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洞沟(一)

水洞沟(一)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洞沟(一)20000多年前,一群远古人顶着凛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地跋涉在鄂尔多斯黄沙漠漠的旷野之上。水洞沟位于宁夏银川的东南部。回国后,肯特透露了在水洞沟的发现。他们落脚的“张三小店”,可能是水洞沟唯一的现代人工建筑。“张三小店”的主人名叫张梓,灵武水洞沟人,兄弟四人,因排行老三,故被称为张三。水洞沟位于宁夏灵武横山堡以西4公里的明长城南面,面临着一条远古时代自然形成的边沟。
水洞沟(一)_印象宁夏

水洞沟(一)

img334

img335

img336

20000多年前,一群远古人顶着凛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地跋涉在鄂尔多斯黄沙漠漠的旷野之上。当他们翻上一道连绵起伏的山梁,来到一处今天叫做水洞沟的地方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湖泊,远处的草原上还隐约可见成群奔跑的野马、野驴和羚羊。显然,这是一处诱人的地方。于是,他们放下行装,就地宿营,生活的新篇章就此开始了。

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

许多年之后,又冷又干的西伯利亚寒风愈吹愈烈,水洞沟对他们不再那么友好了,于是他们不得不收拾行装,再次踏上漫漫求生之路。他们曾经的生活痕迹不久便被黄土掩埋,一度喧闹的原野很快就宁静了下来。

他们留下了什么?他们又去往何方?

历史走到1923年夏天,两名法国人和他们的驼队风尘仆仆地来到水洞沟,住在明代长城脚下的张三小店。

他们又是谁?为什么要来到人迹罕至的水洞沟?

水洞沟位于宁夏银川的东南部。1919年,比利时人肯特在由银川前往陕北的途中,在水洞沟东边的黄土状岩石短崖上,发现了一具披毛犀的头骨和一件保存完好的石英岩石器。由于停留时间较短,他没能在水洞沟发现更多的东西。回国后,肯特透露了在水洞沟的发现。

消息很快传到法国地质和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的耳中。1923年,德日进与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联袂西行。他们以包头为起点,沿黄河北岸西行,在磴口附近东渡黄河,又顺黄河东岸向南到达银川市东南的横城,然后来到灵武的水洞沟附近,住进了“张三小店”。

img337

img338

img339

那时,水洞沟遗址所在地区荒无人烟,西距水洞沟十几公里的临河镇石坝村也不过四五户人家。他们落脚的“张三小店”,可能是水洞沟唯一的现代人工建筑。“张三小店”的主人名叫张梓,灵武水洞沟人,兄弟四人,因排行老三,故被称为张三。“张三小店”原是张梓父亲所开的车马店,车马店北距水洞沟遗址约500米,是银川到内蒙古、陕北的必经之路。

张三的妻弟:“这就是张三小店原来住的房子,大店的房子。店门在那边,这是原来他住的房子,店门在那边,他的房子向这边开着。这是4间房子,原来外国人来了在那个上房住着呢,那边是上房,这里是北门。外国人那个时候来了就在这个里面住着,我那个时候也就是五到七岁。”

住进“张三小店”当天,吃完晚饭,德日进和桑志华就来到水洞沟旁。水洞沟位于宁夏灵武横山堡以西4公里的明长城南面,面临着一条远古时代自然形成的边沟。边沟常年有水,清澈见底,发源于水洞沟遗址东边约28公里的清水营,由东向西流入黄河,沿途将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冲蚀切割成两壁峭立的深沟峡谷,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在与长城并行的水洞沟北面有一处断崖,除了水流声外,月夜里水洞沟显得格外寂静。突然间,他们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导游:“这断崖高15米,自上而下有8层地质结构,在1923年的时候,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沿黄河上游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来到水洞沟,当晚住在张三小店,晚饭后,他们坐在东台上闲聊,就发现崖壁上有磷火闪现。”

img340

德日进和桑志华随后便去崖上挖掘,在挖出一块动物头骨化石后,决定在“张三小店”住下来。

这一住,从此使中外考古学界知道并记住了“水洞沟”这个名字,也从此使“张三小店”在考古史上留下了大名。

经过四五十天的发掘,德日进和桑志华在5个挖掘地点,获得了大量打制石器和破碎的动物化石。

img341

德日进和桑志华挖掘出的石器种类,主要有一侧或两侧有刃的刮削器,有一端锐利的尖状器,还有沉重的砍斫器。其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是刮削器、尖状器,打制比较均匀,平整,器形端正,左右形状比较固定,这是水洞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特别是有纵背的长叶形尖状器,在国内同时代的其他遗址中实为罕见。这些特征与欧洲旧石器中期的莫斯特文化极为接近。有些尖状器完全可以和欧洲典型莫斯特尖状器相比,不但加工的方法相同,而且器形也无二致。

钟侃(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德日进和桑志华感到非常奇怪,这种风格的圆头刮削器在中国以前还没有发现过。相反,远在几千里以外的法国,在莫斯特和奥瑞纳这些地方是发现过。所以呢,这种发现使他感到,水洞沟的石器和欧洲法国的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的风格非常相近。”

img342

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特河谷,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成年男性的头颅顶骨和一些四肢骨胳的化石,它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后来又于1908年在法国的圣沙拜尔村附近发现了一副完整的老人骨架,这成了尼安德特人的典型代表。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万年到3万7千年间,他们发展和创造了莫斯特文化。

莫斯特位于法国南部多尔多涅的维塞勒河畔,该遗址自1907年第一次发掘到1969年最后一次发掘,在60多年的时间里,莫斯特遗址一直是旧石器文化的经典遗址,而莫斯特文化至今都是国际旧石器研究者们最为关注的对象之一。莫斯特文化的石器以细小的尖状器、刮削器为代表,类型丰富,技术先进,石器精致。

在把水洞沟的石器制造和莫斯特石器制造作对比时,德日进发现了惊人的相似性。

img343

img344

钟侃(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当时这两个学者本身就是研究欧洲旧石器的,所以他们在远隔万里以外的东方发现这些东西,很自然地把水洞沟的石器和欧洲的旧石器进行了对比,最后发现它们的相像点很多,所以就提出来水洞沟文化是与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比较相近的这样一个观点。”

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考古遗址发掘出来,你得研究古代人是怎么做的,怎么用的?但你现在又看不到古代人,所以现在用两种方式来研究,一是实验,模仿实验做完以后,你觉得怎么做最有效,怎么使用最合理?另外是民族学的一些内容,比如说现代还有一些非洲、澳大利亚土著人,他用石器这种非金属的工具,你可以观察他怎么用的,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但是实验的东西跟民族学的观察都是间接的,你现在做的实验不见得古代人一定是这样,但是你会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更接近古代人,也可能你的实验是古代人制作和使用方式的一种,如果你不经过这个实验,你没有感性认识的话,那你的推论可能会跟实际的距离更远。”

或许,远古时代的水洞沟人就是用这种方法打制石器,并创造了水洞沟石器工业,而这种石器与莫斯特石器的打造特点和作用几乎是一样的。

王惠民(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们把水洞沟文化与欧洲旧石器文化的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作了一个详细的比较,这种比对揭示了水洞沟文化,特别是水洞沟第1地点的文化,它的面貌、它的内涵,其中大部分文化形态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也就是莫斯特尖状器等刮削器文化非常相似。”

德日进和桑志华回国后,与当时的世界考古权威、石器专家布勒·步日耶教授一起,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对水洞沟出土的石器进行了潜心研究,最后形成了水洞沟考古报告——《中国的旧石器》,并于1928年正式公布。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标志着“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这一论断的终结。

img345

这份报告也让世界考古界万分惊异地看到,在距欧洲8000多公里之遥的荒原上,居然发现了与莫斯特文化技术风格相似的石器。

水洞沟文化就此笼罩在迷雾之中:这种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当时在此居住的人群属于什么人?如此遥远的两个地方怎么会出现相似的文化?难道说两个地方生活着相同的一群人?

img346

水洞沟文化和莫斯特文化是否曾经有过来往和交流?水洞沟文化是否来源于莫斯特文化?如果是这样,它是如何传播来的呢?

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人,因此,说到水洞沟文化的来源,其实也就是在说水洞沟主人的来源。有可能的解释是:一是水洞沟的主人和当时创造了莫斯特文化的尼安德特人之间有来往和交流;二是水洞沟文化的主人就是从莫斯特地区迁徙过来的,很有可能就是尼安德特人。

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副所长):“我们说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实际上很可能是代表了一种特殊的人群,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这个遗址出土这些石制品,一些用石头做的工具,一些装饰品,它在很大的方面是反映一种外来的文化,就是说这种文化应该是从西向东在传播,然后从北向南来传播。应该说,我们这个遗址代表这种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它的南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应该是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地方。因为当时的人类没有国界,不是定居的,是迁徙移动,是一个常态。迁徙移动促进了不同人类的交流,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火花,一些思想的变革和一种技术的创新。”

img347

通过对水洞沟的多次发掘,考古学家发现,水洞沟文化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编导:宋小庆    

撰稿:单 涛    

摄像:宋小庆 张维刚

   马晓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