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才多艺六苏班

多才多艺六苏班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才多艺六苏班踏进申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先天数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领人马下江南扎在长江……”六苏班一般在民间婚嫁、寿辰、生日、丧事、祭祀、庙会、家庭宗谱发布等场合演出。现在申港六苏班正在积极物色和培养年轻的演艺人才,以吸纳、充实到团队中来,使六苏班这一正宗传统京剧的民间演出团体后继有人。
多才多艺六苏班_江阴民间文艺

多才多艺六苏班

踏进申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先天数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领人马下江南扎在长江……”,随着悠扬的京二胡、二胡等优美的乐声,伴奏着板鼓、锣、钹铿锵有力的打击声,一阵阵字正腔圆的谭派老生京剧唱段《借东风》声声悦耳,听上去像是里面有个京剧团在演出,其实这是申港街道的“六苏班”的乐师们在展身手。

“六苏班”这个古老的民间演出团体,民间称谓说法不一,有称它“络苏板”、“六书班”的,也有称“乐师班”的。根据申港街道的“六苏班”演艺人员的意思,他们倾向于“乐师班”这个称呼。因为演出的时候不一定是六个人,这因“六”而产生的“六苏班”也就不成立;其他的称呼也没有确切的依据,但根据长期的约定俗成,我们还是称这个团体为“六苏班”。

清末民初,大户人家婚嫁、寿诞、生日吉庆时,请戏班子“唱堂会”成为当时民间戏剧演出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正规的、有名气的戏班子较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一些京班演员就与社会鼓乐队自由组合成人员精悍、不着戏装、不开脸,一人多角,演员兼乐队的民间演出团队。这种团队很受社会欢迎,解放以前遍布江南一带。不但民间婚寿喜庆需要这种演出,庙会、菩萨生日、家族修谱、富有人家造屋上梁,也要请他们演出。解放后移风易俗、“文革”破四旧等,使许多从业者纷纷转行,六苏班几近绝迹。改革开放后,申港一带六苏班老艺人徐玉度等带徒传艺,吸收社会上能拉能唱者,组建了申港口班、戴君桥班等六苏班民间演出团队,活跃在江阴澄西、常州武进一带。

六苏班人员少而精,一般多为六人一组,多取堂会坐唱形式。大多数场合,一张八仙桌,六人(多时七八人,少时三四人)围桌而坐,一边自操乐器,一边按照剧情和各自承担的角色依次说白、演唱,均不必站起。早期的六苏班,在演出京剧的同时,还以木偶戏的形式演绎剧中人物。演出节目都为传统京剧的经典段子,有《徐策跑城》、《龙凤呈祥》、《甘露寺》、《打龙袍》、《渭水河》、《借东风》、《南阳关》、《追韩信》、《将相和》、《贵妃醉酒》、《四郎探母》等等,近年来,还增添了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朝阳映在阳澄湖上》和京剧演唱《毛主席诗·长征》等,根据主家点唱的要求演唱。演唱不能随意发挥,且节奏必须正确,有板有眼,十分讲究、严谨。

演出剧目均与京剧相同,设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角色,只是演员都是清一色男士,演唱剧目中的旦角都由男性反串演唱,并一人兼担多角。旦角有京剧梅派、筱派,须生有马派、谭派等,视演出者嗓子条件等因素而定。在反串、兼角上见技艺、见功力。反串兼唱得好的,常能赢得满堂喝彩。

六苏班演出,可以说是纯艺术演出,不带一点宗教色彩,过去他们不穿戏装,一般都穿统一颜色的中式对襟装即可;因各人都有乐器在手,随时都要伴奏,所以演出不用任何道具。纯粹以唱、念、白表演剧情,人物进场出场,对白对唱,丝毫不乱,俨然是一出出京剧折子戏。演出的“折子戏”短的二三十分钟,长的可达四五十分钟,演出时器乐动听,唱腔优美,配合默契,十分吸引观众。六苏班一般在民间婚嫁、寿辰、生日、丧事、祭祀、庙会、家庭宗谱发布等场合演出。时间根据活动安排,可以在白天演出,也可以在晚上演出。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型演出的需要,也穿上了统一的演出服装,显得更民族化。

六苏班乐器按演奏京剧曲调设置,拉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吹奏乐器有竹笛、唢呐、芦笙;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铜鼓、檀板、板鼓、钹。演出时每人都被指定1~2样乐器,个别人甚至会兼2~3样乐器,以板鼓为中心,指挥控制演唱、演奏的节奏快慢,严格演绎传统经典剧目的艺术效果。所以,六苏班人员既要会说白、念、唱,还要吹、拉、敲、打乐器件件皆能,可谓多才多艺。申港民间有句谚语说:申港六苏班——个个决立子(多面手,能人之意)。因为六苏班成员要求高,要能拉能唱,一人兼多角,又是唱的正宗传统京剧,往往人才难得。

特别可贵的是,申港六苏班大多数人至今还沿用工尺谱记谱。这是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的一种传统记谱法。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用调系统紧密联系,在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器乐等中应用十分广泛。现在民间通行的工尺谱所用的“谱字”一般为:上、尺、工、凡、六、五、乙(其低八度作一)等,相当于do、re、mi、fa、so、la、si。如果要表示高八度音位,则谱字末笔上挑。其低八度谱字除“六”作“合”、“五”作“四”外,其余各谱字均以末笔向下撇表示。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工尺谱记写方式,如:蓑衣式工尺谱。它是将工尺符号以斜行分别记于唱词每字之旁,如蓑衣一般故而得名。一支香式工尺谱,又称一支香体工尺谱,是将工尺符号分别记于唱词每字之下成为直行,犹如燃点的香火那般。“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如今,这种传统的记谱方法,能够看懂、能够使用的人越来越少了。

目前,申港口班、戴君桥班这两个班,只剩下了申港口班还在演出,这个班的徐玉度、刘金国、陈忠义、周荣清、陈湘明、陈洪才在刘金国的带领下经常组织演出活动。这支队伍以60岁以上的人为主,年龄最大的徐玉度1934年生,75岁;年纪最年轻的陈洪才也已经43岁。现在申港六苏班正在积极物色和培养年轻的演艺人才,以吸纳、充实到团队中来,使六苏班这一正宗传统京剧的民间演出团体后继有人。

img15

申港六苏班正在演出 (申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