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来自大海的贝币

来自大海的贝币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滇国的青铜器中,贮贝器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滇国贝币的存在,就是主要证据之一。古滇国是这条贸易古道的必经之地。目前,在已经发现的滇国墓葬中,出土的贝币,就达600多公斤,计247000多枚。贝币只在滇国大中型墓中出土,而且用特制的贮贝器存放,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来自大海的贝币_走进古滇国

二十、来自大海的贝币

海贝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浅海中的一种生物。它们有着色彩鲜艳、光洁坚固的外壳。早在7000年前,一些小型的贝壳就流入中原内地,成为古人的装饰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社会逐渐形成,大约在3500年前,一些具有数量众多、造型简洁、美观坚固、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的小型贝壳,作为交换的媒介充当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成为我国钱币的始祖。在汉字形成的过程中,与钱财相关的字,如贡、财、账、赊、贪、贫、购、贵、贷、贸、费、贺、贱、资、赈、赏、赐、贩、赃、贼、贾、贿、赀、赁、赂、货、质、赢等,都留下了“贝”的身影。

img42

贝币

贮贝器是用来贮放贝币的器皿。滇国的青铜器中,贮贝器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滇人不仅将神圣的铜鼓改造为贮存贝币的器皿,并刻镌花纹图案、镶嵌动物造型作为装饰,而且将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景铸造在贮贝器盖面之上,体现了对贝币的无比珍视以及财富是社会基础的理念。

鼓型贮贝器是滇文化中独有的器物,在全世界青铜家族中,人们没有发现相同的器物,被视为滇国青铜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杰作。

经专家考证,滇国的贝币大多数背有黄圈,属于“环纹海贝”,产于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沿海地区,我国的海南岛南部和西沙群岛也有分布。滇国地处内陆高原,而且从当时滇国的社会发展水品看,尚未出现商品经济,还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并不使用货币。它们为何从遥远的海滩,跨越高山河谷,来到滇国的呢?

这个谜似乎不难解答,其答案就是“蜀身毒道”的存在以及通过这条古道所进行的国际贸易。“蜀身毒道”的“蜀”,指的是古蜀国,即现在的四川成都地区,“身毒”,即“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蜀身毒道”即古代四川至印度的古道。其经由的线路,用今天的地名表述,大体从四川成都分两路进入云南,一条从宜宾、盐津、昭通到昆明,然后至大理;另一条经邛崃、雅安、西昌渡金沙江经大姚向西南到大理。大理之后进入横断山中,至保山,后又分两路分别从腾冲和瑞丽进入缅甸,通达印度、巴基斯坦,并向西亚延伸。因此这条古代由商贾、脚夫组成的马帮开辟出来的民间商道,不经意间,居然连接着中国、印度、巴比伦三大文明古国。

“蜀身毒道”形成于何时,难以考证。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阿富汗)时,见到了四川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才知道“蜀身毒道”的存在。但至少在公元前四世纪,这条古道已经存在,而且已经有着悠长的岁月,比北方横跨大漠的“丝绸之路”还要早两个世纪。滇国贝币的存在,就是主要证据之一。

古滇国是这条贸易古道的必经之地。那时,滇国还没有专门的商人,通过蜀身毒道进行远途运输的经商者大多是巴蜀商人。他们将四川的布匹、丝绸、金银和其他特产通过滇国远销到印度和大夏,同时,也带回印度和大夏的珠宝、玛瑙、海贝、琥珀等物产。

从目前的史料和文物看,滇国时期还没有物产远销印度和大夏,但蜀国商人在归程路过滇国时,也将远方带回的珠宝、玛瑙、琥珀和其他装饰品与滇国盛产的铜、皮毛、牛马等牲畜进行交换。而海贝,在蜀国商人的介绍与说服下,作为以物易物的补偿货币,也成为结算的方式之一。估计是蜀国商人带走的铜、皮毛和牛马等牲畜过多,而给滇人留下的珠宝、玛瑙、琥珀等远不能抵偿,于是,滇人手中,有了较多的贝币积累。目前,在已经发现的滇国墓葬中,出土的贝币,就达600多公斤,计247000多枚。这个数量是巨大的。

至于滇国内部的交易,则多停留在“以物易物”的较原始阶段,交易项目主要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从事交易活动的人多数为妇女。这类交易没有度量衡工具,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争议。滇国内部既无货币的流通,也无商人阶层。因此,这些剩余货币在内部并不流通,除留待继续与来往于蜀身毒道的各地商人购买商品外,便成为类似现在的外汇储备。显然,这些与蜀国商人的交易,主要由部族首领进行,积累的贝币,也成为他们财富的象征。贝币只在滇国大中型墓中出土,而且用特制的贮贝器存放,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战国晚期,滇国首领们得到的海贝都存放在铜桶和铜鼓之中,这就是铜桶形贮贝器和铜鼓贮贝器。战国末至西汉初,出现了专门存放贝币的束腰筒状贮贝器。西汉初期,滇国经济已发展到鼎盛时期,作为交换媒介贝币的结余量剧增,于是,大量的铜鼓被改做贮贝器,并在新配的盖上雕铸有众多的人物和动物活动场面,器身又增刻了许多线刻图案,有的铜鼓形贮贝器还进行了鎏金处理。目前,已经发现的各式贮贝器已有62件,其中提桶形3件、束腰筒状形33件、铜鼓形10件、铜鼓贮贝器14件、异形贮贝器2件。

当然,活跃的滇国对外贸易并不仅仅是通过“蜀身毒道”,滇国还有一条商道向南经今通海、建水、开远等地,然后再达越南河内。此外,滇国经由滇东北的富源、曲靖进入贵州通往湖南和中原地区的商道也很活跃。滇国各地出土的中原货币“半两钱”和大量“五铢钱”以及“大布黄千”布币、“大泉五十”钱等,都证明了与内地有着商贸关系,但数量不多,远远不如贝币之多。

滇国的对外贸易,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这也是滇国青铜器异彩纷呈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