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年根脉扎同心

百年根脉扎同心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百年根脉扎同心/董小平我家祖籍陕西宝鸡,从爷爷董生荣逃荒到同心,已经快百年,有四辈人了。董文海全家合影爷爷手艺好、脾气直,在同心锥鞋也是出了名的,人们称爷爷为董鞋匠。就这样一吃就是五年,父亲和乡亲们也“吃”出了深厚的感情。参加工作后,和回族同事、回族群众和睦相处,非常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如今,我们一家四代人,根脉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同心这块土地上,跟这里的父老乡亲们共享着回汉一家亲的和谐幸福生活。
百年根脉扎同心_同心情结:外地人在同心

百年根脉扎同心

/董小平

我家祖籍陕西宝鸡,从爷爷董生荣逃荒到同心,已经快百年,有四辈人了。听父亲说,爷爷是1923年跟他舅舅逃荒出来的,当时只有15岁。也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前定,同村一起逃荒出来的人很多,大部分在甘肃平凉落了脚,只有爷爷和他舅舅来到了同心。

爷爷学过鞋匠手艺,刚来到同心时,就先在西山一带转着锥鞋,人地生疏,居无定所,到哪儿锥鞋,就吃到哪儿,住到哪儿。后来手头宽裕点,就在同心老城西门外租了一间房子住下,还是靠锥鞋过活。

img66

董生荣

爷爷成家后,又租住在小寺对面(清真大寺正南,现在的红军长征纪念馆所在地)和马其林在同一个院子里。后来房主要搬走了,就把房子的木料散给了寺上,房子的主体就留给了爷爷。爷爷就把姓李人家给他的两间房子的木料拆了下来,在原址上盖了两间房子,自此爷爷便有了固定的家。在回族地方时间长了,爷爷的生活习惯也回族化了,奶奶也头上戴着白帽子,和回族妇女没什么两样。家里从来不吃死物,吃鸡也要拿到寺上去宰。爷爷一家和邻里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周围的回族群众也从来没有把爷爷一家人当汉人和外地人看,家里的用具都互相借用。娃娃们见了爷爷、奶奶,也都称呼大爹、大妈。

img67

董文海全家合影

爷爷手艺好、脾气直,在同心锥鞋也是出了名的,人们称爷爷为董鞋匠。有些人不知道我爷爷叫啥名字,但说董鞋匠,他们都知道。爷爷锥的鞋很结实,放羊的、犁地的都愿找他锥鞋。接的活儿多,他就连夜往出赶,有时候要干到鸡叫了。对特别困难的回族老人,爷爷总是说:“能给多少算多少。”有的就干脆不要钱了。对少给的或欠下的,爷爷从来不记账。

解放后,爷爷还是干他的鞋匠活儿。1956年手工业改造时,成立了鞋业合作组,爷爷成了合作组师傅兼出纳。王德福、马进良、马有弟、马应德四人加入进来跟爷爷学锥鞋。合作组成立后,他们翻山越岭去预旺为当地乡亲们锥鞋。一直到1969年,因爷爷年龄大了,被安排到木器厂看大门。

1971年,爷爷患了重病,父亲把爷爷接到前红村养病,不到一个月爷爷就又想回家。他哪里是想家,是想他的回民邻居了。邻居马其林老人也想他,叫儿子马明保赶着驴车把爷爷接了回来。年底,爷爷去世后,马明保还常来看望我奶奶,见了面就大妈长大妈短地叫着。

爷爷没有让父亲继承他的鞋匠手艺,而是供养他上学。

父亲1963年7月从吴忠中学毕业后,当了老师,先分配到窑山学区,不久又调到王团刘家川。刘家川是个穷山村,学校只有一孔窑洞,父亲没地方吃,没地方住,村上就安排他在各家吃饭,每家一星期。父亲的后顾之忧解决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教书上来。就这样一吃就是五年,父亲和乡亲们也“吃”出了深厚的感情。

1967年组织上要调父亲到罗家河湾小学工作,乡亲们知道后纷纷来和父亲告别,走的时候父亲哭了,乡亲们也哭了。罗家河湾是川区,条件好些,离我们家也近些。但工作了不到3个月,有个女教师没办法安排,学区校长虎满孝找父亲谈话,叫他再到山里去,把位置让给女老师。父亲服从组织分配,毫无怨言地背上行李又到了王家海子小学。后来,把我们家也搬到那里了。父亲一个月30斤供应粮,我们一家5口人不够吃。村上的人知道了,这个送来一袋洋芋,那个送来半袋小米。还有些人多了拿不出来,少了又不好意思送来,就让村长收集起来送到了我们家。父亲激动地抓住村长的手说:“谢谢啦,谢谢乡亲们啊!”村长说:“董老师,你为了我们的娃娃,你的家属为了支持你的工作都来到了这里,我们应该谢谢你啊!”后来公社里知道了我家的情况后,给了我们家50公斤供应粮。从此,父亲安下心,在那个山村认真教书育人。

父亲写得一笔好字,公社里经常叫父亲去刻蜡纸和写材料。没有交通工具,进出一趟太困难。1968年年底,公社研究后,将父亲调到条件较好的前红完小工作,我们家也随父亲搬到前红。

父亲在前红村工作了十几年,我们家也在那里住了十几年。因为周围全是回族,我们一家人也越来越回族化了,吃饭、穿着都和当地人没有两样。这里的人对我们都很尊重,也没把我们当外人看。一些关系友好的回族老人开父亲的玩笑说:“董老师,你家的生活习惯跟回民没啥两样,干脆当老回回算了。”父亲一脸憨笑学着回民的话说:“听口唤吧。”

1980年9月,父亲被调到王团学区工作,我们家就落户到了王团北队。年底就实行了包产到户,我们在王团北队也分到了三块水地,共有七八亩。后来还有了一头驴,听父亲说,当时马如义贩驴,马汉儒书记就用无偿投资款给我们买了一头驴。在这里不光是公社和大队的领导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地的群众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每到粮食收割时,就有好多好心人来帮忙:南队的王正明用拖拉机给我们拉过麦子,王彦成让儿子开着解放车给我们拉过糜子和谷子,穆生录老人从穆家槽子赶着牲口到王团给我们犁过地,王义忠一家人帮着打碾粮食……这就是朴实憨厚的王团人。

由于奶奶岁数大了,没人照顾,1985年夏天我们家搬回了县城。组织上考虑到父亲的困难,1986年把父亲调到城关学区工作。学区校长不想让父亲走,父亲也不愿离开王团,不想离开他工作了23年的第二故土。父亲在王团工作的23年,是难忘的23年,也是父亲经常对我们讲起的23年。

我们姊妹8个,都是喝着那里的水,吃着那里的粮食长大的,我们也把王团当成故乡了。父亲到城关学区,担任会计,不仅要做学区的各种报表,还经常给教育局做各种报表,工作非常忙。就是在患病住院期间,还被叫去汇总年报,这样一“汇”就是20年,直到退休。

1985年,我从部队复员回家,父亲让我也当了教师。参加工作后,和回族同事、回族群众和睦相处,非常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到了斋月,我从来不在他们面前吃东西,也不在办公室抽烟。有些穆斯林还请去吃油香,还要散乜帖。同事的长辈或同辈去世了,我戴上白帽子,也去送“埋体”。有时候到亲戚家串门,亲戚开玩笑说:“同心的老回回来啦。”我笑着说:回汉一家人嘛!

如今,我们一家四代人,根脉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同心这块土地上,跟这里的父老乡亲们共享着回汉一家亲的和谐幸福生活。

img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