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一、地形地势特点
景泰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祁连山脉东段、腾格里沙漠南缘,境内高山雄峙,丘陵、峦岗起伏,滩川交错,枯河沙沟纵横,地形比较复杂。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3/4,有“山岳镇西部,黄河绕东流”的特点。
景泰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境内地势最高点是寿鹿山主峰,海拔3321米,最低点位于草窝滩镇的北长滩,海拔1276米,地形起伏大。全县平均海拔1620米,其中海拔在1500米~2000米之间的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左右,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面积只占全县总面积的20%。因此,景泰县在地形上属于高原上的山区县。
二、主要地形区
景泰县的地形大致可分为西东向的三个地形区。
(一)西部的两大山区
景泰境内山脉是祁连山脉的乌鞘岭向东延伸的两支余脉,横亘于南北两侧。北支:长岭山(2594米)~大格达南山(1695.5米)~黃草埫山(S2018米);南支:寿鹿山(3321米)~马场山(2056米)~米家山(2034米)。
⒈长岭山区:位于景泰西北部,主要山地在红水镇的西南部、上沙沃镇的西部、寺滩乡的北部,山地、丘陵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延伸,南跨寺滩乡北部,东到草窝镇的猎户山附近,北到红水的大沙河一带。主要山峰海拔都在2600米以上,山体高大,是景泰县西北部的天然屏障。
⒉寿鹿山区:位于景泰西南部,主要山岭在寺滩乡、正路乡、喜泉镇之间,其北是景泰川,山川界线分明,其南为多条并列的山岭,大致为南北走向,插入正路乡的腹地和喜泉镇的西北部,山前地带大部分为低山和丘陵,主要山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寿鹿山区是景泰县地势最高的地区。
(二)中部的荒漠、平原、丘陵区
⒈中部地区的北部。包括红水镇北部,漫水滩乡、上沙沃镇东北部,濒临腾格里沙漠,降水量少,大气干燥,分布有230多平方千米的荒漠。地面有流动性沙丘和新月性沙丘,大部分为1.5米~2米的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丘间有风蚀沟槽和复平沙地,植被稀疏,生长有以旱生、超旱生的白刺、沙蒿等为主的沙生植物,土地严重荒漠化。
⒉平原可分为西北部和中部两部分。(1)西北平原区,即长岭山东北一带,包括边外滩、白墩子滩、漫水滩、方家井滩、白石照子滩等,属内蒙古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地带,地势平坦,现大部属景泰川二期灌区。(2)中部平原区,即景泰川,介于寿鹿山和长岭山两大山系之间。西起永泰川,东至芦阳,北起草窝滩,南至兴泉滩。属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海拔大都在1600米~1800米之间,地势比较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近山地区多冲沟,坡度较大,土层浅薄,其间大部分为荒滩,有零星分布的沙田。中下部渐趋平缓,土层逐渐增厚,土质肥沃,现在大部属景泰川一期灌区。
⒊中部平原区以南。包括喜泉镇的南部、中泉乡的西部为丘陵区。这里沟壑纵横,丘陵坡度较大,丘陵间形成滩地和谷坝台地,分布着洪漫地和沙田。
(三)东部的褶皱山区和丘陵区
景泰县东部,南起中泉乡的荒草梁至米家山以南属丘陵区。米家山以北至翠柳地区的黄草埫山,属褶皱断裂区。芦阳镇东部的黄崖沟、五佛乡的刀楞山、石门岭及翠柳一带,因受黄河深切影响,山峰突兀,河谷深险,地势相当崎岖,仅个别沟谷间有多级侵蚀堆积阶地,可供农耕。此外,在黄河西岸的龙湾、七里口、五佛滩、金坪和北长滩等处有向阳阶地。在沿黄河一带形成海拔在1300米~1500米之间的河谷阶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光、热、土、水配合较好,适宜枣、桃、杏、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的生长,是景泰县水果的重点产区。
三、地貌类型及所占面积
景泰县地处祁连山褶皱构造的东端,喜马拉雅运动使这里的山地周期性抬升,平原区相对沉降,在构造运动、流水、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景泰县各种地貌类型及所占面积表
活动:
⒈在景泰县地形图上描出2000米等高线所在地区域,看一看它包括哪些地区?
⒉计算景泰县的地势最高点与地势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⒊在景泰县地形图上找出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判断其海拔大约是多少?属于什么样的地貌类型,适宜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