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剪纸胜画图
江阴剪纸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千百年来,它以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朴实的艺术风格,适应各个时代人民群众不同的审美要求,美化了和美化着江阴城乡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剪纸是我国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在很多地方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叫“窗花”。它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剪刻彩色纸而成的装饰性艺术小品。在江阴,剪纸除了用作婚庆、过年增添喜庆气氛外,旧时在农村里还被普遍用作拖鞋花、枕花、童帽花、肚兜花等绣花图样。现代,剪纸还作为服饰、刺绣、陶瓷、印染、雕花、书籍装帧等工艺装饰的底样之用。
剪纸是我国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有1500多年历史。剪纸的产生肯定是在纸的发明之后,但用其他薄片材料剪割镂花,却在有纸之前。我国妇女很早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作为装饰。1950年和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的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制品,便是一例。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了北朝时期(386~581)的《对马》、《对猴》等5幅团花剪纸,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剪纸作品。
剪纸艺术是极具中国乡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民间剪纸的各种题材是民俗文化的反映,是剪纸艺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寄托,是对生活美好追求的憧憬。和全国各地一样,剪纸在江阴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这是20世纪70年代郭沫若在参观了扬州剪纸以后写下的诗句。剪纸的神奇之处,就在一把剪刀上,剪纸艺人凭剪刀剪出“春秋”。他们用剪刀把纸剪出阴阳纹路形成画面,剪出的阳纹线,线线相连;阴纹线,线线相断。剪纸工艺要求“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剪纸作品古拙质朴,风格简洁明快,大胆夸张,柔美典雅;剪纸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多变。剪纸艺人凭直觉印象和朴素感情打腹稿,也可背出传统的图案一剪成形,特别可贵的是,剪纸不同于其他美术创作,它还可以多层叠剪,一次剪出多张相同的作品。其材料以象征喜庆的红纸为主,以剪刀剪为主要手段。精美的剪纸作品,可以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效果。江阴民间剪纸的造型多采用形式美的规律,艺术处理以“对称、匀齐、组合、平衡”为主,使作品显出特有的韵味。它不追求自然主义写实手法,注重心中之意象,刀法“稳、准、巧”,显示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江阴地区的剪纸很难考证起源于什么时候,但根据一些民间剪纸作品的题材来看,反映的都是远古的传说、神话、字形等,可以看出与某些出土文物的图形相似,从中我们可以肯定剪纸这门民间艺术比较古老。江阴剪纸发展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民间剪纸,如“窗花”、“五谷丰登”、“囍”字、“福”字、“寿”字等,比较通俗、简单,但又显出质朴、浑厚;另一类是比较精细的剪纸画,有花鸟、景点、人物等。前一类的作者大多是农村妇女,后一类的作者往往是在专业美术院校学习过的知识分子;前一类作品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剪纸”,即只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剪出作品。后一类剪纸作者则除了剪,还多用刀刻,甚至刻的多、剪的少。
江阴有过不少剪纸作者。目前比较有成就的,年龄较大的有祝塘黄铭佑、华士王舜华、澄江街道张鲁平、青阳王惠仙、长泾钱祖仁、申港丁雪珍等,后起之秀有华士黄方照、澄江街道周奔等。年过70的黄铭佑,曾经是学校的美术教师,由于他的美术基础较好,所以剪纸作品造型准确、线条精细,他的作品很多,曾经出版过个人剪纸专集。王舜华和钱祖仁也是教美术的退休教师,他们的剪纸作品造型美、线条挺,很有韵味。王惠仙除了一般的民间双喜字等,还能剪出构图美观的花鸟、人物、景观,还创作过篇幅较大的人物剪纸作品《蝶恋花》参加江苏省展览。黄铭佑、王惠仙、王舜华、钱祖仁除了自己创新剪纸作品外,还培养了一大批爱好剪纸的学生,其中有不少学生在省市剪纸比赛中获奖。
在江阴城乡,曾经有很多妇女像学习女红一样学剪纸,在过年、节日和婚嫁中作为布置环境和点缀节日气氛的一种手段。至今还有不少老年妇女,尽管她们目不识丁,剪出来的传统民间剪纸,如“窗花”、“五谷丰登”、“囍”字、“福”字、“寿”字等,却是像模像样,令人钦佩。许多儿童从小跟着奶奶、外婆和妈妈学习剪纸,长大了就掌握了剪纸技艺。黄方照就是在幼时跟老家村上人学会了剪纸的传统技法,后来,通过不断钻研,越剪越好。平时常剪些花鸟、图案,也为邻居剪一些结婚用的囍字等。她的作品比较精细,有较高的艺术性。
更为可喜的是,剪纸还进入了幼儿园、小学的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民间艺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爱上了剪纸这门民间艺术,澄江街道20多岁的大学生周奔的业余爱好就是剪纸,他的剪艺精湛,作品精致,让人爱不释手。他还通过上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展览。
剪纸,还进入了美术展览。在江阴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美术展览会上,企业家张鲁平的4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参观者再三欣赏,玩味不止。今年55岁的张鲁平虽然长期从事纺织产品经营,却把业余爱好剪纸搞得出神入化。作为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他的作品受到行家的一致称赞,在2008年武汉国际剪纸大赛、2009年浙江桐庐剪纸比赛等全国性剪纸比赛中频频获奖。2010年春天,《张鲁平剪纸作品展览》在江阴市展览馆展出,300多幅精美的作品各具风格,引人入胜,赢得了参观者的啧啧称赞。
“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与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相比,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完全没有消亡之忧。现代剪纸已经走出了传统工艺方法,不断朝着精细化、美观化、高档化发展。在设计上融入了现代工艺设计手段,具有时代感,能与现代家庭的室内装饰相协调,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又因为许多美术专业人才的加入,一批批新的图样源源不绝地涌现,更加增加了剪纸艺术对人们的吸引力,它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剪纸艺术的发展,正在产业化、市场化,并且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青阳王惠仙的剪纸作品 (邵振良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