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亭障的功能

亭障的功能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障的别名是塞垣,简称塞。边境险要处的城堡称为寨,如居延寨,是居延县城兼居延部都尉治所;安远寨,是玉门都尉调到阳关之前的治所。亭障的第一个功能是“遮虏”,防御北方匈奴入侵。第四个功能是通讯网。亭障是玉关道的基本设施,具备防御、路标、路站、通讯等四项功能,而非单纯防御的隔离墙。
亭障的功能_玉门关和玉关道

1.亭障的功能

汉长城的正式名称为遮虏障,简称障,《甘肃通志》解释:“县有古长城,汉遮虏障也。”《寰宇记》解释:“酒泉有故长城,汉书谓之遮虏障。”汉障的别名是塞垣,简称塞。塞者边境,垣者墙垣,所以老百姓俗称边墙。有些汉障是墙垣,更多的则就地挖壕,出土垒堰,湿地挖成水濠,山地劈成崖栅,或以自然物断崖、陡壁、河流为障,“因河为塞,因边山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嘉峪山的玉石障、山丹的峡口障都是壕堑,[7]敦煌西北的汉长城是用沙土夹红柳、芦苇夯筑的高墙,至今保存完好。

边墙和道路沿线筑有瞭望和报警的墩台,民间有“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之说(概数)。汉墩台的正式名称是亭,晚上点火谓之烽,白天烧烟谓之燧,所以又把亭称为烽燧,简称烽或燧,亦称烽堠、烽火台,俗称烟墩、狼烟墩等。墩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火设备,叫做堠,俗称望楼、堠楼。台下有住房、库房、马厩,有院墙,10米至30米见方不等,叫做坞。从敦煌发现的实物看,“烽火狼烟”的原料,不是狼粪,而是红柳和芦苇,白天燃积薪,晚上举燔炬。

汉障线上每隔一段筑一障城,为候官治所,如小方盘城就是一座障城。较大的障城称为障塞,如昆仑障的昆仑塞,是宜禾都尉治所。边境险要处的城堡称为寨,如居延寨,是居延县城兼居延部都尉治所;安远寨,是玉门都尉调到阳关之前的治所。

亭障的第一个功能是“遮虏”,防御北方匈奴入侵(南长城防西羌)。第二个功能是路标。古道无路面,远行要找坐标辨路,大漠中的亭就是瀚海中的灯塔。第三个功能是路站,墩台多建在有水草之地,便于旅行者停歇吃喝。第四个功能是通讯网。亭亭衔接,连续不断,传递烽火报警,速度远远超过邮政,就像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古代先民的伟大创举。亭障是玉关道的基本设施,具备防御、路标、路站、通讯等四项功能,而非单纯防御的隔离墙。

郡都尉是一郡最高军事武官,辅佐太守管理一郡防务,下设3个左右的部都尉;部都尉统管各障防务,下设2~5部候官;候官正职为候长,副职为丞,职员为尉史、令史、掾,统管5~8座亭;每亭设燧长1人,戍卒2~3人。酒泉郡都尉领东部都尉治东部障,北部都尉治偃泉障,西部都尉治西部障。敦煌郡都尉领宜禾都尉治昆仑障,下设广汉、美稷、昆仑、渔泽、宜禾5个候官;中部都尉治中部障,下设万岁、吞胡、布广、平望等5个候官;玉门都尉治阳关,下设护众候(东汉改称玉门关候)、大煎都候、大福守候等候官,此地出土的一枚汉简记:“玉门部,士吏五人,候长七人,候史八人,燧长二十九人,令史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