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岭头华徐浙西南一起武装斗争第一枪

岭头华徐浙西南一起武装斗争第一枪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岭头火把浙西南革命武装斗争第一枪1928年7月20日夜,傅以和等中共遂昌县委领导人,在塘岭头村傅正友公祠秘密召开会议,商议武装暴动事宜。时任遂昌县长曹堂接到报告后,指令警察局长金南率队赶赴塘岭头村,缉捕共产党员。遂昌农军占据有利地形,向国民党警察猛烈攻击,遭受突袭的国民党警察落荒而逃。22日下午,遂昌农军集中在梭溪庙召开誓师大会。4日,国民党武装涌入塘岭头村,结果遭到埋伏在周围山上的遂昌农军迎头痛击。
岭头火把_五行遂昌

岭头火把

浙西南革命武装斗争第一枪

1928年7月20日夜,傅以和等中共遂昌县委领导人,在塘岭头村傅正友公祠秘密召开会议,商议武装暴动事宜。国民党内桃源区一名乡警潜到傅正友公祠侦探情况,被在外警戒的岗哨发现。岗哨鸣枪报警,乡警逃脱。

乡警逃至内桃源区自治公所委员傅弼处报告,傅弼早就怀疑塘岭头村有共产党活动,他写好密函,令乡警连夜赶赴县城报告。时任遂昌县长曹堂接到报告后,指令警察局长金南率队赶赴塘岭头村,缉捕共产党员。

22日拂晓,金南率领24名警察包围了塘岭头村。此时,傅以和等中共遂昌县委领导人已经隐蔽,只有组织委员傅赠龄未及隐蔽而被捕。金南遂将傅赠龄押往县城审讯。

img71

傅以和等人立即商议对策,决定半路伏击金南,营救傅赠龄。

县委交通人员鸣放双响爆竹,召集遂昌农军,抄小路赶至花峦湾岭上,架起抬枪、松树炮等。是日中午,金南一行进入火力范围,农军燃放抬枪,首发就命中了金南乘坐的轿顶。金南慌忙下轿逃走。遂昌农军占据有利地形,向国民党警察猛烈攻击,遭受突袭的国民党警察落荒而逃。傅赠龄得救。

农军武装拒捕获胜的消息,轰动四面山乡,斗争公开化。中共遂昌县委决定提前举行武装暴动。

22日下午,遂昌农军集中在梭溪庙召开誓师大会。23日,暴动的农军捣毁了内桃源区公所,焚烧全部文书档案和契约账据,将傅弼等十多个土豪劣绅抓至塘岭头村,进行批判揭发。勒令叶某等三户土豪各交银洋一千元,充作军饷,将其粮食分发给贫苦农民。之后,遂昌农军分头赴梭溪、高坪、里村等地,向土豪劣绅派粮、派款,到双溪口、金竹等地,收缴地主武装的枪支弹药。

农军武装暴动的消息传到遂昌,县长曹堂非常惊恐,向浙江省政府告急,要求派兵“进剿”。8月3日,从衢州抽调来的省防军一个连,会同遂昌县警察大队,联合向塘岭头村“进剿”。

4日,国民党武装涌入塘岭头村,结果遭到埋伏在周围山上的遂昌农军迎头痛击。遂昌农军熟悉地形,居高临下,鸟枪土炮齐发,檑木滚石铺天盖地,国民党武装惊慌失措,抱头鼠窜,退到三华里外的梭溪庙驻扎。

5日,国民党武装卷土重来。遂昌农军因武器十分低劣,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战斗失利。傅衍源、陈法清、陈耀子等阵亡,方培根等20多人被捕,傅以和、傅祖尧等连夜突围。

至此,遂昌农军武装暴动遭到镇压。

遂昌农军武装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浙西南地区领导的武装斗争,为浙西南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鼓舞和推动了浙西南乃至浙江省的革命斗争。

中共遂昌组织创建者——唐公宪

唐公宪(1898—1938),名政,字海潮,学名伯宣。遂昌县梭溪乡庄后村人。1917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校长经亨颐和导师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夏丏尊等人引导下,迅速成长为推崇新文化运动的后起之秀,在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

唐公宪在浙江一师读书期间,担任过学生会、杭州学联、省学联的相关职务,兼任全国学联评议部议员。1920年春,与宣中华、徐白民等一起领导全校师生开展“浙一师学潮”,历时一个多月,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img72

唐公宪

1921年夏,唐公宪毕业于浙江一师,即应邀前往萧山衙前小学任教。在衙前小学,唐公宪积极参与全国第一次由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衙前农民运动,与宣中华合创进步刊物《责任》。1922年4月,唐公宪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浙江省最早的五名中共党员之一。

img73

唐公宪故居外景

1923年5月至1926年10月间,唐公宪先后到绍兴女子师范学校、严州中学、温州瓯城中学任教,开展党的工作。期间,他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参与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筹建工作,并被选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候补执行委员。

1926年12月,唐公宪奉命回遂昌,筹建国民党遂昌县党部,另一项任务是创建中共遂昌组织。1927年1月,唐公宪与谢云巢一同创建了浙西南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遂昌支部。4月初,国民党遂昌县党部成立,在唐公宪的运作下,当选的5名执行委员中,共产党员有3名。

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下令通缉陈独秀、毛泽东等197名中共党员,唐公宪名列其中。4月11日,唐公宪在杭州被捕,关押于杭州陆军监狱。1934年转送浙江省反省院。在狱中十年,唐公宪抱病写出《中国历史纲要》一书,至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才被保释出狱。

1938年1月,唐公宪回到遂昌。经举荐,先是挂职国民党遂昌县党部秘书,7月,任遂昌简易师范学校校长。由于身患肺病,种种原因致病情延误,又缺医少药,1938年12月,年仅41岁的唐公宪英年早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