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民族饮食习俗与文化积淀

云南民族饮食习俗与文化积淀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民族饮食包含生产、宗教禁忌、节庆、礼俗及茶酒等文化内涵。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和生产习俗间的关系,不仅可看出云南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而且还反映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精神。壮族也有“开秧门”饮食习俗。插秧劳动中的饮宴习俗,体现了云南民族劳动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云南民族饮食习俗与文化积淀_云南民族文化旅游

第三节 云南民族饮食习俗与文化积淀

在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中,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以其独特魅力不断显现出来。云南民族饮食包含生产、宗教禁忌、节庆、礼俗及茶酒等文化内涵。

一、云南民族生活、生产中的饮食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虽然悠久,但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因而在饮食和生产习俗中保留了许多早期人类演进发展的原型,饮食与生产习俗紧密相连便是其表现之一。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和生产习俗间的关系,不仅可看出云南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而且还反映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精神。

(一)“开秧门”饮食习俗

居住在平坝河谷地区的少数民族,每逢栽秧季节,都有“开秧门”的活动仪式,以求获得好收成。

大理白族的立夏插秧要举行“秧崇”活动,即全村老少都要在本主庙里聚餐,然后才下田栽秧。中午,田主人以十分丰厚的午餐招待栽秧者,人们围坐在秧旗下品酒,要吃大块的栽秧肉(一种粉蒸肉,有筷子长)。栽完秧后,主人要给大家分发“洗脚豆”(炒豆)、水果糖、水果和瓜子,充满了欢乐气氛。栽秧全部结束后,全村要举行“田家乐”,由户户逗钱,全村老小齐聚本主庙,杀猪宰羊聚餐,大欢大庆,歌舞娱乐,相互祝愿,乐至深夜。

暮春三月,是哈尼族春耕插秧的大忙时节。按习俗,当布谷鸟啼之后,人们就相约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用黄饭树花汁水浸泡糯米,蒸出金黄糯米饭,将煮熟的鸡蛋染红,向布谷鸟敬献,欢度“黄饭节”。栽秧中,殷勤的主人就取出在谷堆里捂好的大瓦缸里的甜白酒来招待栽秧者。栽秧结束后,各地哈尼族分别举行“仰阿纳”和“苦扎扎”节日庆典,全寨欢宴。

壮族也有“开秧门”饮食习俗。每逢“开秧门”那天,家家户户要杀鸡做五彩饭贡献祖宗,以缅怀祖宗开垦田地的功德。鸡鸭鱼肉既是祭祀祖先的供品,又是款待参加劳动者的美味佳肴。

居住在元江坝子的花腰傣在“开秧门”活动中,往往是女子约上姑娘们到男家帮助插秧,插完后男方要盛情款待,男女老幼欢聚饮酒谈笑用餐至深夜才散。

纳西族栽秧期间的饮食也安排得特别丰盛。按传统规矩,每日用三至四餐,三餐要有酒有肉,上桌主菜八样,俗称“八大碗”。

藏族在每年三四月间插种青稞的季节里,为盼望好年成和吉祥,在插种的头天晚上,各户要在家里请插种客。凡左邻右舍,都要请来吃饭,男女老少有多少请多少。先请客人吃酥油茶、糌粑面,然后吃大米饭、猪肉,最后围着火塘喝青稞酒。请吃的用意是,今年的青稞我要下种了,请尊贵的客人朋友来祝贺我今年有个好收成,今后吃得会更多。第二天清晨,家里的老人拿着糌粑、牛奶和六字真经旗上山敬山神。待播下种后,一家人要围坐火塘吃团圆饭,表示今年种子全部播种下地,祝一切都如意。

德昂族在撒种之日,全寨人要牵着耕牛和猪,带着鸡、米、蔬菜、粑粑之类的食品和炊具,着新装,敲响镒锣象脚鼓,前往各地献祭谷神,祈求谷物成长良好,谷粒饱满。请佛爷诵经,全寨人向谷地跪拜,之后杀鸡宰猪做饭,地旁煮食,餐毕便由妇女撒种。

插秧劳动中的饮宴习俗,体现了云南民族劳动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二)吃新米中的饮食习俗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在粮食收割前,都有“尝新”习俗和“喝新酒”仪式,以谢神灵赐予粮食和美酒。

在哈尼山寨,每当漫山梯田稻谷泛起“杨梅色”的七八月间,各地要举行吃新米仪式,烤出新米酒,备办一桌丰盛的饭菜,敬请邻居和长者来家做客,一道喝新谷酒唱酒歌:“……这样丰盛的饭菜哟,一年到头吃不完。”这餐饭人人都必须吃得肚子鼓胀,吃得越多,意味着新谷上场时仓库里越有吃不完的陈粮。

壮族秋收打谷时,打谷之家一日三餐酒肉款待,还要用壮家特有的五彩糯米饭或新磨的豆腐相待,极为隆重大方。帮助打谷的人每打一担谷,就吃一餐饭,以鼓励快打快送。按壮族的话说,秋收打谷不吃好,就称不上壮家人,“吃点喝点不打紧,粮食满仓无忧愁”。

苗族在玉米成熟后,一般要祭祖尝新。家家户户备办盛宴,祭祖先、山神后,大家围而食之。稻谷收割,苗山家家户户杀猪宰鸡,举行更隆重的尝新宴会,将亲戚朋友请来一道吃饭。

纳西族也有尝新习俗,小麦成熟后,要在立夏节做新饵块尝新,同时在房前屋后撒上灶灰驱邪。在各种农作物成熟时,都要尝新,但最重要的是稻谷尝新,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至二十五日内举行。届时各家各户根据自家稻谷成熟情况,选择黄熟的稻田采撷脱粒约一至二升,杀鸡煮肉,请来亲戚邻居,同吃同庆。煮出的新米饭第一碗要敬灶神、祖先。主客吃饭时,新米饭要掺一点旧米饭,表示新旧交替。

景颇族每年八九月间,谷子成熟,便要吃新米,家家户户泡好足够的水酒,煮好新米饭、新鸡蛋,烧好干巴干鱼,先祭献鬼神,祭毕,将米饭和菜用芭蕉叶包成小包,在场每人一包。吃新谷的夜晚,竹楼里充满着欢乐的歌声、笑声,大家围坐火塘,吃新米喝米酒,倾听老歌手唱祝贺吃新米的颂歌。

瑶族当庄稼成熟时,都要提前摘来做成新米饭,举行尝新仪式,吃新米这一天,各家各户将粟米煮熟,先盛一碗饭,再放一块肉,请狗先吃,之后由老人第一个尝新。

藏族也有尝新习俗。尝新这天,首先在家里敬过神后,大家围坐火塘边,端起喷香的酥油茶,捧起新糌粑面,欢欢喜喜地尝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了酬谢邻居和朋友的关照,各家还要将自己的新糌粑面装在自己缝制的新糌粑口袋里,分别馈赠给他们。

布朗族的尝新,全寨每户选出代表在“布占”(巫师)的率领下,来到地边。大家面朝东方,摘回一束谷穗,用摘来的稻谷杵成米,蒸熟后揉成饭团,加一包菜向菩萨、寨神祭献后才自己享用,吃毕便开镰收割。普米族在大小春收获季节,家家户户把打下来的粮发酿一坛美酒,之后杀猪宰羊,煮猪腰肉宴请亲友,共庆丰收。

基诺族过尝新节那天,同家族的主妇早早起来,带上自家新米,集中到家族长家里,背水,淘米做饭;男子们也是大清早就起床,然后到别家去捉猪、鸡、小羊,集中至族长家宰杀,男女一道制作美味可口的肉拌饭,之后整个家族的男女老少围坐在数个簸箕周围,欢欢喜喜地用手抓吃肉拌新米饭,食剩下的平分带回。阿昌族、德昂族也有尝新习俗。

(三)狩猎中的饮食习俗

云南少数民族除农牧业外,采集狩猎也是其生活来源的补充部分,各民族几乎都有将猎获的动物由全寨人共同分享的古老习俗。

彝族在农闲季节男子都喜好上山狩猎,打到鹿子,要把鹿子各部切下一小块先敬山神,然后所有参加打猎的人将猎物就地烤熟分吃。

傣族打到猎物后,先将最好的一块肉祭供山神,然后全寨人平分享用。在分享猎物中,全寨男女老少在一起聚餐庆贺。

景颇族采集狩猎是很普遍的,狩到的猎物一律平分,不论大人小孩,各得一份,连过路的人见了也得分一份。景颇族还喜欢集体捕鱼,他们带着干粮和酒,捕到鱼就在河边煮食,大家欢乐地大吃大喝,吃不完的就地平均分配,带回家中。

瑶族生活在山区,狩猎和采集同样是古老的重要生活内容,狩猎一般是集体进行。狩到猎物,不拘多少,按古规要邀请近邻亲友前来共餐,其余的平均分配,即使很少,也要剁碎熬成汤水共享。

布朗族猎人回寨后,按照传统,要在寨心神桩先举行狩猎祭典,再将猎物供上,邀请村社祖先和神灵享用,全寨参加欢宴庆贺,场面热闹。

相邀饮宴,平分猎物,既是氏族社会留存下来的古老遗风,也体现了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淳朴的平等思想。

(四)祀祭活动中的饮食习俗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有原始的自然崇拜观念,相信万物有灵。与农业生产和渔猎及饮食有关的神灵和祖先祭祀始终贯穿于生产生活之中,其核心是借助幻想,请求神灵保佑,祈求大自然给予更多的东西,获得粮食的丰收和生活的富足。

彝族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均要举行隆重的祭山活动,按规矩,除大伙凑买一头活猪外,参加的人均携带供品。祭山开始,杀牲的人把按人数分配的鲜肉挂在树枝上,随即举行祭山仪式,之后,将祭品撤下,烹食。随后就是“撵鸟”(雀)活动,把大量捕获的小鸟带回风干,到种荞的日子才食用。通过祭山捕鸟,以求丰收并除鸟害。在彝族与农事有关的另一重大活动“祭天”中,各家要做糯米饼,按顺序埋于龙树下,将猪血洒于饼上,并由各人分食血饼。分祭祀的猪肉,称分“龙肉”,在祭品前空地上会餐,不醉不休。《元江志稿·节序通俗》上也记载:“正二三等日,为祭龙期,先后不一,夷人均祭龙日宴宾,非醉不欢。”

插种和栽秧时节,各民族均要向秧神、谷神、祖宗、山神甚至布谷鸟祭献。

在尝新节吃新米习俗中也均要对神灵和祖先进行祭祀,以感谢神的庇佑。

在狩猎中,捕获的猎物一般要先敬献山神、猎神,然后全寨人才共同分享。

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与早期和迄今还占一定比重的渔狩、采集及农业生产密切相连,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生产技术手段的落后,完全依赖自然的恩赐。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人们不得不结成一定的群体,共同谋取有限的生活资料,同时在对自然认识水平的限制下,更多地借助幻想和神灵的庇佑,以求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因此表现在农业生产中,在祭神、祭天、祭山及插秧、播种、尝新、收割、狩猎中,均要饮宴欢庆。饮宴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仅是满足饥饿的生理需要,饮食已融入了祈求丰收和生活美满的文化内涵,并在聚餐中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朴实思想。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饮食与生产、宗教活动的密切关系及在饮食中反映出来的集体主义、协作精神,显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人向自然索取、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初期饮食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饮食不仅是为满足个体生理的需要,而且是家庭和社会联系的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生共存的媒介,并由此使饮食作为人的物质需求不断上升为精神需求,并繁衍出在生产、生活、祭祀活动中的观念和习俗文化。这是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

二、云南民族礼俗、节庆和婚丧习俗中的饮食文化

云南民族的饮食,除与生产、祭祀活动紧密相连外,同礼俗、节庆和婚丧习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创造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完成的,云南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文化,使古老的饮食不断赋予精神的文化内涵,反映在其饮食文化中礼俗、节庆和婚丧习俗就是饮食文化内涵的又一集中体现。

(一)待客礼俗和敬老之风

云南民族有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各民族的饮食习俗,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另外还通过饮食把伦理教化、审美鉴赏、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

彝族过年有杀年猪的习俗,猪肉一半留给自己,另一半送给岳父岳母。彝族用餐讲究男女有别,长辈上座、儿女下座。招待客人,妇女不得上桌。彝族热情好客,杀羊、杀牛待客是彝族传统习俗。请贵客时,按来客的“等级”分别杀牛、羊、猪、鸡待客,并且是将动物先牵到客人面前过目后宰杀。客至先饮一碗烤茶,上席时先敬客人一大杯酒。

白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每逢客至先邀请上座,即奉献烤茶、果品,再用八大碗、三碟水等精致丰盛的菜肴款待客人。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称“三道茶”,是敬客的礼仪习俗。白族上宴必有礼仪,长辈或客人在上座,晚辈或主人在两旁,而且给长辈添酒和加菜。过年除夕时,家家都要祭祖先,中元节也要祭祖。

藏族待客很讲究礼仪。宴席上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其次为肉脯,第三道为肥猪肉,第四道上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一道道菜按顺序上。每道食品量多,而且大家同吃,食多食少主客随便,但最后一道酸奶和第一道非吃不可。吃饭时有“食不满口,喝不出声,拣不越盘”的规矩。开席前后敬茶时,客人必须待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时方能伸手接饮。藏族好酒,但在席间却不饮酒,反而是在休闲时大家相聚痛饮。以酥油茶和奶茶待客的时候居多。

哈尼族好客,来客人时先上杯茶。客人入座后,主人先敬一碗米酒,席间常常酒歌不断。主人还要夹三大片肉,客人必须吃完。客人走时一般要送一块粑粑和芭蕉叶包好的腊肉。有的地区还有男女分桌之习,小儿在女桌,男人陪男客。进餐时靠近大火塘的一方为上座,让给长者或客人。

苗族对人真诚,讲信义,爽直、好客,年节间盛行“盘根古”(串亲戚),每有远客到来,必以好酒相待。

瑶族待客热情,贵客坐上座,如有鸡则将鸡冠献给客人。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老人为客敬酒,被视为大礼。

纳西族待客礼仪十分隆重,请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要饮酒对歌,直至客人饭足吃好。

普米族将好客视为美德。客人到来邀为上座,先送上酥油茶和炒面,接着上甜酒或清酒,再上猪膘肉、猪灌肠、猪骨头、清炖鸡、煮香菌,主人陪伴,等客人吃完后,家人才用餐。普米族特别尊敬老人,对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在云南兰坪县的普米山寨,年过七旬的老人床头边一般都有一个安放饮食的木柜,里面装了各种食品,逢年过节,寨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得给本寨的老人送一份礼;出嫁的女儿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回拜父母,要献上佳肴美酒,家中有人外出做客,要给老人捎回一份酒席上的吃食;家里的黄酒打开,得给老人盛一坛放着;杀年猪要把脊肉割下来给老人;做燕麦炒面先给老人装上一袋,孙儿孙女去赶集串亲外出归来,要给老人捎些糖果、烟草。

景颇族在食物分配方面,甚至有“见者有份”的习俗,即使有陌生的客人到来,主人也热情款待,他们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那是顶不体面的事。景颇族见人即是客,进家如上宾,不论是否相识,在日常交往中到任何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受厚待。无论婚嫁过节集会,都要提一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相互馈赠。

独龙族请客方式独特,常用一块木片做请柬,将木片送到客人家里,在木片上有几道缺口就表示此后几天宴请。

怒族每逢有客来访,全寨都要献出最好的野味。如果是专门请客,还要做石块粑粑,中间一定要夹煎鸡蛋或烤猪肉。

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会信念,对老人尊重是普遍公德,只要有好吃的东西,就要给老人送去或同桌进餐。

(二)节庆习俗中的饮食文化

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节庆最能体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各民族在节庆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美食佳点,提高了烹饪技术。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煮新荞麦饭,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以祈求庄稼好,无病无灾。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害虫。

三月街和火把节是白族的热闹节日。在整个三月里,人人上街购物,走亲访友,互送粑粑和糖果。中元节是白族一个十分重要的祭祀节。在祭祀祖先亡魂时,要准备排骨、酥肉、百合、千张肉、羊肚菌、肉包子、酿茄子等,每道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有观赏性。白族庆典的节日里都有专门的配菜:清明节凉拌什锦;三月三吃凉粉和蒸米糕;端午节喝雄黄酒;火把节吃甜食和水果;中秋节吃酥饼;过年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有其独特之处,除夕时,要祭祖,带着饭菜和酒,用盘托着,一家人按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次序进行祭拜,然后才吃团圆饭。先在大桌中央摆铜锅,除猪头肉和八大碗外,必备藕、蒜苗、长面条、鱼等。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家家大摆宴席,请僧侣念经,请亲朋好友,并相互泼水祝福。还要制作多种小吃。“毫火”是传统节日食品,是烘烤或煎炸的红糖糯米粑粑。“粑丝”是一种米粉食品。家庭还做黄豆末糯米饭,用芭蕉叶包好抓食。还做“毫咯素”的糕点,做法是用糯米加红糖,拌以一种称“咯素”的黄色香花,用芭蕉叶分包,上火蒸熟食用。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制作,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壮族的节日较多,如端午、尝新、牛魂、之鬼、送灶、清明等等。每个节日均有独特的风味食品。如清明吃彩蛋和“包生饭”,端午节吃粽子,除夕吃大公鸡,中元吃鸭子。壮族的粽子很大,叫“枕头粽”,配入大枣、牛肉、香肠、糖等;还有将糯米磨浆后包扎,称“糕粽”,配入芝麻、白糖等。壮族还过“火把节”(简称小年和红饭节),这天人们除吃染红灶糯米饭外,还要用节前围猎的野味做菜。节日里,各献绝艺,名菜佳点层出不穷,如豆蛆菜、火烧肉、皮干生、清炖破脸狗、辣子田鸡、火烧兔肉等。民族庙会如观音会、餐灯会等,亦各有菜肴,主要是素菜多。中秋节壮乡的蜂子菜应时而上,佳肴美餐,倍增节日气氛。

藏族最隆重的节日是藏历正月初一。家家都用酥油炸果子,种类亦多。还用酥油敷彩,捏制一羊头,做一长方形的五谷斗,内装酥油糌粑和炒青稞麦粒,上面插鸡冠花,并用酥油做彩花放入。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酸奶宴,家家做酸奶食用和待客,同时手提酥油筒、温瓶、茶壶,带上糌粑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饮酒、饮茶聊天,看藏戏。

哈尼族的节庆饮食别有特色。哈尼族一年之中有两个年节,一个是十月年,一个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农历十日的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历时五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届时,每家杀一只大公鸡,就地煮食。第三天后,每天下午都要举行盛大的“资鸟都”活动,即“长街宴”,全寨人同饮幸福酒。全寨分为三组,每组轮流一天做东,日将偏西,当家男子在锣鼓声中将美味佳肴及高粱焖锅酒端到街心,顺序摆在早已铺好的长篾笆上。有的大村寨的筵席长达数米,各户当家男子围席盘脚就宴,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自己的绝活。在六月年祭典,也要杀鸡宰猪,办大型宴席。过年时做麻粹,即用糯米为主料,用甘蔗、红薯、地瓜、红糖和山豆根为辅料制成。按人们各自的偏爱做成小狗、小猪、金鱼等形状,食用时投入锅中炸酥。

苗族的节日除了春节、端阳节外,主要有踩花山和糊牛角等,这些节日都和饮食密切相关。还有宰鱼节、吃鸭节、吃新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专门的食品,如吃新节要用新米做饭,用新季节菜下饭,吃新出塘的鲜鱼,喝新米制的酒等。在祭鼓节这一最大的祭祀先人活动中,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吃牛肉和饮牛角酒。

瑶族的节日亦多,河口的瑶族还有其独特的节日——干巴节。每年三月初三,男人渔猎,妇女杀鸡宰鸭做花糯米饭。傍晚,寨里团聚,各种山珍野味、美味鲜点以及喷香的糯米饭、香甜的米酒倍增欢庆气氛,人们互相祝贺,共唱团结的赞歌。这天的食物除见者有份外,还要省下一定的野味腌成干巴,准备在节后待客。

纳西族节日较多,其中以春节最为热闹。届时家家杀年猪,酿制酒,做粑粑。除夕之夜做的菜最多,一家人吃团圆饭。初一早上禁吃荤,初二始出门访亲友拜年,送上各种礼品,尤其是新婚夫妇如此。初五全村人带上活鸡、活鱼、活鸭、猪肉、酒、油茶等到温泉洗浴,然后进行野炊活动。

普米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也是春节。春节各家要祭“锅庄”,杀羊敬祖先,吃团圆饭。有缺员时,也要给缺席者留一座位,摆上碗筷,并夹一些菜在其碗中。有些菜甚至要留到缺席者回家后才食用。猪头常在席中做主菜。大年初一过后,亲友之间相互上门走访拜年,以各种粑粑做礼品相互赠送。

过拉祜年是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泉中去抬新水,认为用此水做的饭菜和粑粑才能在新的一年中给人带来好运。大年初一正式过年,喝酒对歌,不准外族人进寨,已进寨住下的客人则不能走。除夕晚上不睡觉,一家人打糯米粑粑,大的粑粑象征太阳、月亮,小的象征星星和五谷;在农具上也要放一些粑粑,有让其也过一年之意。有的地方便全寨合宰一头牛,每户分一节大肠和一块肉,还要少许鲜血。拉祜族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其肉之说。

佤族节日最具有特色的是播种节,届时要进行剽牛,把牛肉分给各户带回祭祖,仪式后共餐,然后播种。

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目脑”,为期三天,要杀牛祭祀和有歌舞活动。参加人数众多,中饭和晚饭都吃芭蕉叶包饭或竹筒饭,最后大家带牛肉回家。

农历四月十五日是布朗族的传统节日——山抗节,这天凌晨,青年妇女向老人送糯米粑粑、芭蕉、春菜和烟。盛会中全寨群众一起演奏本民族音乐,每一家都要准备一包米饭和一碗菜,共吃一顿“团结饭”,菜可达30多个品种,饭有六七种,被称为“什锦菜”、“八宝饭”,既有猎回的麂子、兔、山鸡等野味,又有各式凉粉、豆腐和咸菜。当饭菜上席后,老人和青年围成圆圈,共尝美味并相互祝贺;妇女们则目不转睛地看着做得好、爱吃的人多的那道菜,暗中学习技艺,争取来年献上美馔佳肴。

“三月三”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青年男女唱歌对调,做父母的要把鸡蛋染成红、绿色,做花糯米饭、熏肉等食物供孩子在河边玩耍时吃。节间他们将食物摆在沙滩上,围着就餐,看谁家做得好、清洁、味美、花样多。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烧白柴节等,这些节日里都要杀鸡备酒,做糯米粑粑。开门节有舂新米、做年糕、杀猪等活动。

阿昌族最热闹的是泼水节,姑娘家要准备好八大碗菜待客,每桌有几个鸡头就只能坐几个人。杀猪宰牛祭祀天神,入夜众人点火把游山对歌,有制作的火烧生猪肉米线供大家分食。

居住在通海县的云南蒙古族过“鱼班节”时,杀猪宰羊,搭台唱戏,尊师敬贤。还要举行那达慕盛会,全村会餐,人人参加,男女青年唱《敬酒歌》《祝酒歌》,团拜会餐,盛况空前。晚会时喷香的整羊、鲜嫩的鱼虾、蔬菜配着香甜的美酒,表达了蒙古族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三)婚丧习俗中的饮食文化

云南民族的婚丧习俗活动也无不与饮食密切相关,婚丧习俗中的饮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婚丧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婚丧当中的饮食习俗更包含人们对婚丧和丧葬的重视及态度。云南民族有着纯真的爱情,审美和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对爱情的忠贞和生死的重视,体现在饮食中,使饮食的含义显得格外具有观念文化的显现和象征。同时饮食还是爱与恨、生与死相连接的桥梁和直率的感情交流与特殊的表达方式,并赋予对未来希望的象征。

彝族无论婚丧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习俗,即早上六碗菜,如水豆腐、红烧猪肉、回锅肉、白菜粉条、猪血和花生米;晚上八碗菜,如黄条、红烧肉、绉沙(烧肉皮)、千张肉、凉白肉、烩腊肠、花生等。

傣族男女青年求爱传信的方式是“把黄焖鸡”。赶集和过节时,姑娘上市卖黄焖鸡,如果买者被姑娘看中,则会让出凳子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旁交谈,一旦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拿着鸡到树林中互吐衷情。男女订婚时,男方带着酒菜去请对方的亲人。当客人离去后,男方由三人陪伴,女方亦请三个女伴,共摆一桌,称为“吃小酒”,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菜,第二道重加盐,第三道是甜食。举行婚礼时,双方先到女家祝贺。婚宴桌上铺绿色芭蕉叶,要有象征吉祥的血旺,还要有糕点和各种菜肴。傣族十分重视丧葬礼仪。人死后全寨人和远方的亲友都要来哀悼,并带上食品。出殡时巫师身后跟随一男性亲属,手持刀和白布袋,送葬亲友要拿有“曼苦”叶包的饭,让持刀男子用刀从饭包中挑出饭粒装入布袋表示让死者吃到斋饭,使鬼魂不会作祟。埋土时要在死者脚前砌一供祭用的龛,将一些食品置于龛中。

壮族青年有赛歌会以会意中人,要吃“包生饭”,即以一种植物嫩叶包上约一口量的饭,同时将一些备用的蔬菜烧熟,每样取少许包入,卷好后带上山,在歌会上食用。壮族丧葬要大开酒席,全寨人到丧家吃几日,一般多素菜,出殡后方能开荤。

哈尼族的婚恋饮食习俗十分丰富多彩。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男女青年常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在就宴前,男方征得女方应诺后,由男方凑钱,请当地技艺高的厨师做菜,杀公鸡、炒菜、备酒等,在晚上10点钟开席。桌上摆满各式菜肴,约20余人参加,先将煮熟的公鸡头朝上摆上桌,并在鸡身上挂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由先选好的男女各方各一名带头坐上首,其余青年男女依次配对入座,随后饮酒对歌,相互传情。酒宴散后,小伙子还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自己的意中人在回家的路上吃。双方有意则自约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婚后第三天,新娘上山砍三棵野芭蕉,以黄蕉心做菜招待参加婚礼的宾客。客人进餐时,第一口必须吃芭蕉心所做的菜。女子婚后回娘家、归夫家时都要带一个篦制饭盒,盒内装米饭,外系彩带,并加入腊肉、咸鸭蛋等菜,与丈夫共享或赠夫家弟妹。哈尼族丧事要剽牛祭奠,全村各户要做糯米饼一块,送到死者棺前,意为拜托死者将饼带到阴间,给自己已死的家人食用。

苗族在新婚之日,由当地妇女和姑娘组织“闹洞房”,凡是路过者,不论何人,均被妇女拉进宴中,喝牛角酒。瑶族青年男女选择意中人,一旦双方有意,则请媒人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见面礼。

瑶族办丧事,在停灵期间,棺前要置一祭桌,供米饭一碗,水酒一杯,清水一盆,直至出殡。这是给亡灵洗衣、洗脸、当餐的。办丧时,全寨人到丧家吃席,丧家要杀牛和猪,还要做豆腐。出殡当天,早饭最为丰富。

纳西族订婚很有特色。男方请媒人送去一罐酒、二筒茶、四盒糖、两升米、两方盐,算是订婚。还要举行婚宴,要求做12个菜:菜中一定要有百合——百年好合;凉藕——聪明伶俐;粉条——长命百岁;丸子——早生贵子等。婚礼当天,双方均办酒席,都由新郎跑着请客人入席。上菜亦有讲究,先要奏乐,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娘新郎向客人敬同心酒。纳西族人治丧,要在供桌上供上茶、酒、肉、饭、干果等祭品。亲友也带着祭品,还要送粮食和肉类给丧家。

普米族男女订婚,双方要喝亲亲酒,男方要杀猪杀鸡,托媒人把猪心送到女方家中,女方家也要杀猪并将猪心切成两半,分成两份,一半由男方还回,表示永结同心。男方必须在日出时把新娘迎娶到家,新娘进门后,接受男方妇女的敬酒,新婚夫妇各自把一盏酥油灯点亮,表示夫妻相爱。之后两人共吃一碗内有公羊肉或公羊睾丸的饭食,由新郎边吃边喂新娘,俗称吃接嫁饭。新娘到家后,主人认为参加喜庆的人吃的肉越多、喝的酒越多婚礼越吉利。

布朗族的婚礼一般要办两次,第一次婚礼是新郎到新娘家,由新娘家办酒宴。婚宴前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篾串起烘烤,村中每户分送一串。同时还将猪肝剁碎,与糯米一起煮成猪肝饭,请寨子中的小孩子吃,以表示婚后早生贵子,然后新郎住在女家。待生育儿女后,新郎要择一吉日在男方家办第二次酒席,宴请宾客,且规模比第一次要大。桌上的菜一定要双数,上桌的人也要成双。

布依族双方定亲,女方要请亲人吃定亲酒。布依人家婚前三天,由男方送彩礼半边猪肉、公鸡一只、鸭一只、水酒一壶给女方,约定迎亲事项。

怒族的婚宴是规模很大的宴请活动,不仅菜肴丰富,而且热闹非凡,婚前新郎要携带猪肉、大米等到女方家帮助干活,岳父满意后才能举行婚礼。届时双方相互祝福,喝同心酒,姑娘们向新郎新娘抛撒面粉以示吉祥。

德昂族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一刀将鸡头砍下,则算是终身已定,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答应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举行三天的婚礼仪式,全寨人及远方亲友要到新娘家贺喜,并大办酒宴,对歌跳舞,通宵达旦。不论酒席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蘸辣椒水吃。

佤族家中若死了人,要当日杀鸡,煮一锅烂饭,请魔巴(巫师)来跳神,以祭死者亡灵。次日再杀一头猪,煮一锅饭。埋葬时,也要杀鸡煮饭。有的地方过去要对死者行喂食礼,即将一根竹管插到死者嘴里,每天把食物灌进去,让灵魂来吃。

独龙族认为人死后得罪了鬼魂,家中会有灾,凡村中死人后,亲戚和寨中人都要携带粮食、鸡、酒前往哀悼,并在坟前立一木杆,挂上各种食品。死者家中要准备好酒好肉,举行祭奠仪式。治丧酒席较长,通常从下午开始,一直吃到深夜。

景颇族人死的当天晚上,同寨及附近村寨的青年要到死者家中参加“布滚弋”,这是一种祭祀性传统舞蹈,主人则以水酒招待,一连数夜,通宵达旦。

三、云南民族生活生产和宗教信仰中的禁忌习俗

在云南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中,由于生活、生产和宗教信仰方面均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沉积,反映在饮食方面同样有各自不同的饮食习俗和宗教禁忌,这是构成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内涵的又一特征。

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族喜欢养羊,羊肉是其主要的食源。彝族吃羊有特殊的习俗,羊肝、羊胃先用来祭祀祖先,然后烧食;羊脑给老人吃;处于生育的妇女忌吃公羊;牧羊人不吃羊尾巴。彝族吃鸡也有一些讲究。一般吃清炖,用陶锅煮,不用刀切,用手撕蘸辣椒、花椒汁吃;鸡头由老人吃,并要看卦(鸡脑的形状),鸡血生拌食用,但不许儿童吃。

哈尼族农历十月的第一个龙日,主祭天神和祖先。届时,家家都在屋外杀一只大红公鸡,就地煮食,整个过程不得入屋内,且全家必须人人吃到,准备出嫁的姑娘则不能吃。凡寨中死了人,一般要举行剽牛祭奠,这种牛肉死者本家族的人不能吃,要由外姓人食用。

纳西族善于养马照例不食马肉,普米族也不吃水牛肉和马肉,这是因为马、水牛是人们生产劳动的好帮手。

有一些民族还遗留着敬狗的习俗。傈僳族在吃年饭时,要舀一碗让狗先吃。阿昌族在祭谷神后分享祭品时,先要将狗喂饱,然后人才吃。拉祜族尝新节吃新米饭时,要先给狗几个饭团。在一些民族神话里,狗曾给濒临灭绝的人类带来了谷物种子;在农业生产的补充——狩猎活动中,狗(猎犬)又是人们的得力助手;在保护庄稼、防止兽害方面,狗也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就形成了敬狗的习俗,很多民族有不吃狗肉的禁忌,如拉祜族就忌杀狗,不吃狗肉。

佤族禁忌吃鸡,民间多以鸡和蛋祭鬼,认为这是鬼的食品。佤族待客时由负责分饭的主妇分给每人一碗饭,如吃不完,可匀给别人,还不够,再由主妇添,不能自己去盛饭。

怒族规矩,妇女在40岁前不能吃动物心肺,儿童则禁食虎、熊、豹肉,鸡血、鸡爪等。在节日或婚丧中才宰杀家畜。

回族忌食大肉,讲究饮食卫生,以鲜活为宜,未经宰杀的鸡、鸭、牛、羊和动物的血液一概不吃。

布依族在饮食上也十分讲究卫生,不食生等。

这种饮食中的禁忌习俗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它是宗教禁忌渗透于饮食中的又一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