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景泰县耕地面积

景泰县耕地面积

时间:2023-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现状:景泰县总土地面积5480平方千米。⒉列举景泰县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土地资源_可爱的景泰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现状:景泰县总土地面积5480平方千米。自然条件复杂,山地、高原、平原、丘陵交错分布,土地面积广阔,形成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草地、林地、荒漠、戈壁、石质山地、建筑用地等。景泰县耕地总面积近70万亩,其中水浇地近37万亩,旱地33万亩,草地550万亩,林地24万亩。人均耕地3亩多。从以上数据看,景泰县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较多,但耕地比重低,仅有8.5%,还低于全国和甘肃省的耕地比重。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它可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景泰县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⒈耕地:景泰耕地资源主要包括水地和旱地。水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本县中东部和西北部的景泰川电力提灌一二期工程灌区和中泉乡的中电灌区,主要包括一条山镇、五佛乡、草窝镇、红水镇、漫水滩乡、上沙沃镇的大部,芦阳镇西部、喜泉镇北部、寺滩乡的东部。其他地区的水地主要分布于中泉、五佛乡的黄河谷地和其他乡镇的井泉附近,分布面积较小。这些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土地生产力高,是景泰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旱地主要分布于正路、寺滩、喜泉、芦阳、红水等乡镇的丘陵、山区地形较平坦的地区。旱地类型主要是洪漫地和沙地。洪漫地就是在洪水出山口的洪积扇上开垦的土地。暴雨较多的年份,山洪暴发,引洪水漫地,洪水可肥田,再加上这里地势较高,气候温凉,土壤内的水分损失较少,土壤有较好的墒情,能保证来年有较好的收成。但洪漫地的农业生产不稳定。沙田是景泰地区因地制宜抗御干旱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较为平坦的土地上铺压一层粗砂,下雨时雨水经砂而渗入下面的土层中,减少了蒸发,既抗旱又保墒,同时还起到增温压碱的功能。因此,近年来景泰地区兴起了铺压沙田的热潮。2008年,全县沙田面积23.56万亩,主要分布于正路、寺滩、芦阳、中泉、喜泉等乡镇的荒滩地带和沿山麓地区的丘陵山谷地带。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在沙田中增施底肥、播化肥、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等技术,使沙田的增产效果明显。

⒉草地:景泰县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84毫米,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在没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很难发展种植业。因此在县域内形成大面积的天然草场,草场面积550万亩,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草场资源主要分布于正路、寺滩、中泉、喜泉、草窝、红水、芦阳等乡镇的山区,如米家山、寿鹿山、翠柳沟等地。景泰县山区地势较高,暖湿空气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草场质量较好。这些地区也是景泰县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⒊林地:景泰县深居祖国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然林分布极少。因此,景泰县的森林资源极为贫乏,是全国的少林县区之一。2009年森林覆盖率仅为3.53%。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寿鹿山、长岭山海拔在2150米~3160米之间的阴坡,树种主要是喜阴的云杉、油松、落叶松,天然林区的面积20万亩。近年来,在国家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引导下,全县各乡镇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风沙林网,在城乡道路两旁营造绿化林网,田间地头营造护田林网,城市农村营造美化林网等取得显著成效。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景泰县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人均耕地较多,但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不尽合理的状况。景泰县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植被稀少,风蚀作用强烈,土地沙漠化和风蚀面积扩大;耕地利用上投入不足,广种薄收,土地使用效益不高;在景泰川及沿河灌区,由于灌溉方式原始,技术落后,大水漫灌,有灌无排,致使地下水位抬升,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产生严重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随着景泰县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乡住宅、公交等各种建筑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挤占耕地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农、林、牧、矿、建筑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改变土地的经营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有效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做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思考题:

⒈调查自己家乡周围地区的土地类型有哪些?是如何利用的?

⒉列举景泰县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⒊景泰县天然林面积很小,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使我们生存环境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