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之光(四)
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历史上这里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尤其是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对须弥山石窟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然而,问题还远不止于此。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人为的破坏也并不鲜见,很多时候石窟会成为放羊人的避雨场所,就连当时固原县地震台的地震观测点都设在洞窟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文物保护的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淡薄。
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隔两年,1984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寂静的须弥山石窟迎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是刚刚成立的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很快,固原县地震观测点被劝撤离。随后,他们开始着手对须弥山石窟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工作。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根据记载,1920年以前是三层楼阁,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时候,这里也是海原地震的中心,把楼阁震塌了,把大佛楼的前檐也打毁了,把大佛的头部、鼻子、耳朵打得非常严重。”
云正华,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第一任所长。据他讲,20世纪60年代中期,自治区文物局聘请了当地两位老农看管须弥山,文物局每月发给两位老人的工资便由当时在黄铎堡乡担任办公室主任的云正华转交。一来二去的,云正华对须弥山有了兴趣和感情。后来,经他的一再申请,云正华调到了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到任后正赶上对须弥山石窟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工作。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1984年维修之前,我们聘请的河南古建工程队进行了实地勘察、论证以后,决定再恢复一个窟檐。当时没有轻型材料,就用钢筋、水泥打了一个窟檐。这个窟檐挺重的,据我们估算有100多吨重,但是对大佛的风化、遮雨起了保护作用。”
明代的时候,人们曾在须弥山弥勒大坐佛的窟檐外修筑过木结构的楼阁,所以当地人就把这个5号窟称作是大佛楼。20世纪80年代,在对须弥山石窟进行抢救性修复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人提议,要恢复大佛楼三层楼阁的旧貌,但是这个提议,最终没有被采纳。
据说,当初针对大佛楼修复问题曾经提出过四五个方案,这其中,包括重修三层楼阁的提议。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须弥山第一期工程是抢修,很快把塌方、危险物抢修了,像大佛的石块,凡是掉的都用风钻打了几十米深,然后用树枝、钢筋穿起来。”
如果按照恢复大佛楼原貌的计划实施,应该比现在的拱形窟檐景观效果要好,但是,施工方河南文物建筑工程队最终采取了国家文物局的修复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拱形窟檐的大佛楼。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当时恢复的资金有限,一共给须弥山拨了300万元,要是现在一两千万也不能恢复到目前的样子。”
和大佛楼相比,利用整个山体开凿而成的相国寺51号窟,即被国内学术界称为“须弥之光”的窟室,受损最为严重,整个山体被震塌,窟室两边的巨型佛像全部被震落到地面,而窟室后部的3尊北周时期的大型佛像则被深深掩埋在乱石和沙土之下。
此后,相国寺51号窟的清理和抢救性维修工作,足足进行了3年时间,耗资100多万元,相当于整个须弥山石窟抢救经费的三分之一,工程量和工程难度勘称当时宁夏文物修复工作之最。如今,当初修复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那个顶子到现在已经做了5次了,山体的做旧,第一次做旧好像做得太黑了,第二次做得又太白了,几次通过原料、配方,现在还是跟周围山体不太协调,由于当时不同原料的配置,经过风化,太阳光一晒,刚做时很协调,过一段时间就不协调了,风吹、雨淋、空气污染,就不再协调了。再一个山体也进行变化着呢,我们当时跟山体做相同,山体过两年也就变化得不太一样了。”
相对于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的大环境来说,须弥山所处的环境相对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可达到500毫米。潮湿的环境对于须弥山这样的红砂岩石质来说损害比较大,所以古人从开凿须弥山石窟起,保护工作也就开始了。
村民:“这个就是水窖,外面一下雨,水就这么流下来,蓄到这个窖里,我们上来,从外面那个台阶爬上来,然后用个桶子吊水,从外面吊下去,这边吊上来,外面吊着下去,人就提走了,吊水每次都要两个人呢,一人在这里面吊,外面一个人等着接呢。这个壕是用木桶子打出来的,木桶重量大得很,一个铁圈上来下去打出来的壕,形成这个壕。过去刚修好的时候,这个水窖都齐齐的,没有这个壕。”
人字形沟槽,是古人对石窟的创造性保护措施。今天,古人开凿在山体表面的这些排水沟槽以及饮水窖,成了一个让游人兴致盎然的游览项目,人们无不为这样的巧妙构思所折服。
村民:“这个脚窝子,是人用脚蹬出来的,那边拴着绳子,拽出那个绳子,就顺着这个脚窝子蹬上去。上面那个壕壕,是绳子磨出来的。这个槽子是拿桶子一直溜出来的,桶子这么溜下来,人在地面提水,上面人把水打上,顺着这个槽槽,顺着这个山坡,一直溜了下来,人就提着了。老早这个山坡是个平的,桶子溜出来个槽。”
在当地饮用水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古人在开凿石窟的同时,将排水系统与饮用水窖结合起来,使得雨水沿着事先开凿好的沟槽,汇入储水窖供僧人饮用,既保护了洞窟及造像,又解决了饮水问题。
由于红砂岩的吸水性比较强,除潮湿以外,风化问题也是须弥山石窟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之一。
杨坤(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须弥山石窟的保护难度,主要是石质的原因,须弥山石窟石质是一种红砂岩,它的结构非常松软,比较容易风化,遇湿,遇潮气,遇酸碱盐都会发生风化。”
和很多著名的石窟一样,风化问题是须弥山石窟保护所要面对的头等大事。1989年,国家文物保护中心以蔡润和王志良两位专家为首的须弥山石窟防风化研究小组来到须弥山,他们探索用化学制剂喷涂的方法来解决须弥山石窟风化的难题。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1989年我们把这两位老先生请来,他们用长达半年的时间在我们这个地方进行研究,先用药水搞了几平方,再把山体上风化最厉害的石头又搞了几立方米,然后把这些石头放在室外,把室内的这一部分喷刷了以后,敞开门,经过风吹雨淋,第一期用了3年的时间。”
沈自龙(宁夏文物局副局长):“1992年,我们对做的石窟防风化实验的实验区进行验收,验收以后认为基本上合格,大面积采取这种方式,对其他窟区的石窟防风化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化学保护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实验阶段,一直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加上各个地方不同地域的石窟,由于岩层结构、气候、降水等诸多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在石窟造像防止风化的问题上,毫无经验可以借鉴。须弥山石窟防风化实验进行了前后3次,10多个年头。
云正华(原宁夏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国家文物局为啥要这样慎重呢?花了这么巨大的资金,一旦说不成功,造成大面积的脱落,因为渗透。渗透只能渗几公分,渗几公分表面好像能看出来,但是封了就不透气了,水渗不出来了,朝里风化,就大块大块地脱落,这样就对佛像、对窟的形象破坏了,所以对这件事情比较慎重。”
就在我们去须弥山石窟进行拍摄的时候,横跨石门两侧山崖的公路,即将竣工通车。2006年,在须弥山大佛脚下,通行了近50年的潘西公路在大佛的西边拐了一个弯儿,这是自治区政府为保护须弥山石窟投资1000多万资金修建的。
杨坤须(宁夏固原市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须弥山石窟就在潘西公路的边上,经过车辆的震动,对须弥山石窟的安全是非常不利的。自治区党委陈建国书记看了以后就当场表示,要把公路改道。所以现在的潘西公路就从须弥山对面绕过须弥山石窟。”
随着三营到须弥山石窟的三级公路的通车,潘西公路就此结束了历史使命,须弥山石窟重新恢复了原有的静谧和安宁。
2006年8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召集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四个中亚国家和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6个古丝绸之路经过的省区,在新疆的吐鲁番召开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共同商议要以文化线路的名义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须弥山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遗存,名列其中。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么这将是须弥山石窟又一个崭新的开始。
编导:蔡 婷 辛育红
撰稿:蔡 婷 辛育红
摄像:胥陆林 刘 健
袁梦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