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墨水成江”:墨江县名的来历
阿墨江大桥
“墨江这个名字很神秘……光墨江这个名字就让人起猜疑。老想,‘墨江’名字的由来,会不会和‘黄河’名字的由来一样,有着让人遐想的神秘之河呢?”这是一位远方朋友挂在网上的文字,许多与墨江未曾谋面的朋友都有类似的遐想。的确,墨江县名源于流经境内的一条河叫“阿墨江”。然而,当您亲临墨江,会遗憾地看到阿墨江与别的河流别无二致,它属红河水系李仙江的一条支流,既没有深蓝如墨的江水,更不可能像许多当地人告诉您的是“墨水成江”。原来,墨江自明代嘉靖后叫“恭顺”,后改称“他郎”,再后来才改为“墨江”。说起“他郎”、“墨江”的由来,还有两个有趣的故事,且与墨江历史上的名人庾恩旸有着不解之缘。作者主要根据《墨江文博》以及李明、蓝红明主编的《墨江哈尼族民间传说故事集》,向您讲述“他郎”、“墨江”的由来。
“他郎”出自傣语,是“姑爷”、“女婿”之意。传说在清朝雍正年间,现在的新平、元江、墨江一带都归一个姓那的大土司管辖。那大土司的女儿貌如天仙,但对周围的富家公子们都看不顺眼。她瞧得上的姑爷上哪里去找呢?那土司暗地里差人四处查访,把文武双全的小伙子都带到家中由公主挑选。公主挑来挑去,选中了碧朔(今墨江碧溪村)的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英俊剽悍,有百步穿杨之功。那土司为了考考他的本领,放出话说:“我要把所管辖的十里地区(指今新平、元江、墨江一带)划出三里半,给我喜欢的人去掌管。”
一天,那土司招来所有的达官贵人,当众宣布:不论是谁,只要做到两点,他就是那三里半地盘的主人了。一是我女儿见到他后含笑点头,说明他是公主的意中人;二是能在百步之外射灭殿堂悬挂着的两只白蜡烛,但不能损坏中间那只象征着吉祥的红蜡烛。想娶公主为妻的公子哥儿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跳出来试试自己的运气,但一个个又垂头丧气地都败下阵来。最后,一个老管事的儿子洋洋自得地走到场中,拉开弩弓,一箭射去,反将正中那只象征着吉祥的红蜡烛射灭了,那大土司大发雷霆,一时全场鸦雀无声。
这时,只见一个身穿百姓衣裳,布包头上插着两根锦鸡毛的傣家小伙子,英姿勃勃地步入大厅。达官贵人们感到很震惊,一个平头百姓,怎感闯大雅之堂?想轰他出去,哪知他向那土司父女行礼时,公主竟然露出了甜甜的笑靥,土司还向他点头回礼。小伙子礼毕,气宇轩昂地走到百步之外,倏地转过身,将弩拉满如月,对准厅内蜡烛,“嗖”的一箭射出,只见左边的白色烛火熄灭了,蜡烛却纹丝不动。周围的人惊得目瞪口呆。眨眼间,又一支利箭飞过大厅,右边那只白蜡烛的烛火也熄灭了,只有中间燃烧的红蜡烛在独放异彩。顿时,大厅里满堂喝彩,掌声四起。那土司离座走到布衣小伙身旁,高兴地说:“帕郎啊,我女儿真有慧眼!从今以后,你就是三里半土地和百姓的主人了!”
按照傣族的婚俗,姑爷要到姑娘家上门三年,方能把姑娘娶回家,但那土司为了让帕郎早日上任,当他来恭顺时,见这里四面青山叠翠,环抱着一个平展的坝子,比他的家乡碧朔小坝大好多倍呢,坝内还有溪河缭绕,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于是,帕郎率领父老乡亲到恭顺建寨安家。人们为感激帕郎,就把新有家园叫做“帕爷”(姑爷,女婿之意)。后来,因“帕郎”与“他郎”谐音,文人在史书中记载时,写成了“他郎”,这一地名也就将错就错地被沿袭下来,直到民国四年(1915年),“他郎”县名才被庾恩旸改为“墨江”
庾恩旸(1884-1918),别旬墨江枫渔,出生于墨江县联珠镇碧溪村,是碧溪“庾氏三雄”之二。所谓“庾氏三雄”,乃民国时期碧溪庾氏家族功名显赫的三兄弟。老大庾恩荣是滇商界巨擘;老二庾恩旸是民国滇军将领,陆军中将;老三庾恩锡活动于商、政、艺三界,曾经出任昆明市长创云南名牌卷烟“九重九”,是大观楼“彩云霞”假山、白鱼口“垒楼”别墅和位于大观楼南园的庾家花园设计,他的孙子庾澄庆是台港的著名歌手。
庾恩旸
庾恩旸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李根源、唐继尧、罗佩金等人是同学。回国后在滇军中任职。1911年与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等人发动重九起义。起义成功后,举蔡锷为云南军都督,庾恩旸任云南军政府参谋部参谋长,一跃成为与蔡锷、李根源、唐继尧齐名的四巨头之一,时年仅28岁,可谓少年得志。后历任贵州军政府参谋总长、总统府谘议官、云南讲武堂校长、云南督军府高等顾问、云南军政厅厅长兼宪兵司令官、靖国第二军总司令官等职,1918年2月,在贵阳毕节遇刺身亡,年仅35岁。庾恩旸于戎马倥偬之中吟诗撰文,著书立说,称得上军中文人。著作有《中国对外三十六大军事家》、《中国十七大军家列传》、《云南北伐军援黔记事》、《中华护国三杰传》、《护国军神蔡公传略》、《再造共和唐会泽大事记》、《义声日报评论拥护共和始末记之价值》、《云南拥护共和始末记》、《云南普防巡阅管见录》,并有《庾枫渔诗集》传世。
据民间传说,庾恩旸把家乡改“他郎”为“墨江”,确有借阿墨江之名,取文化之地、墨水成江之意,但此次改名事出有因。
庾恩锡
民国初年,庾恩旸做普防局巡阅使时,曾出巡玉溪、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当他途中回到家乡他郎时,庾夫人兴致勃勃地从昆明赶来,与夫相会。夫妻见面,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谈话之间,庾夫人突然提道:“你与唐继尧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现在又是僚友,他出生在会泽,官吏们尊称他为‘唐会泽’,听起来有泽福于民的意思,多动听。人家也叫你‘庾他郎’,虽是尊敬之称,但我总觉得有点儿别扭”。 庾恩旸漫不经心地说:“‘他郎’是傣语的‘姑爷’、‘女婿’之意,有何不好?”妻子回道:“夫君是当代杰出的将领,怎么能被叫成‘庾姑爷’、‘庾女婿’呢!再说,你是我母亲的好女婿,但我们都是汉族呀,这种叫法,你岂不成了傣族的姑爷了吗?”“哈哈哈……”夫妻俩不约而同地失声大笑。笑毕,庾恩旸想了一会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他郎的地名是得考虑考虑……城边不是还有条‘他郎’小河吗?”“是啊!这小小的他郎河,那装得下你这条漂洋过海的大庾(鱼)啊?你这条大庾(鱼)应该遨游于大江大海之中才对啊!”
听了爱妻的一席话,庾恩旸陷入沉思,浮想联翩。良久,他突然起身点灯,提起羊毫,写出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墨江”。妻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叫墨江呀?”庾恩旸解释说:“除了你说的意思外,我还想,家乡的百姓贫穷落后,缺少科学文化。要摆脱贫困,就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要把阿墨江的水当成墨汁,世世代代努力读书,依靠科教文化振兴家乡,造福百姓。”
庾恩锡之孙庾澄庆
庾恩旸的提议不仅得到本县士绅的同意,还得到了省里的批准。1915年他郎县便改称为墨江县,“墨水成江”的说法便传播开来。“墨水成江”给一个古朴的民族山区县增添了文化气息,寄托了前辈对后人发奋学习的期望,它时时提醒墨江的后辈,只有以开放的胸襟,学习科学文化,海纳国内外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才能使深藏与哀牢山中的墨江县在现代化进程中融入中国,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