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地之湖
天地往往以它的神奇力量创造出许多美的杰作,抚仙湖就是这种杰作的点睛之笔,它镶嵌在苍茫粗犷的红土高原中,正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展示在世人眼前。它的古朴淳厚,清雅秀丽,自然天成,在嚣嚣尘世中遗世独立。今人喜欢用人间天堂来形容它,而睿智的古人却以仙子沉醉不知返来拟澄湖之美,这就给了向往天堂的今人一个喻示:真正的仙境并不在天堂,恰恰是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正如一副对联云: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使抚仙湖名闻遐迩的是它周围的帽天山、李家山和它的水下建筑之谜,这些胜迹使抚仙湖所拥有的自然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上升到了世界的高度。
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其形如倒置的葫芦,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部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为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达1589米,湖容量相当于12个滇池,是洱海水量的6倍,太湖水量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抚仙湖水清澈透明,其透明度一般在4~5米,有的地方可达7~8米。明朝末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勇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徐霞客得出抚仙湖水最清的结论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汇入抚仙湖的水首先流入星云湖进行了沉淀,再经过1公里长的海门河流入抚仙湖,水就逐渐澄清了。而抚仙湖本身所接纳之河流,源头都在沿湖一带的山脉,长度都没有超过10公里,又多属泉水,也无浑浊之泥沙。比如,西大河水源主要是西龙潭泉水,这股泉水每天以5万多立方米的水量涌出,流程也只有4公里左右;热水塘的泉水就在湖边,有的就出在湖底。其他河流,洪水季节虽带一点泥沙,但雨过即停,且湖水深,沉底之泥沙,任凭风浪再大也难翻起浊水来,这就是抚仙湖水清的原因。
由于湖周围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至今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湖泊之一。明代杨慎有诗形容:“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抚仙湖是云贵高原上一颗晶莹的明珠。波涛翻动时,白浪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又似串串银链滚动;风平浪静时,湖面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蓝,远山近水,洲岛错落,使人心旷神怡,爽快清新。
抚仙湖美景——万道霞光
唐代樊绰所写的《蛮书》中称抚仙湖为大池。清代《澄江府志》中说:“量水川即唐书架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抚仙湖得此名可能和宋代、元代时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而民间传说中抚仙湖名却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位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流连忘返,于是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的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位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抚仙湖岸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20℃~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北面的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1公里多,隔山连着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碑上文字曰:“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学名“??白鱼”,“抗浪鱼”为俗名),以石为界,不相往来。”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界鱼石西侧100多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天顺四年(1460)的海门桥,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来往于星云湖、抚仙湖间。
湖中西南面原有两个小岛,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一座“饮虹桥”把两岛连接起来,明朝末年一场暴雨把饮虹桥和小孤山荡尽。现存大孤山岛成椭圆形,状如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岛上有岩洞,还有山峰,比湖面高40多米,面水一侧多断崖,沿岛湖水渊深莫测。岛中央原有千岁松柏,为大理国段氏所遗,但早已焚毁。
明代很多名人、学士以此岛为乐园,捐助钱银,兴建殿阁,逐渐出现了飞檐细雕的建筑群。至崇祯年间,岛上建筑已具规模,计有殿八、阁五、亭三、堂一、庵一,还有一座铜塔,塔基广五尺,共十三层,塔上有佛像、铃锋、匾额、对联,备极奇巧。孤山岛为当时仙湖胜景。清朝江川令彭贤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在《重修孤山寺记》中这样写道:“孤山向为迤东胜景,辟草攀萝,遂脐其巅,始由烂柯石,探南天洞,登弄珠岩,俯鱼乐国,众山献翠,两海环碧,颇如吾楚潇湘洞庭。”蜀人杨慎也曾到孤山饱览风光,留下了一些诗篇。当时游人、隐士所留大量诗词、碑记说明:孤山不仅是“巍然形胜冠南州”,而且是“迁人骚客停留者不可胜纪”的地方。但清朝初年,战火四起,社会动乱,孤山的古建筑遭到了极大毁坏。清康熙十七年(1678)虽有澄江知府王贞宇重建孤山,也只修了座孤山寺,已不及当年之宏伟。到民国时期,只留下一座破庙了。如今,随着澄江旅游业的发展,孤山已经获得新生,并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孤山远眺
抚仙湖西岸有一渔村名禄充,距澄江县城20公里,现在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是休闲度假胜地。禄充的美,在山之秀,水之灵,俗之奇,文之盛。聚山水之灵秀,风俗之奇异,文化之藩盛于方寸之地,正可谓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千百年来,禄充犹如一位俏丽少女,藏在深闺人未识。而今,她的美,已被更多的世人所认识。前人有诗这样描绘禄充风景:
麒麟望金钟,笔架对五峰。
青山映绿水,明月照古榕。
远眺景色秀,近观湖波涌。
风光无限美,千年觅仙踪。
首句“麒麟望金钟,笔架对五峰”道出了禄充的山之秀丽:位于西南面的麒麟山,此山气势雄伟,以神兽麒麟得名,可想此山在禄充人心目中的地位;金钟山状如一口巨型古钟,悬于禄充正北,古有撞钟得福之说,它是禄充“福地”的象征;笔架山形似笔架,矗立于禄充东北,是禄充的“文山”,象征这里文运昌隆;位于禄充西面的五峰山,如同禄充的靠背。南、北、西三面环山,加之东面的万顷烟波,湖岸的苍苍古榕,使禄充有倚山临水之势,得风水之大象,故能蕴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使这方水土地灵人杰,英才辈出,留下“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美誉。禄充山水,远可赏心悦目,近可陶性怡神,尽得超凡脱俗之妙,连神仙都被其迷醉,也就不足为奇了。
抚仙湖有一种独特的土著鱼——抗浪鱼,禄充湖岸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渔洞,渔民在渔洞旁用水车捕鱼,成为禄充的一大人文景观。抗浪鱼平时深居40多米深的水下,不见踪影,难以捕捞,但它在产卵期却异常活跃,游到岸边的沙滩礁石处寻找流动的清泉,戗水排卵。湖边的渔民在渔洞支起水车,人工形成湍急的水流,引得抗浪鱼争先恐后戗着水流钻进渔民们安放在渔洞口的鱼笼里,成为其囊中之物。渔民捕鱼的方法奇特,吃鱼的方式也别具一格。游客来到禄充,游山玩水之外,还有一样最美的享受,那就是吃铜锅煮活鱼了。铜锅煮活鱼是抚仙湖渔民独有的吃法。鱼汛到来时,渔民到渔洞捕鱼,整整三天不能回家,因此渔民们只好带来简易的锅碗,在渔洞煮饭吃。最独特的是那口铜锅。抚仙湖是古滇国的中心,古滇青铜文化非常发达,渔民们正是承袭了古滇先民的遗风,用铜锅来焖饭煮鱼。的确,用铜锅煮的饭菜,无论什么,吃起来味道都特别鲜香。看着三个石头支砌的灶,吃着古滇铜锅煮的鱼,常常让人生发思古之幽情,仿佛一下回到了远古,返璞归真。
在这个美丽的渔村,著名作家贾平凹写下了一篇很美的文章——《抚仙湖里的鱼》,在此摘录两段:
如此近地坐在海边,看海水摇曳出一片一片光波,如无数的刀在飞舞,而刹那间恍惚,整个海面陡然翘起,似乎要颠覆过来,这还是平生第一次。2000年的7月15日下午,我就是这样坐在尖山下的小渔村口,面对着云南的抚仙湖。抚仙湖当地人称之是湖,我却认做它是海的,因为陕西缺水,少见多怪,把湖都叫做了海。海是这么的蓝!原以为水清无色,清得太过分了竟这般蓝,映得榕树也苍色深了一层。有人就坐在树下的石砌岸上,将赤着的腿浸到海里,上身的白衫发着莹光,却能看见水中那如藕的腿和染成绛红的脚的指甲。屋主用一种大的捞勺从海里舀水冲洗石子走道,舀上来的水里有一尾青脊梁的小鱼,欢乐着蹦,然后就蹦到了海里。而榕树枝上就挂着了一个如罐似的铜锅,锅里正为我们烹着辣汁的鱼。
今天能吃到最鲜美的鱼了,我是这么想着,异常地兴奋。一份考古杂志上讲,人并不是猴子所变,而是来自水里,如果这种结论成立,鱼与人类应该算是亲近的,是鱼养活了人。花的开放是为着蜂蝶来采,鱼的生成就为着把坟墓建在人腹吗?那么,铜锅里的鱼来自海的哪一角呢?它活了多少岁月在等待着了我这个北方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