窑炉1座,西夏作坊8座,元代作坊1座,出土瓷器、工具、窑具等3000余件及大量瓷片。1997年,宁夏考古所再次发掘了灵武窑附近的回民巷窑址,清理窑炉2座,灰坑3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对西夏瓷作了重要补充。据研究,灵武窑共分5期,1期、2期为西夏中晚期,西夏后继续生产,直到清代;而回民巷窑略早于灵武窑,并废于西夏晚期。
西夏瓷器的意义和特点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编撰的《中国陶瓷史》中,并没有涉及西夏瓷的内容。而马文宽在灵武的发现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马文宽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对西夏制陶史进行大量研究,撰写了《宁夏灵武窑》以及《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
资料显示,宁夏灵武窑烧制的瓷器属西夏、元朝两代,其中西夏时期的数量最大。考古学者确立灵武窑遗址是位于我国最西北的一处古瓷窑遗址,也是宁夏境内古代制瓷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唯一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瓷窑。
灵武窑的西夏瓷器,以褐釉、青釉、白釉、黑釉为多,而以白釉瓷和剔刻花瓷最具特色。白瓷多是通体白釉,内壁光滑,外壁较粗糙,胎细壁薄,有的还在内壁四面和底心绘黑色圆点纹饰。西夏瓷的纹饰题材多取自民间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内容极富民间色彩。题材有花卉、飞禽、人物山水,其中花卉题材牡丹花最多,还有莲、菊、梅、石榴等,古朴华丽,别具特色。西夏中晚期的瓮、盆、碗、钵等器物,特别是扁壶、经瓶上多为剔刻花。它是在施釉的胎体上剔刻掉部分釉面,使留下的釉形成主体纹饰,胎、釉色差对比强烈,宾主分明,疏密得当,有的又采用开光构图,给人以明快之感。
西夏瓷类型有文化用品、宗教用品、雕塑艺术品、建筑材料、兵器等,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灵武窑尤其大量生产日常用瓷器,与北方诸多窑址的产品相似,但也有不少反映了党项族的游牧民族特点。其中,瓷扁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西夏日常用瓷,壶两侧有双耳或四系便于穿绳携带,这种器具为西夏境外的其他窑址所罕见。瓷铃、瓷骆驼、瓷羊、瓷马等雕塑品则反映了这些动物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不完全统计,1956年至1986年在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先后出土了上百件西夏瓷,这说明西夏瓷器已作为商品在其境内广为流传。这么多装饰精美的各色器物,反映出当时丰富多彩的西夏社会生活状况和党项民族纯真质朴的民族性格。
象征性的保护
在灵新窑址的北边,紧挨着的就是磁窑堡遗址,磁窑堡镇正是因这个与明长城同时修筑的城堡而得名。而目前旧城堡不仅在风雨的“盘剥”下渐渐萎靡,它自身也随着附近灵新矿的开采而不断塌陷。
“这几年城堡已经下陷了6~7米,你看对面那个将军楼也一样没有任何的维护。”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虽然都是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从没有投资维护过。对它们唯一的保护就是靠文管所几名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巡查。
2006年五一期间,灵武市政府委托市畜牧局用封山禁牧用的铁丝网和水泥桩对窑址和城堡进行围拦,然而,低矮的铁丝网怎么能拦住那些伸向文物的“黑手”。
我们绕过围栏走进瓷窑遗址,发现袒露的瓷窑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新挖的和旧有的盗洞,窑址距离地面仅有1~2米。工作人员认为窑里已经不可能再有完整的瓷器了。在窑址范围内,还有一个明代挖煤的井口以及一个烽火墩,这些建筑在史册上均有记载。
在窑址旁边的旧城堡一样不能幸免于难,堡子墙体上一个三角形的盗洞幽深幽深,一直通向地下。作为国宝级的文物遗址,为什么有着如此粗放的管理?文管所的同志也是有苦难言。据说,当地政府并没有拨付专门的文物维护资金,文管部门没有经费,没有车辆,造成了这种只能是象征性的保护状态。他们目前的希望就是在灵武窑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能够有条件找个人来看护。
碎片的定义
本文中有关瓷窑以及西夏瓷器的知识,只是我们从史料里得来的点滴模糊的印象,但是,关于遗址无序管理和严重的人为破坏,却是耳闻目睹的震撼。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自治区级重点,再到国家级重点,灵武瓷窑与宁夏的长城、银川的建筑一样,被不断赋予这样那样的定义,同时也一次又一次被毫无怜惜地损毁,仿佛什么也阻挡不了城市化的铲车和工业巨轮的轰鸣。我们站在平静的公路边,再次窥视路两边的将军楼和磁窑堡遗址以及那漫山残存的碎片,感到这“定义”的沉重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