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筑嘉峪关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起兵平定中国,攻破元大都(北京),建国号大明。元残余势力屡犯西北边境,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派征虏将军冯胜、副将陈德、傅友德分兵三路西征至兰州,傅友德前驱攻至永昌,败元太尉朵尔只巴于虎拉罕口。又进至甘州,大破元将失剌汉兵,获人和牛马数十万。又进取肃州,杀元将平章不花,太尉锁纳儿降。又进军瓜州、沙州,缴获甚多。冯胜大军又沿弱水穷追北逃元兵至亦集乃(额济纳),大败俞窦兵,守将降。又追到别笃山,歧王朵尔只班遁,缴获甚多,三路军傅友德全胜,河西全境平定。
许论《甘肃图说》记:“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下河西,乃以嘉峪关为限,遂弃敦煌焉。”明朝修筑嘉峪关为西疆边界,放弃玉门、安西、敦煌于关外,只设关西七卫安置元裔和当地少数民族,以哈密为极边,不再经营西域。“嘉峪关堡,设在临边,土城周围二百二十丈,东至肃州七十里,北至野麻湾四十里,南至卯来泉四十里,西接边墙。”[8]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将兵略定河西,二十四年设甘肃卫,二十六年设陕西行都使指挥司……甘肃即汉河西四郡地,明初下河西,弃敦煌,划嘉峪关为界,凡城堡、城垣、堡塞四百九十五座,关隘一百四处”[9]。
明代边关嘉峪关,“黑山峙于东北,河水经于西南,山岭崔巍,石峡险隘,系屯守要地,泉水环绕,山河襟带,为甘肃通夷之要路,三秦锁钥,王郡咽喉”。黑山石关是西汉玉门关遗址,石关峡是汉唐玉关道故道。为适应骑队和车辆通行,元修驿道改走嘉峪中。明初置嘉峪关,验讫官文、稽查商旅,其职能与玉门关同,嘉峪关实际上就是玉门关回归故地,河西又恢复到汉武开疆初期以嘉峪山玉门关为边关的局面。明代设置的甘肃镇即河西,东至黄河,南至青海湖西宁,北至居延海亦集乃,西至嘉峪山,以西为关外。清代汪隆《敦煌怀古》诗曰:“明代西疆止酒泉,整师嘉峪欲穷边;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