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冠九边固原镇(上集)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永久性大型军事防御体系。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12700余里。明王朝沿长城东西一线的险要地带,建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宁夏、甘肃9个边防重镇,合称九边。9个边镇据守战略要地,既独立驻防御敌,又互为犄角,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而在明代九边重镇中最具有战略防御地位的当数宁夏南部的固原镇了。
明长城在宁夏段有3条:东长城,东起宁夏盐池的花马池,西抵贺兰山;西长城,北起贺兰山,西达甘肃皋兰、靖远,东西长2000余里;中长城,东起陕西定边,横穿宁夏中部直至甘肃靖远,宁夏境内长940余里。宁夏境内的西长城和中长城都经过南部的固原地区。
在修筑长城的同时,明朝对长城沿线的军事防卫体制也做了重大改革,实行了军民合一式的“镇、卫、所制度”。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明初包括中期以前,实行卫所制。卫所制就是在各个地区设卫。一个卫有多少人?有5600多人。卫下有千户所,千户所有1100多人,千户所下设有百户所。为什么要这样设呢?明王朝害怕将领统率不住,所以只准在一个地方驻防,调动军队的权力在中央。”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明朝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开始设了4个镇,然后增加到7镇,最后增到9镇,把九镇的边防地区称为边关地带,所以把这9个镇也叫九边,实际上就是9个关口,也是9个重镇。”
镇,也称总镇,是明代地方最高一级军事机构,均沿长城设置。共有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关、固原九大军事重镇,俗称“九边”。这九大军事重镇或直属明朝中央最高军事机构,或兼受地方军事行政机构都指挥使节制。在明朝的“九边”中,地理面积并不大的今宁夏地区,竟然九居其二,设有两个“总镇”,足见当时宁夏军事地位的重要。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银川人也罢,固原人也罢,蒙古的残余势力进入到银川平原以后,看到这里很富饶,他们在这个地方可以休养生息,掠夺一些东西供给后方家属,解决吃饭问题。”
薛正昌(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蒙元残余势力经常南下,有的时候不是有政治意图,是没有吃的,过不了冬的时候,或者是气候发生变化的时候。总的来说是为了生存,就开始向南进攻。进攻的时候要掠夺食物,破坏生态。”
明代九边大抵皆倚长城建置,最初的九镇是没有固原镇而只有陕西镇。西北各边镇中唯陕西一镇与其他各镇不同。陕西镇总兵最早设于宣宗宣德年间(即公元1426~1435年),旧驻会城(即陕西西安),后移驻于固原,因而后称固原镇。固原镇管辖长城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绵延500公里。明后期改线重建,按长城划分五路分守,即下马关路、靖虏路、兰州路、河州路、芦塘路。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明代天下13省,其中一个就是陕西镇布政司。整个陕西在明代和宋代,基本上都属于边疆地区,那么陕西镇为什么设到关中呢?就是因为它属于边疆地区,平常的时候,如果有事,陕西的镇守官员就要到固原。如果没有战事,不防秋,就回到西安,经常这样来回。最后由于北方边事吃紧,蒙古势力到河套,从下马关、海原进来,威胁到固原,威胁到关中。这样,最后决定把陕西镇放到了固原镇,所以陕西镇就是固原镇,固原镇也就是陕西镇,但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仍然标为陕西镇。”
明初在固原设镇之前,朝廷在开城县设守御千户所,受辖于陕西平凉右卫。公元1468年,守御千户所迁往城北唐宋“故原州”地之“古原州”城重建新城,这座新城就是今天固原城前身,城名遂因“故原州”和“古原州”转音为“固原”,并将古原州正式定名为固原卫,取“固若金汤之古原”之意。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弘治十四年,在固原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战争。一次是鞑靼族侵略到海原西安州,把西安州守御千户所120名士兵杀死了。另一次是又有一支鞑靼部队在固原七营孔八沟,把镇戎千户所680名官兵全部歼灭了。弘治十四年这两次比较大的战争,死了800多人,所以对朝廷震动很大。”
据史籍《九边图考》记载:“固原,开城县地也,成化以前套虏未炽,平固安会之间得以休息,所备者靖虏一面。自弘治十四年火筛入掠之后,遂为虏冲,于是始改立州卫,以固、靖、甘、兰四卫隶之。”固原卫位于明蒙交战前沿一线,所辖交通要冲的空旷地带,添筑墩台,派军驻守,称之为烽燧,俗称“风火墩”。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固原镇作为一个军事防区,边墙修了固原内边,其中两次修筑,一个叫固原旧边,一个叫固原新边,还有41个堡、114处烽火台,每个烽火台是5个军士看守,这些军士一般都是充军的罪犯。”
据《九边图论·固原》记载,这里设总制、参游等官,屹然一巨镇矣。当时的固原镇下辖3个守御千户所和1个群牧千户所,有大屯堡5个,小屯堡36个,常驻兵员近2万人。固原本为关中之门户,地处延绥、宁夏、甘肃三大军镇的中间,在固原设总镇,起初只是出于加强二线后援力量的考虑,但明朝的九边中的西三边延绥、宁夏、甘肃虽处御敌前沿,却常因互不统隶而使战事失利。
佘贵孝(宁夏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当时榆林镇、甘肃镇、宁夏镇这3个镇的最高指挥是总兵,部队上叫总兵,地方叫巡抚。镇设在州这一级的建制上相当于现在的地区,镇将有时指挥不了地方州官。”
明宪宗成化十年,即公元1474年,大明朝廷特派官员出任“三边总制”,驻防固原城,统一指挥三镇军务,联合防守、进击。三镇与固原总制府形成犄角之势,从而更突出和显示了固原镇在整个明代西北边防中的特殊地位。固原的三边总制初步形成,当时三边总制还不是常设之制,而是有边患时才设。弘治十五年,即公元1502年起,三边总制才为定制。从此,固原也一跃成为当时西北规格最高的军事重镇。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三边总制府在九边是相当了不得的,历史上有记载,三边总制府的一个照墙,也就是明朝比较常见的官府军事衙门的一个照壁是什么呢?一麒麟,三凤凰,九虎。一个麒麟指总制,三个凤凰指三个巡抚,九虎就是九个总兵。固原东岳山有一个五龙壁,固原镇衙门对面还有一个大照壁,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拆了的,相当精美,艺术造诣相当高的。”
薛正昌(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时的固原在宁夏,在西北,在政治上,在军事设置上都是一流的,实际上是负责整个西北军事防务的一个指挥中枢。”
直至明代中后期,固原作为三边总制府驻地长达150年,历任三边总制50多人,他们大多是大明王朝中能诗善文的杰出文人。因此大多数三边总制,既是边塞诗人,又是战争的指挥官和参与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特殊的心境,从特殊的视角,表达着他们对边塞及边塞战争的特殊感受。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明王朝时期,固原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文化。在《固原州志》保存的明代古诗文是相当多的,尤其是诗歌,这都是些边塞诗。我个人认为,边塞诗的绝唱就是在西北地区完成的,保存最多的就在固原。”
曾任固原三边总制的石茂华在他的一首题为《防秋过八营牧儿苑》一诗中写道:“马骑如云野径微,惊鸿遥过塞垣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戍边将士防秋时的壮观场面。防秋是三边将士戍守边关的主要任务。固原三边总制尚书王琼曾以“我独徵师三万骑,扬威塞上虏尘清”的诗句,抒发了诗人在防秋途中,从固原镇出发,出兵塞上,抵御蒙古南侵,扬大明将士军威的豪迈心情。
徐兴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博物馆研究员):“防秋这个概念是从汉朝时就有的,在明朝的时候经常提起。防秋这个概念是什么呢?就是秋天的时候秋高马肥,蒙古人容易南下入侵。从头年九月到来年的二月,不管蒙古人侵犯不侵犯都要防秋,比如固原镇的部队就要往边境拉,边境上哪怕没有侵犯,总督、镇守总管也要带领大军到边塞上扬威,给蒙古人颜色看。”
明朝中期嘉靖年间,随着长城防御体系的逐步加强,设施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配置了火战车、扩大了骑兵配额,加上“三边总制”整体应变能力日趋成熟,明蒙在固原一带的长期争夺拉锯的局面开始扭转,明蒙关系趋于缓和,固原地区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在古代诗人的眼睛里,西部的历史是由烽火与战争穿缀起来的。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反复争夺,使得固原地区烽火连年,兵事不断,战祸相继。即使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明王朝也没有削弱对九边重镇固原的军事管理,而是在固原修筑长城,布列城堡、堑壕以及烽燧等军事设施,以防边患。
编导:刘 健
撰稿:吕 锋
摄像:袁梦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