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愿想发禄袋
发禄袋,是我国江南民间用于结婚礼仪、起房造屋等礼俗的一种传统吉祥物,属于江南水乡特有的手工绣品。旧时江阴城乡普遍流行使用,至今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市场。
发,在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禄,即俸禄,原是指旧时官吏的俸给、薪金,泛指官职禄位。在我国1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所谓“高官厚禄”曾经为多少人所垂涎和梦寐以求。人们之所以对“禄”如此青睐如此神往,是因为旧时官吏,除了领取朝廷的俸禄外,多利用职权,搜刮民脂民膏,所以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为此,人们向往在仕途上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而古时的官运只能来自从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于是人们读书做官的观念就根深蒂固了。宋真宗赵恒有一首《劝学诗》说得很是直率:“富豪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极为形象地揭示了那时只要读书做了官,一切荣华富贵便会到来,就会享受不尽,就会要什么有什么,历朝历代也就都把“金榜题名时”看作了人生最大的喜事。难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了举人,会高兴得发了疯;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由于“禄运”不济,受人白眼,最终被人打折了脚。
既然“禄”是这样重要,人们也就塑造出了主宰命运的禄神,把他与福神、寿神一起尊敬供奉。“福、禄、寿”三星,禄为其一;“福、禄、寿、禧、财”五福,禄也占其一。禄作为一种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积淀,自古就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在百姓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民间,“加官进禄”、“官上加官”、“马上封侯”、“平升三级”等题材的年画、图案、泥塑、剪纸等工艺品十分流行,广为流传。这类作品常常使用传统的谐音借代方法,如以“鹿”代“福禄寿禄”,以蜜蜂、猴子代“封侯”等。如《福禄寿三星图》除了常见的集三位仙翁于一纸外,还有一种图像为:老寿星骑在鹿身上,空中飞着蝙蝠,在这里,“福、禄、寿”都有了。《加官进禄图》画面为一个身穿官服、头戴高冠的官员,倚在旁边的鹿身上。《马上封侯图》则展示一只猴子骑在马上,正在注视空中的蜜蜂,等等。最为普通常见,在民间应用最广的要算发禄袋。
发禄袋这个小绣品,1尺见方大小,对称图形,式样多种,最常见的是元宝形、石榴形。一般都缀有铜钱,有3枚的,寓意“连中三元”;有6枚的,寓意“六六大顺”。现代发禄袋表面干脆全以铜钱贯穿,其铜钱数达到100个之多,其寓意已经不是要“加官进禄”,而是希望发财致富了。发禄袋历来有丰富的内涵:百年好合、代代兴旺、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福禄寿喜、万年长青等。过去,从城市到农村,不分贫富,家家都挂发禄袋。发禄袋的用处一般是盖新房时挂在正梁的中间,一挂上去就不再取下来;结婚时挂在中式新床上,往往也要挂好多年。还有人家生了孩子,也挂发禄袋。挂发禄袋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挂了它,可以招财进宝,好运连连,家庭兴旺。这纯粹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向往。挂了发禄袋的人家,是否都“加官进禄”,“平升三级”;“范进”们“禄运”大吉,是否由于家里挂了发禄袋,那就不得而知了。
发禄袋说是“袋”,其实并不具备放置、储存东西的功能,只是用面料和底板两个部分缝合而成。发禄袋的制作工艺并不十分复杂:先是设计图样(大多人是套用别人的图样),然后动手做中间一块主板,在红绸或红布上绣好诸如“囍”、“万年青”、“喜鹊登梅”之类的图案和“吉祥如意”之类的文字;再把这块绣品按图样剪好,用浆糊粘贴在面板上,配上同样图案的底板重合缝好;再用同样方法做好主板周围的“鸡心”形、元宝形的辅板,接下来把主板辅板拼装起来,最后缀上铜钱,系上流苏、中国结。为了使发禄袋看上去丰满饱绽一点,在主板辅板面料和底板之间都要填塞一些东西。过去填塞物一般为棉花,但时间长了,棉花会硬结不再蓬松饱满,发禄袋就会显得“瘪”,现在已改为填塞塑料泡沫板或者硬纸板等。
长泾镇泾东村徐琴娣从20多岁到今做了60多年发禄袋 (邵振良 摄)
江阴妇女中曾经有很多人会做发禄袋。旧时江南女子从小都必须学习刺绣等女红。新娘嫁到婆家,带的嫁妆和孝敬长辈的礼品,有许多是她自己的女红杰作,其中也有经过她巧手刺绣、精心制作的发禄袋,其精巧的工艺往往会受到人们称赞,新娘也会由此受到尊敬。长泾镇泾东村今年87岁的徐琴娣,从20多岁开始做发禄袋,以后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做,60多年来做出来的发禄袋有的送给亲友,有的以几元钱一个出售。现在她依然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穿针引线做发禄袋,而且做得比过去更精美,基本上能够3天做好1个。她的发禄袋由于采用了比过去更为高档、精美的原材料,如绸缎、新制铜钱、流苏等,显得更精巧更大气,不仅有传统的祝福意义,还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很受人们青睐,不仅长泾、顾山人喜欢,还销往南京、淮阴等地。
随着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发禄袋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人都愿意学习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发禄袋,将会代代相传,代代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